封神演義 第八十七回 土行孫夫妻陣亡
關燈
小
中
大
地行妙術法應玄,誰識張奎更占先;猛獸崖前身已死,渑池城上婦歸泉。
許多功業成何用,幾度勳名亦枉然;留得兩行青史在,後來成敗總由天。
話說子牙在中軍,正議進兵之策,忽報:“張奎搦戰。
”哪吒曰:“弟子願往。
”登風火輪而出,現出八臂三頭,來戰張奎,大呼曰:“張奎,若不早降,悔之晚矣!”張奎大怒,催開馬,使手中刀來取;哪吒使手中槍劈面迎來,未及三五合,哪吒将九龍神火罩祭起,去把張奎連人帶馬罩住,用手一拍,隻見九條火龍,一滾吐出煙火,遍地燒來。
不知張奎會地行之術,如土行孫一般;彼時張奎見罩落将下來,知道不好,他先滾下馬,就地行去了。
哪吒不曾留心看,幾乎誤了大事,隻見燒死他一匹馬,哪吒掌鼓回營,見子牙說張奎已被燒死,子牙大喜不表。
且說張奎進城,對妻子曰:“今日與哪吒接戰,果然利害,被他祭起火龍罩,将我罩住,若不是我有地行之術,幾乎被他燒死。
”高蘭英曰:“将軍今夜何不地行進他營寨,刺殺武王君臣,不是一計成功,大事已定,又何必與他争能較勝耶?”張奎深悟曰:“夫人之言,甚是有理。
隻因那楊戬可惡,暗害我老母,惑亂吾心,連日神思不定,幾乎忘了,今夜必定成功。
”張奎打點收拾,暗帶利刀,由地下進周營來。
正是: 武王洪福過堯舜,自有高人守大營。
話說子牙在帳中,聞得張奎已死,議取城池;至晚發令箭,點練士卒,至三更造飯,四更整饬,五更登程,一鼓成功。
子牙吩附已畢,這也是天意,恰好是楊任巡外營。
那時将近二更時分:張奎把身子一扭,迳往周營而來;将至轅門,适遇楊任巡營,張奎不知楊任眼眶長出來的兩隻手,手心有兩隻眼,此眼上看天庭,下觀地底,中看人間千裡。
彼時楊任忽見地下有張奎,提一口刀,迳進轅門,楊任曰:“地下的張奎慢來,有吾在此!”張奎大驚:“周營中有此等異人,如何是好?”自思:“吾在地下行得快,待吾進中軍,殺了姜尚,他就來也是遲了。
”張奎仗刀徑入,楊任一時着急,将雲霞獸一磕,至三層圈子内,擊雲闆大呼曰:“有刺客進營,各哨仔細!”不一時合營齊起,子牙急忙升帳,衆将官弓上弦,刀出鞘,兩邊火把燈球照耀如同白晝。
子牙問曰:“刺客從那來?”楊任進帳啟曰:“是張奎提刀在地下,迳進轅門,弟子故敢擊雲闆報知。
”子牙大驚曰:“昨日哪吒已把張奎燒死,今夜如何又有個張奎?”楊任曰:“此人還在此,聽元帥講話。
”子牙驚疑未定,旁有楊戬曰:“候弟子天明,再作道理。
”就把周營亂了半夜,張奎情知不得成功,隻得回去;楊任一隻眼,隻看着地下,張奎走出轅門,楊任也出轅門,直送張奎至城下方回。
當時張奎進城,來至府中,高蘭英問曰:“功業如何?”張奎隻是搖頭道:“利害!利害!周營中有許多高人,所以五關勢如破竹,不能阻抗。
”遂将進營的事,細細說了一遍。
夫人曰:“既然如此,可急修本章,往朝歌請兵協守。
不然孤城豈能阻擋周兵?”張奎從其言,忙修本差官往朝歌不表。
且說天明楊戬往城下來,坐名叫:“張奎出來見我!”張奎聞報,上馬提刀,開放城門,正是仇人見了仇人,大罵曰:“好匹夫!暗害我母,與你不共戴天!”楊戬曰:“你這逆天之賊,若不殺你母,你也不知周營中利害。
”張奎大叫:“我不殺楊戬此恨怎休?”舉刀直取楊戬。
楊戬手中刀赴面交還,兩馬相交,雙刀并舉,未及數合,楊戬祭起哮天犬來傷張奎,張奎見此犬奔來忙下馬即時就不見了。
楊戬觀之,不覺咨嗟。
正是: 張奎道術真伶俐,賽過周營土行孫。
話說楊戬回營來見,子牙問曰:“今日會張奎如何?”楊戬把張奎會地行道術,說了一遍,真好似土行孫。
夜來楊任之功莫大焉。
子牙大喜,傳令以後,隻令楊任巡督内外,防守營門。
彼時張奎進城,與夫人議曰:“今會楊戬,十分利害,周營道術之士甚多,吾夫妻不能守此城也。
依我愚見,不若棄了渑池,且回朝歌,再作商議。
你的意下如何?”夫人曰:“将軍之言差矣!俺夫妻在此,鎮守多年,名揚四方,豈可一旦棄城而去。
況此城關系非淺,乃朝歌屏障,今若一棄此城,則黃河之險,與周兵共之,這個斷然不可。
明日待我出去,自然成功。
”次日高蘭英出城,至營前搦戰,子牙正坐,忽報:“有一女将請戰。
”子牙問:“誰可出馬?”有鄧婵玉應聲曰:“末将願住。
”子牙曰:“須要小心。
”鄧婵玉曰:“末将知道。
”言罷上馬,一聲炮響,展兩杆大紅旗,出營大呼曰:“來将何人?快通名來。
”高蘭英一看,見是一員女将,心下疑惑,忙應曰:“吾非别人,乃鎮守渑池張将軍夫人高蘭英是也。
你是誰人?”鄧婵玉曰:“吾乃是督運糧儲土将軍夫人鄧婵玉是也。
”高蘭英聽說,大罵:“賤人!你父子奉敕征讨,如何苟就成婚,今日有何面目歸見故鄉也?”鄧婵玉大怒,舞雙刀來取高蘭英,高蘭英一身缟素,将手中雙刀,急來架迎。
二員女将,一紅一白,殺在城下。
怎見得?有詩為證: “這一個頂上金盔耀日光,那一個束發銀冠列鳳凰;這一個黃金鎖子
許多功業成何用,幾度勳名亦枉然;留得兩行青史在,後來成敗總由天。
話說子牙在中軍,正議進兵之策,忽報:“張奎搦戰。
”哪吒曰:“弟子願往。
”登風火輪而出,現出八臂三頭,來戰張奎,大呼曰:“張奎,若不早降,悔之晚矣!”張奎大怒,催開馬,使手中刀來取;哪吒使手中槍劈面迎來,未及三五合,哪吒将九龍神火罩祭起,去把張奎連人帶馬罩住,用手一拍,隻見九條火龍,一滾吐出煙火,遍地燒來。
不知張奎會地行之術,如土行孫一般;彼時張奎見罩落将下來,知道不好,他先滾下馬,就地行去了。
哪吒不曾留心看,幾乎誤了大事,隻見燒死他一匹馬,哪吒掌鼓回營,見子牙說張奎已被燒死,子牙大喜不表。
且說張奎進城,對妻子曰:“今日與哪吒接戰,果然利害,被他祭起火龍罩,将我罩住,若不是我有地行之術,幾乎被他燒死。
”高蘭英曰:“将軍今夜何不地行進他營寨,刺殺武王君臣,不是一計成功,大事已定,又何必與他争能較勝耶?”張奎深悟曰:“夫人之言,甚是有理。
隻因那楊戬可惡,暗害我老母,惑亂吾心,連日神思不定,幾乎忘了,今夜必定成功。
”張奎打點收拾,暗帶利刀,由地下進周營來。
正是: 武王洪福過堯舜,自有高人守大營。
話說子牙在帳中,聞得張奎已死,議取城池;至晚發令箭,點練士卒,至三更造飯,四更整饬,五更登程,一鼓成功。
子牙吩附已畢,這也是天意,恰好是楊任巡外營。
那時将近二更時分:張奎把身子一扭,迳往周營而來;将至轅門,适遇楊任巡營,張奎不知楊任眼眶長出來的兩隻手,手心有兩隻眼,此眼上看天庭,下觀地底,中看人間千裡。
彼時楊任忽見地下有張奎,提一口刀,迳進轅門,楊任曰:“地下的張奎慢來,有吾在此!”張奎大驚:“周營中有此等異人,如何是好?”自思:“吾在地下行得快,待吾進中軍,殺了姜尚,他就來也是遲了。
”張奎仗刀徑入,楊任一時着急,将雲霞獸一磕,至三層圈子内,擊雲闆大呼曰:“有刺客進營,各哨仔細!”不一時合營齊起,子牙急忙升帳,衆将官弓上弦,刀出鞘,兩邊火把燈球照耀如同白晝。
子牙問曰:“刺客從那來?”楊任進帳啟曰:“是張奎提刀在地下,迳進轅門,弟子故敢擊雲闆報知。
”子牙大驚曰:“昨日哪吒已把張奎燒死,今夜如何又有個張奎?”楊任曰:“此人還在此,聽元帥講話。
”子牙驚疑未定,旁有楊戬曰:“候弟子天明,再作道理。
”就把周營亂了半夜,張奎情知不得成功,隻得回去;楊任一隻眼,隻看着地下,張奎走出轅門,楊任也出轅門,直送張奎至城下方回。
當時張奎進城,來至府中,高蘭英問曰:“功業如何?”張奎隻是搖頭道:“利害!利害!周營中有許多高人,所以五關勢如破竹,不能阻抗。
”遂将進營的事,細細說了一遍。
夫人曰:“既然如此,可急修本章,往朝歌請兵協守。
不然孤城豈能阻擋周兵?”張奎從其言,忙修本差官往朝歌不表。
且說天明楊戬往城下來,坐名叫:“張奎出來見我!”張奎聞報,上馬提刀,開放城門,正是仇人見了仇人,大罵曰:“好匹夫!暗害我母,與你不共戴天!”楊戬曰:“你這逆天之賊,若不殺你母,你也不知周營中利害。
”張奎大叫:“我不殺楊戬此恨怎休?”舉刀直取楊戬。
楊戬手中刀赴面交還,兩馬相交,雙刀并舉,未及數合,楊戬祭起哮天犬來傷張奎,張奎見此犬奔來忙下馬即時就不見了。
楊戬觀之,不覺咨嗟。
正是: 張奎道術真伶俐,賽過周營土行孫。
話說楊戬回營來見,子牙問曰:“今日會張奎如何?”楊戬把張奎會地行道術,說了一遍,真好似土行孫。
夜來楊任之功莫大焉。
子牙大喜,傳令以後,隻令楊任巡督内外,防守營門。
彼時張奎進城,與夫人議曰:“今會楊戬,十分利害,周營道術之士甚多,吾夫妻不能守此城也。
依我愚見,不若棄了渑池,且回朝歌,再作商議。
你的意下如何?”夫人曰:“将軍之言差矣!俺夫妻在此,鎮守多年,名揚四方,豈可一旦棄城而去。
況此城關系非淺,乃朝歌屏障,今若一棄此城,則黃河之險,與周兵共之,這個斷然不可。
明日待我出去,自然成功。
”次日高蘭英出城,至營前搦戰,子牙正坐,忽報:“有一女将請戰。
”子牙問:“誰可出馬?”有鄧婵玉應聲曰:“末将願住。
”子牙曰:“須要小心。
”鄧婵玉曰:“末将知道。
”言罷上馬,一聲炮響,展兩杆大紅旗,出營大呼曰:“來将何人?快通名來。
”高蘭英一看,見是一員女将,心下疑惑,忙應曰:“吾非别人,乃鎮守渑池張将軍夫人高蘭英是也。
你是誰人?”鄧婵玉曰:“吾乃是督運糧儲土将軍夫人鄧婵玉是也。
”高蘭英聽說,大罵:“賤人!你父子奉敕征讨,如何苟就成婚,今日有何面目歸見故鄉也?”鄧婵玉大怒,舞雙刀來取高蘭英,高蘭英一身缟素,将手中雙刀,急來架迎。
二員女将,一紅一白,殺在城下。
怎見得?有詩為證: “這一個頂上金盔耀日光,那一個束發銀冠列鳳凰;這一個黃金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