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 第八十八回 武王白魚跳龍舟

關燈
白魚吉兆喜非常,預兆周家瑞應昌:八百諸侯稱碩德,千年師帥賴匡襄。

    堂堂陣演三三疊,正正旗開六六行;時雨師臨民甚悅,商朝基業已消亡。

     話說袁洪調兵往孟津駐劄,以阻諸侯咽喉不表。

    且說渑池縣張奎,日夕望朝歌救兵,忽有報馬報入府來:“天子招了新元帥袁洪,調兵三十萬,駐劄孟津,以阻諸侯,未見發兵,來救渑池。

    ”張奎聞報大驚曰:“天子不發救兵,此城如何拒守?況前有周兵,後有孟津四百諸候,前後合攻,此取敗之道。

    今反舍此不放,奈何!”忙與夫人高蘭英共議,夫人曰:“料吾二人,也可阻住周兵,今袁洪拒住孟津,則南北諸侯,也不能抄我之後。

    隻打聽袁洪得勝,若破了南北二侯,我再與你去合兵,共破周武,無有不勝之理。

    俺門如今隻設法守城,不要與周将對敵,待他糧盡兵疲,一戰成功,無有不克,此萬全之道也。

    ”張奎心下狐疑不定。

    且說子牙見渑池一個小縣,攻打不下,反陣亡了許多軍将;納悶在中軍,暗暗點首嗟歎。

    可憐這些扶王定國英雄,瀝膽披肝,止落得遺言在此,身皆化為烏有。

    子牙正在那傷悼,忽轅門官來報:“有一道童來見。

    ”子牙傳令請來。

    少時隻見一道童,至帳下行禮曰:“弟子乃夾龍山飛雲洞懼留孫的門人,因師兄土行孫,在夾龍山猛獸崖,被張奎所害,家師已知,應上天之數,這是救不得的;隻是過渑池須有原故。

    家師特着弟子來此下書,師叔便知端的。

    ”子牙接上書,展開觀看。

    書曰: “道末懼留孫,緻書放大元帥子牙公麾下:前者土行孫,合該在猛獸崖死於張奎之手,理數難逃;貧道隻有望崖垂泣而已,言之不勝於悒。

    今張奎善於守城,急切難下,但他數亦當終;子牙公不可遲誤,可令楊戬将貧道符印,先在黃河岸邊:等楊任、韋護追趕至此擒之,取城隻用哪吒、雷震子足矣。

    子牙公須是親自用調虎離山計,一戰成功,此去自然坦夷。

    隻俟封神之後,再圖會晤不宣。

    ” 子牙看罷書,打發童子回山,當日子牙傳令:“哪吒領令箭,雷震子領令箭,前去如此而行。

    楊戬、楊任領柬帖,前去如此。

    韋護領柬帖,前去如此。

    ”子牙俱吩咐出畢,至晚周營中炮響,三軍呐喊,殺奔城下而來。

    張奎忙急上城,設法守護,百計千方,防禦急切難下。

    子牙知張奎善於守城,且暫鳴金收兵。

    次日,午末未初,請武王上帳相見:“今日請大王同老臣出營,看看渑池縣城池,好去攻取。

    ”武王乃忠厚君子。

    随應曰:“孤願往。

    ”即時同子牙出營,至城下周圍看了,用手指曰:“大王若破此城,須用轟天大炮,方能攻打此城,一時可破也。

    ”子牙與武王指畫攻城,隻見渑池城上,哨探士卒,報與張奎:“啟老爺!姜子牙同一穿紅袍的,在城下探看城池。

    ”張奎聽報,便上城來看時。

    果是子牙同武王,在城下周圍指畫。

    張奎自思曰:“姜尚欺吾太甚,隻因連日吾堅守此城,不與他會戰,他便欺我,至吾城下,肆行無忌,藐視吾人物也。

    ”随下城與夫人曰:“你可用心堅守此城,待我出城,走去殺來,以除大患。

    ”夫人上城觀戰,張奎上馬提刀,開了城門,一馬飛來天呼曰:“姬發!姜尚!今日你命難逃也。

    ”正是: 計就月中擒玉兔,謀成日捉金烏。

     子牙同武王撥馬向西而走,張奎趕來,周營中一将也不出來接應。

    張奎放心趕來,看看趕有二十裡,隻聽得金鼓齊鳴,炮聲響亮,三軍呐喊,震動天地;周營中大小将官,齊出營來,殺奔城下。

    高蘭英在城上,全裝甲胄,守護城池,忽聽周營中,又是炮響,不知其故。

    忽城上落下哪吒來,現三頭八臂,腳踏風火輪,搖火尖槍殺來,高蘭英急上馬,用雙刀,抵住了哪吒。

    二人在城上不便争持,高蘭英走馬下城,哪吒随後趕來;雷震子又早展開二翅,飛上城來,使開黃金棍,把城上軍士打散,随斬關落鎖,周兵進城。

    高蘭英見事不好,正欲取葫蘆,放太陽神針,早已,不及,被哪吒一乾坤圈,打中頂上,翻下馬來;又是一槍,死於非命,。

    早往封神台去了。

    有詩為證: “孤城死守為殷商,今日身亡實可傷;全節全忠不朽,女中貞烈萬年揚。

    ” 話說雷震子、哪吒進了渑池縣,軍士見打死了主母,俱伏地請降。

    哪吒曰:“俱免你死,候元帥來安民。

    ”哪吒複謂雷震子曰:“道兄!你且在城上拒住,吾還去接應師叔與武王,恐怕驚了主公。

    ”雷震子曰:“道兄不可遲疑,當速行為是。

    ”哪吒把風火輪登開,往正西上趕來,隻見張奎正趕子牙,有二十裡遠近;隻聽得炮聲四起,喊聲大振,心下甚是驚疑,也不去趕子牙,子牙在後面大呼曰:“張奎!你渑池已失,何不歸降?”張奎心慌,情知中計,勒轉馬望舊路而來;天色又黑,正遇哪吒,現三頭八臂迎來。

    哪吒大罵曰:“逆賊!你今日還不下馬受死,更待何時?”張奎大怒,提刀直取。

    哪吒手中槍急架相還,未及數合,哪吒複祭起九龍神火罩罩來;張奎知此寶利害,把身子一扭,往地下去了。

    哪吒見張奎預先走了,因想起土行孫的光景,心上不覺悲悼,往前來迎武王。

    張奎急走至城下,雷震子立於城上,知渑池已陷,天人不知存亡;自思不若往朝歌,與袁洪合兵一處,再作道理。

    話說哪吒上前,迎接武王與子牙,一同回渑池縣,來将大軍進城屯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