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 第八十四 回子牙兵取臨潼關

關燈
甚是不忍分離,在篷下戀戀不舍,子牙作詩以送之。

    詩曰: “東進臨潼會衆仙,依依回首甚相憐;從今别後何言會,安得相逢訴舊緣。

    ” 話說群仙作别而去,惟有陸壓握子牙之手曰:“我等此去,會面已難,前途雖有兇險之處,俱有解釋之人;隻還有幾件難處之事,非此寶不可,我将此葫蘆之寶送你,以為後用。

    ”子牙感謝不已,陸壓遂将飛刀付與,也是作别而去。

    話分兩頭,單表元始駕回玉虛,申公豹隻因破了萬仙陣,希圖逃竄他山,豈知他惡貫滿盈,跨虎而遁,隻見白鶴童子,看見申公豹在前面似飛雲掣電一般奔走,白鶴童子忙啟元始天尊曰:“前面是申公豹逃竄。

    ”元始曰:“他曾發一誓,命黃巾力士:将我的三寶玉如意,把他拿在麒麟崖伺候。

    ”童子接了如意,遞與力士;力士趕上前大呼曰:“申公豹不要走!奉天尊法旨,拿你去麒鱗崖伺候。

    ”祭起如意平空把申公豹拿了,往麒麟崖來。

    且說元始天尊駕至崖前,落下九龍沉香辇。

    隻見黃巾力士将申公豹拿來,放在天尊面前。

    元始曰:“你曾發下誓盟,去塞北海眼,今日你也無詞。

    ”申公豹低首無話,元始命:“黃巾力士,将我的蒲團卷起他來,拿去塞了北海眼。

    ”力士領命,将申公豹塞在北海眼,有詩為證: “堪笑闡教申公豹,要保成湯滅武王;今日誰知身塞海,不知紅日幾滄桑。

    ” 話說黃巾力士将申公豹塞了北海,回元始法旨不表。

    且說子牙領衆門徒回潼關來見武王,武王曰:“相父今日回來,兵士俱齊,可速進兵,早會諸侯,孤之幸也。

    ”子牙傳令起兵往臨潼關來,隻八十裡,早已來至關下,安下行營。

    且說臨潼關守将歐陽淳聞報,與副将卞金龍、桂天祿、公孫铎共議曰:“今姜尚兵來,止得一關焉能阻當周兵?”衆将言曰:“主将明日與周兵見一陣,如勝,則以勝而退周兵,如不勝,然後堅守,修表往朝歌去告急,俟援兵協守,此為上策。

    ”歐陽淳曰:“将軍之言是也。

    ”次日,子牙升帳傳下令去:“誰去取臨潼關走一遭?”傍有黃飛虎曰:“末将願往。

    ”子牙許之。

    飛虎領本部人馬,一聲炮響,至關下搦戰,報馬報入帥府:“啟主帥!有周将搦戰。

    ”歐陽淳曰:“誰去走一遭?”隻見先行官卞金龍領命出關,來見黃飛虎大呼曰:“來将何名?”飛虎曰:“吾乃武成王黃飛虎是也。

    ”卞金龍大罵:“反賊!不思報國,反助叛逆,吾乃臨潼開先行卞金龍是也。

    ”黃飛虎大怒,縱馬搖槍,飛來直取;卞金龍手中斧急架忙迎,牛馬相交,斧槍并畢,戰未及三十回,黃飛虎賣個破綻,吼一聲将卞金龍刺下馬來,枭了首級,掌鼓回營。

    來見姜元帥。

    子牙大喜,上了黃将軍功績不表。

    且說報馬報入帥府,歐陽淳大驚,隻見卞金龍家将報入本府,卞金龍妻子胥氏聞說,放聲大哭;驚動後園長子卞吉,卞吉問左右:“太太為何啼哭?”左右把先行陣亡事說了一遍,卞吉怒發沖冠,遂換了披挂,來見母親曰:“母親不須啼哭,俟兒為父報仇。

    ”胥氏隻是啼哭,也不管卞吉的事,卞吉上馬至帥府,左右報入殿庭:“啟元帥!卞先行長子聽令。

    ”歐陽淳命令來,卞吉上殿行禮畢,含淚啟曰:“末将父死何人之手?”歐陽淳曰:“尊翁不幸,被黃飛虎反賊槍挑下馬,喪了性命。

    ”卞吉曰:“今日天晚,明日食仇人為父洩恨。

    ”卞吉回至家中,令家将扛擡一個紅櫃,遂令軍出關,卞吉領軍士至關外,豎立一根大杵,将紅櫃打開,提出一根挂将起來,懸於空中,有四五丈高,好利害。

    怎見得?有詩為證: “萬骨攢成世罕知,開天辟地最為奇;周王不是多洪福,百萬雄師此處危。

    ” 話說當日卞吉将杵豎起,一馬迳至周營轅門前搦戰,哨馬報人中軍:“啟元帥!關内有将請戰。

    ”子牙問:“誰人出馬?”隻見南宮領命出營,見一員小将生的面貌兇惡,手持方天畫戟大呼曰:“來者何人?”南宮笑曰:“似你這等黃口孺子,定然不認得我。

    我是西岐大将南宮。

    ”卞吉曰:“且饒你一死,回去隻叫黃飛虎出來。

    他殺我父,我與他有不共戴天之仇,我不拿你這将生替死之輩。

    ”南宮聽罷大怒,縱馬舞刀,直取卞吉。

    卞吉手中戟急架忙迎,二馬相交,刀戟并舉,二将大戰,正是棋逢對手,将遇作家。

    卞吉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