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 第七十五回 土行孫盜騎陷身
關燈
小
中
大
孫來至周營,那夜是南宮巡外營,時至三更盡,南宮問曰:“是甚麽人?”懼留孫曰:“是我,快通報子牙,我來了!”南宮向前看,知是懼留孫,忙傳雲闆。
子牙三更時分起來,外邊傳入帳中:“有懼留孫在轅門。
”子牙忙出迎接,見懼留孫提着一個袋子,至軍前打稽首坐下。
子牙曰:“道兄夤夜至此,有何見谕?”懼留孫曰:“土行孫今有火難,特來救之。
”子牙大驚曰:“土行孫昨日催糧方至,其又如何得至?”懼留孫把個如意袋兒打開,放出土行孫來,問其詳細?土行孫把盜五雲駝的事,說了一遍。
子牙大怒曰:“你要做此事,也須報我知道,如何背違主帥,暗行辱國之事?今若不正軍法,諸将效尤,将來營規必亂。
”傳刀斧手:“将土行孫斬首号令。
”懼留孫曰:“土行孫不遵軍令,暗行進關,有辱國體,理當斬首。
隻是用人之際,暫且帶罪立功。
”子牙曰:“若不是道兄求免,定當斬首。
蔔令左右:“且與我放了。
”土行孫謝了師父,又謝過子牙,一夜周營中未曾安寝。
次日,隻見一□(上“”下四點火)仙餘元,出關來至周營,坐名隻要懼留孫。
懼留孫曰:“他來隻為乾坤如意袋,我不去會他。
你隻須如此,自可擒此潑道也。
”懼留孫與子牙計較停當,子牙點炮出營,餘元一見子牙,大呼曰:“隻叫懼留孫來會我。
”子牙曰:“道友你好不知天命,據道友要燒死土行孫,自無逃躲,豈知有他師父來救他,正所謂有福之人,千方百計,而不能加害;無福之人,遇溝壑而喪其軀,此豈人力所能哉?”餘元大怒曰:“巧言匹夫,倘敢支吾!”催開五雲駝,使寶劍來取。
子牙坐下四不象,手中劍赴面相迎,二獸相交,雙劍并舉,兩家大戰一場,怎見得?有詞為證: “凜凜征雲萬丈高,軍兵擂鼓把旗搖;一個是封神都領袖,一個是監齋名姓标。
這個是正道奉天讨纣王,那個是無福神仙自逞豪;這個是六韬之内稱始祖,那個是性惡兇心怎肯饒?自來有福摘無福,天意循環怎脫逃?” 話說餘元大戰子牙,未及十合,被懼留孫祭起捆仙繩在空中,命黃巾力士,半空将餘元拿去,止有五雲駝逃進入關中。
子牙與懼留孫,将餘元拿至中軍。
餘元曰:“姜尚!你雖然擒我,看你将何法治我?”子牙令李靖快斬訖報來。
李靖領令推出轅門,将寶劍斬之,一聲響,把寶劍砍缺,有二指。
李靖回報子牙,備言殺不得之事,說了一遍。
子牙親自至轅門,命韋讓祭起降魔杵來,隻打得騰騰煙出,烈烈火來。
餘元作歌曰: “君不見皇天得道将身煉,傷仙鬓道碧遊宮?坎虎離龍方出現,五行随我任心遊;四海三江都走遍,頂金頂玉秘修成。
曾在爐中仙火爐,你今斬我要分明;自古一劍還一劍,漫道餘言說不靈。
” 餘元作歌罷,子牙心中十分不樂,與懼留孫共議:“如今放不得餘元,且将他囚於後營,等取了關,再做區處。
”懼留孫曰:“子牙!你可命匠人造一鐵櫃,将餘元沈於北海,以除後患。
”子牙命鐵匠,急造鐵櫃,造成,将餘元放在櫃内;懼留孫命黃巾力士擡下去,往北海中一丢,沈於海底,黃巾力士回複懼留孫法旨不表。
且說餘元入於北海之中,鐵櫃亦是五金之物,況又丢在水中,此乃金水相生,反助了他一臂之力;餘元借水遁走了,迳往碧遊宮紫芝崖下來。
餘元被捆仙繩捆住,不得見截教門人,便與掌教師尊,忽聽得一個道童,唱道情而來,詞曰: “水遠山遙,隔斷紅塵道;粗袍敞袍,袖乾坤倒。
日月肩挑,乾坤懷抱;常自把煙霞嘯傲,天地逍遙。
龍降虎伏道自高,紫霧護新巢;白雲做交,長生不老,隻在壺中一覺。
” 話說餘元大呼曰:“那一位師兄,來救我之殘喘?”水火童兒,見紫芝崖下一道者,青面紅發,巨口獠牙,捆在那。
童兒問曰:“你是何人,今受此厄?”餘元曰:“我乃是金靈聖母門下蓬萊島一□(上“”下四點火)仙餘元是也。
今被姜子牙,将我沈於北海,幸天不絕我,得借水遁,方能到得此間,望師兄與我通報一聲。
”水火童兒迳來見金靈聖母,備言餘元一事。
金靈聖母聞言大怒,急至崖前,不見還可,越見越怒。
金靈聖母迳進宮内,見通天教主行體畢,言曰:“弟子一事啟老師,人言昆侖門下欺滅吾教,俱是耳聞。
今将一□(上“”下四點火)仙餘元,他得何罪,立用鐵櫃,沈於北海?幸不絕生,借水遁逃,至於紫芝崖,望老師大發慈悲,救弟子等體面。
子牙三更時分起來,外邊傳入帳中:“有懼留孫在轅門。
”子牙忙出迎接,見懼留孫提着一個袋子,至軍前打稽首坐下。
子牙曰:“道兄夤夜至此,有何見谕?”懼留孫曰:“土行孫今有火難,特來救之。
”子牙大驚曰:“土行孫昨日催糧方至,其又如何得至?”懼留孫把個如意袋兒打開,放出土行孫來,問其詳細?土行孫把盜五雲駝的事,說了一遍。
子牙大怒曰:“你要做此事,也須報我知道,如何背違主帥,暗行辱國之事?今若不正軍法,諸将效尤,将來營規必亂。
”傳刀斧手:“将土行孫斬首号令。
”懼留孫曰:“土行孫不遵軍令,暗行進關,有辱國體,理當斬首。
隻是用人之際,暫且帶罪立功。
”子牙曰:“若不是道兄求免,定當斬首。
蔔令左右:“且與我放了。
”土行孫謝了師父,又謝過子牙,一夜周營中未曾安寝。
次日,隻見一□(上“”下四點火)仙餘元,出關來至周營,坐名隻要懼留孫。
懼留孫曰:“他來隻為乾坤如意袋,我不去會他。
你隻須如此,自可擒此潑道也。
”懼留孫與子牙計較停當,子牙點炮出營,餘元一見子牙,大呼曰:“隻叫懼留孫來會我。
”子牙曰:“道友你好不知天命,據道友要燒死土行孫,自無逃躲,豈知有他師父來救他,正所謂有福之人,千方百計,而不能加害;無福之人,遇溝壑而喪其軀,此豈人力所能哉?”餘元大怒曰:“巧言匹夫,倘敢支吾!”催開五雲駝,使寶劍來取。
子牙坐下四不象,手中劍赴面相迎,二獸相交,雙劍并舉,兩家大戰一場,怎見得?有詞為證: “凜凜征雲萬丈高,軍兵擂鼓把旗搖;一個是封神都領袖,一個是監齋名姓标。
這個是正道奉天讨纣王,那個是無福神仙自逞豪;這個是六韬之内稱始祖,那個是性惡兇心怎肯饒?自來有福摘無福,天意循環怎脫逃?” 話說餘元大戰子牙,未及十合,被懼留孫祭起捆仙繩在空中,命黃巾力士,半空将餘元拿去,止有五雲駝逃進入關中。
子牙與懼留孫,将餘元拿至中軍。
餘元曰:“姜尚!你雖然擒我,看你将何法治我?”子牙令李靖快斬訖報來。
李靖領令推出轅門,将寶劍斬之,一聲響,把寶劍砍缺,有二指。
李靖回報子牙,備言殺不得之事,說了一遍。
子牙親自至轅門,命韋讓祭起降魔杵來,隻打得騰騰煙出,烈烈火來。
餘元作歌曰: “君不見皇天得道将身煉,傷仙鬓道碧遊宮?坎虎離龍方出現,五行随我任心遊;四海三江都走遍,頂金頂玉秘修成。
曾在爐中仙火爐,你今斬我要分明;自古一劍還一劍,漫道餘言說不靈。
” 餘元作歌罷,子牙心中十分不樂,與懼留孫共議:“如今放不得餘元,且将他囚於後營,等取了關,再做區處。
”懼留孫曰:“子牙!你可命匠人造一鐵櫃,将餘元沈於北海,以除後患。
”子牙命鐵匠,急造鐵櫃,造成,将餘元放在櫃内;懼留孫命黃巾力士擡下去,往北海中一丢,沈於海底,黃巾力士回複懼留孫法旨不表。
且說餘元入於北海之中,鐵櫃亦是五金之物,況又丢在水中,此乃金水相生,反助了他一臂之力;餘元借水遁走了,迳往碧遊宮紫芝崖下來。
餘元被捆仙繩捆住,不得見截教門人,便與掌教師尊,忽聽得一個道童,唱道情而來,詞曰: “水遠山遙,隔斷紅塵道;粗袍敞袍,袖乾坤倒。
日月肩挑,乾坤懷抱;常自把煙霞嘯傲,天地逍遙。
龍降虎伏道自高,紫霧護新巢;白雲做交,長生不老,隻在壺中一覺。
” 話說餘元大呼曰:“那一位師兄,來救我之殘喘?”水火童兒,見紫芝崖下一道者,青面紅發,巨口獠牙,捆在那。
童兒問曰:“你是何人,今受此厄?”餘元曰:“我乃是金靈聖母門下蓬萊島一□(上“”下四點火)仙餘元是也。
今被姜子牙,将我沈於北海,幸天不絕我,得借水遁,方能到得此間,望師兄與我通報一聲。
”水火童兒迳來見金靈聖母,備言餘元一事。
金靈聖母聞言大怒,急至崖前,不見還可,越見越怒。
金靈聖母迳進宮内,見通天教主行體畢,言曰:“弟子一事啟老師,人言昆侖門下欺滅吾教,俱是耳聞。
今将一□(上“”下四點火)仙餘元,他得何罪,立用鐵櫃,沈於北海?幸不絕生,借水遁逃,至於紫芝崖,望老師大發慈悲,救弟子等體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