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 第九十四回 文煥怒斬殷破敗

關燈
兵馬臨城卻講和,諸侯豈肯罷幹戈;成湯德業八荒盡,周武仁風四海歌。

    大廈将傾誰可負,潰癰已破孰能何;荒滢到底成何事,盡付東流入海波。

     話說金吒祭起遁龍樁,将窦榮遁住,早被姜文煥一刀,揮為兩段。

    可憐守關二十年,身經數百戰,善守關防,不曾失利,今日被金吒智取殺身。

    正是: 争名樹葉随流水,為國孤忠若浪萍。

     話說姜文煥斬了窦榮,三軍呐喊;隻見木吒在關上,見東伯侯率領諸将鑒戰聲勢大振,在城敵樓上,暗暗祭起吳鈎劍去,此劍升於空中。

    木吒暗曰:“請寶貝轉身!”那劍在空中如風輪一般,連轉三轉,可憐徹地夫人,一命嗚呼。

    正是: 油頭粉面成虛話,廣智多謀一旦休。

     話說木吒暗祭劍斬了徹地夫人,在關上大呼曰:“吾是木吒在此。

    奉姜元帥将令,來取此關!今主将皆已伏誅,降者免死,逆者無生!”衆皆拜伏於地。

    今吒已知兄弟獻關,同東伯侯姜文煥,殺至關下。

    木吒令左右:“開關。

    ”迎接人馬進了關,姜文煥查盤府庫,安撫百姓,放了被禁馬兆,感謝金、木二吒。

    金吒曰:“賢侯速行,吾當先往孟津,報與姜元帥;賢侯不可遲誤戊午之辰,以應上天垂象之兆。

    ”姜文煥曰:“謹如二位師父大教。

    ”今、木二吒,辭了姜文煥,駕土遁往孟津前來。

    且說子牙在孟津大營,與二路諸侯共議:“三月初九日,乃是戊半之辰,看看至近,如何東伯侯尚未見來,奈何奈何?”正商議間,忽報:“金、木二吒,在轅門等令。

    ”子牙傳令來,金、木二吒來至中軍,行禮畢,乃曰:“奉元帥将令,往遊魂關,詐為雲遊之士,乘機進關。

    ”把前事如此如彼,道了一遍。

    令:“弟子先來報與元帥,東伯侯随後大兵至矣。

    ”子牙聞說大喜,深羨二人用計,乃曰:“天意響應,不到戊午日,天下諸侯不能齊集。

    ”話說東伯侯大兵,那一日來至孟津,哨馬報入中軍:“啟元帥!東伯侯至轅門等令。

    ”子牙傳令:“請來。

    ”姜文煥率領二百鎮諸侯,進中軍叁谒子牙,子牙忙迎下座來,彼此溫慰一番。

    姜文煥又曰:“煩元帥引見武王一面。

    ”子牙同姜文煥進後營,拜見武王不表。

    此時天下諸侯,共有八百,各處小諸侯不計,共合人馬一百六十萬,子牙在孟津,祭了寶旗,一聲炮響,整人馬,望朝歌而來。

    怎見得?有詩為證: “征雲迷遠谷,殺氣振遐方;刀槍如白雪,劍戟似堆霜。

    旌旗遮綠野,金鼓震空桑;刁鬥傳新令,時雨慶壺漿。

    軍行如驟雨,馬走似奔狼。

    ”正是:吊民伐罪兵戈勝,壓碎群兇福祚長。

     話說天下諸侯領人馬正行,隻見哨馬報人中軍曰:“啟元帥!人馬已至朝歌,請元帥軍令定奪。

    ”子牙傳令,安下大營,三軍呐喊,放定營大炮,隻見守城軍士,報入午門,當駕官啟奏曰:“今天下諸侯,兵至城下,紮下行營,人馬共有一百六十萬,其鋒不可當,請陛下定奪。

    ”纣王聽罷大驚,随命衆官保駕,上城看天下諸侯人馬。

    怎見得?有贊為證: 行營方正,還地兵山;刁鬥傳呼,威嚴整肅。

    長槍列千條柳葉:短劍排萬斤冰魚。

    瑞彩飄搖,旗色似朝霞;寒光閃灼,刀斧影如飛電。

    竹節鞭懸豹尾,方楞锏挂龍梢;弓弩排兩行秋月,抓錘列數隊寒星。

    鼓進金退,交鋒士卒若神威;癸呼庚應,遞傳糧饷如鬼運。

    畫角幽幽,人聲寂寂。

    正是:堂堂正正之師,吊民伐罪之旅。

     話說纣王看罷子牙行營,忙下城登殿,坐問兩班文武,言曰:“方今天下諸侯,會兵至此,衆卿有何良策,以辭此厄?”魯仁傑奏曰:“臣聞大廈将傾,一木難扶”目今庫藏空虛,民自生怨,軍心俱離,縱有良将,其如人心未順何?雖與之戰,臣知具不勝也。

    不若遣一能言之士,陳說君臣大義,順逆之理,令其罷兵,庶幾可解此厄。

    ”纣王聽罷,沈吟半響,隻見中大夫飛廉出班奏曰:“臣聞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況都城之内,環堵百裡,其中豈無豪傑之士,隐蹤潛迹於其間?願陛下急急求之,加以重爵高祿,而顯榮之,彼必出死力,以解此厄。

    況城中尚有甲兵十數萬,糧饷頗足;即不然,令魯仁傑督其師,背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