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 第八十四 回子牙兵取臨潼關

關燈
日三教共簽封神榜,你何得盡忘之也?名利乃凡夫俗子之所争,嗔怒乃兒女子之所事,縱是未斬三屍之位,天赴蟠桃之客也。

    要脫此苦惱,豈意你二人乃是混元大羅金仙,曆萬劫不磨之體,為三教元首,乃因小事,生此嗔癡,作此罪孽。

    他二人原無此意,都是你作此過惡,他不得不應耳。

    雖是劫數使然,也都是你約束不嚴,你的門徒生事,你的不是多;我若不來,彼此報複何日是了?我特來大發慈悲,與你等解釋冤愆,各掌教宗,毋得生事。

    ”遂吩咐左右散仙:“你等各歸洞府,自養天真,以俟超脫。

    ”衆仙叩頭而散。

    鴻鈞道人命通天教主,先至蘆篷通報。

    通天教主不敢有違師命,隻得先至蘆篷下來,心中自思:如何好見他,他不得已腼面而行。

    話說韋護同哪吒等,俱在蘆篷下議論萬仙陣中那些光景,忽見通天教主先行,後面跟着一個老道人扶杖而行,隻見祥雲缭繞,瑞氣盤旋,冉冉而來,将至篷下,衆門人與哪吒等,各各驚疑未定;隻見通天教主将近篷下大呼曰:“哪吒!可報與老子、元始快來接老師聖駕!”哪吒忙上篷來報。

    話說老子在篷上,與西方教主正講衆弟子劫數之厄,今已圓滿,猛擡頭,見祥光瑞霧騰躍而來,老子已知老師來至,忙起身謂元始曰:“師尊來至!”急率衆弟子下篷,隻見哪吒來報:“通天教主跟一老道人而來;呼老爺接駕,不知何故。

    ”老子曰:“吾已知之,此是我等老師,想是來此與我等解釋冤愆耳。

    ”乃相奉下篷迎接,在道傍俯伏曰:“不知老師大駕下臨,弟子有失遠接,望乞恕罪。

    ”鴻鈞道人曰:“隻因十二代弟子運逢殺劫,緻你兩教叁商,吾今特來與休解釋愆尤,各安宗教,毋得自相背逆。

    ”老子與元始聲諾曰:“願聞師命。

    ”便至篷上與西方教主相見,鴻鈞道人稱贊:“西方極樂世界,真是福地。

    ”西方教主應曰:“不敢。

    ”教主請鴻鈞道人拜見,鴻鈞曰:“吾與道友無有拘束,這三個是吾門下,當得如此。

    ”接引道人與準提道人打稽首坐下。

    後面就是老子、元始過來拜見畢,又是十二代弟子并衆門人俱來拜見畢,俱分兩邊侍立。

    通天教主也一傍站立,鴻鈞道人曰:“你三個過來。

    ”老子、元始、通天,三人走近前面,道人問曰:“當時周家隻因國運将興,商數當盡。

    神仙逢此殺運,故命你三個共立封神榜,以觀衆仙根行深淺,或仙或神,各成其器。

    不意通天教主輕信門徒、緻生事端,雖是劫數難逃,終是你不守清淨,自背盟言,不能善為衆仙解脫,以緻俱遭屠戮,罪誠在你。

    非是我為師的有偏向,這是公論。

    ”接引與準提齊曰:“老師之言不差。

    ”鴻鈞曰:“今日我與你講明,從此解釋,大徒弟,你須讓過他罷,俱各歸山阙,毋得戕害生靈。

    況衆弟子厄滿,姜尚大功垂成,再毋多言,從此各修宗教。

    ”鴻鈞吩咐:“三人過來跪下。

    ”三位教主齊至面前雙膝跪下,道人袖内取出一個葫蘆,倒出三粒丹來,每一位賜他一粒:“你們吞入腹中,吾自有話說。

    ”三位教主俱謹依師命,各吞一粒。

    鴻鈞道人曰:“此丹非是卻病長生之物,你聽我道來: ‘此丹煉就有玄功,因你三人各自攻;若是先将念頭改,腹中丹發即時薨。

    ’” 鴻鈞道人作罷詩,三位教主叩頭拜謝老師慈悲。

    鴻鈞道人起身作辭,命通天三弟子,你随吾去。

    通天教主不敢違命,隻見接引道人與準提俱起身,同老子、元始,率衆門人齊送至篷下。

    鴻鈞别過西方教主,老子、元始與衆門人等又拜伏道傍,俟鴻鈞發駕,鴻鈞吩咐:“你等去罷。

    ”衆人起立拱候,隻見鴻鈞與通天教主,冉冉駕祥雲而去。

    西方教主也作辭回西方去了。

    老子、元始與子牙曰:“今日來我等與十二代弟子将回洞府,候你封過神,重新再修身命,方是真仙。

    ”正是: 重修頂上三花現,返本還原又是仙。

     老子與元始衆仙下得蘆篷,姜子牙伏於道傍,拜求掌教師尊曰:“弟子姜尚蒙師曾指示,得進於此地,不知後會諸侯一事如何?”老子曰:“我有一詩,你謹記有驗。

    詩曰: ‘險處又逢險處過,前程不必問如何;諸侯八百看齊會,安得相逢訴舊緣。

    ’” 老子道罷,與元始各回玉京去了。

    廣成子與十二代仙人俱來作别曰:“子牙!我等與你此一别,再不能會面也。

    ”子牙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