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 第九十五回 子牙暴纣王十罪

關燈
探問?左右回報曰:“軍民人等,已獻朝歌,請元帥定奪。

    ”子牙大喜,忙傳衆将,令:“各門止許進兵五萬,其馀在城外駐紮,不可入城擠擾。

    如入城者,不可妄行殺戮,擅取民間物用,違者定按軍法枭首!”子牙令人馬夜進朝歌,俱按次而行,各按方位,立於東南西北,雖然殺聲大振,百姓安堵如故。

    子牙将兵馬屯在午門,諸侯俱各依了次序紮寨。

    話說纣王在宮内,正與妲己飲宴,忽聽得一片殺聲振天,纣王大驚,忙問官官曰:“是那喊殺之聲?真驚破朕心也!”少時宮官報人宮中:“啟陛下!朝歌軍民人等,已獻了城池,天下諸侯之兵,俱紮在午門了!”纣王忙整衣出殿,聚文武共議大事。

    纣王曰:“不意軍民人等如此背逆,竟将朝歌獻了,如之奈何?”魯仁傑等齊曰:“都城已破,兵臨禁地,其實難支。

    若不背城,決一死戰,雌雄尚在未定。

    不然,縱束手待斃,無用也。

    ”纣王曰:“卿言正合朕意。

    ”纣王吩附整點禦林人馬不表。

    且言子牙在軍中,聚衆商議曰:“今大兵進城,須當與纣王一戰,早定大事;列位賢侯,并大小衆将,汝其哉!”衆諸侯齊聲曰:“敢不竭股肱之力,以誅無道昏君耶?但憑元帥所委,雖死不辭。

    ”子牙傳令衆将,依次而出,不可紊亂,違者按軍法從事。

    隻見周營炮響,喊聲大振,金鼓齊鳴,如天翻地覆之勢。

    纣王在九間殿,聽得如此,忙問侍臣?隻見午門官啟奏:“天下諸侯,請陛下答話。

    ”纣王聽罷,忙傳旨意,自己結束甲胄,命排儀仗,率禦林軍,魯仁傑為保駕,雷-、雷鵬為左右翼,纣王上逍遙馬,提金背刀,日月龍鳳開,锵锵戈戰,整頓銮駕,排出午門。

    隻見周營内一聲炮響,排展兩杆大紅,一對對循序而出,甚是整齊。

    纣王見子牙排五方隊伍,甚是森嚴,兵戈整肅,左右分列大小諸侯,何止千數:又見門人衆将,一對對侍立兩旁,威風凜凜,器宇軒昂,左右又列有二十四對,穿大紅的軍政官,雁翅排開。

    正中央大紅傘下,才是姜子牙乘四不象而出。

    怎見得?有贊姜元帥一詞: 四八悟道,修身煉性;仙道難成,人間福度。

    奉旨下山,輔相國政;窘迫八年,安於義命。

    收怪有功,仕纣為令;妲士獻讒,棄官習靜。

    渭水持竿,溪隐性;八十時來,飛熊入夢。

    龍虎欣逢,西岐兆聖;先為相父,托孤事定。

    纣惡巨盈,周德隆盛;三十六路,紛紛相競。

    九三拜将,金台盟證;捧毂推輪,古今難定。

    會合諸侯,天人相應;東進五關,吉兇互訂。

    三死七災,緣期果證;夜進朝歌,君臣諸勝。

    滅纣興周,武功永詠。

    正是:六韬留下成王業,妙算玄機不可窮;出将入相千秋業,伐罪吊民萬古功。

    運籌帷幄超風後,燮理陰陽壓老彭:旦古軍師為第一,聲名直并泰山隆。

     話說纣王見子牙,皓首蒼顔,全裝甲胄,手執寶劍,十分精彩;又見東伯侯姜文煥、南伯侯鄂順、北伯侯崇應鸾,當中乃武王姬發,總督諸侯,俱張紅羅傘,齊齊整整,立在子牙後面。

    子牙見纣王,戴沖天鳳翅盔,赭黃鎖子甲,甚是勇猛。

    有贊纣王一詞: 沖大盔盤龍交結,吞獸頭鎖子連環;滾龍袍猩猩血染,藍寶帶緊束腰間。

    打将鞭懸如鐵擠,斬将槍光吐霞斑;坐下馬如同獬豸,金背刀閃爍心寒。

    會諸侯開拱手,逢衆将力戰多般:論膂力托梁換柱,講辯難舌戰群談。

    自古為君多孟浪,可憐總賴化兇頑。

     話說子牙見纣王,忙欠身言曰:“陛下!老臣姜尚,甲胄在身,不能全禮。

    ”纣王曰:“爾是姜尚麽?”子牙答曰:“然也。

    ”纣王曰:“爾曾為朕臣,為何逃避西岐,縱惡反叛,累辱王師?今又會天下諸侯,犯朕關隘,恃兇逞強,不守國法,大逆不道,孰甚於此?又擅殺天使,罪在不赦。

    今朕親臨陣前,尚不倒戈悔過,猶是抗拒不理,情殊可恨!朕今日不殺你這賊臣,誓不回兵!”子牙答曰:“陛下居天子之尊,諸侯守其四方,萬姓供其力役;錦衣玉食,貢出航海,何莫非陛下之所有也?古雲:‘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讵敢與陛下抗禮哉?今陛下不敬上天,肆行不道,殘虐百姓,殺戮大臣,惟婦言是用,滢酗沈湎,臣下化之,朋家作仇,陛下無君道久矣。

    其諸侯臣民,叉安得以君道待陛下也?陛下之惡,貫盈宇宙,天愁民怨,天下叛之:吾今奉天明命,行天之罰,陛下幸毋以臣叛君自居也。

    ”纣王曰:“朕有何罪,稱為大惡乎?”子牙曰:“天下諸侯,靜聽吾道纣王大惡,素表着放天下者。

    ”衆諸侯聽得,齊王前聽子牙道纣王十大罪。

    子牙曰: “陛下身為天子,繼天立極,聰明作元後,元後作民父母。

    今陛下沈湎酒色,弗敬上天;謂宗廟不足祀,社稷不足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