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 第八十五回 鄧芮二侯歸周主
關燈
小
中
大
知仁義禮智為何物,乃擅是潛稱王号,收匿叛亡,拒逆天兵,殺軍覆将,已罪在不赦;今又大肆猖獗,欺君周上,忤逆不道,侵占天王疆土,意欲何為?獨不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何肆無忌憚,一至於此!”芮吉又指武王曰:“你先王素稱有德,雖羁囚裡七年,更無一言怨尤,克守臣節,蒙纣王憐赦歸國,加以黃钺白旄,特專征伐,其洪恩德澤,可為厚矣。
爾等當世世報酬,尚未盡涓埃之萬一,今父死未久,還聽姜尚妄語,尋事幹戈,興無名之師,犯大逆之罪,是自取覆宗滅祀之禍,悔亦何及?今聽吾言,速速退兵,還我關隘,擒獻捕逃,自歸待罪,尚待爾以不死。
不然,恐天子大奮乾綱,親率六師,大張天讨,隻恐爾等死無噍類矣。
”子牙笑曰:“二位賢侯!隻知守常之語,不知時務之宜;古雲:‘天命無常,惟有德者居之。
’今纣王殘虐不道,荒滢酗暴,殺戮大臣,誅妻棄子,郊社不修,宗廟不享,臣下化之,朋家作仇,戕害百姓,無辜天,污德彰聞,罪惡貫盈;皇天震怒,特命我周,恭行天之讨,故天下諸侯,相率事周,會於孟津,觀政於商郊。
二侯尚執迷不悟,猶以口舌相争耶?以吾觀之,二侯如寄寓之客,不知誰為之主,宜速倒戈,暗棄投明,亦不失封侯之位耳,請速自裁!”鄧昆大怒,便命卞吉:“拿此野叟。
”卞吉縱馬搖戟,沖殺過來,旁有趙升使雙刃前來抵住;二人正接戰間,芮吉持刀也沖将過來;這邊孫焰紅使斧抵住,隻見武吉催開馬沖來助戰,旁邊惱了先行哪吒,登開風火輪,現三頭八臂,沖殺過來,勢不可當。
鄧昆見哪吒三頭八臂,相貌異常,隻吓得魂飛魄散,落荒先走,傳令鳴金收兵,衆将各架住兵器。
正是: 人言姬發過堯舜,雲集群雄佐聖君。
話說鄧昆回兵進關,至殿前坐下,歐陽淳、卞吉,俱說姜尚用兵有法,将勇兵骁,門下又有許多三山五嶽道術之士,難以取勝,俱各各咨嗟不已。
歐陽淳治酒款待,飲至夜分,各自歸於卧所。
且說鄧昆至更深自思:“如今天時已歸周主,纣王荒滢不道,諒亦不久,況黃飛虎又是兩姨,被陷在此,使吾掣肘,如之奈何?且武王功德日盛,有龍鳳之姿,天日之表,真是應運之主。
子牙又善用兵,門下又是些道術之客,此關豈能為纣王久守哉?不若歸周,以順天時,隻恐芮吉不從奈何?且俟明日以言挑他,看他意思如何,再作道理。
”就思想了半夜。
不說鄧昆已有意歸周。
且說芮吉自與武王見陣,進關雖是吃酒,心下暗自沈吟:“人言武王有德,果然氣宇不同;子牙善能用兵,果然門下俱是異士;今三分天下,周有其二,眼見得此關,如何可守?不若獻關歸降,以免兵革之苦;但不知鄧昆心上如何?且慢慢将言語探他,便知虛貴。
”兩下俱各有意歸周不題。
次日,二侯升殿坐下,衆将官叁谒畢,鄧昆曰:“關中将寡兵微,昨日臨陣,果然姜尚用兵有法,所助者多是些道術之士,國事艱難,如之奈何?”卞吉曰:“國家興隆,自有豪傑來佐,又豈在人之多寡哉?”鄧昆曰:“卞将軍之言雖是,但日下難支奈何?”卞吉曰:“今關外尚有此,阻住周兵,料姜尚不能過此。
”芮吉聽了他二人說話,心中自忖:“鄧昆已有意歸周。
”不覺至晚,飲了數杯各散。
鄧昆令心腹人密請芮侯飲酒,芮吉聞命,欣然而來。
二侯執手至密室相叙,左右掌起燭來,二侯對面傳杯。
正是: 二位有意歸真主,自有高人送信來。
且不言二侯正在密室中飲酒,欲待要說心事,彼此不好擅出諸口,隻說子牙在營中運籌取關,隻為了那面阻在路上,欲别尋路徑,又不知他關中虛實;黃飛虎等下落,無計可施;忽然想起土行孫來,遂喚:“土行孫!吩咐你今晚可進關去,如此如此探聽,不得有誤。
”土行孫得令,把精神抖擻,至一更時分,迳進關來;先往禁中來看南宮等三人,土行孫看見守的尚未成睡,不敢妄動,卻往别處行走。
不覺來至前面,聽得鄧、芮二侯在那廂飲酒,土行孫便躲在地下,聽他們說些甚麽,隻見鄧昆屏退左右,笑謂芮吉曰:“賢弟!我們道句笑話,你說将來,還是周興,還是纣興?你我私議,各出己見,不要藏隐,總無外人知道。
”芮侯亦笑曰:“兄長下問,使弟如何敢盡言?若說我的識見所到,又有所不敢言:若是模糊應答,兄長又笑小弟是無用之人,這不是來難小弟麽?”鄧昆笑曰:“我與你雖為異姓,情同骨肉,此時出君之口,入吾之耳又何本心之不可說哉?賢弟勿疑。
”芮吉曰:“大丈夫,既與同心之友,談天下政事,若不明目張膽,傾吐一番,又何取其能擔當天下事,為識時務之俊傑哉。
據弟愚見,你我如今雖奉旨協同守關,不過強逆天心而已,是豈人民之所願也。
今主上失德,四海分崩,諸侯叛亂,思得明主,天下事不蔔可知。
況周武仁德播布四海,姜尚賢能輔相國務,又有三山五嶽道術之士,為之羽翼,是周日強盛,商日衰弱,将來繼商而有天下者,非周武而誰?前日會戰,其模氣宇,已自不同;但我等受國厚恩,惟以死報,盡其職耳。
承兄長下問,故敢盡以實告,其他非我知也。
”鄧昆笑曰:“賢弟這一番議論,足見洪謀遠識,
爾等當世世報酬,尚未盡涓埃之萬一,今父死未久,還聽姜尚妄語,尋事幹戈,興無名之師,犯大逆之罪,是自取覆宗滅祀之禍,悔亦何及?今聽吾言,速速退兵,還我關隘,擒獻捕逃,自歸待罪,尚待爾以不死。
不然,恐天子大奮乾綱,親率六師,大張天讨,隻恐爾等死無噍類矣。
”子牙笑曰:“二位賢侯!隻知守常之語,不知時務之宜;古雲:‘天命無常,惟有德者居之。
’今纣王殘虐不道,荒滢酗暴,殺戮大臣,誅妻棄子,郊社不修,宗廟不享,臣下化之,朋家作仇,戕害百姓,無辜天,污德彰聞,罪惡貫盈;皇天震怒,特命我周,恭行天之讨,故天下諸侯,相率事周,會於孟津,觀政於商郊。
二侯尚執迷不悟,猶以口舌相争耶?以吾觀之,二侯如寄寓之客,不知誰為之主,宜速倒戈,暗棄投明,亦不失封侯之位耳,請速自裁!”鄧昆大怒,便命卞吉:“拿此野叟。
”卞吉縱馬搖戟,沖殺過來,旁有趙升使雙刃前來抵住;二人正接戰間,芮吉持刀也沖将過來;這邊孫焰紅使斧抵住,隻見武吉催開馬沖來助戰,旁邊惱了先行哪吒,登開風火輪,現三頭八臂,沖殺過來,勢不可當。
鄧昆見哪吒三頭八臂,相貌異常,隻吓得魂飛魄散,落荒先走,傳令鳴金收兵,衆将各架住兵器。
正是: 人言姬發過堯舜,雲集群雄佐聖君。
話說鄧昆回兵進關,至殿前坐下,歐陽淳、卞吉,俱說姜尚用兵有法,将勇兵骁,門下又有許多三山五嶽道術之士,難以取勝,俱各各咨嗟不已。
歐陽淳治酒款待,飲至夜分,各自歸於卧所。
且說鄧昆至更深自思:“如今天時已歸周主,纣王荒滢不道,諒亦不久,況黃飛虎又是兩姨,被陷在此,使吾掣肘,如之奈何?且武王功德日盛,有龍鳳之姿,天日之表,真是應運之主。
子牙又善用兵,門下又是些道術之客,此關豈能為纣王久守哉?不若歸周,以順天時,隻恐芮吉不從奈何?且俟明日以言挑他,看他意思如何,再作道理。
”就思想了半夜。
不說鄧昆已有意歸周。
且說芮吉自與武王見陣,進關雖是吃酒,心下暗自沈吟:“人言武王有德,果然氣宇不同;子牙善能用兵,果然門下俱是異士;今三分天下,周有其二,眼見得此關,如何可守?不若獻關歸降,以免兵革之苦;但不知鄧昆心上如何?且慢慢将言語探他,便知虛貴。
”兩下俱各有意歸周不題。
次日,二侯升殿坐下,衆将官叁谒畢,鄧昆曰:“關中将寡兵微,昨日臨陣,果然姜尚用兵有法,所助者多是些道術之士,國事艱難,如之奈何?”卞吉曰:“國家興隆,自有豪傑來佐,又豈在人之多寡哉?”鄧昆曰:“卞将軍之言雖是,但日下難支奈何?”卞吉曰:“今關外尚有此,阻住周兵,料姜尚不能過此。
”芮吉聽了他二人說話,心中自忖:“鄧昆已有意歸周。
”不覺至晚,飲了數杯各散。
鄧昆令心腹人密請芮侯飲酒,芮吉聞命,欣然而來。
二侯執手至密室相叙,左右掌起燭來,二侯對面傳杯。
正是: 二位有意歸真主,自有高人送信來。
且不言二侯正在密室中飲酒,欲待要說心事,彼此不好擅出諸口,隻說子牙在營中運籌取關,隻為了那面阻在路上,欲别尋路徑,又不知他關中虛實;黃飛虎等下落,無計可施;忽然想起土行孫來,遂喚:“土行孫!吩咐你今晚可進關去,如此如此探聽,不得有誤。
”土行孫得令,把精神抖擻,至一更時分,迳進關來;先往禁中來看南宮等三人,土行孫看見守的尚未成睡,不敢妄動,卻往别處行走。
不覺來至前面,聽得鄧、芮二侯在那廂飲酒,土行孫便躲在地下,聽他們說些甚麽,隻見鄧昆屏退左右,笑謂芮吉曰:“賢弟!我們道句笑話,你說将來,還是周興,還是纣興?你我私議,各出己見,不要藏隐,總無外人知道。
”芮侯亦笑曰:“兄長下問,使弟如何敢盡言?若說我的識見所到,又有所不敢言:若是模糊應答,兄長又笑小弟是無用之人,這不是來難小弟麽?”鄧昆笑曰:“我與你雖為異姓,情同骨肉,此時出君之口,入吾之耳又何本心之不可說哉?賢弟勿疑。
”芮吉曰:“大丈夫,既與同心之友,談天下政事,若不明目張膽,傾吐一番,又何取其能擔當天下事,為識時務之俊傑哉。
據弟愚見,你我如今雖奉旨協同守關,不過強逆天心而已,是豈人民之所願也。
今主上失德,四海分崩,諸侯叛亂,思得明主,天下事不蔔可知。
況周武仁德播布四海,姜尚賢能輔相國務,又有三山五嶽道術之士,為之羽翼,是周日強盛,商日衰弱,将來繼商而有天下者,非周武而誰?前日會戰,其模氣宇,已自不同;但我等受國厚恩,惟以死報,盡其職耳。
承兄長下問,故敢盡以實告,其他非我知也。
”鄧昆笑曰:“賢弟這一番議論,足見洪謀遠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