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 第一百回 周天子分封列國
關燈
小
中
大
,系颛顼之裔,曰鬻熊,為周文王師,有勳勞於王家,封之於荊蠻,以子男之上居之。
即今丹陽南郡枝江縣是也。
許\姜姓,男爵。
系堯四嶽之後,因先世有功,武王克商,對其裔於許。
即今之許州是也。
秦嬴姓,伯爵。
系颛之裔,因先世有功,武王克商,封其裔柏翳於秦。
即今之陝西西安府是也。
莒\嬴姓,子爵。
系少昊之後,因先世有功,武王克商,封其後茲與期於莒地。
即今莒縣是也。
紀\姜姓,侯爵。
系太公之次子,武王念太公之功,分封於紀。
即今東莞劇縣是也。
邾\曹姓,子爵。
系陸終第五子之後,武王克商,封其裔於邾。
即今之山東鄒縣是也。
薛\任姓,侯爵。
黃帝之後,武王克商,對其後奚仲於薛。
即今之山東沂州是也。
宋\子姓,公爵。
系商王帝乙之長庶子,曰微子,商纣王不道,微子抱器歸;武王克商,封微子於宋。
即今之睢陽縣是也。
杞\姒姓,伯爵。
系夏禹王之後,武王克商,求夏禹苗裔,得東樓公,對於杞,以奉禹祀。
即今之開封府雍邱縣是也。
陳\妫姓,侯爵。
系帝舜之後,其裔孫闳父,為武王陶正,能利器用,王實賴之,以元女大姬,下嫁其子滿而封諸陳,使奉虞帝祀,其地在太之墟。
即今之陳縣是也。
薊\姬姓,侯爵。
系帝堯之後,武王克商,求其後,封之於薊,以奉唐帝之祀。
即今之北京順天府是也。
高麗\子姓。
乃殷賢臣曰箕子,亦商王之裔,因不肯臣事於周;武王請見,乃陳洪範九疇一篇,而去之遼東,武王即其地封之。
至今乃其子孫,即朝鮮國是也。
其親王功臣,帝王後裔,共封有七十二國。
今錄其最着者,其馀如越封於會稽,向封於谯國,凡封於汲郡、宿封於東平,郜封於濟陰,鄧對於颍川,戎封於陳留,芮封於馮翊,極封於附庸,谷封於南陽,牟封於泰山,葛封於梁國,倪對於附庸,譚封於平陵,遂封於濟,杞滑封於河南,邢封於襄國,江封於汝南,冀封於皮縣,徐封於下邳,舒封於廬江,弦封於戈陽,封於琅,厲封於義陽,項封於汝陰,英封於楚,申對於南陽,共封於汲郡,夷封於城陽等國,不悉詳記。
如南宮、散宜生、闳夭等,各分列茅土有差。
即於是日大開筵宴,慶賀功臣;新封文武等官;又開庫藏,将金銀寶物,悉分放諸侯人等。
衆人俱各痛飲,歡盡而散。
次日各上謝表,陛辭天子,各回本國。
後人有詩為證: “一舉戎衣定大周,分茅列土賜諸侯;三王慢道家天下,全仗屏藩立遠謀。
” 話說衆人各領封敕,俱回本國,以赴職任,惟禦弟周公旦、召公,在朝輔相王室。
武王乃謂周公曰:“鎬京為天下之中,真乃帝王之居,於是命召公遷都於鎬京。
”即今陝西西安府鹹陽縣是也。
武王謂師尚年老,不便在朝,乃厚其賜赉,賜以黃钺白旄,得專征伐,為諸侯之長,令其回國,以享安康之福。
次日子牙入朝,拜謝賜赉。
武王乃率百官餞送南郊,子牙叩首謝恩曰;“臣蒙陛下賜令回國,今日一别,不知何日再見天顔也?”武王慰之曰:“朕因相父年老,於王室多有勤勞,欲令相父歸國,以享安康之福,不再勞相父,在此劬勞耳。
”子牙再三拜謝曰:“陛下念臣至此,将何以報陛下也?”其日君臣分别,子牙就道,往齊國而來。
太公至齊,治國有法,便民以時,齊國大治。
後子牙薨,公子嗣位,至桓公伯天下,此是後話。
且說武王西都長安,垂拱而治,海内清平,萬民樂業。
後武王崩,成王立,周公相之;自太公伐纣,周公作相,遂成周家八百年基業。
後人有詩贊子牙斬将封神,開周家不世之基,以美之: “寶符秘出天先,斬将封神合往愆;敕賜昆侖承旨渥,多班冊籍注編全。
鬥瘟雷火分前後,神鬼人仙任倒颠;自是修持憑造化,故教伐纣洗腥膻。
” 又有詩贊周公相成王,戡定内難,為開基首功,而又有十亂以襄之: “天潢分派足承祧,繼述讦谟更自饒;豈獨簪纓資啟沃,還從劍履涉宗朝。
和邦協佐能戡亂,典禮威稱善補貂;總為周家多福蔭,大土十亂始同謂。
”
即今丹陽南郡枝江縣是也。
許\姜姓,男爵。
系堯四嶽之後,因先世有功,武王克商,對其裔於許。
即今之許州是也。
秦嬴姓,伯爵。
系颛之裔,因先世有功,武王克商,封其裔柏翳於秦。
即今之陝西西安府是也。
莒\嬴姓,子爵。
系少昊之後,因先世有功,武王克商,封其後茲與期於莒地。
即今莒縣是也。
紀\姜姓,侯爵。
系太公之次子,武王念太公之功,分封於紀。
即今東莞劇縣是也。
邾\曹姓,子爵。
系陸終第五子之後,武王克商,封其裔於邾。
即今之山東鄒縣是也。
薛\任姓,侯爵。
黃帝之後,武王克商,對其後奚仲於薛。
即今之山東沂州是也。
宋\子姓,公爵。
系商王帝乙之長庶子,曰微子,商纣王不道,微子抱器歸;武王克商,封微子於宋。
即今之睢陽縣是也。
杞\姒姓,伯爵。
系夏禹王之後,武王克商,求夏禹苗裔,得東樓公,對於杞,以奉禹祀。
即今之開封府雍邱縣是也。
陳\妫姓,侯爵。
系帝舜之後,其裔孫闳父,為武王陶正,能利器用,王實賴之,以元女大姬,下嫁其子滿而封諸陳,使奉虞帝祀,其地在太之墟。
即今之陳縣是也。
薊\姬姓,侯爵。
系帝堯之後,武王克商,求其後,封之於薊,以奉唐帝之祀。
即今之北京順天府是也。
高麗\子姓。
乃殷賢臣曰箕子,亦商王之裔,因不肯臣事於周;武王請見,乃陳洪範九疇一篇,而去之遼東,武王即其地封之。
至今乃其子孫,即朝鮮國是也。
其親王功臣,帝王後裔,共封有七十二國。
今錄其最着者,其馀如越封於會稽,向封於谯國,凡封於汲郡、宿封於東平,郜封於濟陰,鄧對於颍川,戎封於陳留,芮封於馮翊,極封於附庸,谷封於南陽,牟封於泰山,葛封於梁國,倪對於附庸,譚封於平陵,遂封於濟,杞滑封於河南,邢封於襄國,江封於汝南,冀封於皮縣,徐封於下邳,舒封於廬江,弦封於戈陽,封於琅,厲封於義陽,項封於汝陰,英封於楚,申對於南陽,共封於汲郡,夷封於城陽等國,不悉詳記。
如南宮、散宜生、闳夭等,各分列茅土有差。
即於是日大開筵宴,慶賀功臣;新封文武等官;又開庫藏,将金銀寶物,悉分放諸侯人等。
衆人俱各痛飲,歡盡而散。
次日各上謝表,陛辭天子,各回本國。
後人有詩為證: “一舉戎衣定大周,分茅列土賜諸侯;三王慢道家天下,全仗屏藩立遠謀。
” 話說衆人各領封敕,俱回本國,以赴職任,惟禦弟周公旦、召公,在朝輔相王室。
武王乃謂周公曰:“鎬京為天下之中,真乃帝王之居,於是命召公遷都於鎬京。
”即今陝西西安府鹹陽縣是也。
武王謂師尚年老,不便在朝,乃厚其賜赉,賜以黃钺白旄,得專征伐,為諸侯之長,令其回國,以享安康之福。
次日子牙入朝,拜謝賜赉。
武王乃率百官餞送南郊,子牙叩首謝恩曰;“臣蒙陛下賜令回國,今日一别,不知何日再見天顔也?”武王慰之曰:“朕因相父年老,於王室多有勤勞,欲令相父歸國,以享安康之福,不再勞相父,在此劬勞耳。
”子牙再三拜謝曰:“陛下念臣至此,将何以報陛下也?”其日君臣分别,子牙就道,往齊國而來。
太公至齊,治國有法,便民以時,齊國大治。
後子牙薨,公子嗣位,至桓公伯天下,此是後話。
且說武王西都長安,垂拱而治,海内清平,萬民樂業。
後武王崩,成王立,周公相之;自太公伐纣,周公作相,遂成周家八百年基業。
後人有詩贊子牙斬将封神,開周家不世之基,以美之: “寶符秘出天先,斬将封神合往愆;敕賜昆侖承旨渥,多班冊籍注編全。
鬥瘟雷火分前後,神鬼人仙任倒颠;自是修持憑造化,故教伐纣洗腥膻。
” 又有詩贊周公相成王,戡定内難,為開基首功,而又有十亂以襄之: “天潢分派足承祧,繼述讦谟更自饒;豈獨簪纓資啟沃,還從劍履涉宗朝。
和邦協佐能戡亂,典禮威稱善補貂;總為周家多福蔭,大土十亂始同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