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 第八十六回 渑池縣五嶽歸天
關燈
小
中
大
主而仕之智。
”二侯曰:“請元帥進關安民。
”子牙傳令,催人馬進關,武王亦起駕随行。
大軍莫不歡呼,人心大悅;武王來至帥府,查過戶口冊籍,關中人民父老,俱牽羊擔酒,以迎王師。
武王命殿前治宴,款待東征大小衆将,犒賞三軍,住了數日。
子牙傳令起兵,往渑池縣來。
好人馬一路上,怎見得?有詩贊之雲: “殺氣迷空千裡長,旌旗招展日無光;層層鐵钺鋒如雪,對對鋼刀刃似霜。
人勝登山豹虎猛,馬過出水蟒龍鋼;渑池此際交兵日,五嶽齊遭劍下亡。
” 話說子牙人馬在路前行,不一日探馬報曰:“啟元帥!前至渑池縣了,請令定奪。
”子牙傳令安營,點炮呐喊。
話說渑池縣總兵官張奎,聽得周兵來至,忙升帥府坐下,左右有二位先行官,乃是王佐、鄭樁,上廳來見張奎,張奎曰:“今日周兵進了五關,與帝都止有一河之隔,幸賴我在此,尚可支撐。
”不說張奎打點禦敵,且說姜元帥次日升帳,命将出軍,忽報:“有東伯侯官差下書。
”子牙傳令:“令來。
”差官至軍前行營華,将書呈上,子牙拆書觀之,看畢,問左右曰:“如今東伯侯姜文煥,求借救兵,我這必定發兵才是。
”傍有黃飛虎答曰:“天下諸侯,皆仰望我周,豈有坐視不救之理?元帥當得發兵救援,以安天下諸侯之心。
”子牙傳令問:“誰去取遊魂關走一遭?”傍有金、木二吒,欠身曰:“弟子不才,願去取遊魂關。
”子牙許之。
分一枝人馬,與二人去了不表。
且說子牙吩咐:“誰去渑池縣取頭一功。
”南宮應聲願往,領令出營,至城下搦戰。
張奎聞報,問左右先行:“誰人出馬?”有王佐願往,領兵開放城門,來至軍前。
南宮大呼曰:“五關皆為周有,止此彈丸之地,何不早獻,以免誅身之禍?”王佐罵曰:“無知匹夫!你等叛逆不道,罪惡貫盈,今日自來送死也!”縱馬舞刀,來取南宮。
手中刀劈面交還,戰有二三十回合,被南宮手起刀落,早把王佐揮為兩段。
南宮得勝回營報功,子牙大喜。
隻見報馬報進城來,張奎聞報王佐失機,心下十分不快。
次日又報:“周将黃飛虎搦戰。
”鄭樁出馬,與黃飛虎大戰二十合,被黃飛虎一槍刺於馬下,枭了首級回營,子牙大喜。
話說張奎又見鄭樁失利,着實煩惱。
子牙見連日斬他兩将,命左右軍士,一齊攻城。
衆将卒領軍士,放炮呐喊,前來攻城;城上士卒來報張奎,張奎在後廳聞報,與夫人高蘭英商議:“如今孤城難守,連折二将,如之奈何?”高蘭英曰:“将軍有此道術,況且又有坐騎,可以成功,何懼賊兵哉?”張奎曰:“夫人不知五關之内,多少英雄,俱不能阻逆,一旦至此,天意可知。
今主上猶荒滢如故,為臣豈能安於枕席。
”夫妻正議,又報:“周兵攻城甚急。
”張奎即時上馬提刀,夫人掠陣,開放城門,一騎當先;隻見子牙門下衆将,左右分開,張奎大呼曰:“姜元帥慢來!”子牙上前曰:“張将軍你可知天意?速速早降,不失封侯之位。
若自執迷不悟,與五關為例。
”張奎笑曰:“你逆天罔上,徼幸至此,量你今日死無葬身之地笑。
”子牙笑曰:“天時人事,不問可知。
隻足下迷而不悟耳,此去朝歌,不過數百裡,一河之隔,四面八方,天下諸侯雲集,諒區區彈丸之地,何敢抗吾師哉?此正所謂大廈将傾,非一木所能支撐,徒自取滅亡耳。
”張奎大怒,催開馬,使手中刀,直取子牙;後面姬叔明、姬叔升二殿下縱馬大呼:“休沖我陣!”兩條槍急架忙迎,張奎使開刀,力戰二将。
有詩為證: “臂膊輪開好用兵,空中各自下無情;吹毛利刃分先後,刺骨尖鋒定死生。
惡戰止圖麟閣姓,苦争隻為史篇名;張奎刀法真無比,到處成功定太平。
” 話說姬叔明等二将,見戰張奎不下,二位殿下掩一槍,詐敗而走;止望回馬槍挑張奎,不知張奎的坐騎甚奇,名為“獨角烏煙獸”,其快如神,張奎讓二将去有三匹箭之地,他把獸上角一拍,那獸如一陣烏煙,似飛雲掣電而來。
姬叔明聽得有人追趕以為得計,不意張奎出至背後,措手不及,被張奎之刀,揮於馬下。
姬叔升見其兄落馬,及至回馬,又被張奎順手一刀,也是兩段。
可憐金枝玉葉,一
”二侯曰:“請元帥進關安民。
”子牙傳令,催人馬進關,武王亦起駕随行。
大軍莫不歡呼,人心大悅;武王來至帥府,查過戶口冊籍,關中人民父老,俱牽羊擔酒,以迎王師。
武王命殿前治宴,款待東征大小衆将,犒賞三軍,住了數日。
子牙傳令起兵,往渑池縣來。
好人馬一路上,怎見得?有詩贊之雲: “殺氣迷空千裡長,旌旗招展日無光;層層鐵钺鋒如雪,對對鋼刀刃似霜。
人勝登山豹虎猛,馬過出水蟒龍鋼;渑池此際交兵日,五嶽齊遭劍下亡。
” 話說子牙人馬在路前行,不一日探馬報曰:“啟元帥!前至渑池縣了,請令定奪。
”子牙傳令安營,點炮呐喊。
話說渑池縣總兵官張奎,聽得周兵來至,忙升帥府坐下,左右有二位先行官,乃是王佐、鄭樁,上廳來見張奎,張奎曰:“今日周兵進了五關,與帝都止有一河之隔,幸賴我在此,尚可支撐。
”不說張奎打點禦敵,且說姜元帥次日升帳,命将出軍,忽報:“有東伯侯官差下書。
”子牙傳令:“令來。
”差官至軍前行營華,将書呈上,子牙拆書觀之,看畢,問左右曰:“如今東伯侯姜文煥,求借救兵,我這必定發兵才是。
”傍有黃飛虎答曰:“天下諸侯,皆仰望我周,豈有坐視不救之理?元帥當得發兵救援,以安天下諸侯之心。
”子牙傳令問:“誰去取遊魂關走一遭?”傍有金、木二吒,欠身曰:“弟子不才,願去取遊魂關。
”子牙許之。
分一枝人馬,與二人去了不表。
且說子牙吩咐:“誰去渑池縣取頭一功。
”南宮應聲願往,領令出營,至城下搦戰。
張奎聞報,問左右先行:“誰人出馬?”有王佐願往,領兵開放城門,來至軍前。
南宮大呼曰:“五關皆為周有,止此彈丸之地,何不早獻,以免誅身之禍?”王佐罵曰:“無知匹夫!你等叛逆不道,罪惡貫盈,今日自來送死也!”縱馬舞刀,來取南宮。
手中刀劈面交還,戰有二三十回合,被南宮手起刀落,早把王佐揮為兩段。
南宮得勝回營報功,子牙大喜。
隻見報馬報進城來,張奎聞報王佐失機,心下十分不快。
次日又報:“周将黃飛虎搦戰。
”鄭樁出馬,與黃飛虎大戰二十合,被黃飛虎一槍刺於馬下,枭了首級回營,子牙大喜。
話說張奎又見鄭樁失利,着實煩惱。
子牙見連日斬他兩将,命左右軍士,一齊攻城。
衆将卒領軍士,放炮呐喊,前來攻城;城上士卒來報張奎,張奎在後廳聞報,與夫人高蘭英商議:“如今孤城難守,連折二将,如之奈何?”高蘭英曰:“将軍有此道術,況且又有坐騎,可以成功,何懼賊兵哉?”張奎曰:“夫人不知五關之内,多少英雄,俱不能阻逆,一旦至此,天意可知。
今主上猶荒滢如故,為臣豈能安於枕席。
”夫妻正議,又報:“周兵攻城甚急。
”張奎即時上馬提刀,夫人掠陣,開放城門,一騎當先;隻見子牙門下衆将,左右分開,張奎大呼曰:“姜元帥慢來!”子牙上前曰:“張将軍你可知天意?速速早降,不失封侯之位。
若自執迷不悟,與五關為例。
”張奎笑曰:“你逆天罔上,徼幸至此,量你今日死無葬身之地笑。
”子牙笑曰:“天時人事,不問可知。
隻足下迷而不悟耳,此去朝歌,不過數百裡,一河之隔,四面八方,天下諸侯雲集,諒區區彈丸之地,何敢抗吾師哉?此正所謂大廈将傾,非一木所能支撐,徒自取滅亡耳。
”張奎大怒,催開馬,使手中刀,直取子牙;後面姬叔明、姬叔升二殿下縱馬大呼:“休沖我陣!”兩條槍急架忙迎,張奎使開刀,力戰二将。
有詩為證: “臂膊輪開好用兵,空中各自下無情;吹毛利刃分先後,刺骨尖鋒定死生。
惡戰止圖麟閣姓,苦争隻為史篇名;張奎刀法真無比,到處成功定太平。
” 話說姬叔明等二将,見戰張奎不下,二位殿下掩一槍,詐敗而走;止望回馬槍挑張奎,不知張奎的坐騎甚奇,名為“獨角烏煙獸”,其快如神,張奎讓二将去有三匹箭之地,他把獸上角一拍,那獸如一陣烏煙,似飛雲掣電而來。
姬叔明聽得有人追趕以為得計,不意張奎出至背後,措手不及,被張奎之刀,揮於馬下。
姬叔升見其兄落馬,及至回馬,又被張奎順手一刀,也是兩段。
可憐金枝玉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