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 第六十六回 洪錦西岐城大戰
關燈
小
中
大
奇門遁術陣前開,斬将搴亦壯哉;黑焰引魂遮白日,青擲地起塵埃。
三山關上多英俊,五焚崖前有異才;不是仙娃能幻化,隻因月老作新媒。
話說燃燈合山擠住殷郊,四路人馬齊上山來;武王至山頂上,看見殷郊隻等模樣。
滾鞍下馬,跪於塵埃,大呼:“千歲!小臣姬發,奉法克守臣節,并不敢欺君罔上。
相父今日令殿下如此,使孤有萬年污名。
”子牙挽扶武王而言曰:“殷郊違逆天命,大數如此,怎能脫逃?大王要盡人臣之道,行禮以盡主公之德可也。
”武王曰:“相父今日把儲君夾在山中,大罪俱在我姬發了。
望列位老師大開恻隐,憐念姬發,放了殿下罷。
”燃燈道人曰:“笑賢王不知天數,殷郊違逆天命,怎能脫逃?大王盡過君臣之禮罷了!大王又不可逆天行事。
”武王兩次三番勸止。
子牙正色言曰,“老臣不過應天順人,斷不敢逆天而誤主公也。
”武王含淚,撮土焚香,跪拜在地,稱臣泣訴曰:“臣非不放殿下,奈衆老師要順守天命,實非臣之罪也。
”拜罷,燃燈請武王下山,命廣成子推犁上山。
廣成子一見殷郊,隻等如此,不覺淚落。
正是: 隻因出口犁鋤願,今日西岐怎脫逃。
隻見武吉犁了殷郊,殷郊一道靈魂,往封神台來;清福神柏鑒,用百靈來引殷郊。
殷郊怨心不服,一陣馬迳往朝歌而來。
纣王正與妲己在鹿台飲酒,好風,怎見得?有詩為證: “刮地遮天暗,愁雲照日昏;鹿台如潑墨,一派靛妝成。
先刮時揚塵播土,次後來倒樹摧林;隻刮得嫦娥抱定婆羅樹,空中仙子怎騰雲;吹動昆侖頂上石,卷得江湖水浪渾。
” 話說纣王在鹿台上飲酒,聽得有人來,纣王不覺昏沈,就席而卧;見一人三頭六臂,立於禦前,口稱:“父王!孩兒殷郊為國而受犁鋤之厄。
父王可修仁政,不失成湯天下;當任用賢相,速拜元戎,以任内外大事。
不然,姜尚不久便欲東行,那時悔之晚矣。
孩兒還欲訴奏,恐封神台不納,孩兒去也!”纣王驚醒,口稱:“怪哉!”妲己、胡喜媚、王貴人三人共席,欠身忙問曰:“陛下為何口稱怪哉?”纣王把夢中事說了一遍,妲己曰:“夢由心作,陛下勿疑。
”纣王乃酒色昏君,見三妖嬌态,把盞傳杯,遂不在心。
隻見汜水聞韓榮有本進朝歌告急,其本至文書房,微子看本。
看見如此,心下十分不樂,将此本抱入内廷。
纣王正在顯慶殿,當駕官啟奏:“微子侯旨。
”纣王宣微子至殿前,行禮畢,将汜水關韓榮本呈上。
纣王展看,見張山奉敕征誅失利,又帶着殷郊殿下,絕於岐山;纣王看畢大怒,與衆臣曰:“不道姬發自立武王,竟成大逆;屢屢征伐,損将折兵,不見成功。
為今之計,可用何卿為将?若不早除,大為後患。
”班内一人,乃中谏大夫李登,進禮稱臣曰:“今天下不靖,刀兵四起,十馀載未甯;雖東伯侯姜文煥,南伯侯鄂順,北伯侯崇黑虎,此三路不過癬疥之疾;獨西岐姜尚助姬發而為不道,肆行禍亂,其志不小。
論朝歌營内,皆非姜尚之敵手;臣薦三山關總兵官洪錦,才術雙全,若得此臣征伐,庶幾大事可定。
”纣王即傳旨赍敕往三山關來,令洪錦得專征伐。
使命持诏迳往三山關來,一路無詞。
一日,來至三山關館驿中安下。
次日,洪錦同住二官接旨開讀畢,交代官乃是孔宣。
不日俟孔宣交代明白,洪錦領十萬雄師,離了高關,往西岐進發。
好人馬,怎見得?有詩為證: “一路二旌迷麗日,殺氣亂行雲;刀槍寒飒飒,劍戟冷森森。
弓攀秋月樣,箭插點寒星;金甲黃鄧鄧,銀盔似玉鐘。
鑼響驚天地,鼓擂似雷鳴;人似貔貅猛,馬似蛟龍雄;今往西岐去,又送美前程。
” 話說洪錦一路行來,兵到岐山,哨馬報入中軍:“人馬已至西岐了。
”洪錦傳令安營,立下寨栅。
先行官季康、柏顯忠上帳叁見。
洪錦曰:“今奉敕命征讨,爾等各宜盡心為國。
姜尚足智多謀,非同小敵;須是謹慎小心,不得造次草率。
”二将曰:“謹領台命。
”次日,季康領令出營,至西岐城下搦戰。
探馬報入相府,子牙大喜,三十六路征伐,今日已滿,可以打點東征。
忙問曰:“那一員将
三山關上多英俊,五焚崖前有異才;不是仙娃能幻化,隻因月老作新媒。
話說燃燈合山擠住殷郊,四路人馬齊上山來;武王至山頂上,看見殷郊隻等模樣。
滾鞍下馬,跪於塵埃,大呼:“千歲!小臣姬發,奉法克守臣節,并不敢欺君罔上。
相父今日令殿下如此,使孤有萬年污名。
”子牙挽扶武王而言曰:“殷郊違逆天命,大數如此,怎能脫逃?大王要盡人臣之道,行禮以盡主公之德可也。
”武王曰:“相父今日把儲君夾在山中,大罪俱在我姬發了。
望列位老師大開恻隐,憐念姬發,放了殿下罷。
”燃燈道人曰:“笑賢王不知天數,殷郊違逆天命,怎能脫逃?大王盡過君臣之禮罷了!大王又不可逆天行事。
”武王兩次三番勸止。
子牙正色言曰,“老臣不過應天順人,斷不敢逆天而誤主公也。
”武王含淚,撮土焚香,跪拜在地,稱臣泣訴曰:“臣非不放殿下,奈衆老師要順守天命,實非臣之罪也。
”拜罷,燃燈請武王下山,命廣成子推犁上山。
廣成子一見殷郊,隻等如此,不覺淚落。
正是: 隻因出口犁鋤願,今日西岐怎脫逃。
隻見武吉犁了殷郊,殷郊一道靈魂,往封神台來;清福神柏鑒,用百靈來引殷郊。
殷郊怨心不服,一陣馬迳往朝歌而來。
纣王正與妲己在鹿台飲酒,好風,怎見得?有詩為證: “刮地遮天暗,愁雲照日昏;鹿台如潑墨,一派靛妝成。
先刮時揚塵播土,次後來倒樹摧林;隻刮得嫦娥抱定婆羅樹,空中仙子怎騰雲;吹動昆侖頂上石,卷得江湖水浪渾。
” 話說纣王在鹿台上飲酒,聽得有人來,纣王不覺昏沈,就席而卧;見一人三頭六臂,立於禦前,口稱:“父王!孩兒殷郊為國而受犁鋤之厄。
父王可修仁政,不失成湯天下;當任用賢相,速拜元戎,以任内外大事。
不然,姜尚不久便欲東行,那時悔之晚矣。
孩兒還欲訴奏,恐封神台不納,孩兒去也!”纣王驚醒,口稱:“怪哉!”妲己、胡喜媚、王貴人三人共席,欠身忙問曰:“陛下為何口稱怪哉?”纣王把夢中事說了一遍,妲己曰:“夢由心作,陛下勿疑。
”纣王乃酒色昏君,見三妖嬌态,把盞傳杯,遂不在心。
隻見汜水聞韓榮有本進朝歌告急,其本至文書房,微子看本。
看見如此,心下十分不樂,将此本抱入内廷。
纣王正在顯慶殿,當駕官啟奏:“微子侯旨。
”纣王宣微子至殿前,行禮畢,将汜水關韓榮本呈上。
纣王展看,見張山奉敕征誅失利,又帶着殷郊殿下,絕於岐山;纣王看畢大怒,與衆臣曰:“不道姬發自立武王,竟成大逆;屢屢征伐,損将折兵,不見成功。
為今之計,可用何卿為将?若不早除,大為後患。
”班内一人,乃中谏大夫李登,進禮稱臣曰:“今天下不靖,刀兵四起,十馀載未甯;雖東伯侯姜文煥,南伯侯鄂順,北伯侯崇黑虎,此三路不過癬疥之疾;獨西岐姜尚助姬發而為不道,肆行禍亂,其志不小。
論朝歌營内,皆非姜尚之敵手;臣薦三山關總兵官洪錦,才術雙全,若得此臣征伐,庶幾大事可定。
”纣王即傳旨赍敕往三山關來,令洪錦得專征伐。
使命持诏迳往三山關來,一路無詞。
一日,來至三山關館驿中安下。
次日,洪錦同住二官接旨開讀畢,交代官乃是孔宣。
不日俟孔宣交代明白,洪錦領十萬雄師,離了高關,往西岐進發。
好人馬,怎見得?有詩為證: “一路二旌迷麗日,殺氣亂行雲;刀槍寒飒飒,劍戟冷森森。
弓攀秋月樣,箭插點寒星;金甲黃鄧鄧,銀盔似玉鐘。
鑼響驚天地,鼓擂似雷鳴;人似貔貅猛,馬似蛟龍雄;今往西岐去,又送美前程。
” 話說洪錦一路行來,兵到岐山,哨馬報入中軍:“人馬已至西岐了。
”洪錦傳令安營,立下寨栅。
先行官季康、柏顯忠上帳叁見。
洪錦曰:“今奉敕命征讨,爾等各宜盡心為國。
姜尚足智多謀,非同小敵;須是謹慎小心,不得造次草率。
”二将曰:“謹領台命。
”次日,季康領令出營,至西岐城下搦戰。
探馬報入相府,子牙大喜,三十六路征伐,今日已滿,可以打點東征。
忙問曰:“那一員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