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 第七十八回 三教會破誅仙陣

關燈
先遭辱,猶欲鴻鈞說反盈。

    ” 話說四位教主上了蘆篷坐下,元始稱謝西方教主曰:“為我等門人犯戎,動勞道兄扶助,得完此劫數,尚欲稱謝。

    ”老子曰:“通天教主逆天行事,自然有敗而無勝;你我順天行事,自然有戰必勝,毫無差錯,如燈取影耳。

    今此陣破了,你等劫數将完,各自有好處:姜尚你去取關,吾等且回出去。

    ”衆門人俱别過姜子牙,随四位教主,各回山去了。

    子牙送别師尊,自回汜水關來會武王;衆将官來見元帥,至帥府叁見武王。

    王曰:“相父遠破惡陣,諒有衆仙,孤不敢差人來問候。

    ”子牙謝恩畢,對曰:“荷蒙聖恩,仰仗天威,三教聖人親至,共破了誅仙陣:前至界牌關了,請大王明日前往。

    ”武王傳旨,治酒賀功不表。

    又說通天教主被老子打了一扁拐,又被準提道人打了一架持寶杵,吃了一場大虧,又失了四口寶劍;自思有何面目見諸大弟子,不若往紫芝崖立一壇,拜一惡,名曰六魂。

    此有六尾,尾上書接引道人、老子、元始、武王、姜尚、準提道人六人姓名;早晚用符印,俟拜完之日,将此搖動,要壞六位的性命。

    正是: 左道兇心今不息,枉勞空拜六魂。

     不表通天道人拜,後在萬仙陣中用。

    且說界牌開徐蓋,升了銀安殿,與衆将商議曰:“方今周兵取了汜水開,駐兵不發;前日來的那多寶道人擺甚麽誅仙陣,也不知勝敗;如今且修本章,往朝歌去取救兵來,共守此關。

    ”隻見差官領了本章往朝歌來,一路無詞。

    渡了黃河,進了朝歌城,至午門下馬,到文書房。

    那日是箕子看本,見徐蓋的本大驚,姜尚進兵汜水關取左右青龍關,佳夢關兵多至界牌關事有燃眉之急。

    箕子忙抱本來見纣王,往鹿台來,當駕官奏知:“箕子侯旨。

    ”纣王曰:“宣來。

    ”箕子上台拜罷,将徐蓋本進上,纣王覽本驚問箕子曰:“不道姜尚作反,得奪孤之關隘,必須點将協守,方可誅其大惡。

    ”箕子奏曰:“如今四方不甯,姜尚自立武王,其志不小。

    今率兵六十萬來寇五關,此心腹大患,不得草草而已;願皇上且停飲樂,以國事為本,社稷為重。

    ”箕子下台,纣王悶悶不悅,無心歡暢;忽妲己、胡喜妹出殿見駕,行禮坐下,妲己曰:“今日聖上雙鎖眉端,郁郁不樂,卻是為何?”王曰:“禦妻不知,今日姜尚興師侵犯關隘,已占奪三關,實是心腹之大患。

    況四方刀兵蜂起,使朕心下不安,為宗廟社稷之慮,故此憂心。

    ”妲己笑而奏曰:“陛下不知下情,此俱是邊庭武将攢刺網利,假言周兵六十萬,來犯關庭;用金賄賂大臣,誣奏陛下,陛下必發錢糧支應,故此守關将官,冒破支消,空費朝廷錢糧,何嘗有兵侵關。

    正謂外欺君,情實可恨。

    ”纣王聞奏,深信其言有理,因問妲己曰:“倘守關官複有本章,何以批發?”妲己曰:“不必批發。

    隻将赍本官斬了一員,以警将來。

    ”纣王大喜,遂傳旨将赍本官枭首,号令於朝歌。

    正是: 妖言數句江山失,一統華夷盡屬周。

     話說纣王聽妲己之言,忙傳旨意,将界牌關奏本官即時斬首号令。

    箕子知之,忙至内庭來見纣王:“皇上為何而殺使命?”王曰:“皇伯不知邊庭攢利,詐言周兵六十萬,無非為冒支府庫錢糧之計,此乃内外欺君,理當斬首,以戒将來。

    ”箕子曰:“姜尚興兵六十萬,自三月十五日登台拜将,天下共知,非是今日之奏。

    皇上若殺界牌關走使,豈不失邊庭将士之心?”王曰:“料姜尚不過一術士耳,有何大志?況且還有四關之險,黃河之隔,孟津之阻,彼何能為?皇伯放心,不必憂慮。

    ”箕子長籲一聲而出:看看朝歌宮殿,不覺潸然淚下,嗟歎社稷邱墟。

    箕子在九間殿,作詩以歎之: “憶昔成湯放桀時,諸侯八百歸盡期;誰知六百馀年後,更甚南巢幾倍時。

    ” 話說箕子作罷詩,回府不表。

    且說姜元帥在汜水關,點人馬進征,來辭周王。

    子牙見武王曰:“老臣先去取關,差官請駕。

    ”武王曰:“但願相父早會諸侯,孤之幸也。

    ”子牙别了武王,一聲炮響,人馬往界牌關進發。

    隻離八十裡,來之甚快,正行間,隻見探馬報入中軍,已至界牌關下。

    子牙傳令安營,點炮呐喊。

    話說徐蓋已知關外周兵安營,随同衆将上城,來看周兵;一派盡是紅旗,鹿角森嚴,兵威甚肅。

    徐蓋曰:“子牙乃昆侖羽士,用兵自有調度,隻營寨大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