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 第八十八回 武王白魚跳龍舟

關燈
北衮州侯彭祖壽、西伯侯姬發、夷門伯武高逵、左伯宗智明、右伯姚庶良、遠伯常信仁、近伯曹宗、州伯丁建吉。

     衆諸侯進營,止有東伯侯姜文煥,未曾進遊魂關。

    乃請武王升帳,武王不肯,彼此固遜多時,武王同衆諸侯,交相下拜。

    衆諸侯俯伏曰:“今大王大駕,特臨此地,使衆諸侯得觀天顔,仰觀威德,早救民於水火之中,天下幸甚,萬民幸甚。

    ”武王深自謙讓曰:“予小子發,嗣位先生,孤德寡聞,惟恐有負前烈,謬蒙天下諸侯,傳檄相邀,特拜相父,東會列位賢侯,觀政於商。

    若謂予小子統率諸侯,則予豈敢?惟望列位賢侯教之。

    ”内有豫州侯姚楚亮對曰:“纣王無道,殺妻誅子,焚炙忠良,殺戮大臣,沈湎酒色,弗敬上天,郊廟下祀,播棄黎老,昵比罪人,皇天震怒,絕命於商。

    予等奉大王恭行天之罰,伐罪吊民,拯萬姓於水火;正應天順人之舉,洩人神之憤,天下無不感悅。

    若予等與大王,坐觀不理,厥罪惟均,望大王裁之。

    ”武王曰:“纣王雖不行正道,俱臣下蔽惑之耳。

    今隻觀政於商,擒其襞幸,令纣王改其敝政,則天下自平矣。

    ”彭祖壽曰:“天命靡常,惟有德者居之。

    昔堯有天下,亦因其子不肖,而禅位於舜。

    舜有天下,亦因其子之不肖,而禅位於禹。

    禹之子賢、能承繼父業,於是相傳至桀而德衰;暴虐夏政,天人怨之。

    故湯得行天之罰,放桀於南巢,代夏而有天下。

    賢聖之君六七作,至於纣罪惡貫盈,毀棄善政,戕賊不道,皇天震怒,降災於商。

    爰命大王,以伐殷暴,大王幸毋固辭,以灰諸侯之心。

    ”武王謙讓未遑,子牙曰:“列位賢侯!今日亦非商議正事之時,候至商郊,再有話說。

    ”衆諸侯佥曰:“丞相之言是也。

    ”武王命營中治酒,大宴諸侯不表。

    且說袁洪在營中,隻見報馬啟曰:“今有武王兵至孟津下寨,大會諸侯,請元帥定奪。

    ”殷破敗聽得,上前言曰;“周武乃天下叛逆元首,自興兵至此,所在獲捷,軍威甚銳。

    元帥不可輕忽,務要嚴兵以待?”袁洪曰:“将軍之言固善。

    料姜尚不過溪一村夫,有何本領,此皆諸關将士不用心,以緻彼僥幸成功。

    将軍放心,看我一陣,令他片甲不回。

    ”次日子牙升帳,衆諸侯上帳叁見,有夷門伯武高逵言曰:“啟元帥!六百諸侯,駐兵於此,俱未敢擅於用兵,止在此拒住;隻候武王大駕來臨,以憑裁奪。

    今日若不先擒袁洪,則匹天尚自逞強,猶不知天使之不可戰也,望元帥早賜施行。

    ”子牙曰:“賢侯之言甚善,吾必先下戰書,然後會兵孟津未為晚也。

    ”衆皆大喜。

    子牙忙修書,差楊戬往商營内來下戰書,楊戬領命,往商營前下馬大呼曰:“奉姜元帥将令,來下戰書。

    ”探事小校,報與中軍;袁洪聽得周營來下戰書,忙令左右令來。

    隻見軍政官來至營門,令楊戬進見,楊戬至中軍帳,見袁洪呈上戰書,袁洪看畢,乃曰:“吾不修回書,約定明日會兵便了。

    ”楊戬回至中軍,見子牙言:“明日會兵。

    ”子牙傳令,與衆諸侯,明早會兵,俱各各準備去了。

    次日,周營炮響,子牙調出大隊人馬,有八百諸侯齊出;當中是子牙人馬,俱是火紅旗;左是南伯侯鄂順;右是北伯侯崇應鸾,盡是五色憧。

    真若盔山甲海,威勢如彪,英雄似虎;布成陣勢,三軍呐喊,沖至軍前,哨馬報與袁洪。

    袁洪與衆将出營觀看,子牙大兵隊伍;隻見天下諸侯,雁翅排開,分於左右,當中是元帥姜尚,左有鄂順,右有崇應鸾。

    有詩為證: “諸侯共計破朝歌,正是神仙遇劫魔;百萬雄師興宇宙,奇功立在孟津河。

    姜尚東征除虐政,諸侯拱手尊号令;妖氛滾滾各争先,楊戬梅山收七聖。

    ” 話說袁洪在馬上,見姜子牙身穿道服,乘四不象,來至軍前,左右排列有衆位門人;次後武王乘逍遙馬,南北分列衆位諸侯;隻見袁洪銀盔素铠,坐下白馬,使一條鐵棍,攔住鞍鞒,英雄凜凜。

    怎見得袁洪好處?有贊為證: 銀盔素铠甲。

    纓絡大紅凝;左插狼牙箭,右懸寶劍鋒。

    橫擔鐵棍。

    白馬似神行;幼長梅山下,成功古洞中。

    曾受陰陽訣,又得天地靈;善能多變化,玄妙似人形。

    梅山稱第一,保纣滅周兵。

     話說子牙向前問曰:“來者莫非商朝元帥袁洪麽?”袁洪曰:“你可就是姜尚?”子牙曰:“然也,方今天下歸周,商纣無道,天下離心離德,隻在旦夕受縛,料你一杯之水,安能救車薪之火哉?汝若早早倒戈納降,尚待汝以不死;如若支吾,一朝兵敗,玉石俱焚,雖欲求其獨生,何可得哉!休執迷徒贻伊戚!”袁洪笑曰:“姜尚!你隻知溪捕魚,水有淺深。

    今幸五關無有将才,讓你深入重地;你敢以巧言令色,惑吾衆聽耶!”回顧左右先行曰:“誰與吾拿此鄙夫,以洩天下之憤。

    ”旁有一人大呼曰:“元帥放心,待我成功。

    ”走馬飛臨陣前,搖中槍來取姜子牙。

    旁有右伯姚庶良,縱馬搖手中斧,大呼曰:“匹夫慢來!有吾在此也!”也不答話,兩馬相交,槍斧并舉,一場大戰。

    怎見得?有詩為證: “征雲蕩蕩透虛空,劍戟兵戈擾攘申;今日姜尚頭一戰,孟津血濺竹梢紅。

    ”話說姚庶良手中斧轉換如飛,不知常昊乃是梅山一個蛇精,姚庶良乃是真實本領,那知道,隻要成功。

    常昊不覺敗下陣去,姚庶良便催馬趕來。

    不知性命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