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方鎮年表卷上

關燈
宗尹 九年移剌成北行日錄幹道五年十一月九日入東京城改曰南京十一日賜宴接伴天使 烏古倫璋傳口宣仍差南京留守耶律成押宴 按金史耶律多作移剌 十年移剌成本傳遷南京留守召拜樞密副使 十一年移剌成魏子平本紀五月癸巳南京留守移剌成為樞密副使本傳拜參知政事罷為南京留守未幾緻仕本紀四月癸亥參知政事魏子平罷 十二年唐括安禮本傳拜參知政事罷為橫海軍節度使曆河間尹南京留守以喪去官複為尚書右丞 十三年唐括安禮王蔚本紀十月丙子以前南京留守唐括安禮為尚書右丞 十四年王蔚本傳出知河中府事遷南京留守十五年拜參知政事 十五年王蔚石抹榮本傳改南京西京留守榮與河南尹婁室坐高價賣私物抑價買民物尚書省奏其事坐解職 十六年石抹榮本紀九月辛酉以南京宮殿火留守轉運兩司官皆抵罪 十七年徒單克甯本紀十一月戊戌以南京留守徒單克甯為平章政事 本傳改南京留守兼河南統軍使克甯至京師複拜平章政事 十八年 十九年 二十年移剌道本傳進尚書右丞乞緻仕乃除南京留守上曰河南統軍烏古論思列為人少戆凡邊事須與卿共議卿以朕意谕思列也入拜平章政事 二十一年移剌道 二十二年 二十三年 二十四年 二十五年 二十六年 二十七年 二十八年 二十九年 明昌元年馬惠迪本傳明昌元年為南京留守緻仕卒 二年馬惠迪 三年 四年 五年 六年 承安元年 二年烏古論元忠本傳承安二年移守南京尋改知彰德府卒 三年烏古論元忠 四年烏古論元忠 五年 按本紀十二月癸未朔以河南路統軍使充等為宋吊祭使 泰和元年 二年 三年 四年 五年徒單镒本傳罷知鹹平五年改南京留守六年徙河中 六年徒單镒仆散揆本紀四月丙寅诏平章政事仆散揆領行省于汴許以便宜從事五月丙戌以宋叛盟出師 七年仆散端宗浩本紀正月庚寅仆散揆還駐下蔡而病丙申以左丞相宗浩兼都元帥行省于南京以代揆 八年 大安元年 二年 三年 崇慶元年仆散端本紀五月以南京留守仆散端為河南陝西安撫使提控軍馬 至甯元 貞佑元年 二年仆散端本傳進拜右丞相貞佑二年五月判南京留守與河南統軍使長壽等表請南遷凡三奏宣宗意乃 都明年中都失守宣宗至南京以端知開封府事頃之為禦史大夫 三年李革劉頍本傳宣宗遷汴行河北西路六部事遷知開封府事河南勸農使四年拜參知政事 本傳頃之起為知開封府四年正月元日攝左宣徽使再請老 四年劉頍 興定元年溫迪罕締達本傳興定元年改吏部尚書知開封府坐縱軍人家屬出城解職 二年李複亨歸潛志李參政鞏從子複亨字仲修南遷為左司郎中大為宣宗所器遷翰林直學士知開封府進吏部尚書參知政事 三年溫迪罕二十高汝砺傳興定三年王三錫建議榷油高琪上行之诏集百官議于尚書省知開封府事溫迪罕二十等二十六人議同高琪【脫勸字】 四年溫迪罕締達本傳四年複知開封府複坐以事囑警巡使完顔金僧奴降為鄭州防禦使 五年 元光元年 二年 正大元年 二年 三年麻斤出元遺山集禮部尚書趙公碑正大四年正月改同知開封府事甲戌以來河禁嚴密遂有此疆彼界之限郡人王義者家貧無以自養嘗往林州耕稼林州陷久矣義書與家人比舍竊見之遂以義家謀叛告義家人被系知府麻斤出至以化内外議刑罪當死公持不可 四年麻斤出 五年麻斤出本紀正大五年正月庚辰遣知開封府事完顔麻斤出如大元吊慰十二月庚子完顔麻斤出以奉使不職免死除名 六年 七年 八年徒單百家 天興元年徒單百家完顔奴申歸潛志四月八日改元天興冬十月下令自親王宰相以下皆存三月糧餘入宮命總帥知開封府徒單百家主之十二月末帝親出東征總帥徒單百家從二年正月二十一日西南兵變圍尚書省崔立權元帥殺奴申韓铎為副元帥知開封府铎死以折希顔知開封 本紀十二月乙酉完顔奴申樞密副使兼知開封府權參知政事 二年完顔奴申歸潛志完顔參政速蘭弟奴申字正甫女真進士天興東狩拜參知政事留守南京崔立之變見殺 三年 ○西京 西京留守大同尹兼大同路兵馬都總管領大同德興【武定軍節度使】二府豐【天德軍節度使】弘【刺史】淨【刺史】桓【威遠軍節度使】撫【錢甯軍節度使】昌【刺史】宣德【刺史】朔【順義軍節度使】武【刺史】應【彰國軍節度使】蔚【忠順軍節度使】雲内【開遠軍節度使】甯邊【刺史】東勝【刺史】十四州 天輔六年 本紀三月壬申西京降 七年 本紀六月丙申命宗翰為都統駐兵雲中 天會元年 二年韓企先本傳宗翰為都統經略山西表署西京留守 三年韓企先 四年韓企先 五年韓企先 六年韓企先本傳天會六年劉彥宗薨企先代之 七年高慶裔大金國志天會七年九月除雲中韓企先為相以通事高慶裔知雲中兼西京留守 八年高慶裔大金國志天會八年九月國主以輔國大将軍西京留守大同府尹高慶裔為冊禮使于九月九日立劉豫于大名府國号大齊 九年高慶裔 十年高慶裔 十一年高慶裔 十二年高慶裔 十三年高慶裔本紀十一月己卯以高慶裔為左丞 大金國志十三年西京留守高慶裔尚書左丞 十四年 十五年昂本傳天會六年權元帥左都監十五年為西京留守 天眷元年昂 二年昂 三年昂本傳天眷三年為平章政事 本紀十一月癸亥以前西京留守昂為平章政事 皇統元年完顔奭 二年完顔奭 三年完顔奭本傳改西京留守皇統三年薨 四年 五年 六年 七年 八年高桢 皇統九 天德元年高桢本傳改行台平章政事為西京留守封任國公是時奚霫軍民皆南徙謀克别木者因之嘯聚為盜海陵患之即以桢為中京留守 二年 三年 四年 貞元元年衮葛王本傳本名蒲甲亦作蒲家海陵遷中都道中以蒲家為西京留守家奴喝裡告變殺之 本紀五月辛卯殺弟西京留守蒲家 世宗紀為濟南尹貞元初為西京留守三年改東京 二年葛王 三年葛王 正隆元年蕭懷忠本紀正月乙醜樞密副使蕭懷忠罷 本傳為樞密副使賜今名複為西北路招讨使西京留守 二年完顔晏孔彥舟本傳正隆二年例削王爵改西京留守未幾為臨潢尹遂緻仕 三年孔彥舟見北盟會編 四年孔彥舟 五年蕭懷忠 正隆六 大定元年蕭懷忠本紀六月癸卯命西京留守蕭懷忠讨契丹八月癸亥族蕭懷忠 二年宗憲完顔思敬壽王京本傳改西京留守八月改南京 本傳執窩斡獻俘京師拜右副元帥駐山東罷為西京留守複拜右副元帥經略山東 本傳封壽王大定二年改西京留守 三年壽王京 四年壽王京 五年壽王京本紀四月癸卯西京留守壽王京謀反獄成特免死杖之除名 六年唐括德溫本紀三月甲寅上如西京庚申次歸化州西京留守唐括德溫上谒 七年唐括德溫本傳大定四年為勸農使出為西京留守入為太子太傅卒 八年 九年 十年 十一年完顔彀英 十二年完顔彀英本傳久之改平陽尹緻仕起為西京留守以母憂去官尋以本官起複俄複為東京 十三年 十四年 十五年 十六年石抹榮本傳為陝西路統軍使南京西京留守 十七年石抹榮 十八年石抹榮本傳榮與陝州防禦使石抹靳家奴皆坐高價賣私物抑價買民物得罪靳家奴除名榮削兩階解職 本紀十月庚寅朔陝州防禦使石抹靳家奴以罪除名 十九年移剌道本傳遷刑部尚書坐事解職尋起為大理卿兼簽書樞密院事再遷西京留守卒 二十年 二十一年 二十二年婆盧火 二十三年婆盧火交聘表中大定二十三年十一月以西京留守宗室婆盧火為賀宋正旦使 二十四年 二十五年移剌慥本傳尋改大興尹複為刑部尚書上還自上京以為西京留守改臨洮尹卒 二十六年夾谷清臣本傳二十六年改西京留守閱三歲遷樞密副使 二十七年夾谷清臣 二十八年夾谷清臣 二十九年夾谷清臣 明昌元年 二年完顔襄内族襄傳曆西京留守召授同判大睦親府事進樞密使 本紀四年七月己醜以同判大睦親府事襄為樞密使 三年完顔襄完顔守貞 四年完顔守貞本紀六月壬戌西京留守完顔守貞為平章政事封蕭國公 五年 六年徒單镒本傳永中得罪知平陽改西京留守承安三年改上京留守 承安元年徒單镒 二年徒單镒 三年徒單镒 四年 五年 泰和元年 二年完顔宗浩本紀十一月甲辰以西京留守宗浩為樞密使 三年完顔宗肅 四年完顔宗肅本紀八月辛醜以西京留守宗肅為禦史大夫 五年 六年 七年越王永功本傳泰和七年改西京留守八年複判平陽 八年越王永功纥石烈執中本傳宋人請和罷兵除西南路招讨使改西京留守複知大興府事 大安元年 二年纥石烈執中 三年纥石烈執中本紀四月大元來征西京留守纥石烈胡沙虎行樞密院事十一月纥石烈胡沙虎棄西京走還京師以為右副元帥 崇慶元年抹撚盡忠本傳及執中自紫荊關走還中都诏盡忠為左副元帥兼留守以保全西京功進官三階未幾拜尚書右丞行省西京貞佑初進拜左丞诏曰卿總領行省鎮撫陪京守禦有功人民攸賴朕新嗣祚念爾重臣益勉乃力以副朕懷二年五月自西京入朝加崇進封申國公 至甯元 貞佑元年抹撚盡忠 二年抹撚盡忠 三年 四年 興定元年 二年 三年 四年 五年 元光元年 二年 正大元年 二年 三年 四年 五年 六年 七年 八年 天興元年 二年 三年 ○河北東路 河北東路兵馬都總管河間尹領河間一府【瀛海軍節度使】蠡【刺史】莫【刺史】獻【刺史】冀【安武軍節度使】深【刺史】清【防禦】滄【橫海軍節度使】景【刺史】八州 天會元年 二年 三年 四年 五年 六年 七年大白?大地理志天會七年析河北為東西路各置本路兵馬都總管 大金國志天會七年九月國主行下樞密院分河間府為河北東路真定府為河北西路 八年大白?大本傳除河間尹宗弼伐江南白?大從濟淮師還白?大留為揚州都統經略淮海高郵之間 九年 十年大白?大本傳再為河間尹兼總河北東路兵馬十一年入見太宗賜坐慰勞甚久特遷太子太保 十一年大白?大 十二年 十三年 十四年 十五年拔束北盟會編金虜節耍亶以廢豫之議已定除女真萬戶拔束為元帥左都監河北東路兵馬都總管河間府尹 天眷元年 二年 三年 皇統元年 二年 三年 四年 五年 六年 七年 八年 皇統九 天德元年 二年徒單阿裡出虎本傳天德二年八月改河間尹 三年徒單阿裡出虎 四年 貞元元年完顔謀衍本傳天德三年為順天軍節度使曆河間臨潢尹 二年完顔謀衍 三年完顔謀衍 正隆元年京本傳封曹王除河間尹正隆二年例封渖國公北京留守以喪去官 二年 三年 四年大興國 五年大興國本傳再授绛賜武甯節度使改河間尹世宗即位廢于家 正隆六 大定元年大興國 二年 按徒單阿裡出虎傳父拔改自西京留守曆西南路招讨使忠順軍節度使入為勸農使複為河間尹改臨洮尹入為工部尚書 唐括辯傳父重國大定初與徒單拔改俱以政績着聞 三年 四年 五年 六年徒單克甯 七年徒單克甯本紀十一月辛未以河間尹徒單克甯等為賀宋正旦使 八年蕭毌裡哥北盟會編蕭毌裡哥契丹人任河間府總管尋除右副點檢 九年蕭母裡哥 十年唐括安禮本傳曆河間尹南京留守 十一年唐括安禮 十二年 十三年 十四年 十五年 十六年 十七年 十八年 十九年 二十年蒲察鼎壽本傳改左宣徽使河間尹号令必行豪右屏迹有宗室居河間侵削居民鼎壽奏徙其族于平州郡内大治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