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方廣總持經全文

關燈
門受持讀誦深解義趣。

    於彼世界八萬城中所有衆生。

    随其願樂廣為宣說。

    爾時有一大城名曰跋陀。

    往彼城中為八十億家。

    随其所樂而為說法。

    是時城中八十億人獲淨信心。

    一億人衆住菩提道。

    七十九億人住聲聞乘而得調伏。

    爾時淨命法師複與十千比丘衆。

    相随俱往修菩提行。

    爾時跋陀城中複有比丘名曰達摩。

    於大乘經方廣正典。

    受持千部獲得四禅。

    唯以方廣空法化彼城中一切衆生。

    不能以善方便随欲而說。

    作如是言:一切諸法悉皆空寂我所說者真是佛說。

    彼淨命比丘所說雜穢不淨。

    此比丘實非淨命而稱淨命。

    何以故?而此比丘所受諸華。

    不持供養而自受用。

    塗香末香亦複如是,淨命比丘愚癡無智。

    不能知我久修梵行。

    彼既年少出家未久。

    我慢無信多諸放逸。

    是諸人等無所知曉。

    謂是淨命持戒比丘。

    爾時達摩以其惡心謗持法者,身壞命終堕於地獄。

    經七十劫具受衆苦。

    滿七十劫已堕畜生中。

    過六十劫後值遇香寶光佛。

    於彼法中發菩提心。

    於九萬世猶生畜生中。

    過九萬世已得生人中。

    於六萬世貧窮下賤恒無舌根。

    其淨命比丘於諸法中得淨信心為人說法。

    彼於後時得值六十三那由他佛。

    恒為法師具足五通。

    勸請彼佛轉妙法輪。

    阿逸多。

    汝今當知。

    過去淨命比丘者豈異人乎莫作異觀。

    今阿彌陀佛是。

    阿逸多。

    汝今當知。

    過去達摩比丘者豈異人乎莫作異觀。

    今我身是。

    由我過去愚癡無智毀謗他故受苦如是,我以此業因緣故。

    處五濁世成等正覺。

    是故阿逸多。

    若有菩薩於諸法中作二說者,以是因緣後五濁世成於佛道。

    其佛國中有諸魔等。

    於說法時恒作障難。

    爾時大衆聞佛說已,皆悉悲泣涕淚交流俱發是言:願於佛法莫作二說如達摩比丘。

     爾時會中有百菩薩。

    即從座起右膝著地悲号堕淚。

    爾時世尊知而故問彼菩薩言:善男子,汝等何為悲号如是,爾時諸菩薩等異口同音俱白佛言:世尊,我等自觀亦應有此諸惡業障。

    爾時世尊作如是言:如是如是,汝亦曾於過去然燈佛所。

    在彼法中出家修道。

    是然燈佛滅度之後。

    時有比丘名曰智積。

    汝等爾時謗是比丘。

    因是已來不得見佛。

    不能發菩提心。

    不得陀羅尼及諸三昧。

    後共汝等同時安住菩提之道。

    汝等善男子,此賢劫最後佛所當獲無生法忍。

    複於後時過三阿僧祇劫行菩薩道。

    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是故善男子,若菩薩見馀菩薩。

    不應生於彼此之心。

    當如塔想如見佛想。

    是故菩薩見馀菩薩。

    莫作異念謂非佛想。

    若起異念為自侵欺。

    當受持此莫作異想共相和合。

    我今觀初發心菩薩不如佛想者,我便欺诳十方現在一切無量阿僧祇諸佛。

    是故善男子,菩薩未來於五濁世中。

    得陀羅尼三昧者,一切皆是佛之威力。

    是故善男子,若有诽謗其法師者,即為謗佛等無有異。

    善男子,佛滅度後若有法師。

    善随樂欲為人說法。

    能令菩薩學大乘者,及諸大衆有發一毛歡喜之心乃至暫下一渧淚者,當知皆是佛之神力。

    若有愚人實非菩薩假稱菩薩。

    謗真菩薩及所行法。

    複作是言:彼何所知彼何所解。

    彌勒。

    我憶過去於閻浮提學菩薩時。

    愛重法故為一句一偈。

    棄舍所愛頭目妻子及舍王位。

    何以故?以求法故。

    如彼愚人專為名聞耽著利養。

    自恃少能不往如來傳法人所聽受正法。

    彌勒。

    若彼此和合則能住持流通我法。

    若彼此違诤則正法不行。

    阿逸多。

    汝可觀此謗法之人。

    成就如是極大罪業。

    堕三惡道難可出離。

     複次彌勒。

    我初成佛以妙智慧廣為衆生宣說正法。

    若有愚人於佛所說而不信受如彼達摩比丘。

    雖複讀誦千部大乘為人解說獲得四禅。

    以謗他故七十劫中受大苦惱。

    況彼愚癡下劣之人。

    實無所知而作是言:我是法師明解大乘能廣流布。

    謗正法師言無所解。

    亦謗佛法而自貢高。

    若彼愚人於佛大乘。

    乃至诽謗一四句偈。

    當知是業定堕地獄。

    何以故?毀謗佛法及法師故。

    以是因緣常處惡道永不見佛。

    以曾诽謗佛法僧故。

    亦於初發菩提心者,能作障礙令退正道。

    當知是人以大罪業而自莊嚴。

    於無量劫身堕地獄受大苦報。

    以惡眼視發菩提心人故得無眼報。

    以惡口謗發菩提心人故得無舌報。

    阿逸多。

    我更不見有一惡法能過毀破發菩提心罪之重也。

    以此罪故堕於惡道。

    況複毀謗馀菩薩等。

    若有菩薩為諸衆生。

    能如實說不起斷常。

    言諸衆生定有定無。

    亦不專執諸法有無。

    阿逸多。

    學菩薩者應如是祝如是住者是諸菩薩清淨善業。

    凡所修集皆不取著。

    若有衆生起執著者,當知是人生五濁世。

    複有菩薩善随根欲。

    能為衆生種種說法。

    阿逸多。

    菩薩如是具足修行六波羅蜜。

    乃能成就無上菩提。

    彼愚癡人信己自執作如是說。

    菩薩惟學般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