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方廣總持經全文

關燈
行。

    無相行是菩薩行。

    文殊師利。

    如是等行是菩薩行。

    學菩薩者如是受持。

    若彼愚人心懷邪見。

    當知是人不了我法。

    文殊師利。

    汝等諸菩薩守護身口。

    於不善法勿令放逸。

    堅固其心使不退轉。

    為諸衆生具足說法。

    亦當自身住於法中。

    我從久遠阿僧祇劫。

    具足成就無上菩提。

    以善方便廣為人說。

    令諸衆生遠離惡趣。

    文殊師利。

    若有愚人謗微妙法。

    即是謗佛亦名謗僧。

    又作是說。

    此法是彼法非。

    如是說者亦名謗法。

    此法為菩薩說此法為聲聞說。

    作是說者亦名謗法。

    此是菩薩學此非菩薩學。

    作是說者亦名謗法。

    複作是言:過去佛已滅。

    未來佛未至。

    現在佛無祝唯我獲得陀羅尼法。

    作此說者亦名謗法。

    以謗法故言得陀羅尼者是不淨法。

    於真法師毀謗所修。

    複謗法師雖有解慧不如說行。

    複謗法師行違於道。

    複謗法師身不持戒。

    複謗法師心無智慧。

    複謗法師意無明解。

    複謗法師言無辯了。

    複於如來所說文字心無信受。

    複作是言:此修多羅是此修多羅非。

    此偈經是此偈經非。

    此法可信此法不可信。

    見正說者妄作異論。

    於聽正法者為作留礙。

    此是行此非行。

    此成就此非成就。

    此是時此非時。

    諸如此說皆名謗法。

    複次文殊師利。

    若聲聞說法若菩薩說法。

    當知皆是如來威神護念力故。

    令諸菩薩等作如是說。

    文殊師利。

    如彼愚人於佛現在猶生诽謗。

    況我滅後受持我法諸法師等而不被謗。

    何以故?魔眷屬故。

    當知是人堕於惡道。

    如彼愚人貪求利養以活親屬。

    於如來法心無信念。

    而複破壞如來教法。

    彼人親戚以朋黨心。

    往婆羅門家及長者所。

    作如是說贊彼愚人。

    於法於義能知能解。

    明達根欲善為人說。

    受他信施曾無慚愧。

    以謗法故身及眷屬俱堕地獄。

    文殊師利。

    我終不為無信之人說菩薩行。

    亦不為貪著在家之人說清淨法。

    不為二見之人說解脫法。

    不為一見之人說出苦法。

    不為樂世之人說真淨法。

    文殊師利。

    我於恒河沙等法門。

    以無著心為人演說。

    又於恒河沙等法門。

    以有著心為衆生說。

    若有樂空衆生為說空法。

    若有樂智衆生為說智法。

    若有樂無相衆生為說無相法。

    若有樂有相衆生說有相法。

    若有樂慈衆生為說慈法。

    若有樂因緣衆生說因緣法。

    若有樂無因緣衆生說無因緣法。

    此是有威儀法此是無威儀法。

    此是空法此是有法。

    此是有為法此是無為法。

    此是攝受法此是覆蓋法。

    此是凡夫法此是聖人法。

    此是色法此是不善法。

    此是愚人法此是定法。

    佛告文殊師利。

    如是等一切法是般若波羅蜜道。

    彼愚癡人在所言說。

    不依如來真淨教法謗佛正法。

     爾時文殊師利童子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如是愚人以近惡友現身起謗。

    如是世尊,以何因緣能免斯咎。

    佛告文殊師利。

    我於往昔七年之中。

    晝夜六時忏悔身口及與意業所作重罪。

    從是已後乃得清淨。

    經十劫已獲得法忍。

    文殊師利。

    當知此經是菩薩乘。

    未覺悟者能令覺悟。

    聞說此經若不信受。

    以此謗因堕於惡道。

    是諸菩薩明受我法。

    然後乃可為人宣說。

    如是受持能遠惡趣。

    佛告文殊師利。

    有四平等法。

    菩薩當學。

    雲何為四。

    一者菩薩於一切衆生平等。

    二者於一切法平等。

    三者於菩提平等。

    四者於說法平等。

    如是等四法。

    菩薩當知是四種法。

    菩薩知已為衆生說。

    若有信者遠離惡趣。

    若不信者當堕惡道。

    若善男子善女人住此四法。

    當知是人不堕惡趣。

    複有四法。

    雲何為四。

    一者於諸衆生心無退轉。

    二者於諸法師而不輕毀。

    三者於諸智人心不生謗。

    四者於諸如來一切所說恒生尊重。

    如是四法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善修學。

    終不堕於諸惡趣中。

     複次文殊師利。

    菩薩以恒河沙等諸佛刹土滿中七寶。

    於恒河沙劫日日奉施恒河沙等諸佛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能於如是大乘方廣微妙經典乃至一句一偈。

    讀誦三遍所獲功德。

    勝前布施所得功德。

    若有誦持此經典者,所獲功德倍多於彼。

    設複有人修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

    六波羅蜜所得功德亦不能及。

    文殊師利。

    如此經典名義廣大無與等者,汝諸菩薩摩诃薩應善修學受持讀誦廣為衆生分别解說。

    爾時一切大衆乃至十方諸來菩薩摩诃薩等俱白佛言: 世尊,如是如是,如佛所說我等受持。

    說此法時三十恒河沙諸菩薩等得無生法忍。

    七十恒河沙諸菩薩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

    複有六十三億百千那由他三千大千世界一切大衆。

    聞佛所說心生歡喜。

    於八十劫度生死流。

    複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

    經六十三劫已具足成就無上菩提。

    彼諸菩薩及一切大衆。

    天龍夜叉乾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

    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作禮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