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摩渝經全文

關燈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聞如是,一時佛在随提國。

    與五百沙門俱行。

    時有逝心。

    名梵摩渝。

    彌夷國人也。

    年在耆艾百有二十。

    博通衆經星宿圖書。

    豫睹未萠一國師焉。

    梵摩渝遙聞佛王者之子出自釋姓。

    去國尊榮行作沙門。

    得道号佛清淨至尊。

    與五百沙門處随提國。

    開化衆生。

    梵摩渝深惟歎曰:沙門瞿昙。

    神聖巍危為如來應儀正真覺道神通以足丈夫尊雄法禦衆聖天人之師。

    心垢已除諸惡已盡從自覺得無所不知。

    沙門逝心。

    釋梵龍鬼。

    為其說法上中下語清淨為首。

    玄妙卓遠衆聖所不聞也。

    梵摩渝。

    為門徒廣陳之。

    期為無上正真覺衆聖之王。

    吾等應為稽首禀化之矣。

    逝心弟子有亞聖者,厥名摩納。

    亦博經典明齊于師。

    具睹秘谶知當有。

    佛身相奇特三十有二。

    至尊難雙貫心照焉。

    師告摩納。

    吾聞瞿昙神聖無上。

    諸天共宗獨言隻步衆聖中雄。

    爾往睹焉。

    宗尊儀表真正弘摸。

    誠如群儒之所歎不乎。

    假其爾者,吾當馳就稽首奉禮。

    摩納質曰:吾當以何觀察。

    摩納師曰:經不雲乎。

    來世有王厥名白淨。

    後名清妙。

    明德純備。

    其生聖子有天中天。

    獨尊之表軀體丈六。

    相有三十二。

    處國當為飛行皇帝。

    舍國為道行作沙門者,必得為佛。

    摩納受教稽首師足。

    至随提國即詣佛所。

    揖讓畢退就坐靜心。

    熟視佛身相好不睹兩相。

    一廣長舌。

    二陰馬藏。

    其意有疑。

    佛知摩納心有疑望。

    即以神足現陰馬藏。

    出廣長舌以自覆面。

    左右舐耳縮舌入口。

    五色光出繞身三匝滅於頂上。

    摩納心動喜怖交集。

    欣然歎曰:沙門瞿昙真是佛也。

    相好光明靡不備焉。

    觀世希有真可謂如來應供正覺。

    吾當翼從觀尊楷式。

    以化愚惑并啟吾師。

    即尋世尊處内禅定。

    周旋教化拯濟衆生。

    或宿或歸辄與僧俱未曾隻獨。

    六月之日猶影追身。

    具睹神化巍巍之德。

    稽首佛足辭還本土。

    到詣師所稽首如舊。

    就座而坐。

    師曰:吾使爾行觀察瞿昙天尊之資。

    相好神化。

    審如群儒稱揚之不虛乎。

    若其然者,吾當馳詣稽首足下。

    接足戴土之恭。

    對曰:其有相好神德逾天巍巍難稱。

    釋梵所不能測度。

    群聖莫能籌算。

    衆賢所歎。

    億載之分未獲其一。

    非吾螢燭所能盡陳。

    略說其要。

    絕世之相三十有二。

    一相足下安平正。

    二相手足有輪。

    輪有千輻。

    三相鈎鎖骨。

    四相長指。

    五相足跟滿。

    六相手足細軟。

    掌内外握。

    七相手足合中缦。

    八相鹿?尃腸。

    九相陰馬藏。

    十相身色紫金光輝弈弈。

    十一相身猶金剛。

    瑕穢寂靜。

    十二相肌皮細軟。

    塵水不著身。

    十三相一一孔一毛生。

    十四相毛绀青色。

    右轉盤屈。

    十五相方身。

    十六相如師子上身。

    十七相不曲身如梵身。

    十八相肩滿具肉連著身。

    十九相平住兩手摩膝。

    二十相頰車如師子。

    二十一相四十齒。

    二十二相為方齒。

    二十三相齒間平。

    二十四相齒白無喻。

    二十五相廣長舌。

    二十六相味味次第味。

    二十七相聲如梵聲。

    二十八相七合滿起。

    二十九相眼中白绀青色。

    三十相眼睫上下旬如牛王。

    三十一相白毛眉中跱。

    三十二相頂有肉髻。

    光明韑々遏日絕月。

    沙門瞿昙具有高雅。

    三十二相無一缺減。

    神妙之德景則無量。

    可奇可貴自古希有。

    吾睹瞿昙跬步發足。

    辄先舉右足步。

    長短遲疾合儀。

    行時踝膝不相切摩。

    平身而進肩不動遙若欲還顧略不以力。

    平住斯須。

    忽然後向不回身也。

    不低不仰頭身正平。

    平視而進未嘗顧眄。

    躇步之儀其為若斯矣。

    瞿昙行路。

    天施寶蓋華下如雪。

    天龍飛鳥無敢曆上。

    三界衆生無見頂者,諸天作樂導從奉尊。

    龍神地祇平治途路高下如砥。

    足不蹈地輪相印現。

    光明輝輝煌煌七日乃滅。

    樹木低仰若人跪拜之禮。

    若行應請。

    戶楣高下平身而入。

    楣不高舉瞿昙不伏。

    坐正中床不侵前後。

    叉手而坐未嘗指拟。

    不以拄頰。

    下床不回忽然在地。

    天魔含毒而來。

    心不恐懼光顔更釋。

    慈心愍之毒無不消。

    以缽受水缽不傾昂水不多少。

    澡缽之時水缽俱寂不有微聲。

    未嘗以缽下著于地。

    於中澡手手缽俱淨。

    去缽中水高下近遠。

    適得其所也。

    以缽受飯飯不污缽。

    搏飯入口嚼飯之時三轉即止。

    飯粒皆碎無在齒間者,若幹種味味味皆知。

    足以支形不以為樂。

    瞿昙受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