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駕祥雲憲宗頂禮 論全真湘子吟詩

關燈
仁裡李樹下,遂指李為姓,名耳,字伯陽,谥曰聃。

    周武王時為守藏吏,遷柱下史;昭王時過函谷關,度關令尹喜,後降于蜀青羊肆,會尹喜同度流沙胡域;至穆王時複還中夏。

    平王時複出關,開化蘇鄰諸王。

    複還中夏。

    靈王二十一年,孔子生,敬王十七年,孔子問道于老君,退有猶龍之歎。

    烈王時過秦,秦獻公問以曆數,遂出散關。

    赧王時飛升昆侖。

    秦時降峽河之濱,号河上丈人,授道安期主。

    道尊德貴,代代不休,才是教化頭。

    小道身居濁世,口出濁言,與這些凡胎俗骨周旋,怎敢當教化頭之稱?”退之道:“古人之詞寡,躁人之詞多,中心漓者,其詞枝。

    汝明明是一個花嘴貧子,快些去罷!”湘子道:“古聖先賢也曾化飯,怎麼叫貧道不化齋糧?”退之道:“幾曾見聖賢化飯來?”湘子道:“仲尼領了三千徒弟子、七十二賢人,周流天下,在陳絕糧,難道那個時節,聖賢不去化飯吃?”退之道:“我再問你,天地間何為道?何為人?”湘子道:“包羅天地之謂道,體在虛空之謂人。

    若說起人之一字,普天蓋地,也無一個。

    ”退之道:“列位大人,這道童是個瘋子。

    ”湘子道:“我不瘋。

    ”退之道:“滿席間朝官宰執,若幹人在這裡,汝既不瘋,怎麼說無一個人?”湘子道:“人雖然有,都是假人。

    ”退之怒道:“我們是假,那個是真?”湘子道:“隻有貧道是個真人。

    ”退之道:“真假在那裡分别?”湘子道:“我來無影,去無蹤,散成氣,聚成形。

    抱金石而無礙,與天地同休。

    石爛海枯,權當頃刻;閻君鬼判,拜伏下風。

    豈不是真人?若說衆人,一口氣為千般用,一日無常萬事休,縱是身榮家富客,那個能人會接頭?豈不是假人!”這一篇話,說得衆官無言可答。

    退之又問道:“何為全真?”湘子道:“精氣不耗,陽神不散,補得丹田,開得胃屍,一生無病,千歲長春,這便是全;冬不爐,夏不扇,寒暑不能侵,水火不能害,這便是真。

    ”退之道:“鳥之飛,魚之潛,以為有心乎,無心乎?”湘子道:“有心則勞,必堕矣,沉矣;無心則忘,亦必堕矣,沉矣。

    有心無心之間,是謂天機之動。

    不動不足以為機;機之自動者,天也,萬物皆動乎機,忘乎機;而各任其天。

    ”退之道:“這道童年紀雖小,倒會說幾句話。

    ”林學士道:“先生此一來為何?”湘子道:“來與韓大人慶壽,衆大人化齋。

    ”退之道:“汝既來化齋,怎麼見列位老爺頭也不磕一個兒?”湘子道:“貧道因昨日大醉回去得遲了,趕不上南天門,又趕不到蓬萊三島,又趕不上桃源洞,到得陝西華山朝陽溝,洞門又閉了,清風、明月兩閑人不放我進去,連忙又走到武當山投碧霞洞,半路上遇見碧霞元君命駕他出,隻得又走回南天門,在七星石上盹睡片時。

    走得辛苦,折了腰,因此磕頭不得,大人休罪。

    ”退之道:“風道童,你會吟詩麼?”湘子道:“幼年間也曾讀書,吟得幾句。

    ”退之道:“汝把仙家的事吟來我聽。

    ”湘子吟道: 桑田變海海成田,這話教人信未然。

     駕霧騰雲那計日,餐霞服氣不知年。

     月移花影來窗外,風引松聲到枕邊。

     長劍舞罷烹茗試,新詩吟罷抱琴眠。

     林學士道:“韓親家,這詩倒也有緻。

    叫他再唱一曲道情,打發齋與他罷。

    ”湘子把漁鼓簡闆輕敲緩拍,唱道: 韓大人不必焦燥,看看的無常來到。

    我吃的是黃齑淡飯,勝似珍肴;你縱有萬貫家财,難倚靠。

    想石崇富豪、鄧通錢高,臨死來也歸空了。

    總不如我悶把瑤琴操,彈一曲鶴鳴九臯,無榮無辱無煩惱。

    逍遙慢把漁鼓敲,訪漁樵,為故交。

     又詩雲: 衮衮公侯着紫袍,高車驷馬逞英豪。

     常收俸祿千鐘粟,未除民害半分毫。

     滿斟美酒黎民血,細切肥羊百姓膏。

     為官不與民方便,枉受朝廷爵祿高。

     退之怒道:“這風道童說的話句句不中聽,張千,可把他叉出門外,再不許放他入來!”湘子道:“我雖是風魔道人,唱個道情,也勸得列位大人的酒,如何要叉我出去?”那張千、李萬,不由他分說,連推三推,推出門外。

    正是: 酒逢知己千鐘少,話不投機半句多。

     畢竟不知湘子去否,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