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回 呂純陽崔家托夢 張二媽韓府求親

關燈
誰敢下從?”張二媽道:“夫人雖故如此說,那韓夫人極是個執闆偏拗的人,婆子怎敢到他跟前道個不字,讨他的沒趣吃。

    ”崔夫人聽了張二媽的言語,便大怒道:“這老豬狗,着實可惡!你怕韓夫人,不怕我。

    我已把你送到兵馬司墩鎖在那裡,另叫别人去做媒,待說成了親事,用二百斤重枷,枷号你一個月,看你怕我不怕我!”隻這幾句活,唬得張二媽目睜口呆,眼淚汪汪的求告崔夫人道:“夫人,不消發惱,婆子就去,婆子就去。

    ”崔夫人道:“既如此,且饒你這一次,快快去說了,回來複我。

    ”有詩為證: 囑咐官媒去說親,料應此事必然成。

     若是洞房花燭夜,始信神仙不誤人。

     張二媽别了崔夫人,一路上沒做理會,隻得心問口,口問心,自家計較道:“我如今先去見林老爺讨個示下,再去見韓夫人。

    若是林老爺肯應允,不怕韓夫人不從了。

    ”計較停當,一徑望林府中走去。

    不料對面走一個媒婆來,叫做江五媽,原是陳家的小阿媽,陳家讨了三四年,不見有孕,陳奶奶陪了嫁資,白白地把他嫁與江賣婆做媳婦。

    江賣婆見他人物出衆,言語伶俐,就帶了他出來各鄉士夫家走走,因此上也學做媒婆。

    這一口,劈頭撞見張二媽指手畫腳的自計較,就曉得他尋一頭媒要去做了,偏不撞破他,打從人家房廊下走了去,回身跟着張二媽一步步的走。

    張二媽又走了八九家門面,忽地拍拍手道:“我差了,我差了!這幾時聽見說小賣婆江五嫂常常在韓府中走動,我不如去尋了他同去說,還有幾分穩當,怎的到忘記了這個色頭。

    ”江五嫂聽見他這說話,便趕上前,把手蒙了張二媽的眼睛,道:“媽媽何往?”張二媽扭頭捏腦說道:“你是那個?”江五嫂道:“我是李三官。

    ”張二媽道:“小鴨黃兒,怎的來取笑我?”江五嫂放了手笑道:“媽媽,你認認李三官看。

    ”張二媽回頭看見是江五嫂,便道:“五嫂,你也來取笑,我正有一事和你計較,你卻來得正好。

    ”江五嫂道:“媽媽是老把勢,那個不讓你的?我是雛兒,有恁麼好計較?”張二媽道:“這個倒也不然,我是過時的人,說也不強,道也不好;五嫂正是時人兒,我還要靠你吃飯哩。

    ”江五嫂道:“媽媽不要奚落人,凡事帶挈一帶挈,就是媽媽盛情了。

    ”張二媽笑道:“人生得波俏,說的話更十分波俏,豈不是我見猶憐,何況老奴!”江五嫂道:“媽媽放尊重些,不要惹人笑話。

    ” 當下,張二媽扯了江五嫂到一條撒尿巷内,布着耳朵說話。

    看官,且說明明一條大街,井井幾條小巷,怎麼這條巷偏生叫做撤尿巷?蓋為大街上人千人萬的往來,那小小巷兒往來的人少,隻有那小便急的才抽身到那巷内解一解,以此上叫做撤尿巷。

    張二媽雖故老成,江五嫂卻是後生人物,怎的不到别處說話,卻揀這不斯文的所在立了說話?隻為張二媽吃了崔夫人一場沒意思,恐怕别人聽見不像模樣,沒人知重他,故此扯江五嫂在這裡悄悄他說。

    這正是: 隔牆須有耳,窗外豈無人。

     若要明明說,恐驚天上人。

     那張二媽與江五嫂說了半日,江五嫂道:“這件事隻怕成不得,去說也是枉然。

    ”張二媽道:“老身全仗五嫂作成,甯可媒錢四六分,分五嫂多得些就是。

    ”當下,張二媽與江五嫂兩個,一徑來到林尚書府裡,恰好林尚書在廳階上看花,見了便問道:“你兩個來我這裡做恁?”張二媽道:“老爺在上,婆子說也好笑。

    ”林尚書道:“有恁麼好笑?”江五嫂道:“崔尚書老爺着我們兩個來老爺府上求親。

    ”林尚書道:“真也好笑,我一位公子,是五嫂做媒娶了媳婦;一位小姐,是二媽攙扶了嫁與韓尚書侄兒,再無以次人丁,又不曾有孫男、孫女,叫你們來與那一個議親?”張二媽道:“正是這般好笑。

    ”林尚書道:“你們既曉得,隻該就回複他,怎麼又來說?”江五嫂道:“笑便好笑,蒼蠅不叮沒縫的鴨子,說出來恰也有些根因,以此上隻得同張二媽來見老爺。

    ”林尚書道:“你且說有那一件根因?”江五嫂、張二媽齊聲說道:“崔公子原娶的是胡侍郎小姐,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