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回 歸故裡韓湘顯化 射莺哥窦氏執迷
關燈
小
中
大
等待洪水漂流,母子南北實堪愁。
路逢猛虎難行走。
勸你修時你不修,那時懊悔,空把神仙叩。
唱罷,洞賓道:“仙弟、仙妹,且回洞府。
”窦氏道:“你三人苦苦勸我出家,我是一個婦人,難道沒個熟事的引路,就跟了你這面生道人走不成?”洞賓道:“老夫人說得極是,若果然肯出家,我叫湘子來引路。
”窦氏道:“湘子在那裡?”洞賓道:“隻在眼前。
”窦氏道:“你叫得他來,我情願出家。
”洞賓用手一指道:“仙弟,為何還不現出原身來?”隻這一指,那道人就是湘子模樣,一毫兒也不差。
窦氏道:“你這障眼法兒如何哄得我動?”湘子道:“我再度一個人跟嬸娘出家何如?”窦氏道:“度那一個?”湘子便在自己腋胳肢底下擦出一堆黑泥垢,把些涕唾和一和,搓成彈子大一丸,擎在掌中,叫道:“有緣的來吃我這丸仙藥,我就度他成仙。
”那沃老兒趕上前拿了,一口吞下肚子,就有雲捧着沃老兒的腳跟,起在半空。
那權老兒道:“師父,我兩人一同跟師父來,怎的不把一丸藥兒度我?”洞賓也向自己腋胳肢底下擦出泥垢來,搓成一丸,遞與權老兒。
權老兒接過手吃了,也有雲捧着他的腳下。
藍彩和又擦一丸黑泥,叫道:“有緣的早來,不要錯過了。
”隻見勒羅裡鑽出一個小丫頭,叫做金蓮,原在蘆英房中伏侍的,也是他的造化到了,搶着這丸藥便吃,剛剛咽得下去。
就有祥雲簇擁着他,與沃老兒、權老兒一般樣,離地丈許,金蓮高叫道:“奶奶、小姐勿罪,奴家幸遇仙師,離脫火坑,不得再伏侍了。
”說罷,一陣風把他三人都送入雲眼裡不見了。
蘆英上前道:“婆婆,這道人若不是神仙,金蓮和兩個老兒如何得白日升天?”窦氏道:“這都是妖邪法術,不要信他。
我記得你公公在日,常說一個山中有個雲台觀,觀中有百十員道士,每每有五色彩雲彌漫山谷,就是天上來迎仙人了。
那觀中道士有不願住世者,便沐浴更衣,步入五色雲頭,那雲氣霎時消散,道士便不見了。
如此數年,一人傳兩,兩人傳三,凡要登仙者,預先齋沐,來到雲台觀中等候雲起,以圖飛升。
一日,有一個遊方道人從山下經過,見大衆俱向空中頂禮,不顧尊卑上下,問知其故,乃說道:『若成仙如此容易,天下也沒許多所在安放這許多仙人了。
』當下即駐足觀中,用心着意體察起雲的時日。
過得數日,正坐在大殿上與姓王的法師談玄,忽見值殿的香公報道:『山上彩雲起了。
』王法師即刻歸房,燒湯沐浴,更換新衣,那一股雲氣就遮滿了他的房門外頭,王法師冉冉踏上雲頭,雲氣便漸漸消散。
遊方道人看見此等景象,便道:『這是毒妖噴氣成雲,可惜無知道侶,久死非命。
』便乃捏訣禹步,呵叱風雷,隻見霹靂交加,雨電閃爍,頓時方止,那五彩祥雲一些兒也沒蹤影。
道人扯了觀中道侶,探訪其事。
過得一個山頭,見那王法師卧倒山腰,連忙着人扶回觀中。
再進幾步,有一毒蛇震死山谷,約有鬥來粗細,十數丈長短,穴中骷髅骸骨堆積如山,道士簪冠鬥量車載,不計其數。
才知前後登仙之人,皆被毒氣吞啖也。
今日這個雲氣,得知是真是假?倘或這三個道人是妖怪變來的也不見得。
世上那得神仙出現,媳婦不要錯了見識,落邪人圈套。
”蘆英道:“婆婆說得有理,媳婦也隻是不信。
”洞賓道:“語在言前,怎的又變了卦?” 湘子見窦氏不肯認他,便道:“嬸娘你年紀有了,叔父沒了,家中又沒一個嫡親骨血接續後代,你何苦戀着家緣,不肯回頭轉念?”窦氏道:“你叔父雖死,朝廷還月給俸米與我,呼奴使婢,總來照舊,有那一件不足意處,丢了去出家?”洞賓道:“老夫人目下雖然榮享,隻怕時乖運蹇,敗落一齊來,自有不足意處了。
貧道有詩一首,老夫人試聽。
詩雲: 命蹇時乖莫歎嗟,長安景緻不堪誇。
漂流祖業無投奔,始信當初見識差。
”窦氏道:“這些不吉利的話,再說者打拐棒二十。
”湘子道:“嬸娘既怕說不吉利的話,何不同我去出家?”窦氏道:“祖宗不積不世,生下汝來,那裡是我的侄兒?快快去罷!若隻管在此胡纏,申一紙文書到禮部衙門,奏過朝廷,把天下的名山道院、勝境玄關,盡行掃除,教汝這夥人生無駐足之場,死無葬身之地!”洞賓笑道:“湘子、彩和,我們急急去罷,莫連累着别人,惹天下人唾罵。
”彩和道:“這般執迷,走也枉然。
”三個便飄然出門去了。
正是: 分明咫尺神仙路,無奈癡人不轉頭。
畢竟後來若何,且聽下回分解。
路逢猛虎難行走。
勸你修時你不修,那時懊悔,空把神仙叩。
唱罷,洞賓道:“仙弟、仙妹,且回洞府。
”窦氏道:“你三人苦苦勸我出家,我是一個婦人,難道沒個熟事的引路,就跟了你這面生道人走不成?”洞賓道:“老夫人說得極是,若果然肯出家,我叫湘子來引路。
”窦氏道:“湘子在那裡?”洞賓道:“隻在眼前。
”窦氏道:“你叫得他來,我情願出家。
”洞賓用手一指道:“仙弟,為何還不現出原身來?”隻這一指,那道人就是湘子模樣,一毫兒也不差。
窦氏道:“你這障眼法兒如何哄得我動?”湘子道:“我再度一個人跟嬸娘出家何如?”窦氏道:“度那一個?”湘子便在自己腋胳肢底下擦出一堆黑泥垢,把些涕唾和一和,搓成彈子大一丸,擎在掌中,叫道:“有緣的來吃我這丸仙藥,我就度他成仙。
”那沃老兒趕上前拿了,一口吞下肚子,就有雲捧着沃老兒的腳跟,起在半空。
那權老兒道:“師父,我兩人一同跟師父來,怎的不把一丸藥兒度我?”洞賓也向自己腋胳肢底下擦出泥垢來,搓成一丸,遞與權老兒。
權老兒接過手吃了,也有雲捧着他的腳下。
藍彩和又擦一丸黑泥,叫道:“有緣的早來,不要錯過了。
”隻見勒羅裡鑽出一個小丫頭,叫做金蓮,原在蘆英房中伏侍的,也是他的造化到了,搶着這丸藥便吃,剛剛咽得下去。
就有祥雲簇擁着他,與沃老兒、權老兒一般樣,離地丈許,金蓮高叫道:“奶奶、小姐勿罪,奴家幸遇仙師,離脫火坑,不得再伏侍了。
”說罷,一陣風把他三人都送入雲眼裡不見了。
蘆英上前道:“婆婆,這道人若不是神仙,金蓮和兩個老兒如何得白日升天?”窦氏道:“這都是妖邪法術,不要信他。
我記得你公公在日,常說一個山中有個雲台觀,觀中有百十員道士,每每有五色彩雲彌漫山谷,就是天上來迎仙人了。
那觀中道士有不願住世者,便沐浴更衣,步入五色雲頭,那雲氣霎時消散,道士便不見了。
如此數年,一人傳兩,兩人傳三,凡要登仙者,預先齋沐,來到雲台觀中等候雲起,以圖飛升。
一日,有一個遊方道人從山下經過,見大衆俱向空中頂禮,不顧尊卑上下,問知其故,乃說道:『若成仙如此容易,天下也沒許多所在安放這許多仙人了。
』當下即駐足觀中,用心着意體察起雲的時日。
過得數日,正坐在大殿上與姓王的法師談玄,忽見值殿的香公報道:『山上彩雲起了。
』王法師即刻歸房,燒湯沐浴,更換新衣,那一股雲氣就遮滿了他的房門外頭,王法師冉冉踏上雲頭,雲氣便漸漸消散。
遊方道人看見此等景象,便道:『這是毒妖噴氣成雲,可惜無知道侶,久死非命。
』便乃捏訣禹步,呵叱風雷,隻見霹靂交加,雨電閃爍,頓時方止,那五彩祥雲一些兒也沒蹤影。
道人扯了觀中道侶,探訪其事。
過得一個山頭,見那王法師卧倒山腰,連忙着人扶回觀中。
再進幾步,有一毒蛇震死山谷,約有鬥來粗細,十數丈長短,穴中骷髅骸骨堆積如山,道士簪冠鬥量車載,不計其數。
才知前後登仙之人,皆被毒氣吞啖也。
今日這個雲氣,得知是真是假?倘或這三個道人是妖怪變來的也不見得。
世上那得神仙出現,媳婦不要錯了見識,落邪人圈套。
”蘆英道:“婆婆說得有理,媳婦也隻是不信。
”洞賓道:“語在言前,怎的又變了卦?” 湘子見窦氏不肯認他,便道:“嬸娘你年紀有了,叔父沒了,家中又沒一個嫡親骨血接續後代,你何苦戀着家緣,不肯回頭轉念?”窦氏道:“你叔父雖死,朝廷還月給俸米與我,呼奴使婢,總來照舊,有那一件不足意處,丢了去出家?”洞賓道:“老夫人目下雖然榮享,隻怕時乖運蹇,敗落一齊來,自有不足意處了。
貧道有詩一首,老夫人試聽。
詩雲: 命蹇時乖莫歎嗟,長安景緻不堪誇。
漂流祖業無投奔,始信當初見識差。
”窦氏道:“這些不吉利的話,再說者打拐棒二十。
”湘子道:“嬸娘既怕說不吉利的話,何不同我去出家?”窦氏道:“祖宗不積不世,生下汝來,那裡是我的侄兒?快快去罷!若隻管在此胡纏,申一紙文書到禮部衙門,奏過朝廷,把天下的名山道院、勝境玄關,盡行掃除,教汝這夥人生無駐足之場,死無葬身之地!”洞賓笑道:“湘子、彩和,我們急急去罷,莫連累着别人,惹天下人唾罵。
”彩和道:“這般執迷,走也枉然。
”三個便飄然出門去了。
正是: 分明咫尺神仙路,無奈癡人不轉頭。
畢竟後來若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