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駕祥雲憲宗頂禮 論全真湘子吟詩

關燈
退之悄悄吩咐張千道:“你頭上可戴兩根草,去二門上,坐在木頭上,看他如何說。

    ”張千依命,頭戴兩根草,坐在門栓上不動。

    湘子看了,往裡面就走。

    李萬扯住道:“你到那裡去?”湘子道:“韓大人請我吃茶。

    ”退之隻得笑了一聲,轉到席上坐下。

    湘子随了進來,立在階前。

    吟詩道: 茅庵一座蓋山前,脫卻金枷玉鎖纏。

     蒲灑林泉真自在,一輪明月杖頭懸。

     吟罷,執着漁鼓,唱一阕《黃莺兒》:明月杖頭懸,論清閑,誰似俺。

    蒼松翠柏常為伴。

    看岩前野猿,聽枝頭杜鵑,青山綠水真堪羨。

    向林泉,心無挂念;山澗下,自留連。

     唱罷道情,向前扪訊道:“列位大人,貧道稽首。

    ”林學士慌忙出席還禮。

    退之道:“親家,有那一位宰官公子來與學士上壽,勞列位大人出席迎接?”林學士道:“與這道人見禮。

    ”退之道:“親家有失觀瞻了。

    ”叫左右:“将金鐘滿斟在此,但有舉薦道人者,先飲三杯!”林學士道:“親家今日有三喜,列位大人知否?”退之道:“學生有那三喜?”林學士道:“這般大旱,百姓驚惶,親家在南壇祈了瑞雪三尺三寸,聖上大悅,升為禮部尚書,豈不是一喜?”退之道:“這是天子洪福,衆大人虔心所緻,韓愈何功之有。

    ”林學士道:“親家今日壽辰,除聖上一人外,其餘親王國戚、五府六部、九卿四相、三法司、六科、十三道、五城執事、十八學士、二十四監,都來與大人上壽,乃二喜也。

    ”退之道:“蒙列位大人錯愛,韓愈感謝不盡。

    ”林學士又道:“列位大人祝壽才罷,影牆上便有一位神仙唱一聲『明月杖頭懸』,走将下來,豈非三喜?”退之道:“古來王母蟠桃,八仙慶壽;單絲不成線,孤木不成林,一個道人說什麼神仙不神仙!”林學士道:“親家久叩玄關,可解得『明月杖頭懸』麼?”退之道:“學生不曉得。

    ”林學士道:“明者,日月并行,晝夜不息;杖者,鄉老拄的拐杖,和尚拄的禅杖,老子拄的仙仗;懸者,挂也。

    昔日老子将『明月』二字摘将下來,懸挂在那仙杖上頭,騎青牛出函谷關,東度大聖成仙,西度胡人成佛,南答孔子問禮,方才引出曆代的神仙。

    學生有詩誇揚他的好處。

    ”詩雲: 明月杖頭懸,逍遙出洞天。

    青鸾飛宛轉,白鶴舞蹁跹。

     酒泛金杯豔,花開玉樹鮮。

    祝公多福壽,不讓古錢铿。

     退之道:“林親家忒過譽了。

    ”湘子又近前一步,向退之退:“韓大人稽首。

    貧道敬來慶壽。

    ”退之道:“你做出家人也不達時務,不識進退?因汝前日祈下瑞雪,我特奏聞今上,讨旌賞與汝,汝再三不要,今日酒席之間,都是天子門前客,皇王駕下臣,那裡所在容得汝這出家人?汝難道不曉得天下的道士、和尚都要在禮部關給度牒麼?我說汝聽:  山中蒿草蓬蓬發,淡飯黃齑活苦殺。

     饒你神仙做道人,也應伏着禮部轄。

    ”湘子道:“韓大人休要誇口,雖然天下的僧道都伏禮部管轄。

    貧道恰是王母筵前客,玉皇殿内臣,人爵不如天爵貴,大人如何管得貧道着?貧道也有詩一首,試念與大人聽: 唐朝天子坐金銮,鹭序鴛班兩下編。

     五行僧道伏官管,凡夫焉敢管神仙。

    ” 退之道:“從來神仙非同小可,有三朝天子分,七輩狀元才,眉目清秀,兩耳垂肩,神王氣全,精完體胖,才是神仙。

    汝這等面黃肌瘦,醜陋不堪,不過是一個沒度牒的雲遊道人,怎敢說這等大話?”湘子道:“貧道還有幾句大話說與大人聽:轉背乾坤窄,睜睛日月昏。

    手心天柱列,腳底海波平。

    山嶽為牙齒,苔芹是發根。

    恒河沙作食,毛孔現星辰。

    擡頭隻一看,少有這般人。

    ”退之道:“這都是那讨飯教化頭的話,我懶得聽他。

    ”湘子道:“蒙大人叫貧道是教化頭,隻是貧道當這三個字不起。

    ”退之道:“教化頭三個字有什麼恁好處?說當不起。

    ”湘子道:“隻有太上老君在初三皇時化身為萬法天師,中三皇時号盤古先生,伏羲時号郁華子,神農時号大成子,軒轅時号廣成子,少皞時号随應子,颛顼時号赤精子,帝喾時号錄圖子。

    堯時号務成子,舜時号尹壽子,禹時号真行子,湯時号錫則子,湯甲時分神化氣,寄胎于玄妙玉女八十一年,方誕于楚之苫縣濑鄉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