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
關燈
小
中
大
到這裡轉交給道子的。
“對不起,我是從東京來的人。
” “是嘛。
” “想打聽一下澄願寺的道子的事。
” 但是這位婦女好像對我很冷淡,看都不看我一眼。
送走顧客後仍讓我站在庭院,自己也站立着。
“你是哪一位?” “我叫北島。
” “啊,是北島先生啊!” “承蒙您的關照了。
” “哪裡,哪裡。
” “我是來打聽道子的。
” “道子怎麼了?” “沒有發生什麼事嗎?” “我沒聽到過什麼呀。
” “她沒有離開澄願寺?” “我好久沒有去澄願寺了,不過這事——” “是嗎,昨晚我收到封奇怪的信,信中說她要離家出走,您不知道嗎?” “如果她在這裡,我不會把她藏起來的。
” 不料她用了這種尖銳的口氣,使我着實驚愕,我不由得往裡看了一眼,用白紙糊的拉宮。
其實我一點也沒有盤問她的意圖。
我感到疲倦,不想多說話了。
“那麼,對不起告辭了,我到澄願寺去一趟。
” 上了車才發現把雨傘忘在那裡,澄願寺離這裡不遠,我讓車子在寺院門前等着。
和裡院之間沒有拉窗的房間内,道子的養母一個人在做針線活兒,道子稱她為“敵人”。
我九月份來過一次,這回是第二次。
簡單地寒暄幾句後,她問道:“今天從哪兒來的?” “剛從東京來的。
” “特地來的?” “是的,有件事想弄明白。
” “是關于道子的事嗎?” “是的。
”我急急地答道。
“最近我一直沒讓道子走出家門一步。
” “怎麼,她在家裡?” “别看同樣的年齡,東京長大的女孩和這裡農村長大的女孩,如果你認為一樣就大錯特錯了,道子完全長大了,不準她一個人出門。
” 我聽出她含沙射影地挖苦我,不過我暫且不予理睬。
“這一陣子她一直在家?” “是的,連買東西也不讓她去,眼睛一刻都不曾離開。
” “這麼說在這裡?” “怎麼了?” “道子沒發生什麼?” “她跟你說了些什麼?” “是的,所以今天一早就趕來了。
” “是嗎,那麼請上屋裡來坐坐。
” 我在坐墊上坐下來,輕輕地低下頭,痛切地說道。
“有件事必須向你道歉,也必須請你幫忙。
” 她默不作聲。
“昨晚收到一封奇怪的信,非常擔心就馬上趕來了——沒有發生離家出走之類的事嗎?” “我一點也不知道,道子說過這種事了?” “噢,不是的,昨晚的電報是我打來的。
” “喔,原來是你打來的,那時覺得納悶,道子自己一個人在這間房睡覺,是她收到的,叫她給我看看,卻躲躲閃閃,叫她念念,也隻是哼哼兩句。
她說搞不清,一點都搞不清怎麼回事,就把電報撕了。
” 這封電報如果讓養父養母他們知道内容就不得了,更不用說道子在家時。
天啊,我竟幹了什麼!即使是假的,不是她的真意,她在信中寫着要離家出走。
可我在電報竟當成真事給暴露出來了。
原來那封信是假的,不是真情,現在才多少打消了猜疑。
我連做夢也沒想到不是真情,結果自己從昨晚到今天卻如此的張皇失措。
“真是謝謝了,讓你費心了,還特地趕到這裡來。
” “不,不,我應該道歉的。
” 難道我在把自己當做好人,道子當做壞人了嗎? “說實在的……” “道子自己怎麼想的,我一點都不知道,由你親自問問她好了。
” 于是養母喊道: “道子,道子。
” 沒有聲音,我緊張起來。
養母到隔壁房間去了。
隔扇門拉開了。
“您好,歡迎光臨。
” 像金屬絲那樣細的聲音,道子兩手扶地跪着。
看到她的一刹那,我心中不禁一顫,這一瞬間不是怒,不是喜,不是愛,也不是失望。
而是深深的負荊請罪感使我抽搐。
眼前的這位姑娘,哪有一點還像一個月前的道子,她的身容哪有一點還殘存着花季少女的姿色?分明隻是痛苦凝縮成的形骸。
臉上塗着白粉,幹巴巴的沒有一點人的血色,皮膚像幹魚鱗片似的皲裂着,雙目呆滞,像在凝視着自己心靈深處似的。
身上穿着一件褪色發白的絲光棉襖。
身上哪有一點光澤。
我見到的不是我熱戀着的姑娘,也不是可能背叛我的姑娘。
看到道子,隻是看到空虛,令人神傷。
這種面貌,并非昨天今天的痛苦造成的結構。
這一個月來她給我來了十多封信,訴說每天和父母争吵不休,每天傷心流淚。
對我而言是一種空想的傷感,可是對道子而言,是一種現實的痛苦。
現在空想正面對着現實,我們婚約的現實。
我不明白是一種什麼樣的“非常”。
但我明白是我們的婚約把道子摧殘了。
難以承受這種打擊,她才寫了那封信吧。
一個痛苦的化身向我逼來,僵硬地坐在火盆的對面。
“對不起,我是從東京來的人。
” “是嘛。
” “想打聽一下澄願寺的道子的事。
” 但是這位婦女好像對我很冷淡,看都不看我一眼。
送走顧客後仍讓我站在庭院,自己也站立着。
“你是哪一位?” “我叫北島。
” “啊,是北島先生啊!” “承蒙您的關照了。
” “哪裡,哪裡。
” “我是來打聽道子的。
” “道子怎麼了?” “沒有發生什麼事嗎?” “我沒聽到過什麼呀。
” “她沒有離開澄願寺?” “我好久沒有去澄願寺了,不過這事——” “是嗎,昨晚我收到封奇怪的信,信中說她要離家出走,您不知道嗎?” “如果她在這裡,我不會把她藏起來的。
” 不料她用了這種尖銳的口氣,使我着實驚愕,我不由得往裡看了一眼,用白紙糊的拉宮。
其實我一點也沒有盤問她的意圖。
我感到疲倦,不想多說話了。
“那麼,對不起告辭了,我到澄願寺去一趟。
” 上了車才發現把雨傘忘在那裡,澄願寺離這裡不遠,我讓車子在寺院門前等着。
和裡院之間沒有拉窗的房間内,道子的養母一個人在做針線活兒,道子稱她為“敵人”。
我九月份來過一次,這回是第二次。
簡單地寒暄幾句後,她問道:“今天從哪兒來的?” “剛從東京來的。
” “特地來的?” “是的,有件事想弄明白。
” “是關于道子的事嗎?” “是的。
”我急急地答道。
“最近我一直沒讓道子走出家門一步。
” “怎麼,她在家裡?” “别看同樣的年齡,東京長大的女孩和這裡農村長大的女孩,如果你認為一樣就大錯特錯了,道子完全長大了,不準她一個人出門。
” 我聽出她含沙射影地挖苦我,不過我暫且不予理睬。
“這一陣子她一直在家?” “是的,連買東西也不讓她去,眼睛一刻都不曾離開。
” “這麼說在這裡?” “怎麼了?” “道子沒發生什麼?” “她跟你說了些什麼?” “是的,所以今天一早就趕來了。
” “是嗎,那麼請上屋裡來坐坐。
” 我在坐墊上坐下來,輕輕地低下頭,痛切地說道。
“有件事必須向你道歉,也必須請你幫忙。
” 她默不作聲。
“昨晚收到一封奇怪的信,非常擔心就馬上趕來了——沒有發生離家出走之類的事嗎?” “我一點也不知道,道子說過這種事了?” “噢,不是的,昨晚的電報是我打來的。
” “喔,原來是你打來的,那時覺得納悶,道子自己一個人在這間房睡覺,是她收到的,叫她給我看看,卻躲躲閃閃,叫她念念,也隻是哼哼兩句。
她說搞不清,一點都搞不清怎麼回事,就把電報撕了。
” 這封電報如果讓養父養母他們知道内容就不得了,更不用說道子在家時。
天啊,我竟幹了什麼!即使是假的,不是她的真意,她在信中寫着要離家出走。
可我在電報竟當成真事給暴露出來了。
原來那封信是假的,不是真情,現在才多少打消了猜疑。
我連做夢也沒想到不是真情,結果自己從昨晚到今天卻如此的張皇失措。
“真是謝謝了,讓你費心了,還特地趕到這裡來。
” “不,不,我應該道歉的。
” 難道我在把自己當做好人,道子當做壞人了嗎? “說實在的……” “道子自己怎麼想的,我一點都不知道,由你親自問問她好了。
” 于是養母喊道: “道子,道子。
” 沒有聲音,我緊張起來。
養母到隔壁房間去了。
隔扇門拉開了。
“您好,歡迎光臨。
” 像金屬絲那樣細的聲音,道子兩手扶地跪着。
看到她的一刹那,我心中不禁一顫,這一瞬間不是怒,不是喜,不是愛,也不是失望。
而是深深的負荊請罪感使我抽搐。
眼前的這位姑娘,哪有一點還像一個月前的道子,她的身容哪有一點還殘存着花季少女的姿色?分明隻是痛苦凝縮成的形骸。
臉上塗着白粉,幹巴巴的沒有一點人的血色,皮膚像幹魚鱗片似的皲裂着,雙目呆滞,像在凝視着自己心靈深處似的。
身上穿着一件褪色發白的絲光棉襖。
身上哪有一點光澤。
我見到的不是我熱戀着的姑娘,也不是可能背叛我的姑娘。
看到道子,隻是看到空虛,令人神傷。
這種面貌,并非昨天今天的痛苦造成的結構。
這一個月來她給我來了十多封信,訴說每天和父母争吵不休,每天傷心流淚。
對我而言是一種空想的傷感,可是對道子而言,是一種現實的痛苦。
現在空想正面對着現實,我們婚約的現實。
我不明白是一種什麼樣的“非常”。
但我明白是我們的婚約把道子摧殘了。
難以承受這種打擊,她才寫了那封信吧。
一個痛苦的化身向我逼來,僵硬地坐在火盆的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