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逢

關燈
使佑三十分激動的,如今他卻每每會從中看到自己的狡猾和自私。

     一般認為自私的打算,也許比陶醉于“結束”更合乎道理規範。

    可是,佑三的心情卻是矛盾的。

     “到新橋了。

    ”富士子提醒說,“你是要到東京站嗎?” “嗯,唔。

    ” 這種時候,富士子也許會想起兩個人習慣于雙雙從這個車站走到銀座的往事。

     最近佑三沒到過銀座。

    他上班都是從品川站乘車到東京站下。

     佑三心不在焉地問: “你上哪兒?” “什麼哪兒……我也要到你去的地方。

    怎麼啦?” 富士子露出了些許不安的神色。

     “不,我是問你現在住在哪兒。

    ” “什麼住在哪兒……會有什麼好地方嗎?” “這麼說,彼此彼此。

    ” “你現在帶我去的地方,就是我的住處呀。

    ” “那麼,以前你在哪兒吃飯呢?” “沒吃過像樣的飯。

    ” “你是在哪兒領配給的東西呢?” 富士子望了望佑三像是動怒的臉,沉默不語了。

     佑三懷疑她不想說出自己的住處_ 他還想起了剛才經過品川站時。

    自己默不作聲的情景。

     “我現在寄住在朋友那兒。

    ” “同住?” “同住是同住,朋友租了一間六鋪席的房子,我暫時擠了進去。

    ” “能不能多住我一個人?三重同住可以吧?” 富士子有點糾纏不清的樣子。

     在東京站的月台上,六名佩戴紅十字标記的護士圍着一堆行李站着。

    佑三前後看了看,沒有看見複員士兵下車。

     佑三經常乘坐橫須賀線電車往返東京、品川。

    在品川站的月台上,他時常看見成群結隊的複員兵。

    有的是與佑三從同一輛電車上下來,有的則是乘前一班電車到達,他們列隊站在那裡。

     這場戰争打敗了,将許多士兵遺棄在遠隔重洋的異國他鄉。

    就這樣把他們置之不顧而投降了。

    這種敗仗是史無前例的吧。

     從南洋群島複員的士兵也拖着營養不良、奄奄一息的身軀,來到了東京站。

     目睹這一群群的複員士兵,佑三心頭湧起一陣莫可名狀的悲痛。

    他又覺得自己的心靈被醒悟、誠實、自省蕩滌幹淨了。

    的确,一遇見敗北的同胞,就不由得心情沮喪。

    他們不同于東京的街坊或者電車上的鄰人,而是像純樸的鄰居從遠方歸來,不禁使人産生一種親近的感情。

     事實上,這些複員兵總是一副純樸的表情。

     也許這隻是一副長期病号的臉面。

    疲勞、饑餓、沮喪帶來衰弱與潦倒。

    他們的顴骨突出,雙眼深陷,膚呈土色,面部連露出一點起碼的表情的力氣也沒有了。

    這就是虛脫現象吧。

    可佑三又覺得不全然如此。

    戰敗後日本人的樣子,還不至于虛脫得像外國人認為的那樣嚴重。

    複員兵的激情,可能還在翻騰吧。

    的确,他們吃過人類不能吃的東西,幹過人類不能幹的事情,九死一生,終于回國了。

    他們身上似乎有一種純潔之情。

     佩戴紅十字标記的護士站在擔架旁。

    有的傷病員被直接平放在月台的水泥地上。

    佑三險些踩在他們頭上,隻好繞道躲閃過去。

    這些傷病員的目光還是透亮的。

    他們毫無敵意地望着占領軍上下電車。

     一次,一聲低沉的“VeryPure”傳入了佑三的耳朵。

    他心中一震,事後想道:可能是說“VeryPoor”,自己聽錯了。

     佑三覺得眼前佩戴着紅十字标記的護士,随侍在複員兵身旁,比起戰争期間來,也純潔得多了。

    也許是一時的比較吧。

     佑三從月台的台階上走了下來,自然而然地向八重洲口走去。

    待看到過道上擠滿朝鮮人,他才猛然想起似的說: “咱們走正門吧。

    平時我總從後門出站,所以疏忽了。

    ” 佑三又折了回去。

     佑三經常看見一群群朝鮮人在這裡候車回國。

    月台上不準長時間列隊等候,他們就擠在台階下。

    有的靠在行李上,有的鋪上髒布或棉被,蹲在過道上。

    還堆了一些用繩子捆綁起來的鍋桶一類的行李。

    看樣子有些人早已在這裡連宿打夜地等候了。

    大多是一家一戶的。

    孩子們的相貌很難同日本孩子區别開來,其中也可能混雜着一些嫁給朝鮮人的日本婦女。

    有時還看見有些人身穿嶄新的白色朝鮮服,或是粉紅色上衣,特别顯眼。

     這些人都是要回去新近獨立的祖國,看起來像是難民,不少人還是戰争的受害者呢。

     從這兒出八重洲口,又看見一隊隊日本人在排隊買票。

    第二天售票,頭天晚上就排隊等候了。

    佑三深夜回家路過這裡,依然看見一排排的人。

    有的人蹲着,有的人和衣而卧。

    前面的人靠在橋欄杆上。

    橋腳下滿地糞便。

    大概是露宿者的便溺吧。

    佑三上班經常碰到這種情景。

    下雨天就得稍稍繞點遠路,從車道上通過了。

     每天所目睹的這種情景,突然又在佑三的腦子裡湧現,所以他才從正門走出去。

     廣場上,樹葉沙沙地響。

    “丸”大廈側面,染上了淡淡的霞光。

     來到“丸”大廈前,他看見一位十六七歲的姑娘,一手拿着細長的漿糊瓶和短鉛筆伫立在那裡。

    她穿着一件灰色衣袖的紅黃色舊衣服,腳登一雙男人穿的舊大木展,樣子很像是沿途乞讨而來的。

    姑娘每次遇見美國兵,都央求似的向他們打聲招呼。

    然而,過路的人,誰也沒正面瞧她一眼。

    有的人被她的手觸到了褲子,也頂多覺着詫異,好像對待小女孩似的,把她上下打量一番,然後一聲不響,漠然地揚長而去。

     佑三擔心她手裡的液體漿糊會不會粘在對方的褲子上。

     姑娘斜聳着一邊肩膀,拖着那雙大木展,踉踉跄跄地獨自橫穿過廣場,消失在昏暗的車站那邊。

     “真叫人讨厭!”富士子目送着她的背影。

     “原來是個瘋子。

    我以為是叫化子呐。

    ” “不知怎的,近來我一見這種人,仿佛自己很快也要變成那副樣子,真叫人讨厭啊……多虧碰上你,我不用擔這份心了。

    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