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遺孤曆劫
關燈
小
中
大
。
” 白衣人目射棱威,冷喝道:“你派人把他送到那裡去了?” 智能老和尚道:“這個老衲無可奉告。
” 白衣人突然仰天笑道:“大和尚認為有少林寺作後台,在下就惹不起麼?” 智能老和尚道:“佛門弟子,憑仗的不是武功,少林寺如此,回龍寺亦複如此。
” 白衣人冷峻的道:“你大和尚派去的人,已被在下截回來了。
” 智能老和尚身軀一震,吃驚道:“施主把小徒截住了?” 白衣人陰森的道:“原來他還是大和尚的令高徒,幾根骨頭,果然生的又臭又硬!” 智能老和尚暗暗皺了下眉,道:“他人呢?” 白衣人并沒說話,舉手輕輕拍了三掌。
但見山門被人推開,兩個身穿灰白長衫的漢子,扛着一個人走了進來,放到大殿之上。
智能老和尚目光凝注,一眼就瞧出扛進來的那人,正是自己門下大弟子一通,隻要看他直挺挺躺在地上,一動不動,縱然不死,也已受了極重内傷! 老和尚心頭止不住一陣波動,口中低喧佛号,問道:“施主把他怎樣了?” 白衣人冷冷說道:“令徒不肯說出唐承宗的兒子送去何處,手下人一時失手,把他治死了。
” 在他眼裡,好像殺死一個人,和殺死一條狗,也差不了多少,說的好不稀松! 智能老和尚眼看自己一手調教出來的大弟子陳屍殿上,自是大為憤怒,雙手合十,連誦了幾聲佛号,突然目光一擡,沉聲道:“施主果然殘殺成性……” 說聲未落,隻聽一陣腳步聲,從殿後傳來。
接着魚貫走出四個同樣身穿灰白長衫的漢子。
智能老和尚心頭暗暗一凜,忖道:“他們從後進走出,寺中僧侶又到那裡去了?怎會聽不到一點聲音?” 四個灰衣人走出大殿,一齊朝白衣人躬身為禮。
白衣人略略額首,問道:“已經辦好了麼?” 四人中為首一個道:“回莊主,都辦好了。
” 白衣人道:“一共幾個?” 為首的灰衣人道:“一共二十六個。
” 白衣人冷肅的道:“不對,回龍寺連住持老和尚在内,有二十五個和尚,兩個小沙彌,三個夥夫,共為三十個人,除了住持和已死的一個之外,應有二十八個才對。
” 智能老和尚心中暗暗一怔,忖道:“原來他對本寺調查的這般清楚。
” 為首的灰衣人神情一震,低頭道:“屬下已經查遍全寺,确實隻有二十七個。
” 白衣人目光冷峻,望了智能老和尚一眼,微哂道:“大和尚心機不錯啊,你要大徒弟故意引我手下注意,卻要二徒弟悄悄帶着唐承宗的小雜種逃走。
” 智能老和尚凝立不動,一語不發。
白衣人一擡手道:“把他帶走,這廟也不用留了,燒了就好。
” 智能老和尚再也忍耐不住,嗔目喝道:“好個惡徒,看來老僧隻有把你除去,為世除害!”話聲出口,揚手一掌,直向白衣人迎面劈去。
老和尚數十年修為,功力深厚,這一記劈空掌,含憤出手,少說也凝聚了八成力道,照說上掌出手,掌風所至,足可裂石開碑,該是何等淩厲? 但智能老和尚這一記劈空掌,竟然虛飄飄的使不出半點力道! 這一瞬間,智能和尚臉色劇變,身軀不覺起了一陣顫抖,怒聲道:“惡徒,你在老僧身上,做了什麼手腳?” 白衣人面情冷漠,連正眼也沒望他一下,揮揮手道:“把他帶出去。
” 兩名灰衣漢子答應一聲,一左一右架起老和尚,往山門外行去。
接着,這座古老的廟宇,就冒起一股濃煙,熊熊火舌,四外亂竄! 寺中三十名僧侶,大概隻有住持智能老和尚幸免火劫,但他卻被人家押着離開了回龍寺。
三峽天下奇,這“奇”字實在含有奇雄、奇險之意。
三峽在長江上遊,西起四川夔門,經過第一關的瞿塘峽、巫峽、西陵峽,而抵湖北宜昌南津關,全長約一百八十公裡。
兩岸群峰并峙,危崖絕塹,水流湍急,驚險萬狀,行舟無不視為畏途,但卻也是舊時四川通向中原的唯一要途。
再說三峽之首的瞿塘峽,又稱廣溪峽、風箱峽及夔峽,三峽以此段最短,但兩岸懸崖峻壁,也最為驚險。
冬季水減,兩岸嶺石盡露,江面愈見狹窄,到了夏秋水漲,暗礁密布,水勢洶湧,形成了大漩渦,峽水被迫繞着峽口的湘顧堆回旋,聲勢駭入。
因此航行三峽,有四句俗語,叫做“滟瀕大如象,翟塘不可上,滟瀕大如馬,霍塘不可下。
”上下翟塘的人,無不提心吊膽。
這正好是春夏之交,三峽水漲的季節! 一艘民船,滿載着客人,從令人惴惴不安的“慌張背”駛出,如今已是寶子灘了,水勢到了此處,水勢已經緩和了不少,坐在艙裡的二十幾名乘客,也各自舒了口氣,有的人還在擦汗。
船到下馬灘,天色也漸漸昏暗下來! 水手們在一處避風的地方,下錨停泊,大家驚魂甫定,又覺得饑腸辘辘起來,船已下旋,卻不見水手們升火做飯。
于是有人向船主說話了:“喂!船家,咱們坐你的船,講好了一日三餐,由你船上供給,這時候天都黑了,怎麼還不做飯?” 船老大是個五十來歲的老頭,一張瘦削的臉上,斷眉橫眼,咧着一口黃闆牙,悠閑的靠在船篷邊上,吸了口淡巴苑,似笑非笑,說道:“客官不知道,這時候不能升火。
” 那人問道:”為什麼?” 船老大緩緩道:“咱們船上,有許多客官,出門人最要緊的是平安無事。
” 那人聽的臉色微變,低聲問道:“這地方不大安靜?” 船老大道:“隻要看不到炊煙,大概還不緻把殺人王引來。
” “殺人王”這三個字,聽的才松了口氣的乘客,又心口一緊! 那人臉色發黃,顫聲道:“你怎麼要停到這裡來?” 船老大咧嘴一笑,徐徐說道:“這一帶隻有這裡水勢較緩,過路的船隻,在這裡過夜,原是最好的地方,上次有一條船,在這裡出事,船上三十多個客人,全作了刀下之鬼,大家傳說是殺人王手下幹的,但咱們的船,每次都在這裡過夜,從沒遇上過。
” 那客人掌心已經沁出汗來,急道:“遇上隻要一次,就全船完了。
” 船老大悠然吸了口煙道:“據說那殺人王手下,從來不曾留過活口,但對咱們撐船的人,隻要按他規矩,卻是網開一面……” 船艙裡的客人,有老弱,也有婦孺,這時每一個人都噤若寒蟬,面面相觑,隻有角落上一個褐衣老者,面上覆了一頂氈帽,倚着船篷,自顧睡覺,根本沒把這些話聽在耳裡。
在褐衣老者邊上,是祖孫兩個,老的一身粗布衫,看模樣是個鄉下老頭,坐在那裡,聽的滿臉焦的。
小的大概有十五六歲,面目黎黑,一個人咬着嘴唇,似在想什麼心事。
天色愈來愈黑,江
” 白衣人目射棱威,冷喝道:“你派人把他送到那裡去了?” 智能老和尚道:“這個老衲無可奉告。
” 白衣人突然仰天笑道:“大和尚認為有少林寺作後台,在下就惹不起麼?” 智能老和尚道:“佛門弟子,憑仗的不是武功,少林寺如此,回龍寺亦複如此。
” 白衣人冷峻的道:“你大和尚派去的人,已被在下截回來了。
” 智能老和尚身軀一震,吃驚道:“施主把小徒截住了?” 白衣人陰森的道:“原來他還是大和尚的令高徒,幾根骨頭,果然生的又臭又硬!” 智能老和尚暗暗皺了下眉,道:“他人呢?” 白衣人并沒說話,舉手輕輕拍了三掌。
但見山門被人推開,兩個身穿灰白長衫的漢子,扛着一個人走了進來,放到大殿之上。
智能老和尚目光凝注,一眼就瞧出扛進來的那人,正是自己門下大弟子一通,隻要看他直挺挺躺在地上,一動不動,縱然不死,也已受了極重内傷! 老和尚心頭止不住一陣波動,口中低喧佛号,問道:“施主把他怎樣了?” 白衣人冷冷說道:“令徒不肯說出唐承宗的兒子送去何處,手下人一時失手,把他治死了。
” 在他眼裡,好像殺死一個人,和殺死一條狗,也差不了多少,說的好不稀松! 智能老和尚眼看自己一手調教出來的大弟子陳屍殿上,自是大為憤怒,雙手合十,連誦了幾聲佛号,突然目光一擡,沉聲道:“施主果然殘殺成性……” 說聲未落,隻聽一陣腳步聲,從殿後傳來。
接着魚貫走出四個同樣身穿灰白長衫的漢子。
智能老和尚心頭暗暗一凜,忖道:“他們從後進走出,寺中僧侶又到那裡去了?怎會聽不到一點聲音?” 四個灰衣人走出大殿,一齊朝白衣人躬身為禮。
白衣人略略額首,問道:“已經辦好了麼?” 四人中為首一個道:“回莊主,都辦好了。
” 白衣人道:“一共幾個?” 為首的灰衣人道:“一共二十六個。
” 白衣人冷肅的道:“不對,回龍寺連住持老和尚在内,有二十五個和尚,兩個小沙彌,三個夥夫,共為三十個人,除了住持和已死的一個之外,應有二十八個才對。
” 智能老和尚心中暗暗一怔,忖道:“原來他對本寺調查的這般清楚。
” 為首的灰衣人神情一震,低頭道:“屬下已經查遍全寺,确實隻有二十七個。
” 白衣人目光冷峻,望了智能老和尚一眼,微哂道:“大和尚心機不錯啊,你要大徒弟故意引我手下注意,卻要二徒弟悄悄帶着唐承宗的小雜種逃走。
” 智能老和尚凝立不動,一語不發。
白衣人一擡手道:“把他帶走,這廟也不用留了,燒了就好。
” 智能老和尚再也忍耐不住,嗔目喝道:“好個惡徒,看來老僧隻有把你除去,為世除害!”話聲出口,揚手一掌,直向白衣人迎面劈去。
老和尚數十年修為,功力深厚,這一記劈空掌,含憤出手,少說也凝聚了八成力道,照說上掌出手,掌風所至,足可裂石開碑,該是何等淩厲? 但智能老和尚這一記劈空掌,竟然虛飄飄的使不出半點力道! 這一瞬間,智能和尚臉色劇變,身軀不覺起了一陣顫抖,怒聲道:“惡徒,你在老僧身上,做了什麼手腳?” 白衣人面情冷漠,連正眼也沒望他一下,揮揮手道:“把他帶出去。
” 兩名灰衣漢子答應一聲,一左一右架起老和尚,往山門外行去。
接着,這座古老的廟宇,就冒起一股濃煙,熊熊火舌,四外亂竄! 寺中三十名僧侶,大概隻有住持智能老和尚幸免火劫,但他卻被人家押着離開了回龍寺。
三峽天下奇,這“奇”字實在含有奇雄、奇險之意。
三峽在長江上遊,西起四川夔門,經過第一關的瞿塘峽、巫峽、西陵峽,而抵湖北宜昌南津關,全長約一百八十公裡。
兩岸群峰并峙,危崖絕塹,水流湍急,驚險萬狀,行舟無不視為畏途,但卻也是舊時四川通向中原的唯一要途。
再說三峽之首的瞿塘峽,又稱廣溪峽、風箱峽及夔峽,三峽以此段最短,但兩岸懸崖峻壁,也最為驚險。
冬季水減,兩岸嶺石盡露,江面愈見狹窄,到了夏秋水漲,暗礁密布,水勢洶湧,形成了大漩渦,峽水被迫繞着峽口的湘顧堆回旋,聲勢駭入。
因此航行三峽,有四句俗語,叫做“滟瀕大如象,翟塘不可上,滟瀕大如馬,霍塘不可下。
”上下翟塘的人,無不提心吊膽。
這正好是春夏之交,三峽水漲的季節! 一艘民船,滿載着客人,從令人惴惴不安的“慌張背”駛出,如今已是寶子灘了,水勢到了此處,水勢已經緩和了不少,坐在艙裡的二十幾名乘客,也各自舒了口氣,有的人還在擦汗。
船到下馬灘,天色也漸漸昏暗下來! 水手們在一處避風的地方,下錨停泊,大家驚魂甫定,又覺得饑腸辘辘起來,船已下旋,卻不見水手們升火做飯。
于是有人向船主說話了:“喂!船家,咱們坐你的船,講好了一日三餐,由你船上供給,這時候天都黑了,怎麼還不做飯?” 船老大是個五十來歲的老頭,一張瘦削的臉上,斷眉橫眼,咧着一口黃闆牙,悠閑的靠在船篷邊上,吸了口淡巴苑,似笑非笑,說道:“客官不知道,這時候不能升火。
” 那人問道:”為什麼?” 船老大緩緩道:“咱們船上,有許多客官,出門人最要緊的是平安無事。
” 那人聽的臉色微變,低聲問道:“這地方不大安靜?” 船老大道:“隻要看不到炊煙,大概還不緻把殺人王引來。
” “殺人王”這三個字,聽的才松了口氣的乘客,又心口一緊! 那人臉色發黃,顫聲道:“你怎麼要停到這裡來?” 船老大咧嘴一笑,徐徐說道:“這一帶隻有這裡水勢較緩,過路的船隻,在這裡過夜,原是最好的地方,上次有一條船,在這裡出事,船上三十多個客人,全作了刀下之鬼,大家傳說是殺人王手下幹的,但咱們的船,每次都在這裡過夜,從沒遇上過。
” 那客人掌心已經沁出汗來,急道:“遇上隻要一次,就全船完了。
” 船老大悠然吸了口煙道:“據說那殺人王手下,從來不曾留過活口,但對咱們撐船的人,隻要按他規矩,卻是網開一面……” 船艙裡的客人,有老弱,也有婦孺,這時每一個人都噤若寒蟬,面面相觑,隻有角落上一個褐衣老者,面上覆了一頂氈帽,倚着船篷,自顧睡覺,根本沒把這些話聽在耳裡。
在褐衣老者邊上,是祖孫兩個,老的一身粗布衫,看模樣是個鄉下老頭,坐在那裡,聽的滿臉焦的。
小的大概有十五六歲,面目黎黑,一個人咬着嘴唇,似在想什麼心事。
天色愈來愈黑,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