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關燈
書奏之奏,謂進也。

    漢田蚡奢侈,後房婦女以百數,諸奏珍物狗馬玩好,不可勝數。

    注:奏,進也。

     晉州州學教授陸長愈上言:「朝廷追封孟轲為鄒國公,竊謂春秋釋奠,宜與顔子并配文宣王。

    」禮部看詳:「孟子于孔聖之門堂,在顔子之列。

    伏請自今春釋奠以鄒國公孟子配食文宣王,設位于兖國公顔子之次。

    」勑依。

     禮部上言:近年禮文屢經改定,而正辭錄,其間尚有差誤。

    如先農正座帝神農氏祝文雲:「以後稷配神作主。

    」配座後稷雲:「作主侑神。

    」謹按《春秋公羊傳》曰:郊則曷為必祭稷王者必以其祖配。

    王者則曷為必以其祖配自内出者,無匹不行。

    自外至者,無主不止。

    何休曰:必得主人乃止者,天道阇昧,故推人道以接之。

    然則古者作主配神之意,本施于祖宗。

    其間有雖非祖宗而施祝辭可以言作主配神者,如五人帝之于五天帝,是推人道以接天神。

    勾龍之于社,後稷之于稷,是推人道以接土谷之祇。

    其祝辭俱雲作主,可也。

    若并為外祭而正配座,又皆人鬼,則以正座為主,其配座但合食從祭而已。

    《禮》曰:蠟之祭也,主先啬而祭司啬。

    說者謂以先啬從祭,今儀享先農,亦是以先啬為主,以司啬為合食而配座。

    祝辭乃雲「作主侑神」,于正座祝文,亦曰「以後稷配神作主」。

    伏緣先農為外祭,正配座均為人鬼,而以司啬主先啬,蓋自唐以來失之。

    伏請于神農祝文雲:「以後稷配。

    」于後稷配雲:「配食于神。

    」如此類數十條,皆删修改正,協禮意。

     元豐令:諸私忌給假一日,逮事祖父母者準此。

    樞密安公祖妣忌,方二歲時,祖妣已殁,疑逮事,以問禮部。

    何員外答曰:「《禮記》雲:生不及祖父母。

    說者曰:子生所不見。

    又曰:子生之時,祖父母已死,故曰生不及祖父母。

    元豐令所逮事祖父母,逮,及也。

    謂生而及見祖父母者也。

    夫生而及見祖父母者,禮許其稅服。

    則今令于私忌給假,不違禮意。

    子之生未有不逮母者,故鄭氏以逮為及識也。

    」然則及識當以幾歲為限曰:「子生三月,則父名之,以其三月一時,天氣變,有所識别故也。

    生三月之後,可謂之及識耳。

    事者,為成人言之也。

    成人,然後知事母之道也。

    」 七月,左丞王安禮罷,以端明殿學士、知江甯府範純粹為右司員外郎。

    以右司員外郎孫覽為河東轉運使。

     左仆射廳西貯廊,右仆射正廳,各産芝草一本,繪圖以聞。

     禮部林郎中言:昔見宋賜道說:唐朝帝王帶雖犀玉,然皆黑鞓。

    五代始有紅鞓。

    潞州明皇畫像,黑鞓也。

    其大臣亦然。

    餘昔通判滑州,見州衙設廳東西有賈魏公祠堂,皆黑鞓玉帶。

    不知紅鞓起于何時也 八月,膳部郎中魯有開罷為提舉亳州明道官,以通判延州吳安憲為膳部員外郎。

     流蘇,五采毛雜而垂之。

    摯虞《決疑要注》曰:凡下垂為蘇。

    張衡《東京賦》:飛流蘇之騷殺。

    其注雲:騷殺,垂貌。

    蓋流蘇、騷殺,皆下垂也。

     宗室子漪說書于秘書省,特授通直郎,服绯。

    令馡士淝等數人應進士舉,取解别試,所衣白襕,一時新事也。

     柳子厚作《館驿使記》雲:萬國之會,四表之來,天下之道塗,畢出于邦畿之内。

    故館驿之制,于千裡之内尤望《柳河東集》作「重」。

    自萬年至于渭南,其蔽曰華州,其關曰潼關。

    自華而北,界于栎陽,其蔽曰同州,其關曰蒲津。

    自灞而南,至于藍田,其驿六,其蔽曰商州,其關曰武關。

    自長安至于盩厔,其驿十有一,其蔽曰洋州,其關曰華陽。

    自武功而西,至于好畤,其驿三,其蔽曰鳳翔府,其關曰隴關。

    自渭而北,至于華原,其驿九,其蔽曰坊州。

    自鹹陽而西,至于奉天,其驿六,其蔽曰汾州。

    由四海之内,總而合之,以至于關。

    由關之内,束而會之,以至于王都。

    言唐都畿之制如此。

    雖六典所在,亦不得其詳。

    今司門、職方謂宜舉唐舊制,而複京畿之壯觀焉。

     九月,駕部郎中祖無頗知颍州。

     二十一日,以立冬祀黑帝。

    祠官受誓戒于尚書省,始舉質明故事,從新勑也。

    前此,四鼓初,羣官皆集,多宿于近坊。

    禮部上言:以謂質也,明也。

    仍請蠲其日朝谒,勑依。

    不準禮合經據而奉祠者,免後至之彈劾焉。

     天下諸路文武職事官總四千一百一十八員:開封府界約五十員,京東路約三百七員,京西路約三百八員,河東路約二百七十員,河北路約四百二十員,陝西路約五百二十二員,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