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關燈
兵部。

    今吏部左選掌文官,右選掌武官,請今後視朝,以吏部左右選侍郎分立殿廷。

    诏可。

    禮部謝侍郎言:昔有一軍校與趙韓王同甲,月日時亦同。

    韓王每遷拜,此校亦略有轉補。

    或大有錫赉,亦須薄有沾賜。

    然韓王微疾,此校必劇病。

    或薄谪,必大受笞辱。

    福常輕而災常重,豈君子小人理固如此邪抑亦偶然邪 禦史中丞知雜事,禮上祥瑞案三道皆判記谘,不見出何故事駕部王郎中雲:谘亦诰之義,如尚書省案式郎中侍郎判六谘名示之類,記未詳。

    餘以謂:尚書省案式至尚書亦曰依判谘注,非通仆射判者,不須谘。

    至仆射但書依判而已。

    然則記谘者,恐是應記谘于上也。

    亦未知果是否。

     鹵簿内皁纛,蓋旄頭之遺象。

    《光武紀》注:《漢官儀》曰:「舊選羽林為旄頭,被發先驅。

    」魏文帝《列異傳》曰:「秦文公時,梓樹化為牛,以騎擊之,騎不勝,或堕地,髻解被發,牛畏之入水。

    故秦因是置旄頭騎使先驅。

    」旄頭之遺象蓋如此。

     十一月四日午時四刻,殿中細仗金吾旗幡僧道威儀教坊樂奉引列聖神禦,自天章合出晨晖門,赴集英殿。

    上步出集英門,每神禦步至右承天門奉迎。

    至慈聖光獻太皇太後,上雨泣前導。

    于時日景晏溫,皆以謂恭孝所感。

    初五日,鸾駕儀衛太常鼓吹凡四千人,奉引赴景靈宮。

    上步出宣德門,上香再拜,仍卻拜褥。

    初六日,車駕詣宮,行朝谒之禮。

    至繼仁殿,上出小次,悲哽。

    酌獻舉,号恸久之。

    在列莫不凄怆。

    是日,微有雲物。

    前此芝産天元殿栱。

    初八日,宰相率百官詣東上合門,奉表稱賀。

    故禮部王員外表辭雲:考宮之日,靈芝秀于虹梁;薦鬯之辰,慶雲承于玉宇。

    用此事也。

    初八日,文德殿宣赦文,應神禦殿繪像文武臣僚,與子孫一人初品官,續功臣之後。

    聖澤無窮,公卿之家,何以為報耶 十三日,以原廟奉安禮成,宴百官于紫宸殿。

    酒九行罷,教坊已下支賜,凡絹一千一百餘疋,錢四百餘千,紅錦一端,銀椀十四口,用正旦例也。

     晏元獻家有《相笏經》,占吉兇十可八九,昔有《相印經》,陳長文、章仲将、許允皆傳受此法。

    允初拜鎮北将軍,以印不善,使更刻之,如此者三。

    允曰:「印雖始成,而已被辱。

    」問送印者,果懷之而墜于廁。

    又有《鷹經》、《鶴經》、《牛經》、《馬經》,今公卿家亦頗有此本。

     工部王侍郎言:昔與先兄同官河内,嘗借親書劉夢得集四冊,後不複見還。

    今尚在否餘歸索于書橐中,果有劉集一部,細書小楷,末有印記克臣二字,侍郎名也。

    因以還之。

    凡四十五年,複歸王氏。

    侍郎且言:二十歲寫此書,今七十年矣。

    不惟不能複寫小字,遠視亦已不見。

    又可慨然也。

     工部範郎中出古畫一軸,雲是韓滉筆。

    其畫作村夫子教學生,夫子帶烏紗折上巾。

    按幞頭起于周武帝,蓋取便于軍容。

    至唐始有巾子,兩帶以系巾,兩帶垂以為飾。

    至僖宗時,因伶人以銀線撚二帶。

    帝曰:「亦與朕作一頂來。

    」自此方應折上。

    後又以木刻頭圍,裁烏紗為之。

    所謂「與我斫一軍容頭」之類是也。

    方韓滉時,未有此制,恐非韓畫。

    諸君皆以為然。

     二月,以金部員外郎晁端彥為郎中,以大理正賈種民為吏部員外郎,門下駁還,改駕部員外郎。

    國朝故事,誕聖節前兩月,譯經院開堂,宰相領潤文使,參知政事一員同潤文。

    至日,執政皆赴中使。

     張文昌《寒食内宴》詩雲:「朝光瑞氣滿宮樓,彩纛魚龍四面稠。

    廊下禦廚分冷食,殿前香騎逐飛球。

    千官盡醉猶教坐,百戲皆呈未放休。

    共喜拜恩侵夜出,金吾不敢問行由。

    」有唐禁煙節,亦宴百官廊下,皆冷食。

    又知夜慈多至夜而罷也。

     禮賓使,管勾麟府路軍馬公事張世矩上言:「昨夏國稔惡,用師讨蕩。

    臣随王中正出界,行十餘程,其夜苦寒,被堅假寐,而府州靈佑秦王見夢于臣。

    言荷朝廷禡祭及禦香之賜,故來助戰。

    若聞樂聲,即是凱旋之兆。

    及破宥州,将校皆聞金石之音。

    俄奉诏班師,乞賜嘉号,以答神休。

    」勑特封靈佑應順秦王。

    秦王竟未知何神肸蠁之應,亦可以言聰直矣。

     潞國文公守太尉,皇弟雍王,曹王守司空,鄭國富公、濟陽曹郡王皆守司徒。

    三公官備,近世未有也。

     十二月,以著作佐郎林希為禮部郎中,以範百祿為司門郎中,以知建州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