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旅途中-3
關燈
小
中
大
司機喊道:
“謝謝你們啦,小海燕們!居然到了這個地步!拿起槍來對準自己的工人弟兄!我幹嗎說這車不能再往前開呢?乘客同志們,請你們大家作證,這是個什麼地點。
随便什麼人都能在這兒把鐵路道釘擰走。
滾你們的蛋,你們要幹什麼,難道是為了我自己?我隻不過給大夥兒開車,不是為了我,是為你們,怕大家出事。
一片好心卻得到這樣的回報。
行啊,朝我開槍吧,你們這些吃了火藥的!乘客同志們,請你們給作證,我連躲都不躲。
” 站在路基上的人群發出了各式各樣的叫喊。
一部分人驚慌地叫着: “你這是怎麼回事呀?……清醒點兒……沒有的事……誰能讓他們這麼幹?……他們就是這個樣子……吓唬一下……” 另一些人挑逗地高聲叫喊: “别理他們,加夫裡爾卡!别松勁,加足了汽!” 第一個從雪堆裡拔出腿來的水兵,原來是個棕黃頭發的魁梧大漢,腦袋也特别大,所以顯得臉是扁平的。
他不慌不忙地轉身朝向大家,嗓音極低地輕聲說了幾句話,也像沃羅紐克一樣夾帶着烏克蘭的字眼兒: “對不起,幹嗎都聚在這兒?難道不怕喝西北風,公民們?大冷的天,回車廂去吧!”在這個深夜不尋常的情況下,他那非常鎮靜的态度倒使這幾句話顯得有點可笑! 當散開的人群漸漸返回各自車廂去的時候,這個棕黃頭發的水兵來到還不十分清醒的司機跟前,說道: “别發神經啦,機師同志。
還不從雪窩子裡出來,開車走吧。
” 第二天車行平穩,但時常減慢速度。
因為擔心刮起來的大風雪埋住路軌使車輪下滑,列車終于停在一處毫無生氣的曠野,見到的隻是被大火燒毀的車站遺迹。
在那被煙熏黑的殘垣斷壁的正面,可以辨認出“下開爾密斯”的字樣。
不隻是站房保留了火燒的痕迹。
車站後面也看得到一個被雪覆蓋的空蕩蕩的小村落,以及把它和車站隔開的那片凄涼的空地。
村落最靠外的一棟房子已經燒焦,隔壁一家屋角的幾根圓木坍落下來,一頭搭到室内;路上到處是燒剩下的雪橇殘骸、傾倒的籬笆牆、生鏽的鐵器和破碎的家用什物。
被煙垢和焦灰弄得肮髒不堪的積雪露出一片片燒秃了的黑糊糊的地面,流進去的污水結了冰,把一些燒焦的碎木頭和着火與滅火的痕迹凍在一起。
村落和車站還沒有完全斷絕人煙。
一兩處仍然可以看到人影。
“整個村子都燒啦?”跳到站台上去的列車長同情地問着從廢墟中走來的站長。
“您好。
祝賀您順利到達。
燒是燒了,不過情況要比火燒還要糟。
” “不明白您的意思。
” “最好别多問。
” “莫非是斯特列利尼科夫?” “就是他。
” “你們犯了什麼過錯啦?” “根本不是我們,完全沒有關系。
是我們鄰居惹的事,把我們也扯到一起了。
看見後面那個村子了吧?他們是禍首。
就是烏斯特漢姆金斯克鄉所屬的下開爾密斯村。
全都因為他們。
” “他們怎麼啦?” “好幾樁滔天大罪。
趕跑了貧農委員會,這是一樁;抗拒向紅軍交送馬匹的命令,而且您要知道,動靶人本來是個個都騎馬的,這又是一樁;不服從動員令,這是第三樁。
您看,就是這些。
” “原來是這麼回事,都明白了。
所以就挨了炮轟?” “就是。
” “從裝甲車上開的炮?” “那可不是。
” “真慘,太可惜啦。
不過,這不是我們該議論的事。
” “況且事情已經過去了。
再沒有什麼好消息能讓您高興啦。
在我們這兒停幾天吧。
” “别開玩笑。
我這車上坐的可不是随随便便的什麼人,是給前線補充的兵員。
我可不習慣停車。
” “這可不是開玩笑。
您自己看吧,這些雪堆。
這麼大的風雪在整個區間刮了一個星期才停住。
找不到人除雪。
半個村子都跑光了。
讓剩下的人都去幹也幹不完。
” “啊,您現在是兩手空空!這下可是糟了,真糟糕!現在怎麼辦?” “總得想辦法把路清出來讓你們走。
” “雪堆得多嗎?” “還不能說特别多。
是一條一條的雪優。
風是斜着刮的,同路基有個角度。
中間的一段最困難、要措三公裡。
那地方确實傷腦筋,理得相當厚。
再過去就沒什麼了,樹林子給擋住啦。
需要挖的前面這一段也不要緊,因為是平川地,風把雪都吹跑了。
” “唉,那就讓您見鬼去吧。
真是莫名其妙!我把車
随便什麼人都能在這兒把鐵路道釘擰走。
滾你們的蛋,你們要幹什麼,難道是為了我自己?我隻不過給大夥兒開車,不是為了我,是為你們,怕大家出事。
一片好心卻得到這樣的回報。
行啊,朝我開槍吧,你們這些吃了火藥的!乘客同志們,請你們給作證,我連躲都不躲。
” 站在路基上的人群發出了各式各樣的叫喊。
一部分人驚慌地叫着: “你這是怎麼回事呀?……清醒點兒……沒有的事……誰能讓他們這麼幹?……他們就是這個樣子……吓唬一下……” 另一些人挑逗地高聲叫喊: “别理他們,加夫裡爾卡!别松勁,加足了汽!” 第一個從雪堆裡拔出腿來的水兵,原來是個棕黃頭發的魁梧大漢,腦袋也特别大,所以顯得臉是扁平的。
他不慌不忙地轉身朝向大家,嗓音極低地輕聲說了幾句話,也像沃羅紐克一樣夾帶着烏克蘭的字眼兒: “對不起,幹嗎都聚在這兒?難道不怕喝西北風,公民們?大冷的天,回車廂去吧!”在這個深夜不尋常的情況下,他那非常鎮靜的态度倒使這幾句話顯得有點可笑! 當散開的人群漸漸返回各自車廂去的時候,這個棕黃頭發的水兵來到還不十分清醒的司機跟前,說道: “别發神經啦,機師同志。
還不從雪窩子裡出來,開車走吧。
” 第二天車行平穩,但時常減慢速度。
因為擔心刮起來的大風雪埋住路軌使車輪下滑,列車終于停在一處毫無生氣的曠野,見到的隻是被大火燒毀的車站遺迹。
在那被煙熏黑的殘垣斷壁的正面,可以辨認出“下開爾密斯”的字樣。
不隻是站房保留了火燒的痕迹。
車站後面也看得到一個被雪覆蓋的空蕩蕩的小村落,以及把它和車站隔開的那片凄涼的空地。
村落最靠外的一棟房子已經燒焦,隔壁一家屋角的幾根圓木坍落下來,一頭搭到室内;路上到處是燒剩下的雪橇殘骸、傾倒的籬笆牆、生鏽的鐵器和破碎的家用什物。
被煙垢和焦灰弄得肮髒不堪的積雪露出一片片燒秃了的黑糊糊的地面,流進去的污水結了冰,把一些燒焦的碎木頭和着火與滅火的痕迹凍在一起。
村落和車站還沒有完全斷絕人煙。
一兩處仍然可以看到人影。
“整個村子都燒啦?”跳到站台上去的列車長同情地問着從廢墟中走來的站長。
“您好。
祝賀您順利到達。
燒是燒了,不過情況要比火燒還要糟。
” “不明白您的意思。
” “最好别多問。
” “莫非是斯特列利尼科夫?” “就是他。
” “你們犯了什麼過錯啦?” “根本不是我們,完全沒有關系。
是我們鄰居惹的事,把我們也扯到一起了。
看見後面那個村子了吧?他們是禍首。
就是烏斯特漢姆金斯克鄉所屬的下開爾密斯村。
全都因為他們。
” “他們怎麼啦?” “好幾樁滔天大罪。
趕跑了貧農委員會,這是一樁;抗拒向紅軍交送馬匹的命令,而且您要知道,動靶人本來是個個都騎馬的,這又是一樁;不服從動員令,這是第三樁。
您看,就是這些。
” “原來是這麼回事,都明白了。
所以就挨了炮轟?” “就是。
” “從裝甲車上開的炮?” “那可不是。
” “真慘,太可惜啦。
不過,這不是我們該議論的事。
” “況且事情已經過去了。
再沒有什麼好消息能讓您高興啦。
在我們這兒停幾天吧。
” “别開玩笑。
我這車上坐的可不是随随便便的什麼人,是給前線補充的兵員。
我可不習慣停車。
” “這可不是開玩笑。
您自己看吧,這些雪堆。
這麼大的風雪在整個區間刮了一個星期才停住。
找不到人除雪。
半個村子都跑光了。
讓剩下的人都去幹也幹不完。
” “啊,您現在是兩手空空!這下可是糟了,真糟糕!現在怎麼辦?” “總得想辦法把路清出來讓你們走。
” “雪堆得多嗎?” “還不能說特别多。
是一條一條的雪優。
風是斜着刮的,同路基有個角度。
中間的一段最困難、要措三公裡。
那地方确實傷腦筋,理得相當厚。
再過去就沒什麼了,樹林子給擋住啦。
需要挖的前面這一段也不要緊,因為是平川地,風把雪都吹跑了。
” “唉,那就讓您見鬼去吧。
真是莫名其妙!我把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