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旅途中-2
關燈
小
中
大
這筆交易很滿意,于是急忙離開這塊是非之地,招呼一個也做完生意的女鄰居,踏上雪地上踩出來的向遠處延伸的一條小路,一同回家去了。
就在這個時候,人群裡起了騷動。
一個老太婆不知在什麼地方喊叫: “往哪兒走,騎兵老爺,給錢哪?什麼時候給過我,你這沒良心的?喂,你這個貪得無厭的東西,人家喊他,可他隻管走,連頭也不回。
站住,我說你站住,同志先生!哨兵!有強盜!搶東西啦!就是他,就是他。
把他抓住!” “怎麼回事?” “就是那個沒胡子的,一邊走還一邊笑呢。
” “是那個胳膊肘破了的?” “不錯,就是。
哎呀,老爺子們,搶東西啦!” “是那個袖口打了補丁的?” “不錯,就是。
哎呀,老爺子們,搶東西啦!” “出了什麼怪事?” “那家夥要買老太太的餡餅和牛奶,吃飽喝足了,拔腿就走。
她不是在那兒哭嘛,真坑人。
” “不能白白放過他。
應該抓起來。
” “别忙着去抓。
沒看見他身上纏滿了子彈帶。
他不抓你就算便宜了。
” 第十四節車廂裡也坐上了幾個被征到勞役隊的人。
看守他們的是個叫沃羅紐克的押送兵。
他們當中由于種種原因最引人注意的有三個人:彼得格勒一家公營小酒店的出納員普羅霍爾·哈裡托諾維奇·普裡圖利耶夫,車上的人都管他叫“出納”;小五金店的一個十六歲的男學徒瓦夏·布雷金;頭發已經花白的合作主義者革命家科斯托耶德一阿穆爾斯基,在舊時代曾經服過種種的苦役,到了新時期又嘗到許多新的滋味。
這些被征集來的人原本互不相識,隻是随着無可選擇的機遇湊到一起,一路上才彼此熟悉起來。
從車上的談話當中才知道,出納員普裡圖利耶夫和學徒瓦夏·布雷金原來是同鄉,都是維亞特省的人,而且過不了多久,火車就要路過他們出生的地方。
普裡圖利耶夫本是馬爾梅田市的小市民,他身材長得敦敦實實,留着平頭,臉上有些淺麻點,渾身上下邀迫退遏。
他穿了一件已經發黑的灰色敞領上衣,腋下浸透了汗漬,緊貼在身上,仿佛是女人的長裙上半截緊包住豐滿的腰身的那一段。
他很少講話,顯得有些遲鈍,一連幾個小時都在想心事,一面不住地找兩隻生有雀斑的手上已經開始化膿的小疣子,直到撓出了血。
前一年的秋天,他在涅瓦大街和鑄工街拐角上正好遇到一次街上的大搜捕。
人家檢查他的證件。
他拿的原來是發給非勞動分子的第四類的食品供應卡,不過憑這張供應卡從來沒領到過任何東西。
根據這個就把他扣住了,接着就和許多因同樣理由在街上被攔住的人一起被押送到了兵營。
用這個辦法收攏來的一批人,按照先前去阿爾漢格爾斯克戰線修戰壕的慣例,開始是要發送到沃洛格達去,後來中途返回,又經過莫斯科派往東部戰線。
普裡圖利耶夫在路加還有妻子,來彼得堡以前的戰前年代,他就在那裡工作。
妻子聽說了他的不幸,就直奔沃洛格達去尋找,打算從勞役隊裡把他解救出來。
可是兩個人走的路線不一樣,她的辛苦成為徒勞。
如今是一切毫無頭緒。
在彼得堡,普裡圖利耶夫和一個叫佩拉吉娜·尼洛夫娜·佳古諾娃的女人同居。
在涅瓦大街的十字路口他被攔住的時候,剛好他和她在街角才分手,準備到另一個地方去辦事,在鑄工路的行人當中,他遠遠地還能看到她那逐漸消失的背影。
這個佳古諾娃是個體态豐滿、儀表端莊的女人,有兩隻很美的手,每逢長歎一口氣的時候,背後的一根粗辮子就從這邊或那邊的肩上甩到胸前。
她自願随車陪送普裡圖利耶夫。
在像普裡圖利耶夫這樣有幾個女人追求的偶像身上能找出什麼美好的地方,也真令人難以理解。
除了佳古諾娃之外,在離機車不遠的另一節取暖貨車上,還有普裡圖利耶夫另一個相好的——姓奧格雷茲科娃的姑娘,頭發是淡黃色的,身材瘦小。
佳古諾娃輕蔑地管她叫“大鼻孔”和“噴壺”。
這~對情故水火不相容,都避免直接見面。
奧格雷茲科娃從不到這節取暖貨車上來。
教人猜不透的是她究竟用什麼辦法和自己崇拜的對象見面。
也許,在全體乘客一起往車上裝木柴和煤的時候能打個照面,她就滿足了。
瓦夏卻另有一番經曆。
他父親是在戰争中被打死的。
母親把他從鄉下送到彼得堡,在叔叔那裡當學徒。
在阿普拉克欣大院開小五金店的叔叔,冬天有一次被叫
就在這個時候,人群裡起了騷動。
一個老太婆不知在什麼地方喊叫: “往哪兒走,騎兵老爺,給錢哪?什麼時候給過我,你這沒良心的?喂,你這個貪得無厭的東西,人家喊他,可他隻管走,連頭也不回。
站住,我說你站住,同志先生!哨兵!有強盜!搶東西啦!就是他,就是他。
把他抓住!” “怎麼回事?” “就是那個沒胡子的,一邊走還一邊笑呢。
” “是那個胳膊肘破了的?” “不錯,就是。
哎呀,老爺子們,搶東西啦!” “是那個袖口打了補丁的?” “不錯,就是。
哎呀,老爺子們,搶東西啦!” “出了什麼怪事?” “那家夥要買老太太的餡餅和牛奶,吃飽喝足了,拔腿就走。
她不是在那兒哭嘛,真坑人。
” “不能白白放過他。
應該抓起來。
” “别忙着去抓。
沒看見他身上纏滿了子彈帶。
他不抓你就算便宜了。
” 第十四節車廂裡也坐上了幾個被征到勞役隊的人。
看守他們的是個叫沃羅紐克的押送兵。
他們當中由于種種原因最引人注意的有三個人:彼得格勒一家公營小酒店的出納員普羅霍爾·哈裡托諾維奇·普裡圖利耶夫,車上的人都管他叫“出納”;小五金店的一個十六歲的男學徒瓦夏·布雷金;頭發已經花白的合作主義者革命家科斯托耶德一阿穆爾斯基,在舊時代曾經服過種種的苦役,到了新時期又嘗到許多新的滋味。
這些被征集來的人原本互不相識,隻是随着無可選擇的機遇湊到一起,一路上才彼此熟悉起來。
從車上的談話當中才知道,出納員普裡圖利耶夫和學徒瓦夏·布雷金原來是同鄉,都是維亞特省的人,而且過不了多久,火車就要路過他們出生的地方。
普裡圖利耶夫本是馬爾梅田市的小市民,他身材長得敦敦實實,留着平頭,臉上有些淺麻點,渾身上下邀迫退遏。
他穿了一件已經發黑的灰色敞領上衣,腋下浸透了汗漬,緊貼在身上,仿佛是女人的長裙上半截緊包住豐滿的腰身的那一段。
他很少講話,顯得有些遲鈍,一連幾個小時都在想心事,一面不住地找兩隻生有雀斑的手上已經開始化膿的小疣子,直到撓出了血。
前一年的秋天,他在涅瓦大街和鑄工街拐角上正好遇到一次街上的大搜捕。
人家檢查他的證件。
他拿的原來是發給非勞動分子的第四類的食品供應卡,不過憑這張供應卡從來沒領到過任何東西。
根據這個就把他扣住了,接着就和許多因同樣理由在街上被攔住的人一起被押送到了兵營。
用這個辦法收攏來的一批人,按照先前去阿爾漢格爾斯克戰線修戰壕的慣例,開始是要發送到沃洛格達去,後來中途返回,又經過莫斯科派往東部戰線。
普裡圖利耶夫在路加還有妻子,來彼得堡以前的戰前年代,他就在那裡工作。
妻子聽說了他的不幸,就直奔沃洛格達去尋找,打算從勞役隊裡把他解救出來。
可是兩個人走的路線不一樣,她的辛苦成為徒勞。
如今是一切毫無頭緒。
在彼得堡,普裡圖利耶夫和一個叫佩拉吉娜·尼洛夫娜·佳古諾娃的女人同居。
在涅瓦大街的十字路口他被攔住的時候,剛好他和她在街角才分手,準備到另一個地方去辦事,在鑄工路的行人當中,他遠遠地還能看到她那逐漸消失的背影。
這個佳古諾娃是個體态豐滿、儀表端莊的女人,有兩隻很美的手,每逢長歎一口氣的時候,背後的一根粗辮子就從這邊或那邊的肩上甩到胸前。
她自願随車陪送普裡圖利耶夫。
在像普裡圖利耶夫這樣有幾個女人追求的偶像身上能找出什麼美好的地方,也真令人難以理解。
除了佳古諾娃之外,在離機車不遠的另一節取暖貨車上,還有普裡圖利耶夫另一個相好的——姓奧格雷茲科娃的姑娘,頭發是淡黃色的,身材瘦小。
佳古諾娃輕蔑地管她叫“大鼻孔”和“噴壺”。
這~對情故水火不相容,都避免直接見面。
奧格雷茲科娃從不到這節取暖貨車上來。
教人猜不透的是她究竟用什麼辦法和自己崇拜的對象見面。
也許,在全體乘客一起往車上裝木柴和煤的時候能打個照面,她就滿足了。
瓦夏卻另有一番經曆。
他父親是在戰争中被打死的。
母親把他從鄉下送到彼得堡,在叔叔那裡當學徒。
在阿普拉克欣大院開小五金店的叔叔,冬天有一次被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