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集第二十二

關燈
吾家舊物。

     但知安分休休,不作書空咄咄。

     且喜盈樽有酒,何羨滿床堆笏。

     君不見朝來檐日暖融融,笑看梅花坐扪虱。

     【秃奴詩戲寄沈誠學】 東村二八張小姑,鬓發油油如漆烏。

     朝朝不惜五更起,對鏡千梳并萬梳。

     争似吾家阿奴秃,落落數竿删後竹。

     一生不費膏沐資,日出酣紅睡方熟。

     君家有婢亦如此,何幸少年猶有齒。

     夜寒聊取代湯婆,殊勝當年玉川子。

     【梅花莊詩為朱明仲賦】 先生蔔築吳城曲,剩種梅花繞吟屋。

     自期歲晚供詩料,豈慕平泉與金谷。

     花開時節天正寒,雪花亂灑迷林巒。

     杖藜引鶴飽幽玩,不與梨雲同夢看。

     歸來袖手寒窗坐,石鼎有茶爐有火。

     神交不覺兩忘情,誰是梅花誰是我。

     【為彥中題畫】 青山之青如佛頭,白雲化作寒泉流。

     世間塵土飛不到,眼中景物俱清幽。

     若人自是好靜者,豈非五柳先生俦。

     每托琴樽寫高興,脫屣樂從魚鳥遊。

     卻笑時人苦不達,漏盡鳴鐘猶未休。

     君不見小虞塘西玉峰下,一庵已遂吾菟裘。

     共論心事肯相過,鬥酒當為山妻謀。

     【甲戌鄉中民情長句寄彥文布政】 景泰五年甲戌歲,正當南畝耕耘際。

     忽然驟水漲江湖,洶湧浩漫良可畏。

     更堪滂沛雨兼旬,大岸小塍俱決潰。

     田家男婦奔救忙,力竭氣窮無術備。

     沉竈産蛙雖古聞,今實見之非漫記。

     東鄰西舍咫尺間,無舟不得相親慰。

     況逢缺食方阻饑,女哭兒啼割心肺。

     哀哉此情當告誰,上有青天下無地。

     悲凄喑嗚無一言,兩眼相看隻垂淚。

     官倉儲積豈無粟,有司吝出牢封記。

     千年汲黯今無人,誰與皇家壯元氣。

     縣宰懼難佯風颠,飽食閉門經月睡。

     一朝謀定人不知,半夜攜金遠逃避。

     郡侯坐視付不知,但挾娼優日酣醉。

     徇私掘去抵湖堰,橫流自此無能制。

     甫差周倅問疾苦,攫去白金如土塊。

     府公唯責舊負逋,不問蒼生問魚帟。

     按察徒懲小小疵,曲徇鄉情舍奸弊。

     便宜太保幸見臨,香火滿城人鼎沸。

     群奸媚事靡不為,溷浴都将布衣纟罽。

     令行雖僅免輕徭,薪米從茲價增倍。

     勸谕赈給浪得名,僞錢糠秕成何濟。

     雖擒妖人許道師,多少無辜枉遭累。

     一夫一婦皆王民,鼓弄如何等兒戲。

     昨來輕發激變語,聞者至今猶戰悸。

     功能人苟得專殺,法律底須存八議。

     萬一有失忠義心,宵旰深憂豈微細。

     乃知不學無術人,隘陋終同鬥筲器。

     婁城老卒張文翔,不忍憸邪肆欺蔽。

     片言出口禍即随,從此無人觸奸吏。

     隻今所在皆兇荒,未必不繇斯道緻。

     朝廷若不懲此曹,無日可回天地意。

     嗚呼! 我民今年性命已難保,明年豈有全生計。

     老夫殘喘不足惜,橫死深哀後生輩。

     昨夜虛齋聽雨眠,轉輾不能成一寐。

     起來賦得民情詩,惠政思君錄相寄。

     右拙作奉寄彥文布政賢侄相公,庶幾得審鄉曲真情,非敢招人過也。

    此輩無活人手段,但有殺人手段,是詩萬勿示人,毋使老拙複作張文翔也。

    然老拙餓死有日,恐不久于世,他日歸省之餘,幸緻一樽酬我于溝壑中耳。

    是年六月望日,因人便書此以告别。

     【寓意】 天上雙星有常處,夫為牛郎婦為女。

     東西相望自年年,隻隔天津一泓許。

     耕田匪易織亦勞,不得從容相慰語。

     傷心一掬淚如珠,灑向人間作秋雨。

     【竹枝歌】 朝見浮雲飛出山,暮見浮雲飛入山。

     浮雲自是無心物,郎既有心胡不還。

     【詠湯婆長句寄談勿庵勉之共發一笑】 歲晚江鄉雪盈尺,小齋不禁寒氣逼。

     先生獨卧不成眠,兩腳渾如水中石。

     今宵何幸得溫溫,伸去縮來随意得。

     非關被底别藏春,深藉湯婆有餘力。

     此婆生來名阿錫,紡織無能有潛德。

     緘口何曾說是非,謀身不解求衣食。

     寂寂無聲伴到明,不作驕癡取憐惜。

     君不見此婆有妹名青奴,骨格玲珑如姊默。

     不容暑氣侵肌膚,亦與先生舊相識。

     隻因寒暑不同時,棄舍塵中倚空壁。

     【過顧玉山舊宅(二首)】 阿瑛舊宅綽山前,父老猶能話昔年。

     樓閣俨如真洞府,主賓渾似小神仙。

     花時不絕笙歌宴,門柳常維書畫船。

     肯信隻今無片瓦,平蕪漠漠鎖寒煙。

     當時富貴号無前,屈指繇來未百年。

     好事主人金粟老,能文館客鐵龍仙。

     歌兒舞女花間席,茶竈筆床湖上船。

     今日我來都不見,數家田舍起炊煙。

     【自題晚歸圖】 紅樹離離映夕晖,水天空闊雁高飛。

     扁舟一個輕如葉,常載先生半醉歸。

     【與王忠孟登玉峰共飲春風亭】 山水千重複萬重,少年相别老相逢。

     春風亭下一杯酒,山色不如人意濃。

     孟知縣忠一首 【登馬鞍山感述】 汲水堤邊楊柳花,東風吹散五侯家。

     江南一去繁華遠,夢覺青山自煮茶。

     樓侍講琏二首 【題深上人松月軒】 夜月明松頂,軒居不掩扉。

     石泉沉濕翠,碧瓦弄晴晖。

     林靜猿初息,巢空鶴未歸。

     此中凝坐者,寒沁薜蘿衣。

     【送鏡中照上人兼柬鬥南和尚】 舊住扶桑第幾山,偶然蹤迹落人間。

     蘿衣拂露辭秋壑,藤杖扶霜度曉關。

     滇海飛來孤月小,點蒼留得半雲閑。

     殷勤為報圓通客,鶴背清風好共還。

     袁敬所二首 【題淵明五柳圖詩】 藜杖芒鞋白布裘,山中甲子自春秋。

     呼兒點門前柳,莫遣飛花過石頭。

     【宿旅舍題壁】 布被藜床醉即休,蛙聲聒聒屋檐頭。

     驚回一枕瀛洲夢,碧樹啼鵑血未收。

     馮翁一首 夜夢何奇特,龍飛天漢津。

     朝橫滄海曲,夕過滇池濱。

     光雯皆五色,蜿蜒無損鱗。

     淵田變化間,張主藉高旻。

     蜀中峨眉亭詩 一個忠臣九族殃,全身遠害亦天常。

     夷齊死後君臣薄,力為君王固首陽。

     ◎補詩 ☆方正學先生孝孺(一十首) 【食羊虎肉】 白額咆哮振山谷,老羝見之驚且伏。

     一朝強弱兩不存,此肉皆歸野人腹。

     腹中惟恐相啖吞,急呼美酒為解紛。

     酒酣一醉更懷古,千載英雄羝與虎。

     【感舊(九首)】 雄文不見林公輔,病眼荒荒何處開。

     将相亦輸天上樂,多情莫向世間來。

     杯酒論心有幾人,天台張穀舊相親。

     近來詩句多奇語,書比藏真更絕倫。

     精通八法楊文遇,暗誦五經陳用中。

     揮翰天庭應獨步,忍饑村巷欲成翁。

     翰苑暫歸盧太史,铨曹已失鄭郎中。

     名高金殿龍頭選,夢憶蒼山馬鬛封。

     林鄭為文學我家,波瀾議論闊無涯。

     兩年不見何時到,望斷嶓江八月槎。

     博陵博士才華盛,漢上畸人道術卑。

     欲寄一書無雁過,相期千古隻一心。

     立言溫粹懷陳采,肆筆縱橫憶鮑岡。

     若使韓門如接引,未容湜籍獨升堂。

     王郎遠逐雲中戍,許子俄為地下郎。

     重訪舊人尋舊迹,嶺雲溪月總堪傷。

     多病深知志術荒,中年苦複厭文章。

     欲圖天地相終始,肯與時人較短長。

     茅都禦史大方二首 【行營漫興】 北地得春晚,蕭關積雪多。

     風雲驅部伍,旄纛遍山河。

     羌笛翻胡調,秦兵雜楚歌。

     漢家飛将在,不必問廉頗。

     【題揚州瓊花觀】 秦山楚水路迢迢,不道瓊花亂後凋。

     鶴背仙遊清夢遠,月明誰度紫鸾箫。

     唐侍讀之淳一首 【李龍眠畫雪中捕魚圖】 玉龍行空不成雨,首觸銀河落秋浦。

     帝遣神工種白榆,皓鶴飛來老鹇舞。

     榜兒踏船依楚竹,不釣齊璜餌荊玉。

     波寒月黑大星稀,萬斛骊珠豈勝掬。

     夜闌緘素報麻姑,桑下塵飛海欲枯。

     何如去作蓬萊主,五城不夜無寒暑。

     樓侍講琏一首 【雲南即事】 五雲南國在天涯,六诏山川景物華。

     摩歲中山标積雪,納夷流水帶金沙。

     翠蛙鳴入雲中樹,白雉飛穿洞口花。

     獨有江南征戍客,尋常清夢苦思家。

     ◎補人 ☆郭太學濬(二首) 【柳枝詞】 送郎西上别魂消,卻道纖身似柳條。

     隻恐别魂銷遠客,柳條翻似阿郎腰。

     【春閨怨】 鳥驚殘夢隔窗紗,起坐鈎簾看落花。

     遊子不歸春事晚,鵲聲長日在鄰家。

     林紀善溫一首 【送婁士琏之官四川仁壽分韻得知字】 見說蜀中天下奇,一官萬裡去何之? 雲連古棧驅車遠,江繞盤渦入棹遲。

     落日秋風神禹廟,黃鹂碧草武侯祠。

     尋幽好載郫筒酒,縣令相過是故知。

     綿竹山人一首 山河形勝今猶在,宮阙趨跄事已非。

     冀野風生雙虎鬥,鹹陽火起一龍飛。

     傷心何忍聞黃诏,稽首無緣見衮衣。

     擊石獨懷千古恨,仰天血淚不勝揮。

     萬州老僧一首 十年依佛國,萬裡走天涯。

     舊主無尋處,孤臣敢問家? 何心嬰組绶,有血滴袈裟。

     寒食魂應寂,悲歌愧五蛇。

     葉主事見泰一首 【古詩贈方希直】 吾友方濟甯,其人世希生。

     有如炎燉之雪,曙天之星。

     平生特立不徇俗,窮年矻矻,惟究心乎羲文周孔之遺經。

     一旦起作郡,卓然為群黎之怙恃,列牧之儀刑。

     九原長往不可作,使人思之泫然雙涕零。

     我言濟甯今不死,濟甯有子字希直, 外焉才華已絕世,内焉持敬恒惺惺。

     往年我谒宋太史,見之座右愛其風。

     神秀發目光,如月雙眉青。

     太史文章擅中土,東播逾若木,西流入麋泠。

     每稱希直禀間氣,旁馳餘子猶以清渭臨濁泾。

     太史猶巨鐘,而我猶寸莛。

     我誦蕪陋辭,一一為我側耳聽。

     隻今遠行不可觌,送入樊籠相過使我灑淚如醉醒。

     握手塵市中,顧影兩蛉。

     雄文細字塞巨帙,咄哉著述能爾馨。

     振袂快讀不可了,雅辭宏論開心扃。

     其顯遏雲漢,其幽通窈冥。

     贍如戈甲積晉庫,奇如盤鼎镌商銘。

     麗如勾芒青春布花卉,壯如隆豐白日驅雷霆。

     千流萬派怒奔放,終然帖帖趨東溟。

     顧我斂退餘,守口動如蠅。

     今日得子文,耽誦不暫停。

     有如赤日途,解渴得楚萍。

     又如藜藿腸,忽咀五侯鲭。

     瑣瑣彼何人,乃工月露形。

     劃然周廷睹巨燎,光影不複窺微螢。

     嗟哉希直執經太史門,聞禮濟甯庭。

     以文比行行益峻,持以用世不啻如養生之谷粟,濟疾之參苓。

     胡乃避處東海裔,坐閱晦朔雕荛蓂。

     我欲其為不朽計,铓锷淬砺重發硎。

     至音讵能秘,錫鸾答和鈴。

     直須上追虞書媲周雅,豈肯下比秦誓方魯駉。

     于以作《春秋之羽翼,為《禮、《樂之藩屏。

     嗟哉載道器,孰謂在世猶刍靈。

     上帝閱世憫斯文,甯複下取敕六丁。

     水為江漢星作鬥,镌之金石垂千齡。

     葉饒州砥四首 【送鄉友王俊傑南歸(四首)】 獵獵霜風灑鬓華,停車話别柳邊沙。

     爾兄新調陽關戍,老我先淹青海涯。

     天際朔雲分雁影,江南春事迫梅花。

     封題不了羁孤意,一一相煩說到家。

     君來備達鄉闾訊,君去憑傳旃寓情。

     世世紛紛秋後葉,親知落落曉來星。

     中年鬓怯風霜白,先隴松憐雨露青。

     妻子伶俜深在念,臨歧無怪太叮咛。

     白雲狼藉舊林丘,旃泊天涯十五秋。

     壯氣崆峒三尺劍,浮生滟滪一扁舟。

     栖栖無乃骥伏枥,郁郁有如魚中鈎。

     造物倘于人借便,掉頭卸卻虱兜鍪。

     故人喜自故鄉來,便促歸程轉惱懷。

     載雪拟過揚子渡,望雲直指越王台。

     幾家喬木詢無恙,諸老流風愧不才。

     想及到時春酒熟,黃萱堂上壽觞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