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集第二十

關燈
竹讀書處,百蟲鳴夜殘。

     予懷良已舒,為君詠幽蘭。

     【寄王六校文兼似吳二太守】 京師三月春雪飛,雪後餘寒添着衣。

     曹官祿薄酒苦貴,一飲百錢恒不醉。

     忽然停杯憶鄉裡,美髯校文最知己。

     作詩判不讓高岑,醉後狂吟狂欲死。

     有時忽得意,竟上金雞山。

     彈琴酌酒送飛鳥,心比白雲閑更閑。

     虎頭岩前柳拖地,龍池溪上花滿灣。

     醉歸騎得将軍馬,城上烏栖門未關。

     白頭太守别來久,别後還能相憶否? 詞賦終為紙上塵,功名不及杯中酒。

     芭蕉葉長近何如,前日人來不寄書。

     莫言閩海少飛雁,何事秦淮多鯉魚。

     【賦得獨樹邊淮送人之京】 君不見秦淮水流東到海,淮邊獨樹如車蓋。

     九月微霜赤葉幹,枯枝飒飒鳴天籁。

     枝上啼鴉散曙煙,枝頭殘照咽寒蟬。

     離人留飲停車騎,俠客相逢挂馬鞭。

     南國高僧從此去,駐錫雨花台下路。

     一飯淮邊洗缽時,六時宴坐祗園樹。

     野鶴孤雲任去還,禅心不道别離難。

     山中亦有長松樹,待爾青青共歲寒。

     【過高逸人别墅】 識子何不早,見子即傾倒。

     世人意氣不相合,顔色雖同心草草。

     子有園林東海濱,香名滿耳人共聞。

     梁鴻避世身不仕,孔融愛客家常貧。

     茲晨飲客青山墅,新壓葡萄酒如乳。

     綠樹穿窗鳥當歌,紅條拂地花能舞。

     醉來興逸無不為,投壺擊劍仍彈棋。

     人生得意有如此,世上悠悠那得知。

     【月夜聞李生彈筝歌】 越客本浩蕩,秦筝何激揚。

     浮亭子夜月色古,一曲萬籁鳴清商。

     初聞楚調聲激烈,志士報仇思飲血。

     再聞宮音如扣鐘,魯生揖讓何雍容。

     清和變調有如此,俠客聞之心欲死。

     銀甲彈來更嫣然,金魚脫卻渾輕爾。

     吾聞錦瑟五十弦,湘靈夜鼓聲凄然。

     遂令帝子剖其半,遺音尚有秦人傳。

     秦音楚調聲雖異,今古由來同一緻。

     燕市誰知擊築心,吳門孰識吹箫意。

     今夜君聞鼓曲聲,百杯不醉壯心橫。

     衆賓枕藉秋衾冷,獨倚高梧看月明。

     【經绮岫故宮】 行人曉飯青山裡,驅馬蒼茫經洛水。

     昔聞绮岫盛繁華,不謂荒涼今若此。

     憶昔行宮初構時,梯岩駕壑相逶迤。

     美人桂殿夜看月,公子柘弓朝射麋。

     翠華一去金門鎖,露殿飛螢山葉堕。

     往事吹殘牧笛風,危基半入樵人火。

     今古消沉能幾回,春風依舊野花開。

     君王巡狩不複見,禾黍空山鳥雀哀。

     【賦得無諸城送浦舍人源歸晉陽】 君不見昔時無諸城,荒丘斷隴今人耕。

     陵谷煙沉知幾代,古人精靈竟何在。

     憶昔無諸全盛時,都城百雉何逶迤。

     連營國步分秦土,繪衮王章入漢儀。

     山河巍巍那可恃,躍馬屠龍今已矣。

     列國猶傳赤帝封,曲台尚對滄江水。

     滄江水流去不還,故宮落日不堪看。

     寶衣夜化空陵火,弓劍秋懸古殿寒。

     故人西歸從此去,策馬秋蕪城下路。

     欲将陳迹問行人,落葉紛紛不知處。

     【镡上送僧歸衡山】 上人孤閑似雲鶴,十五出家住衡嶽。

     說法能超最上禅,持心不受群疑縛。

     世上誰知來去蹤,南窺太華北遊嵩。

     衲經雁蕩千峰雪,定入峨嵋半夜鐘。

     于今戒臘青松古,猶泛慈航到東土。

     楊柳舟中九曲雲,筍皮笠上三山雨。

     昨夜歸心繞楚天,西風杖錫又茫然。

     化龍潭畔清秋别,回雁峰頭舊日禅。

     【林七欽山莊】 此君家住浯水西,喬林夾道緣青溪。

     人淳上古大庭世,客到武陵花處迷。

     深杯盡日見山色,高枕四時聞鳥啼。

     籬根稚筍看成竹,階下飛花踏作泥。

     梓柳折來環藥圃,野泉引得灌蔬畦。

     人間鐘鼎口不道,雨裡田園手自犁。

     已沾雞黍遂然諾,豫愁冠蓋将離睽。

     明日卻從城市去,林間相送草萋萋。

     【巫峽啼猿歌送丘少府歸四明】 巫山巫峽連三巴,猿啼三聲客思家。

     停舟聽之聲未了,卻過青枝猶袅袅。

     野人乍來錦宮城,清秋滿峽啼猿聲。

     黃牛灘上怨楓落,白帝祠前哀月明。

     商聲清冽羽聲亂,倏忽東崖複西澗。

     久客聞之淚欲幹,壯夫聽此魂亦斷。

     故人歸卧越山雲,憶得啼猿歌送君。

     扁舟獨宿剡溪夜,叫月三聲誰共聞。

     【寄陳八參軍】 憶昔讀書融水陽,青山影裡開茅堂。

     結交由來重意氣,使酒或可輕侯王。

     誰言一旦風塵起,故裡蕭條半荊杞。

     立身自許緻功名,報國誰能論生死。

     爾時正值胡塵昏,手攜俘首懸轅門。

     春風走馬綠楊道,落日臂鷹秋草原。

     功成期将書幕府,當路忌才棄如土。

     部曲營殘殺氣消,關山夢醒秋聲苦。

     比來為儒逢太清,石田蕪沒荒春耕。

     當時冠蓋半丘土,此日交情結弟兄。

     交遊惟君年最高,每以連枝勖我曹。

     天邊落日見孤雁,海上秋風吹二毛。

     劍水無情入海流,憑将雙淚到炎州。

     願為鄉曲牧童子,與子高歌同飯牛。

     【出塞曲(四首)】 從軍呼延塞,勒馬單于台。

     天地兵聲合,關河秋色來。

     酬恩憑玉劍,緻遠見龍媒。

     旦夕邊城上,喧喧笳鼓哀。

     玉關秋信早,未雪授征衣。

     王者應無敵,胡塵不敢飛。

     三河兵氣盛,五道羽書稀。

     日晚笳聲發,将軍射獵歸。

     骊馬畫弰弓,生為北塞雄。

     探兵千裡外,捉騎萬人中。

     虎帳秋懸月,龍旂莫珣風。

     歸來領旌節,立在未央宮。

     十五薊門行,能探黠虜情。

     潛兵秋度碛,牧馬夜歸營。

     苦霧沉旗影,飛霜濕鼓聲。

     昨來承密诏,東築受降城。

     【拟唐太和公主和番】 粉淚辭丹禁,紅顔冒虜塵。

     南天惟有月,北地更無春。

     笳鼓凝芳夢,軒裾掩翠颦。

     年年桃李月,凄絕舊宮人。

     【題福山寺陳铉讀書堂】 窮經不出戶,一室古珠宮。

     燈影秋雲裡,書聲晚磬中。

     開窗明竹雪,散帙落松風。

     料得無人到,焚香對遠公。

     【春日遊道山亭】 危亭臨絕頂,勝概昔曾聞。

     野酌薰花氣,閑心狎鳥群。

     檐前看落日,衣上見歸雲。

     半醉題詩去,仙凡下界分。

     【遊樓雲湖禅室贈日東圭上人得心字】 東海到來日,西山始布金。

     構雲天路上,标月夜湖心。

     問偈逢樵客,忘機狎野禽。

     寥寥塵想絕,相對坐柽陰。

     【留别蔡秀才原】 别離無遠近,暫去亦傷神。

     正是千山雪,誰悲獨往人。

     江空螺女夜,花暗冶城春。

     不見同遊侶,酣歌淚滿巾。

     【塞上逢故人】 五陵攜手罷,疋馬各天涯。

     出塞難為客,逢君似到家。

     後期如夢寐,前路正風沙。

     隻好長安陌,垂鞭醉落花。

     【月夜酌别龍秀才】 共向孤城别,愁為永夜吟。

     一竿滄海去,千裡白鷗心。

     短發秋同老,清樽月共斟。

     冶城多酒伴,遲爾寄徽音。

     【江上寄巴東故人】 我憶巴東客,長為江上吟。

     楚雲将夜夢,湘月寄愁心。

     落日青楓樹,秋風白帝砧。

     遙傳一紙淚,讀罷想沾襟。

     【宿雲門寺】 龍宮臨水國,鳥道入煙蘿。

     海曠知天盡,山空見月多。

     鶴歸僧自老,松偃客重過。

     便欲依禅寂,塵纓可奈何。

     【送周生往雷州】 甯親歸未得,念子複南征。

     風雨孤舟别,滄波幾日程。

     絓帆辭海國,吹笛上邊城。

     旅館知相憶,新秋有雁聲。

     【秋日同韓玄登淩霄台】 故人多逸興,攜手上高台。

     賦為閑居作,懷因遠眺開。

     秋陰将日去,雁影帶寒來。

     歸路瞻衡宇,松門掩綠苔。

     【送殷秀才之武功】 送君遠行役,觐省入西秦。

     五月台江水,孤舟去國人。

     蒼山低戍壘,野日暗行塵。

     無限同遊意,分攜淚滿巾。

     【征書後呈冶城同志】 青門初稅駕,紫陌罷鳴珂。

     野興看山盡,花時中酒過。

     同心難契闊,失路易蹉跎。

     又欲羁塵绶,幽期可奈何。

     【早秋有述寄林八先輩】 澤國風雨後,貧居離索情。

     亂蛩鳴曙井,一葉落秋城。

     薤簟邀涼早,荷衣卻暑輕。

     清泠台下路,攜手幾時行? 【夜泊淮陰】 泊舟淮水次,津樹暗蕭蕭。

     遠火明漁舫,長吟倚客箫。

     夜鐘聞古寺,寒月照歸潮。

     莫近啼猿處,愁多夢更遙。

     【同陳秀才登虎頭岩】 勝概殊三島,層闌敞八風。

     雲霞開玉壘,日月繞珠宮。

     鳥道蒼煙外,軍城紫氣中。

     山河襟帶遠,樓觀畫圖雄。

     物候逢秋異,登攀與子同。

     憶家滄海闊,懷古霸圖空。

     地暖初聞雁,江寒已落楓。

     振雷随急雨,野日截殘虹。

     歲月空流水,飄零極轉篷。

     江湖歸未就,徒此羨漁翁。

     【王屋山天壇】 名嶽推王屋,孤标跨杳冥。

     深窺砥柱黑,高并太行青。

     分野連三晉,風雲萃百靈。

     鶴歸松已偃,龍去水猶腥。

     竈隐燒丹火,龛餘煉髓經。

     羽人金磬動,應此禮寒星。

     【劍閣秋陰圖】 分野秦封盡,山川蜀國雄。

     塹江流地底,劍閣起天中。

     棧險崖頻轉,蘿深月不通。

     飛揚慚白帝,開辟憶蠶叢。

     氣候三秋異,猿聲衆壑同。

     棟雲常礙日,岩樹遞呼風。

     客路随飛鳥,鄉心挂落楓。

     茲非曠達士,應此泣途窮。

     【逢牛尊師】 道逢牛道士,把酒醉雲房。

     龍問壺中訣,人傳《肘後方。

     久知凫是舄,更指石為羊。

     遣興聊題翰,無言但括囊。

     秋星明劍氣,夜月釀丹光。

     酣飲從傾倒,神遊極混茫。

     别情波渺渺,歸路樹蒼蒼。

     又棹扁舟去,尋雲到草堂。

     【冬日同林秀才遊衍真觀】 蓬島煙霞合,琳宮日月開。

     洞陰當積雪,地古半藏苔。

     竹已成龍去,人因訪鶴來。

     欲飛王令舄,且醉葛洪杯。

     果熟經時換,炊香待夢回。

     晴光偏悅鳥,臘色尚欺梅。

     意靜寒泓水,心同槁木灰。

     鳳笙如可學,吹月上瑤台。

     【重遊宿雲台憶肅上人】 昔日談經處,今來獨上慵。

     古台黃葉積,斜磴紫苔封。

     片月疑禅觀,孤雲想化蹤。

     夜燈無續火,秋院有鳴蛩。

     人倚題詩竹,誰栽出世松。

     夕陽無限思,幾杵莫天鐘。

     【挽理上人】 隻履歸何處,懷師淚滿襟。

     浮雲生滅性,明月去來心。

     閱世真如夢,安禅不廢吟。

     留衣分法侶,寫偈别朋簪。

     雨藓侵行迹,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