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卷 史弘肇龍虎君臣會
關燈
小
中
大
朝,衆聖趁将分左右。
金鐘響動,玉磬聲頻。
悠揚天樂五雲間,引領百神朝聖帝。
聖帝降辇升殿,衆神起居畢。
傳聖旨:“押過公事來。
”隻見一個漢,項戴長枷,臂連雙扭,推将來。
閻招亮肚裡道:“這個漢,好面熟!”一時間,急省不起他是幾誰。
再傳聖旨,令押去換銅膽鐵心;卻令回陽世,為四鎮令公,告戒:“切勿妄殺人命。
”招亮聽得,大驚。
忽然一鬼吏喝道:“凡夫怎得在此偷看公事?”當時,閻招亮聽得鬼吏叫,急慌走回,來開笛處閣子裡坐地。
良久之間,康、張二聖,來那閣子裡來。
見開笛了,同招亮将龍笛來呈。
吹其笛,聲清韻長。
炳靈公大喜道:“教汝福上加福,壽上加壽。
”招亮告曰:“不願加其福壽;招亮有一親妹閻越英,見為娼妓。
但求越英脫離風塵,早得從良,實所願也。
”炳靈公道:“汝有此心,乃凡夫中賢人也,當令汝妹嫁一四鎮令公。
”招亮拜謝畢,康、張二聖送歸。
行至山半路高險之處,指招亮看一去處。
正看裡,被康、張二聖用手打一推,颠将下峭壁岩崖裡去。
閻待謠吃一驚,猛閃開眼,卻在屋裡床上,渾家和兒女都在身邊。
問那渾家道:“做甚的你們都守着我眼淚出?”渾家道:“你前日在門前正做生活裡,蓦然倒地,便死去。
摸你心頭時,有些溫,扛你在床上兩日。
你去下世做甚的來?”招亮從康、張二聖來叫他去許多事,一一都說。
屋裡人見說,盡旨駭然。
自後過了幾時,沒話說。
時遇冬間,雪降長空,石信道有一首《雪》詩,道得好: 六出飛花夜不收,朝來佳景有宸州。
重重玉字三千界,一一瓊台十二樓。
痰嶺寒梅何處放?章台飛絮幾時休? 還思碧海銀蟾畔,誰駕丹山碧風遊? 其雪轉大。
閻待謠見雪下,當日手冷,不做生活,在門前閑坐地。
隻見街上一個大漢過去。
閻待謠見了,大驚道:“這個人,便是在東嶽換鋼膽鐵心未發迹的四鎮令公,卻打門前過去,今日不結識,更持何時?”不顧大雪,撩衣大步趕将來。
不多幾步,趕上這大漢。
進一步,叫道:“官人拜揖。
”那大漢卻認得閻招亮,是開笛的,還個喏,道:“持謠沒甚事?”閻待謠道:“今日雪下,天色寒冷。
見你過去,特趕來相請,同飲數杯。
”便拉入一個酒店裡去。
這個大漢,姓史,雙名弘肇,表字化元,小字憨兒。
開道營長行軍兵。
按《五代史》本傳上載道:“鄭州榮澤人也。
為人骁勇,走及奔馬。
”酒罷,各自歸家。
明日,閻待謠到妹子閻越英家,說道:“我昨日見一個人來,今日特地來和你說。
我多時曾死學兩日,東嶽開龍笛。
見這個人換了銅膽鐵心,當為四鎮令公,道令你嫁這四鎮令公。
我曰多時,隻省不起這個人。
昨日忽然見他,我請地吃酒來。
”閻越英問道:“是兀誰?”閻招亮接口道:“是那開道營有情的史大漢。
”閻越英聽得說是他,好場惡氣!“我元來合當嫁這般人?我不信!” 自後閻待謠見史弘肇,須買酒請他。
史大漢數次吃閻待謠酒食。
一日,路上相撞見,史弘肇遂請閻招亮去酒店裡,也吃了幾多酒共食。
閻待謠要還錢,史弘肇那裡肯:“相擾持謠多番,今日特地還席。
”閻招亮相别了,先出酒店自去。
史弘肇看着量酒道:“我不曾帶錢來,你頗趕我去營裡讨還你。
”量酒隻得随他去。
到營門前,遂分付道:“我今日沒一文,你且去。
我明日自送來,還你主人。
”量酒厮帶道:“歸去吃罵,主人定是不肯。
”史大漢道:“主人不肯後要如何?你會事時,便去;你若不去,教你吃頓惡拳。
”量酒沒奈何,隻得且回。
這史弘肇卻走去營門前賣樣糜王公處,說道:“大伯,我欠了店上酒錢,沒得還。
你今夜留門,我來偷你鍋子。
”王公隻當做耍話,歸去和那大姆子說:“世界上不曾見這般好笑,史憨兒今夜要來偷我鍋子,先來說,教我留門。
”大姆子見說,也笑。
當夜二更一點前後,史弘肇真個來推大門。
力氣大,推析了門問。
走入來,兩口老的聽得。
大姆子道:“且看他怎地?”史弘肇大驚小怪,走出竈前,掇那鍋子在地上,道:“若還破後,難析還他酒錢。
”拿條棒敲得當當響。
掇将起來,翻轉覆在頭上。
不知那鍋底裡有些水,澆了一頭一臉,和身上都濕了。
史弘肇那裡顧得幹濕,戴着鍋兒便走。
王公大叫:“有賊!”披了衣服趕将來。
地方聽得,也趕将來。
史弘肇吃趕得謊,撇下了鍋子,走入一條巷去躲避。
誰知築底巷,卻走了死路。
鬼謊盤上去人家蕭牆;吃一滑,颠将下去。
地方也趕入巷來,見他颠将下去,地方叫道:“閻媽媽,你後門有賊,跳入蕭牆來。
”閻行首聽得,教奶了點蠟燭去來看時,卻不見那賊,隻見一個雪白異獸: 光閃爍渾疑素練,貌猙獰恍似堆銀。
遍身毛抖擻九秋霜,一條尾搖動三尺雪。
流星眼争閃電,巨海口露血盆。
閻行首見了,吃一驚。
定睛再看時,卻是史大漢彎路蹲在東間邊。
見了閻行首,失張失志,走起來唱個喏。
這閻行首先時見他異相,又曾聽得哥哥閻招亮說道他有分發迹,又道我合當嫁他,當時不叫地方捉将去,倒教他人裡面藏躲。
地方等了一晌,不聽得閻行首家裡動靜。
想是不在了,各散去訖。
閻行首開了前門,放史弘肇出去。
當夜過了。
明日飯後,閻行首教人去請哥哥閻待謠來。
閻行首道:“哥哥,你前番說史大漢有分發迹,做四鎮令公;道我合當嫁他,我當時不信你說。
昨夜後門叫有賊,跳入蕭牆來。
我和奶子點蠟燭去照,隻見一隻自大蟲蹲在地上。
我定睛再看時,卻是史大漢。
我看見他這異相,必竟是個發迹的人。
我如今情願嫁他。
哥哥,你怎地做個道理,與我說則個?”閻招亮道:“不妨,我隻就今日,便要說成這頭親。
”閻待謠知道史弘肇是個發迹變泰底人,又見妹子又嫁他,肚裡好歡喜,一徑來營裡尋他。
史弘肇昨夜不合去偷王公鍋子,日裡先少了酒錢,不敢出門,閻待謠尋個恰好!遂請他出來,和地說道:“有頭好親,我特來與你說。
”史弘肇道:“說甚麼親?”閻待謠道:“不是别人,是我妹子閻行首。
他随身有若幹房财,你意下如何?”史弘肇道:“好便好,隻有一件事,未敢成這頭親。
”閻招亮道:“有那一件事?但說不妨。
”史弘肇道:“第一,他家财由吾使;第二,我入門後,不許再着人窖;第一,我有一個結拜的哥哥,并南來北往的好漢,若來尋我,由我留他飲食宿卧。
如恢得這一件事,可以成親。
”閻招亮道:“既是我妹子嫁你了,是事都由你。
”當日說成這頭親,回複了妹子,兩相情願了。
料沒甚下财納禮,揀個吉日良時,到做一身新衣服,與史弘肇穿着了,招他歸來成親。
約過了兩個月,忽上間指揮差往孝義店,轉遞軍期文字,史弘肇到那孝義店,過未得一個月,自押鋪己下,皆被他無禮過。
隻是他身邊有這錢肯使,舍得買酒請人,因此人都讓他。
忽一日,史弘肇去鋪屋裡睡。
押鋪道:“我沒興添這厮來意惱人。
”正理冤哩,隻見一個人面東背西而來,向前與押鋪唱個喏,問道:“有個史弘肇可在這裡?”押鋪指着道:“見在那裡睡。
”隻
金鐘響動,玉磬聲頻。
悠揚天樂五雲間,引領百神朝聖帝。
聖帝降辇升殿,衆神起居畢。
傳聖旨:“押過公事來。
”隻見一個漢,項戴長枷,臂連雙扭,推将來。
閻招亮肚裡道:“這個漢,好面熟!”一時間,急省不起他是幾誰。
再傳聖旨,令押去換銅膽鐵心;卻令回陽世,為四鎮令公,告戒:“切勿妄殺人命。
”招亮聽得,大驚。
忽然一鬼吏喝道:“凡夫怎得在此偷看公事?”當時,閻招亮聽得鬼吏叫,急慌走回,來開笛處閣子裡坐地。
良久之間,康、張二聖,來那閣子裡來。
見開笛了,同招亮将龍笛來呈。
吹其笛,聲清韻長。
炳靈公大喜道:“教汝福上加福,壽上加壽。
”招亮告曰:“不願加其福壽;招亮有一親妹閻越英,見為娼妓。
但求越英脫離風塵,早得從良,實所願也。
”炳靈公道:“汝有此心,乃凡夫中賢人也,當令汝妹嫁一四鎮令公。
”招亮拜謝畢,康、張二聖送歸。
行至山半路高險之處,指招亮看一去處。
正看裡,被康、張二聖用手打一推,颠将下峭壁岩崖裡去。
閻待謠吃一驚,猛閃開眼,卻在屋裡床上,渾家和兒女都在身邊。
問那渾家道:“做甚的你們都守着我眼淚出?”渾家道:“你前日在門前正做生活裡,蓦然倒地,便死去。
摸你心頭時,有些溫,扛你在床上兩日。
你去下世做甚的來?”招亮從康、張二聖來叫他去許多事,一一都說。
屋裡人見說,盡旨駭然。
自後過了幾時,沒話說。
時遇冬間,雪降長空,石信道有一首《雪》詩,道得好: 六出飛花夜不收,朝來佳景有宸州。
重重玉字三千界,一一瓊台十二樓。
痰嶺寒梅何處放?章台飛絮幾時休? 還思碧海銀蟾畔,誰駕丹山碧風遊? 其雪轉大。
閻待謠見雪下,當日手冷,不做生活,在門前閑坐地。
隻見街上一個大漢過去。
閻待謠見了,大驚道:“這個人,便是在東嶽換鋼膽鐵心未發迹的四鎮令公,卻打門前過去,今日不結識,更持何時?”不顧大雪,撩衣大步趕将來。
不多幾步,趕上這大漢。
進一步,叫道:“官人拜揖。
”那大漢卻認得閻招亮,是開笛的,還個喏,道:“持謠沒甚事?”閻待謠道:“今日雪下,天色寒冷。
見你過去,特趕來相請,同飲數杯。
”便拉入一個酒店裡去。
這個大漢,姓史,雙名弘肇,表字化元,小字憨兒。
開道營長行軍兵。
按《五代史》本傳上載道:“鄭州榮澤人也。
為人骁勇,走及奔馬。
”酒罷,各自歸家。
明日,閻待謠到妹子閻越英家,說道:“我昨日見一個人來,今日特地來和你說。
我多時曾死學兩日,東嶽開龍笛。
見這個人換了銅膽鐵心,當為四鎮令公,道令你嫁這四鎮令公。
我曰多時,隻省不起這個人。
昨日忽然見他,我請地吃酒來。
”閻越英問道:“是兀誰?”閻招亮接口道:“是那開道營有情的史大漢。
”閻越英聽得說是他,好場惡氣!“我元來合當嫁這般人?我不信!” 自後閻待謠見史弘肇,須買酒請他。
史大漢數次吃閻待謠酒食。
一日,路上相撞見,史弘肇遂請閻招亮去酒店裡,也吃了幾多酒共食。
閻待謠要還錢,史弘肇那裡肯:“相擾持謠多番,今日特地還席。
”閻招亮相别了,先出酒店自去。
史弘肇看着量酒道:“我不曾帶錢來,你頗趕我去營裡讨還你。
”量酒隻得随他去。
到營門前,遂分付道:“我今日沒一文,你且去。
我明日自送來,還你主人。
”量酒厮帶道:“歸去吃罵,主人定是不肯。
”史大漢道:“主人不肯後要如何?你會事時,便去;你若不去,教你吃頓惡拳。
”量酒沒奈何,隻得且回。
這史弘肇卻走去營門前賣樣糜王公處,說道:“大伯,我欠了店上酒錢,沒得還。
你今夜留門,我來偷你鍋子。
”王公隻當做耍話,歸去和那大姆子說:“世界上不曾見這般好笑,史憨兒今夜要來偷我鍋子,先來說,教我留門。
”大姆子見說,也笑。
當夜二更一點前後,史弘肇真個來推大門。
力氣大,推析了門問。
走入來,兩口老的聽得。
大姆子道:“且看他怎地?”史弘肇大驚小怪,走出竈前,掇那鍋子在地上,道:“若還破後,難析還他酒錢。
”拿條棒敲得當當響。
掇将起來,翻轉覆在頭上。
不知那鍋底裡有些水,澆了一頭一臉,和身上都濕了。
史弘肇那裡顧得幹濕,戴着鍋兒便走。
王公大叫:“有賊!”披了衣服趕将來。
地方聽得,也趕将來。
史弘肇吃趕得謊,撇下了鍋子,走入一條巷去躲避。
誰知築底巷,卻走了死路。
鬼謊盤上去人家蕭牆;吃一滑,颠将下去。
地方也趕入巷來,見他颠将下去,地方叫道:“閻媽媽,你後門有賊,跳入蕭牆來。
”閻行首聽得,教奶了點蠟燭去來看時,卻不見那賊,隻見一個雪白異獸: 光閃爍渾疑素練,貌猙獰恍似堆銀。
遍身毛抖擻九秋霜,一條尾搖動三尺雪。
流星眼争閃電,巨海口露血盆。
閻行首見了,吃一驚。
定睛再看時,卻是史大漢彎路蹲在東間邊。
見了閻行首,失張失志,走起來唱個喏。
這閻行首先時見他異相,又曾聽得哥哥閻招亮說道他有分發迹,又道我合當嫁他,當時不叫地方捉将去,倒教他人裡面藏躲。
地方等了一晌,不聽得閻行首家裡動靜。
想是不在了,各散去訖。
閻行首開了前門,放史弘肇出去。
當夜過了。
明日飯後,閻行首教人去請哥哥閻待謠來。
閻行首道:“哥哥,你前番說史大漢有分發迹,做四鎮令公;道我合當嫁他,我當時不信你說。
昨夜後門叫有賊,跳入蕭牆來。
我和奶子點蠟燭去照,隻見一隻自大蟲蹲在地上。
我定睛再看時,卻是史大漢。
我看見他這異相,必竟是個發迹的人。
我如今情願嫁他。
哥哥,你怎地做個道理,與我說則個?”閻招亮道:“不妨,我隻就今日,便要說成這頭親。
”閻待謠知道史弘肇是個發迹變泰底人,又見妹子又嫁他,肚裡好歡喜,一徑來營裡尋他。
史弘肇昨夜不合去偷王公鍋子,日裡先少了酒錢,不敢出門,閻待謠尋個恰好!遂請他出來,和地說道:“有頭好親,我特來與你說。
”史弘肇道:“說甚麼親?”閻待謠道:“不是别人,是我妹子閻行首。
他随身有若幹房财,你意下如何?”史弘肇道:“好便好,隻有一件事,未敢成這頭親。
”閻招亮道:“有那一件事?但說不妨。
”史弘肇道:“第一,他家财由吾使;第二,我入門後,不許再着人窖;第一,我有一個結拜的哥哥,并南來北往的好漢,若來尋我,由我留他飲食宿卧。
如恢得這一件事,可以成親。
”閻招亮道:“既是我妹子嫁你了,是事都由你。
”當日說成這頭親,回複了妹子,兩相情願了。
料沒甚下财納禮,揀個吉日良時,到做一身新衣服,與史弘肇穿着了,招他歸來成親。
約過了兩個月,忽上間指揮差往孝義店,轉遞軍期文字,史弘肇到那孝義店,過未得一個月,自押鋪己下,皆被他無禮過。
隻是他身邊有這錢肯使,舍得買酒請人,因此人都讓他。
忽一日,史弘肇去鋪屋裡睡。
押鋪道:“我沒興添這厮來意惱人。
”正理冤哩,隻見一個人面東背西而來,向前與押鋪唱個喏,問道:“有個史弘肇可在這裡?”押鋪指着道:“見在那裡睡。
”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