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卷 陳希夷四辭朝命

關燈
人人盡說清閑好,誰肯逢閑閑此身?不是逢閑閑不得,清閑豈是等閑人? 則今且說個“閑”字,是“門”字中着個“月”字。

    你看那一輪明月,隻見他忙忙的穿窗入戶,那天上清光不動,卻是冷淡無心。

    人學得他,便是鬧中取靜,才算得真閑。

    有的悅:“人生在世,忙一半,閑一半。

    ”假如曰裡做事是忙,夜司睡去便是閑了。

    卻不知曰裡忙忙做事的,精神散亂.晝之所思,夜之所夢,連睡去的魂魄,都是忙的,那得清閑自在?古時有個仙長,姓莊,名周,睡去夢中化為蝴蝶,棚棚而飛,其意甚樂。

    醒将轉來,還隻認做蝴蝶化身。

    隻為他胸中無事,逍遙灑落,故有此夢。

    世上多少渴睡漢,怎不見第二個人夢為蝴蝶?可見夢睡中也分個閑忙在。

    且莫論閑忙,一入了名利關,連睡也讨不得足意。

    所以古詩雲: 朝臣持漏五更寒,鐵甲将軍夜度關。

    山寺曰高僧未起,算來名利不如閑。

     《心相篇》有雲:“上床便睡,定是高人;支枕無眠,必非閑客。

    ”如今人名利關心,上了床,于思萬想,那得便睡?比及睡去,忽然又驚醒将來。

    盡有一般昏昏沉沉,以晝為夜,睡個沒了歇的,多因酒色過度,四肢困倦;或因愁緒牽纏,心神濁亂所緻。

    總來不得睡趣,不是睡的樂境。

     則今且說第一個睡中得趣的,無過陳抟先生。

    怎見得?有詩為證:昏昏黑黑睡中天,無暑無寒也沒年。

    彭祖壽經八百歲,不比陳抟一覺眠。

     俗說陳抟一覺,睡了八百年。

    按陳抟壽止一百十八歲,雖說是屍解為仙去了,也沒有一睡八百年之理。

    此是評話?隻是說他睡時多,醒時少。

    他曾兩隐名山,四辭朝命,終身不近女色,不親人事,所以步步清閑。

    則他這睡,也是仙家伏氣之法,非他人所能學也。

    說話的,你道他隐在那兩處的名山?辭那四朝的君命?有詩為證:紛紛五代戰塵嚣,轉眼唐周又宋朝。

    多少彩禽技籠罩,雲中仙鶴不能招。

     話說陳抟先生,表字圖南,别号扶搖子,毫州真源人氏。

    生長五六歲,還不會說話,人都叫他“啞孩兒”。

    一日,在水邊遊戲,遇一婦人,身穿青色之農,自稱毛女。

    将陳抟抱去山中,飲以瓊漿,陳抟便會說話,自覺心竅開爽。

    毛女将書一冊,投他懷内,又贈以詩雲: 藥苗不滿笥,又更上危巅。

    回指歸去路,相将入翠煙。

     陳抟回到家中,忽然念這四句詩出來,父母大驚!問道:“這四句詩,誰教你的?”陳抟說其緣故,就懷中取出書來看時,乃是一本《周易》。

    陳抟便能成誦,就曉得八卦的大意。

    自此無書不覽,隻這本《周易》,坐卧不離。

    又愛讀《黃庭》、《老子》諸書,灑然有出世之志。

    十八歲上,父母雙亡。

    便把家财抛散,分贈親族鄉黨。

    自隻攜一石擋,往本縣隐山居住。

    夢見毛女授以煉形歸氣、煉氣歸神、煉神歸虛之法,遂毒而行之,足迹不入城市。

    粱唐士大夫慕陳先生之名,如活神仙,求一見而不可得。

    有造谒者,先生辄側卧,不與交接。

    人見他鼾睡不起,歎息而去。

     後唐明宗皇帝長興年司,聞其高尚之名,禦筆親書丹謠,道宮招之。

    使者絡繹不絕,先生違不得聖旨,隻得随使者取路到洛陽帝都,遇見天子,長揖不拜,滿朝文武失色,明宗全不嗔怪。

    禦手相攙,錦墩賜坐,說道:“勞苦先生遠來,朕今得睹清光,三生之幸。

    ”陳抟答道:“山野鄙夫,自比朽木,無用于世。

    過蒙陛下來錄,有負聖意,乞從賜放歸,以全野性。

    ”明宗道:“既荷先生不棄而來,朕正欲侍教,豈可輕去?”陳抟不應,閉目睡去了。

    明宗歎道:“此高士也,朕不可以常禮持之。

    ”乃送至禮賢賓館,飲食供帳甚設。

    先生一無所用,早晚隻在個蒲團上打坐。

    明宗屢次駕幸禮賢館,有時值他睡卧,不敢驚醒而去。

    明宗心知其為異人,愈加敬重,欲授以大宮,陳抟那裡肯就。

     有丞相馮道奏道:“臣聞:七情莫甚于愛欲,六欲莫甚于男女。

    方今冬天雨雪之際,陳抟獨坐蒲團,必然寒冷。

    陛下差一使命,将嘉醞一樽賜之;妙選美女三人,前去與他情酒暖足。

    他若飲其酒,留其女,何愁他不受宮爵矣!”明宗從其言,于宮中選二八女子一人,美麗無比裝束華整,更自動人。

    又将尚方美醞一樽,道内侍宣賜。

    内侍口傳皇命道:“宮家見天氣苛冷,特賜美醞消道;又賜美女與先生暖足,先生萬勿推辭。

    ”隻見陳抟欣然對使開樽,一飲而盡:送來美人,也不推辭。

    内侍入宮複命,明宗龍顔大悅。

    次日,早朝己畢,明宗即差馮丞相親詣禮賢館。

    請陳抟入朝見駕。

    隻等來時,加宮授爵。

    馮丞相領了聖旨,上馬前去。

    你道請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