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六 表書九首
關燈
小
中
大
亦何異抗莊公之輪,怒螗螂之臂?禦者趨召,明其是非。
入門鞠躬,精魄飛散。
昔徐邈緣醉而賞,魏王卻以為賢;無鹽因醜而獲,齊君待之逾厚。
白,妄人也,安能比之?上挂《國風》相鼠之譏,下懷《周易》履虎之懼。
以固陋,禮而遣之。
幸容甯越之辜,深荷王公之德。
銘刻心骨,退思狂愆,五情冰炭,罔知所措。
晝愧于影,啟處不遑,戰踞無地。
伏惟君侯,明奪秋月,和均韶風。
掃塵辭場,振發文雅。
陸機作太康之傑士,未可比肩;曹植為建安原作武之雄才,惟堪捧駕。
天下豪俊,翕然趨風。
白之不敏,竊慕馀論。
何圖叔夜潦倒,不切于事情;正辜猖狂,自贻于恥辱?一忤容色,終身厚顔。
敢沐芳負荊,請罪門下,倘免以訓責,恤其愚蒙,如能伏劍結纓,謝君侯之德。
敢一夜力撰《春遊救苦寺》詩一首十韻、《石岩詩》詩一首八韻、《上楊都尉》詩一首三十韻,辭旨狂野,貴露下情,輕幹視聽,幸乞詳覽。
與賈少公書 宿昔惟清勝。
白綿疾疲,去期恬退,才微識淺,無足濟時。
雖中原橫潰,将何以救之?王命崇重,大總元戎,辟書三至,人輕禮重。
嚴期迫發,難以固辭,扶力一行,前觀進退。
且殷源廬嶽十載,時人觀其起與不起,以蔔江左興亡。
謝安高卧東山,蒼生屬望。
白不樹矯抗之迹,恥振玄邈之風,混遊漁商,隐不絕俗。
豈徒販賣雲壑,要射虛名?方之二子,實有慚德。
徒塵忝幕府,終無能為。
唯當報國薦賢,扶以自免,斯言若謬,天實殛之。
以足下深知,具申中款。
惠子知我,夫何間然?勾當小事,但增悚惕。
為趙宣城與楊右相書 某啟。
辭違積年,伏戀軒屏。
首冬初寒,伏惟相公尊體起居萬福。
某蒙恩才朽齒邁,徒延聖日。
少忝末吏,本乏遠圖;中年廢缺,分歸園壑。
昔相公秉國憲之日,一拔九霄,拂刷前恥,升騰晚官。
恩貸稠疊,實戴丘山。
落羽再振,枯鱗旋躍,運以大風之舉,假以磨天之翔。
衣繡霜台,含香華省。
宰劇慚強項之名,酌貪砺清心之節。
三典列郡,寂無成功,但宣布王澤,式酬天獎。
伏惟相公,開張徽猷,夤亮天地。
入夔龍之室,持造化之權。
安石高枕,蒼生是仰。
某鳴躍無已,剪拂因人。
銀章朱绂,坐榮宦達。
身茶宸眷,目識龍顔。
既齊飛于鹓鹭,複寄迹于門館。
皆相公大造之力也。
而鐘鳴漏盡,夜行不息,止足之分,實愧古人。
犬馬戀主,迫于西汜。
所冀枯松晚歲,無改節于風霜;老骥馀年,期盡力于蹄足。
上答明主,下報相公,縷縷之誠,屏息于此。
伏惟相公,收遣簪于少昊,念亡弓于楚澤。
衰當益壯,結草知歸。
瞻望恩光,無忘景刻。
與韓荊州書 白聞天下談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萬戶侯,但願一識韓荊州”。
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豈不以有周公之風,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歸之,一登龍門,則聲譽十倍。
所以龍盤鳳逸之士,皆欲收名定價于君侯。
願君侯不以富貴而驕之,寒賤而忽之,則三千賓中有毛遂,使白得脫穎而出,即其人焉。
白隴西布衣,流落楚、漢。
十五好劍術,遍幹諸侯;三十成文章,曆抵卿相。
雖長不滿七尺,而心雄萬夫。
王公大臣,許與氣義。
此疇曩心迹,安敢不盡于君侯哉? 君侯制作侔神明,德行動天地,筆參于造化,學究于天人。
幸願開張心顔,不以長揖見拒。
必若接之以高宴,縱之以清談,請日試萬言,倚馬可待。
今天下以君侯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權衡,一經品題,便作佳士。
而君侯何異階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揚眉吐氣、激昂青雲耶? 昔王子師為豫州,未下車即辟荀慈明;既下車又辟孔文舉。
山濤作冀州,甄拔三十馀人,或為侍中、尚書,先代所美。
而君侯亦薦一嚴協律,入為秘書郎。
中間崔宗之、房為祖、黎昕、許瑩之徒,或以才名見知,或以清白見賞。
白每觀其銜恩撫躬,忠義奮發,以此感激,知君侯推赤心于諸賢腹中,所以不歸他人,而願委身國士。
倘急難有用,敢效微驅。
入門鞠躬,精魄飛散。
昔徐邈緣醉而賞,魏王卻以為賢;無鹽因醜而獲,齊君待之逾厚。
白,妄人也,安能比之?上挂《國風》相鼠之譏,下懷《周易》履虎之懼。
以固陋,禮而遣之。
幸容甯越之辜,深荷王公之德。
銘刻心骨,退思狂愆,五情冰炭,罔知所措。
晝愧于影,啟處不遑,戰踞無地。
伏惟君侯,明奪秋月,和均韶風。
掃塵辭場,振發文雅。
陸機作太康之傑士,未可比肩;曹植為建安原作武之雄才,惟堪捧駕。
天下豪俊,翕然趨風。
白之不敏,竊慕馀論。
何圖叔夜潦倒,不切于事情;正辜猖狂,自贻于恥辱?一忤容色,終身厚顔。
敢沐芳負荊,請罪門下,倘免以訓責,恤其愚蒙,如能伏劍結纓,謝君侯之德。
敢一夜力撰《春遊救苦寺》詩一首十韻、《石岩詩》詩一首八韻、《上楊都尉》詩一首三十韻,辭旨狂野,貴露下情,輕幹視聽,幸乞詳覽。
與賈少公書 宿昔惟清勝。
白綿疾疲,去期恬退,才微識淺,無足濟時。
雖中原橫潰,将何以救之?王命崇重,大總元戎,辟書三至,人輕禮重。
嚴期迫發,難以固辭,扶力一行,前觀進退。
且殷源廬嶽十載,時人觀其起與不起,以蔔江左興亡。
謝安高卧東山,蒼生屬望。
白不樹矯抗之迹,恥振玄邈之風,混遊漁商,隐不絕俗。
豈徒販賣雲壑,要射虛名?方之二子,實有慚德。
徒塵忝幕府,終無能為。
唯當報國薦賢,扶以自免,斯言若謬,天實殛之。
以足下深知,具申中款。
惠子知我,夫何間然?勾當小事,但增悚惕。
為趙宣城與楊右相書 某啟。
辭違積年,伏戀軒屏。
首冬初寒,伏惟相公尊體起居萬福。
某蒙恩才朽齒邁,徒延聖日。
少忝末吏,本乏遠圖;中年廢缺,分歸園壑。
昔相公秉國憲之日,一拔九霄,拂刷前恥,升騰晚官。
恩貸稠疊,實戴丘山。
落羽再振,枯鱗旋躍,運以大風之舉,假以磨天之翔。
衣繡霜台,含香華省。
宰劇慚強項之名,酌貪砺清心之節。
三典列郡,寂無成功,但宣布王澤,式酬天獎。
伏惟相公,開張徽猷,夤亮天地。
入夔龍之室,持造化之權。
安石高枕,蒼生是仰。
某鳴躍無已,剪拂因人。
銀章朱绂,坐榮宦達。
身茶宸眷,目識龍顔。
既齊飛于鹓鹭,複寄迹于門館。
皆相公大造之力也。
而鐘鳴漏盡,夜行不息,止足之分,實愧古人。
犬馬戀主,迫于西汜。
所冀枯松晚歲,無改節于風霜;老骥馀年,期盡力于蹄足。
上答明主,下報相公,縷縷之誠,屏息于此。
伏惟相公,收遣簪于少昊,念亡弓于楚澤。
衰當益壯,結草知歸。
瞻望恩光,無忘景刻。
與韓荊州書 白聞天下談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萬戶侯,但願一識韓荊州”。
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豈不以有周公之風,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歸之,一登龍門,則聲譽十倍。
所以龍盤鳳逸之士,皆欲收名定價于君侯。
願君侯不以富貴而驕之,寒賤而忽之,則三千賓中有毛遂,使白得脫穎而出,即其人焉。
白隴西布衣,流落楚、漢。
十五好劍術,遍幹諸侯;三十成文章,曆抵卿相。
雖長不滿七尺,而心雄萬夫。
王公大臣,許與氣義。
此疇曩心迹,安敢不盡于君侯哉? 君侯制作侔神明,德行動天地,筆參于造化,學究于天人。
幸願開張心顔,不以長揖見拒。
必若接之以高宴,縱之以清談,請日試萬言,倚馬可待。
今天下以君侯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權衡,一經品題,便作佳士。
而君侯何異階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揚眉吐氣、激昂青雲耶? 昔王子師為豫州,未下車即辟荀慈明;既下車又辟孔文舉。
山濤作冀州,甄拔三十馀人,或為侍中、尚書,先代所美。
而君侯亦薦一嚴協律,入為秘書郎。
中間崔宗之、房為祖、黎昕、許瑩之徒,或以才名見知,或以清白見賞。
白每觀其銜恩撫躬,忠義奮發,以此感激,知君侯推赤心于諸賢腹中,所以不歸他人,而願委身國士。
倘急難有用,敢效微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