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聽時
關燈
小
中
大
皇帝歎道:無論如何,放棄這一大破匈奴的機會,也是可惜。
大破倒也不見得。
辟邪道,匈奴此番營地散落,如此偷襲最好的結果是斬斃均成,卻傷不到匈奴精兵。
皇上勞師動衆地親征,若不殺得匈奴二三十年太不起頭來,豈不虧了本?辟邪一笑,若不将洪涼涼州兵馬的元氣耗盡,豈不白辛苦皇上走了這一趟? 你已胸有成竹,朕不逼着你說明。
皇帝點了點頭,朕信得過你。
是。
辟邪微微分了分神,旋即撩起袍角,跪在皇帝腳下,叩首道,皇上放心,皇上絕沒有錯愛奴婢。
那就好。
皇帝撫了撫他的肩頭,轉臉對吉祥道,回去吧。
吉祥側身讓皇帝先行,看了辟邪一眼,袖着手急急地跟了出去。
姜放微笑道:對皇帝而言,破匈奴,耗藩王是兩件首要的大事。
主子爺呢?若不将震北軍握到手裡,主子爺也豈不白跑了這一趟? 辟邪哧的一笑,扭頭不語,端起茶喝了一口,才道:從均成王帳駐紮的日子算,要有動靜也就是十日之内的事。
今日該說的話都說了,皇帝是個急性子,晚上就會出個計較。
姜放點頭。
一時小校進來請開夜飯,姜放和辟邪又請陸過、黎燦、李師同來。
姜放領兵時律己極嚴,照例是沒有酒的。
黎燦不盡興,沖着陸過使了個眼色。
李師匆匆吃完,扔下筷子道:你和吉祥究竟誰勝誰負? 辟邪瞥了他一眼,你說呢? 你赢了。
李師咧開嘴大笑。
何以見得? 吉祥的真氣當真了得,周行運轉起來的時候,連他自己也不知不覺被真氣帶着一招招一步步演下去,你那最後一槍,刺的就是他下一個踏位。
我倒是佩服他竟能及時散去真氣,退卻的一刹那又能重新聚集,仍有餘力将手中槍杆擲出。
但在我看來,你已用巧招勝了他。
辟邪卻搖頭,不對。
李師大吃一驚,側頭想了想,難道你敗了?從頭到尾沒見你有絲毫敗相啊。
也不對。
辟邪笑道,黎燦看得清楚,問他去吧。
快說快說!李師纏住黎燦。
黎燦拂開他,不顧他抓耳撓腮地着急,又扒了兩口飯才慢吞吞道:吉祥若要勝辟邪,第一招已勝了。
辟邪若要勝吉祥,第二招便勝了。
後面的,不過是鬧着玩。
辟邪朗聲一笑,不錯。
他掀起左臂的衣袖,露出挽盾的左肘上青黑的一片,想必我大師哥也差不多。
原來并非真較量李師垂目将此戰又細細從頭想了一遍,道,還是學到了幾招,沒有白看你們這出戲。
戲?辟邪冷笑。
總督大人、監軍大人。
小校禀報道,皇上急召。
姜放起身道:好了,我這裡無酒,黎燦定還饞,剛才眼色使盡,你們快随他撒瘋去吧。
他同辟邪出得帳來,身邊沒有帶人,走了一段路,才問:照主子爺的意思,今日和吉祥一戰,當真是想試探能否置對方于死地麼? 師兄弟們交手雖少,卻比不得大師哥從來深藏不露。
他的武功路數與我不同,今日試探之下才知道兩人功力不相伯仲,一旦交手,隻怕是你死我活,對他對我,都是極大的麻煩。
姜放沉吟半晌,才道:主子爺覺得有這麼一天麼? 大師哥俨然就是七寶師傅轉世,骨子裡血裡浸透的都是師傅的言傳身教。
你别忘了,我們這一門,多少代浸淫宮中,是為了什麼。
姜放終于領悟,我道主子爺随駕北上,怎麼沒有人多費口舌,原來是将密旨給了吉祥。
辟邪幽然歎道:若要見個分曉,就是斬得均成首級的那一天吧。
這時已能看見皇帝銮帳裡輝煌燈火,小合子迎面走來,指了地方讓姜放等候,又道:師叔先進去不妨,皇上已叫過了。
辟邪走入帳中請安,皇帝點了點頭,今後凡有議事,你都在朕身邊聽着,京營固然重要,也比不得全局。
是。
辟邪思量着皇帝的話,覺得不能不辯,笑道,奴婢微賤,在皇上身邊聽大将們縱橫談論,有自己的意思時,隻怕會忍不住插嘴,皇上素來疼奴婢,隻怕要訓斥奴婢無禮,又會為難。
皇帝大笑,有什麼為難?不過你要是有見解,不妨當作替朕說的,朕先給你打個保票,不會怪罪你。
奴婢謝皇上恩典。
辟邪道,皇上到時候可别嫌奴婢話多。
正說笑間,傳來議事的大臣都到了,以洪定國為首,魚貫而入。
皇帝賜了衆人座位,開門見山道:衆卿,大軍在重關日久,無所作為消耗糧草事小,贻誤戰機為人所趁事大,進兵與否當有定論,就在今夜,必要有個計較。
大臣們一片沉默,戍守樂州道總兵曾廷是個急性子,悄悄地左顧右盼了一會兒,忍不住道:皇上,臣以為大軍需進便進,兵士将官當奮身為國而戰,沒有固守後方的道理。
皇帝才要點頭,卻聽他話鋒一轉,又道,隻是開拔向前,寸土寸地都是戰場,皇上督戰,激勵士氣固然不錯,但若為匈奴所趁,稍有閃失,必導緻大軍崩壞,臣以為 好了。
皇帝大怒,盡量平穩了語氣,道,卿的意思是進兵,不必再扯到其他。
臣 還有呢?皇帝截住他的話,又環顧其他大将。
曾廷的話雖然說的不中皇帝的意,卻開了個頭,立時衆人中有的認為匈奴仍會如往年一般秋季開戰,因而主張按兵不動;有的卻反駁說既然秋季開戰,何以均成自春季以來不斷搶渡,損耗兵力,更将王帳移至努西阿河一帶。
雙方争的面紅耳赤,就如平時的吵鬧。
皇帝漸漸不耐煩,正要下令進軍,洪定國卻站起身,朗聲道:各位将軍! 衆人頓時一靜,洪定國轉向皇帝道:皇上,臣以為大軍應當即刻開拔,駐守出雲隘口。
皇帝怔了怔,世子前幾日議事時惜言如金,此時有了計較了麼?請講。
洪定國笑了笑,均成以何種策略攻下努西阿渡口尚不得而知,但以重兵駐防出雲隘口,進而可戰努西阿渡口;守而可借狹窄地勢,止住渡口敗勢。
先立于不敗之地,再求索敵北進。
皇帝看了辟邪一眼,不由苦笑。
大将中有人問道:以世子所見,均成何時會開戰搶奪渡口? 至今未得均成王帳有異動的消息,隻怕早已分奇兵南下。
皇帝反诘道:所謂奇兵,去向哪裡? 雖然一定是奔着渡口來的,但努西阿河兩岸雪山對峙,這個季節也是積雪深達數尺,難以飛渡。
臣實不知均成如何突破渡口,但以精兵不斷巡邏努西阿渡口以外的河岸總是不錯的。
皇帝将搶着點頭的大将逐個仔仔細細看了一遍,可有人附議?他端着茶漫不經心喝着,能看見碧綠的茶水正随着自己的怒氣微微漣漪。
奴婢雖然不懂軍機大事,但聽世子的說法,極有道理。
辟邪的聲音卻似清涼的細雨飄灑在皇帝頭頂上。
連你也聽出道理來了?皇帝瞥了衆将一眼,你可有見解? 奴婢有什麼見解?辟邪笑道,隻是今天見皇上和姜總督不住在軍圖上指點出雲隘口,想來皇上和世子英雄所見略同。
正是,姜放也道,既然皇上也有此意,臣附議洪王世子。
兩人幾句話便烘托出皇帝的先見之明,将洪定國的光彩剝去了不少,皇帝怒氣已平。
諸将中有本來主張進兵的,也有攀附洪王的,一時紛紛附議,占了多數。
皇帝又問姜放,進軍一事已然議定,卿看兵力如何調配? 姜放道:洪王世子既然以為須不斷巡視努西阿河岸,說到精兵,中原裡以洪王麾下騎兵最精,臣以為遣洪州騎兵駐防河岸,索敵示警,不失為上策。
皇帝轉臉看着洪定國,如何? 這便将洪州騎兵擺在了最前線,洪定國冷笑,施施然躬身道:臣與洪州子弟為國捐軀在所不辭。
皇帝占到了便宜,不吝溢美之辭,道:世子一腔熱血,一片赤誠,朕看得明白。
那就準姜放所奏。
當即議定明日大軍開拔。
洪定國率洪州騎兵會合涼州震北軍戍防河岸,又遣兩萬步兵護送三十門鐵炮分别調動至努西阿渡口和出雲隘口。
皇帝大駕與樂州、京營兵馬共十二萬押後,次日正午點炮祭旗,浩浩蕩蕩北進。
大破倒也不見得。
辟邪道,匈奴此番營地散落,如此偷襲最好的結果是斬斃均成,卻傷不到匈奴精兵。
皇上勞師動衆地親征,若不殺得匈奴二三十年太不起頭來,豈不虧了本?辟邪一笑,若不将洪涼涼州兵馬的元氣耗盡,豈不白辛苦皇上走了這一趟? 你已胸有成竹,朕不逼着你說明。
皇帝點了點頭,朕信得過你。
是。
辟邪微微分了分神,旋即撩起袍角,跪在皇帝腳下,叩首道,皇上放心,皇上絕沒有錯愛奴婢。
那就好。
皇帝撫了撫他的肩頭,轉臉對吉祥道,回去吧。
吉祥側身讓皇帝先行,看了辟邪一眼,袖着手急急地跟了出去。
姜放微笑道:對皇帝而言,破匈奴,耗藩王是兩件首要的大事。
主子爺呢?若不将震北軍握到手裡,主子爺也豈不白跑了這一趟? 辟邪哧的一笑,扭頭不語,端起茶喝了一口,才道:從均成王帳駐紮的日子算,要有動靜也就是十日之内的事。
今日該說的話都說了,皇帝是個急性子,晚上就會出個計較。
姜放點頭。
一時小校進來請開夜飯,姜放和辟邪又請陸過、黎燦、李師同來。
姜放領兵時律己極嚴,照例是沒有酒的。
黎燦不盡興,沖着陸過使了個眼色。
李師匆匆吃完,扔下筷子道:你和吉祥究竟誰勝誰負? 辟邪瞥了他一眼,你說呢? 你赢了。
李師咧開嘴大笑。
何以見得? 吉祥的真氣當真了得,周行運轉起來的時候,連他自己也不知不覺被真氣帶着一招招一步步演下去,你那最後一槍,刺的就是他下一個踏位。
我倒是佩服他竟能及時散去真氣,退卻的一刹那又能重新聚集,仍有餘力将手中槍杆擲出。
但在我看來,你已用巧招勝了他。
辟邪卻搖頭,不對。
李師大吃一驚,側頭想了想,難道你敗了?從頭到尾沒見你有絲毫敗相啊。
也不對。
辟邪笑道,黎燦看得清楚,問他去吧。
快說快說!李師纏住黎燦。
黎燦拂開他,不顧他抓耳撓腮地着急,又扒了兩口飯才慢吞吞道:吉祥若要勝辟邪,第一招已勝了。
辟邪若要勝吉祥,第二招便勝了。
後面的,不過是鬧着玩。
辟邪朗聲一笑,不錯。
他掀起左臂的衣袖,露出挽盾的左肘上青黑的一片,想必我大師哥也差不多。
原來并非真較量李師垂目将此戰又細細從頭想了一遍,道,還是學到了幾招,沒有白看你們這出戲。
戲?辟邪冷笑。
總督大人、監軍大人。
小校禀報道,皇上急召。
姜放起身道:好了,我這裡無酒,黎燦定還饞,剛才眼色使盡,你們快随他撒瘋去吧。
他同辟邪出得帳來,身邊沒有帶人,走了一段路,才問:照主子爺的意思,今日和吉祥一戰,當真是想試探能否置對方于死地麼? 師兄弟們交手雖少,卻比不得大師哥從來深藏不露。
他的武功路數與我不同,今日試探之下才知道兩人功力不相伯仲,一旦交手,隻怕是你死我活,對他對我,都是極大的麻煩。
姜放沉吟半晌,才道:主子爺覺得有這麼一天麼? 大師哥俨然就是七寶師傅轉世,骨子裡血裡浸透的都是師傅的言傳身教。
你别忘了,我們這一門,多少代浸淫宮中,是為了什麼。
姜放終于領悟,我道主子爺随駕北上,怎麼沒有人多費口舌,原來是将密旨給了吉祥。
辟邪幽然歎道:若要見個分曉,就是斬得均成首級的那一天吧。
這時已能看見皇帝銮帳裡輝煌燈火,小合子迎面走來,指了地方讓姜放等候,又道:師叔先進去不妨,皇上已叫過了。
辟邪走入帳中請安,皇帝點了點頭,今後凡有議事,你都在朕身邊聽着,京營固然重要,也比不得全局。
是。
辟邪思量着皇帝的話,覺得不能不辯,笑道,奴婢微賤,在皇上身邊聽大将們縱橫談論,有自己的意思時,隻怕會忍不住插嘴,皇上素來疼奴婢,隻怕要訓斥奴婢無禮,又會為難。
皇帝大笑,有什麼為難?不過你要是有見解,不妨當作替朕說的,朕先給你打個保票,不會怪罪你。
奴婢謝皇上恩典。
辟邪道,皇上到時候可别嫌奴婢話多。
正說笑間,傳來議事的大臣都到了,以洪定國為首,魚貫而入。
皇帝賜了衆人座位,開門見山道:衆卿,大軍在重關日久,無所作為消耗糧草事小,贻誤戰機為人所趁事大,進兵與否當有定論,就在今夜,必要有個計較。
大臣們一片沉默,戍守樂州道總兵曾廷是個急性子,悄悄地左顧右盼了一會兒,忍不住道:皇上,臣以為大軍需進便進,兵士将官當奮身為國而戰,沒有固守後方的道理。
皇帝才要點頭,卻聽他話鋒一轉,又道,隻是開拔向前,寸土寸地都是戰場,皇上督戰,激勵士氣固然不錯,但若為匈奴所趁,稍有閃失,必導緻大軍崩壞,臣以為 好了。
皇帝大怒,盡量平穩了語氣,道,卿的意思是進兵,不必再扯到其他。
臣 還有呢?皇帝截住他的話,又環顧其他大将。
曾廷的話雖然說的不中皇帝的意,卻開了個頭,立時衆人中有的認為匈奴仍會如往年一般秋季開戰,因而主張按兵不動;有的卻反駁說既然秋季開戰,何以均成自春季以來不斷搶渡,損耗兵力,更将王帳移至努西阿河一帶。
雙方争的面紅耳赤,就如平時的吵鬧。
皇帝漸漸不耐煩,正要下令進軍,洪定國卻站起身,朗聲道:各位将軍! 衆人頓時一靜,洪定國轉向皇帝道:皇上,臣以為大軍應當即刻開拔,駐守出雲隘口。
皇帝怔了怔,世子前幾日議事時惜言如金,此時有了計較了麼?請講。
洪定國笑了笑,均成以何種策略攻下努西阿渡口尚不得而知,但以重兵駐防出雲隘口,進而可戰努西阿渡口;守而可借狹窄地勢,止住渡口敗勢。
先立于不敗之地,再求索敵北進。
皇帝看了辟邪一眼,不由苦笑。
大将中有人問道:以世子所見,均成何時會開戰搶奪渡口? 至今未得均成王帳有異動的消息,隻怕早已分奇兵南下。
皇帝反诘道:所謂奇兵,去向哪裡? 雖然一定是奔着渡口來的,但努西阿河兩岸雪山對峙,這個季節也是積雪深達數尺,難以飛渡。
臣實不知均成如何突破渡口,但以精兵不斷巡邏努西阿渡口以外的河岸總是不錯的。
皇帝将搶着點頭的大将逐個仔仔細細看了一遍,可有人附議?他端着茶漫不經心喝着,能看見碧綠的茶水正随着自己的怒氣微微漣漪。
奴婢雖然不懂軍機大事,但聽世子的說法,極有道理。
辟邪的聲音卻似清涼的細雨飄灑在皇帝頭頂上。
連你也聽出道理來了?皇帝瞥了衆将一眼,你可有見解? 奴婢有什麼見解?辟邪笑道,隻是今天見皇上和姜總督不住在軍圖上指點出雲隘口,想來皇上和世子英雄所見略同。
正是,姜放也道,既然皇上也有此意,臣附議洪王世子。
兩人幾句話便烘托出皇帝的先見之明,将洪定國的光彩剝去了不少,皇帝怒氣已平。
諸将中有本來主張進兵的,也有攀附洪王的,一時紛紛附議,占了多數。
皇帝又問姜放,進軍一事已然議定,卿看兵力如何調配? 姜放道:洪王世子既然以為須不斷巡視努西阿河岸,說到精兵,中原裡以洪王麾下騎兵最精,臣以為遣洪州騎兵駐防河岸,索敵示警,不失為上策。
皇帝轉臉看着洪定國,如何? 這便将洪州騎兵擺在了最前線,洪定國冷笑,施施然躬身道:臣與洪州子弟為國捐軀在所不辭。
皇帝占到了便宜,不吝溢美之辭,道:世子一腔熱血,一片赤誠,朕看得明白。
那就準姜放所奏。
當即議定明日大軍開拔。
洪定國率洪州騎兵會合涼州震北軍戍防河岸,又遣兩萬步兵護送三十門鐵炮分别調動至努西阿渡口和出雲隘口。
皇帝大駕與樂州、京營兵馬共十二萬押後,次日正午點炮祭旗,浩浩蕩蕩北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