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公案

關燈
版本:清代小說。一百四十五回。

    作者:不題撰人。

    内容:叙述清官于成龍鋤強扶弱的故事。==============================================================================

    評書傳統書目。長篇。編創于清末。石玉昆纂弄的《三俠五義》(《包公案》)問世以後,北京一些有編創能力的評書藝人紛起效仿,纂弄新書,《于公案》就是其中影響較大的一種。據雲遊客《江湖叢談》稱:《于公案》的編創者是北京前輩評書名家牛瑞泉,由他傳給劉竹橋,劉竹橋再傳給群福慶,遂在北京說書界流傳開來。也有一說,傳其首創者為一煙館中的旗籍煙客,書中老五義中大爺——手使“奪命狼簽”的萬裡煙雲車雲普即以作者為原型(見于金受申《談談評書》,載《立言畫刊》二百一十五期)。

    北京評書界擅長說《于公案》的先後有群福慶、張榮玖、廷正川等人。書叙清康熙朝清官于成龍出京西巡,途中斷案破案、除奸拿賊事。于成龍實有其人,見于《清史列傳》,與評書中于公事迹不同。最初說此書,在于公出京前還有松棚會和于公私訪煤窯兩段書,從群福慶迤後說此書者删去前文,而從于公奉命赈濟山西、押資出京說起,到石鐵驿一段書前,共有十個單段,叙于公在英雄義士東方普、伍公然、計廉、李雲等協助下,四處誅殺惡人,所遇盜魁鮮有能脫逃者。書中有一些好人如臧青、侯傑等皆因某種原因落難而死,而有的說書人,如張榮玖講說此書,為适應聽衆心理,則不把臧、侯等說死。該書叙至于公入山西後,情節逐漸緊張,間有閑情逸緻,如“火中見蓮”,引人入勝。後套還有盤蛇三套、沖天會館、于公回京等回目,鮮見講說者。光緒年間坊間刻本《于公案》、《于公案奇聞》與評書書道兒大異。至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于公案》一書已瀕臨失傳,未見完整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