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回 遇美

關燈
否?”珍娘才發聲曰:“且稍待。

    ”其聲清如雛鳳,啭比流莺,使人之意也消。

    仲堪猶未下階,排二排三亦一哄至,謂仲堪曰:“今晚阿媽為妹夫接風,名為合家歡,六妹速偕妹夫往,須知此席亦合卺酒耳。

    ”排六曰:“誰是你妹丈,值德臊人臉,蕭史自有弄玉在,行看跨鳳同去矣。

    ”排三已會其意,且于假母前屢袒珍娘者,排二、排六亦從仲堪去。

    排三獨往慰珍娘,至則珍娘方施栉沐,發長委地,光可鑒人。

    排三曰:“萼綠華亦慕羊權,吳彩鸾将嫁文箫耳,仙子思凡,可稱難得。

    ”珍娘泫然曰:“姊休笑我,業瞰此間飯,坐視諸妹妹賺錢養我,我何忍?當從按拍,對酒催筝,分曹射覆之豪,隔座藏鈎之樂。

    譬請逢場作戲,番譜奕棋,枰散劇終,依然故我。

    我當時何嘗不為,若思玷污清白,不得我同意,我誓死而已。

    今見來者戀戀于我,故為阿媽稍博數金。

    強欲推人人穽,我固不改初志也。

    ”排三乃回房檢衣履數事,助之修飾,姗姗随排三出。

    兩行華燭,一部清歌,黨尉烏羊,盧家蒸鴨,假母方延仲堪踞上座,排一、排七急舉壺奉酒,流匙承肴以相勸,排六更揚揚有得色。

    以為仲堪固彼之佳客也,誰知許飛瓊已天風吹下耶,排三攜珍娘置仲堪右。

    假母諸姬均出,不意仲堪凝睇相望,如阮夫人靓妝而坐,眉梢橫黛,眼角施朱,頰不豐而自腴,唇不點而亦豔。

    花如知暖,氣欲襲衣,步果淩渡,塵疑生襪,仲堪停杯不語,以為聊樂,我願意矣,不識薄福書生,能消受此溫柔鄉否?假母見珍娘猝至,如獲異寶,乃笑問仲堪曰:“公子生公說法,頑石點頭。

    吾一年來未曾見渠梳裡矣。

    ”又謂珍娘曰:“公子汝恩人,且歌一曲以侑公子酒。

    ”珍娘乃撥琵琶歌曰: 舉棹年少唱新詞,聽似竹枝女兒。

    已經客愁無奈何,禁他彎彎月子歌。

    分是水窗眠不穩,支畫枕,要待宵聲靜。

    夜航開,鄉夢來,驚回玉河秋雁哀。

     右調河傳 纏綿悱恻,細響铮铮。

    仲堪曰:“久不聽南腔矣,煙雨樓前,鴛鴦湖畔,相與誦竹垞老人詞,有此清芬,無此悲思。

    卿從何處得來耶,能為我續一阕否。

    ”珍娘遂輕撚慢攏,曼聲歌曰: 碧天涼,露秋時,吹瘦玉參差。

    風情滅,似赤蘭橋畔,殘柳絲絲。

    欲寫濕紅箋子寄,怎生書,千萬相思。

    但描心字,一鈎是月,三點成伊。

     右調極相思仲堪曰:“可兒可兒。

    笛裂桓伊,琴咽安道矣。

    ”諸姬各請獻技,仲堪聞此,知珍娘自是素心人。

    豔曲淫哇,不堪污耳,遽曰:“勿歌勿歌,今有七人在坐,珍娘尤難得與宴,我輩曷行一酒令,首句古詩,次句詞牌,三句千字文,姐兒識字多,當亦不難。

    ”假母曰:“珍娘較易,排三、排六亦可附骥尾,排二、排七恐不能勉強。

    老婦則自願受罰。

    ”仲堪曰:“媽之令,由我代,我且先說。

    ”乃曰: 淡妝濃抹總相宜,多麗,容止若思。

     仲堪既飲令杯,次及排六,排六見珍娘在坐,即曰: 晚雨留人入醉鄉,醜奴兒,接杯舉觞。

     排二聞之,斟酒前曰:“六妹吃酒莫吃醋,請速幹此杯。

    ”遂接令言曰: 老大嫁作商人婦,雙雙燕,爰育黎首。

     排三笑曰:“二姊不但想嫁,還想養娃子,真不識羞。

    ”排二曰:“讓若輩為媽當門戶。

    ”亦接令曰: 猶有傲霜枝,賀新郎,毛施淑姿。

     仲堪曰:“老三語妙雙關,普席應賀一杯。

    ”珍娘至此,情不自禁,亦舉杯一飲而盡。

    末座是假母,仲堪代言曰: 嫣紅姹紫遙相映,東風齊,著力寸陰。

     假母飲訖,排六曰:“我輩不能勝珍姊。

    ”仲堪曰:“獨爾饒舌。

    ”排七曰: 隔花臨水時一見,聲聲慢,弦歌酒燕。

     仲堪曰:“不失本來面目,殊佳。

    ”最後為珍娘。

    亦笑曰:花不能言意可知,鳳凰台上憶吹箫,夫唱妻随。

     合座均贊結語,謂有後福。

    時已魚更三躍矣。

    仲堪不勝酒力,仍扶入排六室。

    奚僮持燈回棧去。

    此為仲堪留宿武氏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