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舊地重遊
關燈
小
中
大
區亞雄這番驚歎,他兄弟也有些不解。
殷克勤是個久不見面的老朋友,自然更是奇怪,都不免一同呆望了他。
他正端了一杯茶,慢慢地要喝下去,看到兩人對他注意,便将茶杯放了下來,笑道:&ldquo我不歎别人,我歎我自己。
我們辛辛苦苦一天八小時到十小時的工作,決不敢有十分鐘的怠工。
偶然遲到十分鐘,也是很少見的事。
至于意外的錢,不但沒有得過一文,也沒有法子可得一文。
這一份兒誠懇,隻落到現在這番情形!&rdquo說着,便将右手牽着左手藍布罩袍的袖子抖了幾抖。
殷克勤笑道:亞雄兄,不用說了,你的意思,我明白了。
你以為你奉公守法,窮得餓飯,那處在反面的,卻穿得好,吃得好,還要在人家面前搭上三分架子,充一個十全的好人。
&rdquo亞雄道:&ldquo可不就是!&rdquo殷克勤笑道:&ldquo亞雄兄,你雖然還幹着這一項苦工作,可是兩位令弟,現在都有了辦法。
你就住在家裡休息,有他們兩位賺大錢的老闆,也不至為生活發愁。
&rdquo亞雄道:&ldquo我倒不是為生活而發生感慨,我覺得做壞人,不但沒有法律制裁,也沒有人說他一句壞話。
作好人呢,固然不必圖什麼獎勵,有時還真會在社會上碰釘子,這叫人何必做好人呢?&rdquo 亞英想着殷經理這種賄賂行為,在重慶市場上是很普通的,照說收支票的人,雖然不對,拿出支票來的人,也是一種不合法行為。
如果他哥哥隻管說下去,殷克勤是會感到難為情的,便在桌子下面用腿輕輕碰了亞雄兩下,笑道:&ldquo不必再讨論這些閑話了。
我們該和殷經理先留下一句話。
&rdquo說着将臉掉過來,對着殷克勤道:&ldquo有一位舍親,由廣州灣那邊押了一大批貨入口,大概今明天可以到海棠溪,若有西藥的話,你要不要?&rdquo殷克勤道:&ldquo我們作生意的人,現在隻要有錢,沒有不進貨的道理。
隻是要考慮這貨,是不是容易脫手的。
&rdquo亞英笑道:&ldquo我們這位舍親,也是百分之百的生意經。
假如不是容易脫手的貨,他也不會千辛萬苦的從那邊帶了來。
我想他一定是先把各種貨物的行情,打聽好了,再去辦貨的。
&rdquo殷克勤想了一想,點頭道:&ldquo這樣好了,令親來了,請通知我一聲,我請他吃飯,由二位作陪。
&rdquo亞雄笑道:&ldquo怪不得館子裡生意這樣好,你們作大老闆的人,對于請客,那是太随便了。
我那舍親姓什麼,你都不曾問得,我們口頭上一介紹,你就要請他吃飯,現在小請一頓客,已非數千元以上不辦,更不用說大請了。
&rdquo殷克勤笑道:&ldquo令弟知道我在商人中,并不是揮霍的人。
這樣随便請客,可以說是商人的一種風氣,也可以說是一種生意經。
演變的結果,那不願接洽生意的人,常常可以這樣說:&lsquo他飯都沒有請我吃過一頓,我理他作什麼?&rsquo這麼一來,每一趟生意的成功,吃個十回八回館子,那簡直算不了什麼一回事。
&rdquo亞雄笑道:&ldquo仔細想來,這不是行商請坐客,也不是坐客請行商,乃是消費者請商人。
你們請客的那一筆帳,都記在貨品身上。
老實說,像你們老闆們這樣慷慨的花錢,我們消費者在一邊看到,心裡就想着,又有什麼貨品要漲價了。
&rdquo殷克勤笑道:&ldquo我們商人,還有貨換人家的錢,至于銀行蓋上七層大廈、十層大廈,你就沒有聯想到有些物品要漲價嗎?&rdquo亞雄笑道:&ldquo有的。
昨天上午,我還為着銀行招待所招待貴賓,白吃白住,發生極大的感慨。
那些錢是由銀行由經理掏腰包呢?還是由會計主任掏腰包呢?老實說,為了這些,我對于世界上所有的商人,都不發生好感。
商人是什麼,商人就是生産者和消費者之中的一群寄生蟲&hellip&hellip&rdquo 他說得高興了,隻管把他的感覺陸續的說了出來,直到說出寄生蟲這個名稱,覺得實在言重,便立刻笑道:&ldquo高調是高調,事實是事實,我自己就有着很大的矛盾,我兩個兄弟不都是商人嗎?&rdquo殷克勤笑道:&ldquo我們也不十分反對亞雄兄這話。
亞英兄是個學醫的,我也是個學醫的,若不是戰争壓到我們頭上,也許我們兩個人還都在學醫,或者考取了公費,已去喝大西洋的水了。
現在有什麼法子呢?要繼續求學,根本沒有這種機會,而且家庭情況變了,也不能不叫我出來作事,以維持家庭的開支。
談到作事,如今隻有作生意比較容易掙錢,我就走上作生意的這條路。
等到戰事結束了,隻要有法子維持生活,我決定繼續去學醫。
就是年歲大了,不能再學醫,我也當另想個謀生之道,我決不這樣渾水摸魚,再作生意了。
&rdquo 亞英道:&ldquo現在作生意,也許有點渾水摸魚的滋味,然而到了戰後,社會的情形恢複了常态,難道還是渾水摸魚嗎?&rdquo殷克勤望了亞雄笑道:&ldquo若照亞雄兄的說法,作商人的永久是渾水摸魚呢!&rdquo這樣說着,大家都笑了。
亞英在身上掏出一張百元的鈔票,擡起手來向經過的茶房,招了一招。
茶房走過來笑道:&ldquo這桌上的帳,殷經理已經代付過了。
&rdquo亞英看他時,殷克勤微笑道:&ldquo在這個地方,我要插嘴會帳的話,無論你有什麼本領,你也會不了帳,這個地方我太熟了。
每天至少來一次。
&rdquo那茶房點頭道:&ldquo剛才殷經理會那張桌子的帳時,已經存錢在櫃上了。
&rdquo說着,他檢點了桌上的碗碟,自行離去。
亞英笑道:&ldquo這個茶房說話,還帶上海口音,年紀又輕,照例不會太知道對客人客氣的。
但是他左一聲殷經理,右一聲殷經理,大概殷兄在這裡,果然不錯,我們隻好叨擾了。
&rdquo亞雄皺了眉道:&ldquo隻是今天的叨擾,我覺得不大妥當,人家正在所費不赀之時&hellip&hellip&rdquo說着微微一笑。
亞英笑道:&ldquo我們不是外人,話都可以說,你以為克勤兄今天有損失嗎?他這五千元,不會白花,遲早會撈回來的,也許現在就已經撈回來了。
做生意的人,講個算盤上不讓毫厘,真有忍痛五千一萬的胡亂向外花錢的嗎?&rdquo殷克勤聽了這話,并不怪他幸災樂禍,隻是嘻嘻地笑着。
亞雄雖感覺到兩日來每一次的聚會,都可以得着許多知識,多談一會也好,然而擡頭一看食堂牆上的時鐘,已到八點,因此向亞英道:&ldquo我該辦公去了。
中午這頓飯,假如可以不去叨擾人家,就不叨擾人家吧。
你也應當去看看二姐,她到重慶來了這樣久,你還沒有見過面呢!她住在溫公館,你可以先打個電話去問問。
&rdquo說着向殷克勤道謝而去。
亞英此時無事,倒感覺無聊,走出了廣東館子,站在人行道上,東西兩頭望着出了一會神。
自言自語地笑道:&ldquo截至現在為止,我還沒有花過一個錢呢!&rdquo于是兩手插在大衣袋裡,閑散的在街上走着。
忽然一想,何不到拍賣行裡去看看,也許還有一些用得着的東西?想到這裡,不免伸手到西服口袋裡,覺得裡面的鈔票是鼓鼓的。
他又繼續地想着,把這些鈔票花光了,也不要緊,眼前幾個熟朋友都很有錢,随便向哪個借個幾千元都不會推辭的。
于是就朝着最大的一家拍賣行進去參觀。
因為這時還在上午,還不到拍賣行的買賣時間,兩三個店夥正在整理着挂竿上的舊衣服。
帳房先生拿了一份報,坐在帳櫃裡。
口裡打着藍青官話,在那裡自言自語地讀社論。
還有兩個店夥,将頭伸在一處圍了玻璃櫃子,站着在看一樣東西。
看時,乃是一張填滿了号碼的單子,大概是一張儲蓄獎券的号碼單。
由此看着,他們是相當的閑了。
亞英不去驚動他們,他們也不來注意客人。
亞英看左屋角一道衣架上,總挂有上百套西服,雖然舊的極多,也有若幹是顔色整潔的。
便背了手,順着衣架子,一件件的看去。
正注意看着,偶然有幾下高跟皮鞋響聲,送進了耳鼓,也不曾去理會。
随後,又陸續聽到兩個婦女說話的聲音。
聽到一個男子聲音道:&ldquo賣給我們也可以,但我們出不了那多價錢,最好是寄賣,多賣到一些錢。
&rdquo又聽到一個女子聲音道:&ldquo寄賣要多少時候,才賣得了呢?&rdquo亞英覺得這個人聲音很熟,不免回轉頭來看上一看。
原來是兩個少年女子,站在櫃台邊和拍賣行裡人說話。
其中有個女子手上夾了一件青呢大衣,恰好她回過頭來向四處打量着,亞英看清楚了,她正是亞傑的好友朱小姐。
在亞傑沒有改行做司機前,兩人已達到訂婚約的階段了,自從亞傑改行以後,很久不曾見面,沒有聽到過她的消息,不料會在這裡遇到她
殷克勤是個久不見面的老朋友,自然更是奇怪,都不免一同呆望了他。
他正端了一杯茶,慢慢地要喝下去,看到兩人對他注意,便将茶杯放了下來,笑道:&ldquo我不歎别人,我歎我自己。
我們辛辛苦苦一天八小時到十小時的工作,決不敢有十分鐘的怠工。
偶然遲到十分鐘,也是很少見的事。
至于意外的錢,不但沒有得過一文,也沒有法子可得一文。
這一份兒誠懇,隻落到現在這番情形!&rdquo說着,便将右手牽着左手藍布罩袍的袖子抖了幾抖。
殷克勤笑道:亞雄兄,不用說了,你的意思,我明白了。
你以為你奉公守法,窮得餓飯,那處在反面的,卻穿得好,吃得好,還要在人家面前搭上三分架子,充一個十全的好人。
&rdquo亞雄道:&ldquo可不就是!&rdquo殷克勤笑道:&ldquo亞雄兄,你雖然還幹着這一項苦工作,可是兩位令弟,現在都有了辦法。
你就住在家裡休息,有他們兩位賺大錢的老闆,也不至為生活發愁。
&rdquo亞雄道:&ldquo我倒不是為生活而發生感慨,我覺得做壞人,不但沒有法律制裁,也沒有人說他一句壞話。
作好人呢,固然不必圖什麼獎勵,有時還真會在社會上碰釘子,這叫人何必做好人呢?&rdquo 亞英想着殷經理這種賄賂行為,在重慶市場上是很普通的,照說收支票的人,雖然不對,拿出支票來的人,也是一種不合法行為。
如果他哥哥隻管說下去,殷克勤是會感到難為情的,便在桌子下面用腿輕輕碰了亞雄兩下,笑道:&ldquo不必再讨論這些閑話了。
我們該和殷經理先留下一句話。
&rdquo說着将臉掉過來,對着殷克勤道:&ldquo有一位舍親,由廣州灣那邊押了一大批貨入口,大概今明天可以到海棠溪,若有西藥的話,你要不要?&rdquo殷克勤道:&ldquo我們作生意的人,現在隻要有錢,沒有不進貨的道理。
隻是要考慮這貨,是不是容易脫手的。
&rdquo亞英笑道:&ldquo我們這位舍親,也是百分之百的生意經。
假如不是容易脫手的貨,他也不會千辛萬苦的從那邊帶了來。
我想他一定是先把各種貨物的行情,打聽好了,再去辦貨的。
&rdquo殷克勤想了一想,點頭道:&ldquo這樣好了,令親來了,請通知我一聲,我請他吃飯,由二位作陪。
&rdquo亞雄笑道:&ldquo怪不得館子裡生意這樣好,你們作大老闆的人,對于請客,那是太随便了。
我那舍親姓什麼,你都不曾問得,我們口頭上一介紹,你就要請他吃飯,現在小請一頓客,已非數千元以上不辦,更不用說大請了。
&rdquo殷克勤笑道:&ldquo令弟知道我在商人中,并不是揮霍的人。
這樣随便請客,可以說是商人的一種風氣,也可以說是一種生意經。
演變的結果,那不願接洽生意的人,常常可以這樣說:&lsquo他飯都沒有請我吃過一頓,我理他作什麼?&rsquo這麼一來,每一趟生意的成功,吃個十回八回館子,那簡直算不了什麼一回事。
&rdquo亞雄笑道:&ldquo仔細想來,這不是行商請坐客,也不是坐客請行商,乃是消費者請商人。
你們請客的那一筆帳,都記在貨品身上。
老實說,像你們老闆們這樣慷慨的花錢,我們消費者在一邊看到,心裡就想着,又有什麼貨品要漲價了。
&rdquo殷克勤笑道:&ldquo我們商人,還有貨換人家的錢,至于銀行蓋上七層大廈、十層大廈,你就沒有聯想到有些物品要漲價嗎?&rdquo亞雄笑道:&ldquo有的。
昨天上午,我還為着銀行招待所招待貴賓,白吃白住,發生極大的感慨。
那些錢是由銀行由經理掏腰包呢?還是由會計主任掏腰包呢?老實說,為了這些,我對于世界上所有的商人,都不發生好感。
商人是什麼,商人就是生産者和消費者之中的一群寄生蟲&hellip&hellip&rdquo 他說得高興了,隻管把他的感覺陸續的說了出來,直到說出寄生蟲這個名稱,覺得實在言重,便立刻笑道:&ldquo高調是高調,事實是事實,我自己就有着很大的矛盾,我兩個兄弟不都是商人嗎?&rdquo殷克勤笑道:&ldquo我們也不十分反對亞雄兄這話。
亞英兄是個學醫的,我也是個學醫的,若不是戰争壓到我們頭上,也許我們兩個人還都在學醫,或者考取了公費,已去喝大西洋的水了。
現在有什麼法子呢?要繼續求學,根本沒有這種機會,而且家庭情況變了,也不能不叫我出來作事,以維持家庭的開支。
談到作事,如今隻有作生意比較容易掙錢,我就走上作生意的這條路。
等到戰事結束了,隻要有法子維持生活,我決定繼續去學醫。
就是年歲大了,不能再學醫,我也當另想個謀生之道,我決不這樣渾水摸魚,再作生意了。
&rdquo 亞英道:&ldquo現在作生意,也許有點渾水摸魚的滋味,然而到了戰後,社會的情形恢複了常态,難道還是渾水摸魚嗎?&rdquo殷克勤望了亞雄笑道:&ldquo若照亞雄兄的說法,作商人的永久是渾水摸魚呢!&rdquo這樣說着,大家都笑了。
亞英在身上掏出一張百元的鈔票,擡起手來向經過的茶房,招了一招。
茶房走過來笑道:&ldquo這桌上的帳,殷經理已經代付過了。
&rdquo亞英看他時,殷克勤微笑道:&ldquo在這個地方,我要插嘴會帳的話,無論你有什麼本領,你也會不了帳,這個地方我太熟了。
每天至少來一次。
&rdquo那茶房點頭道:&ldquo剛才殷經理會那張桌子的帳時,已經存錢在櫃上了。
&rdquo說着,他檢點了桌上的碗碟,自行離去。
亞英笑道:&ldquo這個茶房說話,還帶上海口音,年紀又輕,照例不會太知道對客人客氣的。
但是他左一聲殷經理,右一聲殷經理,大概殷兄在這裡,果然不錯,我們隻好叨擾了。
&rdquo亞雄皺了眉道:&ldquo隻是今天的叨擾,我覺得不大妥當,人家正在所費不赀之時&hellip&hellip&rdquo說着微微一笑。
亞英笑道:&ldquo我們不是外人,話都可以說,你以為克勤兄今天有損失嗎?他這五千元,不會白花,遲早會撈回來的,也許現在就已經撈回來了。
做生意的人,講個算盤上不讓毫厘,真有忍痛五千一萬的胡亂向外花錢的嗎?&rdquo殷克勤聽了這話,并不怪他幸災樂禍,隻是嘻嘻地笑着。
亞雄雖感覺到兩日來每一次的聚會,都可以得着許多知識,多談一會也好,然而擡頭一看食堂牆上的時鐘,已到八點,因此向亞英道:&ldquo我該辦公去了。
中午這頓飯,假如可以不去叨擾人家,就不叨擾人家吧。
你也應當去看看二姐,她到重慶來了這樣久,你還沒有見過面呢!她住在溫公館,你可以先打個電話去問問。
&rdquo說着向殷克勤道謝而去。
亞英此時無事,倒感覺無聊,走出了廣東館子,站在人行道上,東西兩頭望着出了一會神。
自言自語地笑道:&ldquo截至現在為止,我還沒有花過一個錢呢!&rdquo于是兩手插在大衣袋裡,閑散的在街上走着。
忽然一想,何不到拍賣行裡去看看,也許還有一些用得着的東西?想到這裡,不免伸手到西服口袋裡,覺得裡面的鈔票是鼓鼓的。
他又繼續地想着,把這些鈔票花光了,也不要緊,眼前幾個熟朋友都很有錢,随便向哪個借個幾千元都不會推辭的。
于是就朝着最大的一家拍賣行進去參觀。
因為這時還在上午,還不到拍賣行的買賣時間,兩三個店夥正在整理着挂竿上的舊衣服。
帳房先生拿了一份報,坐在帳櫃裡。
口裡打着藍青官話,在那裡自言自語地讀社論。
還有兩個店夥,将頭伸在一處圍了玻璃櫃子,站着在看一樣東西。
看時,乃是一張填滿了号碼的單子,大概是一張儲蓄獎券的号碼單。
由此看着,他們是相當的閑了。
亞英不去驚動他們,他們也不來注意客人。
亞英看左屋角一道衣架上,總挂有上百套西服,雖然舊的極多,也有若幹是顔色整潔的。
便背了手,順着衣架子,一件件的看去。
正注意看着,偶然有幾下高跟皮鞋響聲,送進了耳鼓,也不曾去理會。
随後,又陸續聽到兩個婦女說話的聲音。
聽到一個男子聲音道:&ldquo賣給我們也可以,但我們出不了那多價錢,最好是寄賣,多賣到一些錢。
&rdquo又聽到一個女子聲音道:&ldquo寄賣要多少時候,才賣得了呢?&rdquo亞英覺得這個人聲音很熟,不免回轉頭來看上一看。
原來是兩個少年女子,站在櫃台邊和拍賣行裡人說話。
其中有個女子手上夾了一件青呢大衣,恰好她回過頭來向四處打量着,亞英看清楚了,她正是亞傑的好友朱小姐。
在亞傑沒有改行做司機前,兩人已達到訂婚約的階段了,自從亞傑改行以後,很久不曾見面,沒有聽到過她的消息,不料會在這裡遇到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