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回 國民軍鏟除封建制 清帝妃實行平民化

關燈
話說攝政王拔一出劍來,欲要把大福晉和楊伴兒兩個人砍死,待到動手時,那楊伴兒已是溜之乎也。

    又想,自己是個攝政王,若把這事宣揚出去,與自己名譽大有妨礙。

    現在正謀複辟清朝,成功之日,那天大福晉說不定也有皇太後的希望。

    倘若她打壞,也要累及溥儀,于複辟阻礙,亦是不少。

    今見大福晉,跪在面前,眼淚汪汪地隻是向他苦苦哀求,頓時想到多年夫妻也未免有些不忍。

    便慢慢地将這怒氣平了下去,由此一來,隻得長歎一聲,對大福晉下了一道嚴格的話:“不準再與楊伴兒往來,否則留心腦袋。

    ” 大福晉聞得此言,如囚犯聞了赦诏一般如何不答應,遂扶着攝政王進去,走到内室,聽得桌上電話亂響,攝政王接過來一聽,原來是張大将軍,請攝政王到瑾太妃那兒奏請複辟。

    攝政王随即應允,當夜命洵貝勒乘了汽車進宮豈知瑾太妃堅執不從,她說與其看清室滅族,不如自己先死,免得無顔去見先帝。

    後經衆臣和内監勸阻,張勳力保無憂,瑾太妃終是不聽,大罵康有為,誤了先帝,如今又要弄溥儀入圈套了,他害得清廷骨肉離異,心還不足,必要弄得滅族才肯放棄哩。

    瑜太妃也再三的解釋不應複辟的利害關系,無奈那喪心病狂的張大辮等早已木已成舟不能停頓,北京城内重複龍旗招飄,立時呈出滿清舊時的氣象來。

    這種消息傳到各省,一般督軍,也有事前已贊成的,有口裡附和,有不出口而默許的,也有看風頭做事的,騎着牆看誰勝,就望那邊倒,也有幾個不贊成的,其是,倒惱了一位在野的偉人。

    此人是誰,就是清代陸軍三傑之一的段祺瑞。

    他在袁世凱做總統任期,也做過内閣總理因不洽輿情下野。

    他身雖在野,威望尚在。

    于是便在馬廠誓師,聲讨複辟一黨一張勳,通電全國馮國璋首先響應,李純等和之,聲勢浩大,當下段祺瑞率兵進京,把張勳的辮子兵,打的四散奔逃。

    張勳也躲入荷蘭使館。

    這樁事果然為難了宣統帝,因這複辟的事,雖是張勳主謀,然而宣統究竟是主要份子。

    況且打倒複辟的軍隊,大炮直往宮中飛入,溥儀是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如何不怕呢?瑾瑜兩妃知這場大禍,已被一班舊臣們闖下來了,更是着急。

    當時即與英文教習莊士敦商量,請他保護着宣統,把他送入德國使館。

    一面就請各國公使,向段祺瑞交涉,停止攻擊,并向國民政一府,聲明這次複辟完全出于張勳等一班臣下的主張,确非清室主意。

    況且廢帝年幼沒有力量來壓制他們,所以弄得人民塗炭。

    段祺瑞想張勳已經逃走,複辟亦以消滅,況且前次下台,是為府院相争。

    黎元洪已逃入公使界,也是失卻民國總統的資格。

    他的權位仍舊恢複遂電馮國璋由副總統繼任代理大總統。

    對于清室這樁複辟事,也不加深究。

    那宣統也暗暗裡由德國公使館跑回宮内。

    迨到冬季,廢帝宣統實行大婚禮。

    那天三更時分,由内監傳命,用銮輿往迎新人,從皇城根走安定門,過了丁字街,進東安門,再入東華門軍一警前導,到東華門止住。

    軍一警随着鹵簿直到了乾清門外,也停止了,銮輿直進乾清宮,方才停下來。

    自乾清門到大殿,都用紅緞毯鋪地,殿上燈燭輝煌,有說不盡的華美。

    宮門外面侍衛十六人,都執長槍和指揮刀,站在門前。

    殿旁列着大鐘巨鼓,以及古時帝王祭太廟樂器,殿階之下,二人着黃緞衣服,手裡拿着金編戲鞭一根,樂工的奏樂,止樂,悉瞧戲鞭動作,戲鞭交叉時樂聲大作,戲鞭分開時,樂聲便立刻停止,還有戲鞭上合作大樂,下垂鳴細樂的分别。

    又有黃衣黃帽的内監二人,各執靜鞭一支,這個東西,是古時天子上殿所用。

    靜鞭響三下,文武兩邊排,就是這個意思。

    因天子升殿,一經靜鞭三響,文武立時無聲。

    中正殿上,又放着黃緞的華蓋,這華蓋是表示天子出殿用的,在這個時候,大禮官引着溥儀就位行敬迎禮,樂聲三奏戲鞭上合,大樂齊作,溥儀退入,由載洵、載振兩王福晉,引新人就位,那面也有大禮官引溥儀就位,大禮官唱禮。

    溥儀夫婦并立行天地禮,奏樂,樂止行祖先禮,仍奏樂,樂止由大禮官慢唱皇婚禮,并加冠禮,禮畢。

    行君臣禮,到君臣禮行定,才行夫婦交拜禮,禮畢。

    溥儀夫婦正位,受大臣及親王們的朝賀禮。

    這時滿族親王們依着三跪九叩首的舊規,朝拜過了,就是些親王福晉等一一行禮畢,才是滿漢大臣,列班朝拜,大臣之後,便是太監宮女,也都齊齊叩拜,朝禮既畢,由大禮官唱退班禮,四班宮女各掌着明燈,送新夫婦進宮。

    香氣氤氲,真是一件洞天之樂。

    溥儀入宮,身穿着黃緞服嵌金馬褂,載着雀頂金翎,神采奕奕。

    溥儀夫人也穿着黃緞子繡袍,胸前佩着金珀球頭上戴着緞髻,金钗銀钿,益顯出她的龍鳳之姿來。

    第二天,是溥儀接見個人的日期。

    這天上午溥儀夫婦同升大殿,後面是洵振兩貝勒的福晉,侍立在夫人之側,當時樂聲齊奏,外賓分班入賀,溥儀微笑着,并一操一起很純一熟的英語說道“咱們今天和諸位同在一堂,是非常的榮幸,又承諸位相賀,咱也很是感激,願諸位今後共享安全的樂處。

    ” 說着,便和外賓一握手,各國公使始興辭而出。

    外賓既去,又是些清室大臣,如寶琛、梁敦産、聯芳、世續等也列着隊就殿階下朝拜。

    因辜鴻銘來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