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回 陰氣慘慘鬼鬧園林 大言煌煌官禁鴉片

關燈


    若要她戒除吸煙,真是一性一命交關。

    況且知道慶親王也有煙瘾,欲借英人不允禁種的話,掩人耳目。

    今聞慶親王奏說,英政一府以鴉片為害人之物,未免心裡有些着急直至聽到逐年遞減,以十年為限,她想我已經七十了,若再加十年,便能一抽一到八十歲。

    這個好事,如何不做,所以說甚好,便照準辦理了。

    但是中國這鴉片之禍,由來已久。

    從道光二十一年,由林則徐厲行禁煙土,引起中英交涉,鬧到五口通商,八口通商,甚至沿江海的要埠,租借外人,什麼四國聯軍入京呀,八國聯軍入京呀,中法之戰呀,中日之戰呀,推原禍始,由總鴉片流毒中國。

    不因鴉片,人民不至吸窮,國家不至一抽一弱。

    到得光緒三十二年十月,忽然由政務處提出禁煙辦法。

    這一樁事,總算是滿清政一府辦新政的好處。

    可惜到了民國二十餘年,仍未禁絕,實在是中國人的一種恥辱。

    單說慶親王見西太後準了禁煙辦法,便辭了出來。

    到了軍機處,便把禁煙章程交與軍機章京繕發。

    回到王府,見司阍太監進來,手中拿着大紅片子,說道:“黃大人求見王一爺。

    ” 慶親王見了名片,知是軍機袁世凱手底下的紅人,曾做過一任濟道。

    因為袁世凱入了軍機他便跟着進京。

    在西城開了一家北京新聞,專探革命一黨一消息。

    其人姓黃名祺,廣東人氏。

    慶親王便叫接見,那黃祺進了大廳,請安已畢。

    慶親王便問:“這幾天外面可有什麼消息。

    ” 黃祺見問便答道:“卑職聞政一府禁煙,政務處已拟定條陳,但督辦一缺,現任何人,所以特來叩谒探詢。

    ” 慶親王道:“禁煙是内政,将來屬于民政部,一定是肅王善耆坐辦或是陸宗輿吧。

    ” 黃祺一聽肅王督辦,心中不免躊躇,坐辦陸宗輿,是南方人,在他身上或可揩油。

    主意想定,别叙寒暄。

    慶親王見他是來探聽禁煙消息的,便舉起茶杯送客。

    黃祺辭了出來,回到報館。

    躺在彌陀榻上,一抽一了一會大煙,已是六點餘鐘,便令開飯用過晚膳。

    又一抽一了一會大煙,便踱進編輯室,見編輯已經編稿。

    便問:“今日有什麼好消息?” 那編輯先生說道:“上谕已經下來,禁煙大臣已經派肅親王善耆,副大臣陸宗輿。

    ” 黃祺說道:“我聞得陸宗輿有病,不能到行哪。

    ” 編輯先生以為總辦聽來消息,一定是确實,便在上谕後段編了一條新聞,說副大人陸宗輿現抱采薪之憂,一時不能到任。

    政一府另行物色相當人繼任雲雲,将稿發了出去。

    次日就登載出來了。

    那陸宗輿見了上谕派他為禁煙副大臣自然是一一團一高興。

    早晨上朝謝恩回來,見北京新聞在上谕後面登了他有病新聞,便十分不快。

    他想這新聞,不知是誰與他過不去,這事非自己去交涉不可。

    便命備馬車到報館,由東到西,不消一刻,到了報館門口,剛将馬車停住。

    隻見裡面走出一個人來,說道:“車上不是陸大人嗎?總辦在宅裡等候已久,請大人到宅就是。

    ” 便領着馬車到間壁一條胡同内大門停住。

    那人便請陸大人下車,引了進去,到了客廳,那部辦黃祺,早已衣冠齊整地候在那裡。

    陸宗輿見是一員觀察不免也要客氣起來。

    彼此寒暄一番。

    便問這條新聞的出處。

    那黃祺便将新聞底稿拿了出來陸宗輿一見稿子,便吓得閉口無言,原來這底稿所載的是說該大臣抱有瘾疾,十分深重。

    為朝廷所知,大有朝不保夕之勢。

    下面尚有許多記載,于他個人有關,俱用紅筆勾去了。

    并且這稿子是軍機處起稿用的紙。

    陸宗輿此時額頭上隻是流汗。

    倒是黃祺若無其事地說道:“大人不必擔憂,好在這事尚未揭曉,卑職明天由報館更正就是了。

    ” 陸宗輿是善于應酬的人,被他一提,便打恭作揖地向黃祺說道:“貴報不攻擊私人,鄙人是早已知道,不過這事關礙鄙人前程很大,還請幫忙才是。

    ” 便在靴統内一抽一出一張賬房銀票,押在茶杯底下,便告辭出去。

    次日便備一份禮,送與慶親王,名曰炭敬,據雲是五萬銀子。

    黃祺得人錢财,與人消災。

    便在報上登了傳聞不實的新聞,才算了案。

    正是:疑心生暗鬼設計敵官僚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