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八回 炸督署志士捐軀 籌軍饷華僑奮臂

關燈
話說中國自拳匪亂後。

    外人蹂一躏了北京,還鬧得辱國喪師,賠償損失。

    國家元氣,因此大傷。

    那廣東一班革命一黨一人,鑒于國勢日非,有機可乘,當由鄭士良招集舊時一黨一同志,迳入惠州起事。

    由史堅如入羊城,以響策應。

    這時孫文正在日本,便偕同四個外國軍官繞道香港,潛入内地,親率各方健兒,組織訓練革命軍隊,以救危亡。

    豈知孫文到了香港,剛一發動,即為香港政一府偵知。

    這香港是英國租界,不能作軍事行動。

    當行監視,孫文計劃不能施行。

    遂變計命楊衢雲李紀堂小白留在香港,暗地裡接濟。

    鄭士良負惠州一方全責。

    孫文乃去香港,重返日本。

    到了日本,聞得中國北方,兩宮尚未回銮。

    李鴻章業已病死,陷于無政一府狀态,更為着急。

    他想革命事業,不在此進行,更待何時,遂即赴台灣,往見總督兒玉。

    這時兒玉總督,是一位贊成中國革命的人,乃派民政官後藤與孫文接洽,表示竭力贊助。

    并許以起事這後,盡力相助一切,孫文大喜,遂擴充原定計劃,加聘軍官,一面電鄭士良火速發動,不得直一逼一省城,先行占領沿海一帶地點。

    厚集一黨一衆,以候幹部到達,大舉進攻。

    鄭士良奉令即日入内地,親率已集合于三洲田之衆,出而攻撲新安,深圳之清兵,盡奪其槍械。

    轉戰于龍岡淡水永湖梁化白芒花三金祝等處,所向皆捷。

    便占領了新安大鵬至惠州平海一帶沿海之地。

    正在這個當兒,日本政一府更換局面。

    新内閣總理伊藤,對中國方針與前内閣相反,乃禁制台灣總督,不許與中國革命一黨一接洽。

    又禁武器出口,及禁日本軍官投效革命軍,孫文由台灣潛入内地,計劃破壞,孫文也無可如何。

    當遣山田良政與同志數人往鄭士良處報告一切情形,并令相機便宜行一事,山田等合已有萬餘人。

    但彈藥已盡,饷項告絕。

    正在渴望幹部軍官及武器接濟。

    忽得山田報告,便将集合萬餘人解散,率其原有之數百人,問道出香港。

    史堅如屢謀響應,皆不得當。

    遂決意自行用炸藥攻毀兩廣總督德壽之署而殘之。

    炸發不中,史堅如被擒遇害。

    但革命一黨一健将史堅如雖被擒遇害,反把那一班志士都激昂起來了如從前懼革命一黨一如毒蛇猛獸者,反之則抱同情,恨其事不成,大為惋惜。

    革命聲勢大震,孫文之名,于此以彰。

    在日本一班留學生青年會,演說革命排滿,被駐日公使驅逐出校。

    而戢元成沈虬齊張溥泉等則大抱不平,遂發起國民報,鼓吹革命,自報紙出版,傳入内地,空氣又為一變。

    在上海則有章太炎吳稚晖鄒容等借蘇報,大肆攻擊西後,鼓吹革命。

    因為上海是各國租界,花洋雜處,滿清政一府為條約所限,反倒投鼠忌器起來。

    在新衙門控告章太炎、鄒容,英領事為顧念邦交,将章鄒二人判了兩年徒刑,拘囚于租界監獄,吳稚晖亡命歐洲。

    鄒容因是政治犯,租界監獄當然特别優待。

    在獄中著有革命軍一書,為排滿最激烈之立論。

    一經出版,流傳到國外,華僑極為歡迎。

    便有張靜江在巴黎,傾其所得六七萬元,盡助革命軍饷糈,一時聞風興起者如安南之黃景南,西貢之李卓峰,曾錫周等皆出資援助。

    安南總督韬美氏托東京法公使屢招孫文,直到孫文到了安南,韬美子離任回國,由哈德安秘書招待。

    華商黃龍生,甄吉亭、楊壽彤等請加入革命軍,孫文大為歡也,便取道日本赴歐美。

    在途中,遇廖仲恺夫婦,馬君武、胡毅生、黎仲實等贊成革命,結為一團一體,風聲所樹,感興奮而起圖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