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回 逛私娼皇後持正 接聖駕天子留情
關燈
小
中
大
們捆一綁起來。
看看打進後院去,忽然迎面來了一老漢伸手攔住。
那班差役,如何肯依,一齊上去,要推翻這老漢。
誰知老漢兩條臂兒,如鐵棒相似,任你三五十人的氣力,休想推得他動。
那班人沒法,正要向老漢肋下鑽進去。
早被老漢伸着一個指兒,在他們肩窩裡一點。
那班差役,個個都目瞪口呆,直一挺一挺地站在地上,好似拿釘子釘住一般。
後面的差役,看看情形不妙,一轉身逃回衙門去。
這時做步軍統領的,是富察後的叔父,得了這個消息,頓時冒出無名火三千丈,立刻帶了一隊親兵,趕到何三姑院子裡去。
到那院子時,已是黃昏人靜,不見一個人出來。
那位統領直闖進後院去。
隻見文窗繡幕,裡面隐隐射一出燈火來。
一陣陣調笑的聲音,夾一着何三姑弦索歌唱的聲音,統領站在院子裡,喝一聲,“抓!” 那班親兵正要搶進房去。
忽見那何三姑,穿着一件銀紅的小兜兒,款步出來,後面跟着一個俏丫鬟,手中捧着風燈罩兒,照在何三姑粉臉上,越顯得她唇紅齒白,俊俏動人。
隻聽輕啟朱一唇說道:“禁聲些,裡面貴人正要睡呢,你們倘若驚動了貴人,俺們你們,有幾個腦袋。
” 那統領聽了,愈加生氣,喝一聲:“打進去,休聽這賤人的花言巧語。
” 正在危急的時候,忽然房裡面走出一個小丫鬟來,手裡拿着一張紙條兒,直送在統領手裡。
那統領看了,吓了一跳,頓時矮了半截。
原來那張紙條上寫着:“汝且去,明日朕當有旨。
欽此。
”十一個字,下面蓋着一顆鮮紅的“皇帝之玺”,富統領看了,此時一句話也不敢說。
悄悄地,帶着原來的親兵,退回衙門去。
一面另派一大隊守衛兵,暗暗地在何三姑的屋子四面保護着。
第二天,統領朝見皇帝,正要奏谏皇上,不可微服私行。
誰知不曾開口,那乾隆帝早已對他笑道:“卿辦事甚勤,但也不必過于認真,殺了風景。
” 那統領聽了,吓得連連磕頭乾隆帝雖這般說,心中卻疑惑是皇後暗使出來的,因此,十分厭惡皇後。
那個富察後,夫妻因情很厚,又生一性一爽直,為皇帝好色,多一寵一妃嫔的事體,常常暗地裡勸谏他。
清宮裡有背祖誦訓的規矩。
富察後隻怕皇帝荒一婬一無度,打聽得皇帝睡在妃子房裡,到五更不起身,打發太監,頭頂祖訓,直到皇帝的卧房門外,跪下。
嘴裡滔一滔一不一絕地背誦祖訓。
一篇背誦完,又是一篇。
那皇帝一聽得太臨背誦祖訓,便要立刻披衣下一床一,跪聽祖訓。
倘若皇帝不下一床一來,那太監便背誦不休,總以皇帝起身為度。
富察後常常拿這個法子,去治皇帝。
因此皇帝心中越覺厭惡皇後了。
這一天,皇帝從何三姑那裡回宮來。
給富察後知道了,便拔下簪子,披散了頭發,再三苦谏。
乾隆帝看此情形,便冷冷說道:“皇後竟要壓制朕躬嗎。
” 說着便轉身出宮去了。
從此以後,那乾隆帝天天就在何三姑院子裡尋一歡作樂。
回宮去,就聽見富察後叽咕。
覺得宮中的箝制,不複可忍。
便打算奉着皇太後慈駕再行南巡,借此可以盡心漁色,以快平生。
主意已定,便下了一道上谕,再傳巡幸江南。
這次巡幸,便将一切政權交與和坤。
那劉統勳到叫他從旁監視。
自己奉着皇太後出京,重往江南。
母子兩人,離開了京城,乘着兩隻大号龍船,前後左右,擁護着一百多号官船,沿着運河下駛,過了天津,入了山東境界,其沿途供一應接送,是由地方官擔任,暫且不表。
單說那揚州鹽商江鶴亭和汪如龍兩個人,因為從前接駕,結下冤仇,如今豈肯錯過。
便用盡心計,來讨好那乾隆皇帝。
你道那汪如龍是拿什麼來接駕呢。
原來汪如龍自從第一次接駕以後,便暗地預備第二次接駕的事體。
那雪如自從得了皇帝一寵一幸以後,汪如龍便把她安頓在藻水園内。
他的兩個肩頭,因為乾隆帝禦手扶搭過,便在小襖的兩肩上,繡着兩條小金龍。
從此汪如龍喚她做雪一娘一娘一,十分敬重她。
另外買了二十幾個女子,在園中請雪如教歌教舞。
那雪如便揀皇帝一愛一聽的曲兒,教給她們,又教她們新樣兒的跳舞。
汪如龍又請了許多名士,編了幾晌新曲文,教他們練習。
練習熟了,恰巧得了乾隆帝第二次南巡消息汪如龍便趕上一程,在清江浦地方接駕。
這清江浦是山東第一個碼頭。
皇上禦舟,從濟南兖州一帶行來,忽看見這奇異玩藝兒容易叫聖心快活。
那汪如龍帶了這一班工匠等,早在江邊,忙碌了許多日子。
待得禦舟一到,那兩岸接駕的官紳,跪在兩岸,好似長蛇陣一般。
乾隆帝在禦舟中望見,遠山含黛,近樹列屏,不一會兒禦舟靠近岸邊。
那接駕的臣民,歡呼雷動。
乾隆皇帝正含笑倚着船窗看望。
見岸上大樹上有一個大桃,那桃子很像有知覺的。
見禦舟近前,便移動起來。
原來是桃子裹了人兒,仿廣東唱戲的做香山大賀壽的法子。
桃的外面,糊得鮮紅好看。
皇帝與各官員正轉着看時,聽得桃内一聲鑼響,桃開了,裡面跳出一班女孩兒,打扮得非常嬌一豔。
一個個都拿着樂器,敲打十番兒,唱萬壽無疆的曲子。
那扮皇母的正是雪如。
皇帝見了,未免觸一動舊情,正是:桃紅柳綠分春一色争媚天下第一人要知乾隆帝見了雪如如何情形,且聽下文分解。
看看打進後院去,忽然迎面來了一老漢伸手攔住。
那班差役,如何肯依,一齊上去,要推翻這老漢。
誰知老漢兩條臂兒,如鐵棒相似,任你三五十人的氣力,休想推得他動。
那班人沒法,正要向老漢肋下鑽進去。
早被老漢伸着一個指兒,在他們肩窩裡一點。
那班差役,個個都目瞪口呆,直一挺一挺地站在地上,好似拿釘子釘住一般。
後面的差役,看看情形不妙,一轉身逃回衙門去。
這時做步軍統領的,是富察後的叔父,得了這個消息,頓時冒出無名火三千丈,立刻帶了一隊親兵,趕到何三姑院子裡去。
到那院子時,已是黃昏人靜,不見一個人出來。
那位統領直闖進後院去。
隻見文窗繡幕,裡面隐隐射一出燈火來。
一陣陣調笑的聲音,夾一着何三姑弦索歌唱的聲音,統領站在院子裡,喝一聲,“抓!” 那班親兵正要搶進房去。
忽見那何三姑,穿着一件銀紅的小兜兒,款步出來,後面跟着一個俏丫鬟,手中捧着風燈罩兒,照在何三姑粉臉上,越顯得她唇紅齒白,俊俏動人。
隻聽輕啟朱一唇說道:“禁聲些,裡面貴人正要睡呢,你們倘若驚動了貴人,俺們你們,有幾個腦袋。
” 那統領聽了,愈加生氣,喝一聲:“打進去,休聽這賤人的花言巧語。
” 正在危急的時候,忽然房裡面走出一個小丫鬟來,手裡拿着一張紙條兒,直送在統領手裡。
那統領看了,吓了一跳,頓時矮了半截。
原來那張紙條上寫着:“汝且去,明日朕當有旨。
欽此。
”十一個字,下面蓋着一顆鮮紅的“皇帝之玺”,富統領看了,此時一句話也不敢說。
悄悄地,帶着原來的親兵,退回衙門去。
一面另派一大隊守衛兵,暗暗地在何三姑的屋子四面保護着。
第二天,統領朝見皇帝,正要奏谏皇上,不可微服私行。
誰知不曾開口,那乾隆帝早已對他笑道:“卿辦事甚勤,但也不必過于認真,殺了風景。
” 那統領聽了,吓得連連磕頭乾隆帝雖這般說,心中卻疑惑是皇後暗使出來的,因此,十分厭惡皇後。
那個富察後,夫妻因情很厚,又生一性一爽直,為皇帝好色,多一寵一妃嫔的事體,常常暗地裡勸谏他。
清宮裡有背祖誦訓的規矩。
富察後隻怕皇帝荒一婬一無度,打聽得皇帝睡在妃子房裡,到五更不起身,打發太監,頭頂祖訓,直到皇帝的卧房門外,跪下。
嘴裡滔一滔一不一絕地背誦祖訓。
一篇背誦完,又是一篇。
那皇帝一聽得太臨背誦祖訓,便要立刻披衣下一床一,跪聽祖訓。
倘若皇帝不下一床一來,那太監便背誦不休,總以皇帝起身為度。
富察後常常拿這個法子,去治皇帝。
因此皇帝心中越覺厭惡皇後了。
這一天,皇帝從何三姑那裡回宮來。
給富察後知道了,便拔下簪子,披散了頭發,再三苦谏。
乾隆帝看此情形,便冷冷說道:“皇後竟要壓制朕躬嗎。
” 說着便轉身出宮去了。
從此以後,那乾隆帝天天就在何三姑院子裡尋一歡作樂。
回宮去,就聽見富察後叽咕。
覺得宮中的箝制,不複可忍。
便打算奉着皇太後慈駕再行南巡,借此可以盡心漁色,以快平生。
主意已定,便下了一道上谕,再傳巡幸江南。
這次巡幸,便将一切政權交與和坤。
那劉統勳到叫他從旁監視。
自己奉着皇太後出京,重往江南。
母子兩人,離開了京城,乘着兩隻大号龍船,前後左右,擁護着一百多号官船,沿着運河下駛,過了天津,入了山東境界,其沿途供一應接送,是由地方官擔任,暫且不表。
單說那揚州鹽商江鶴亭和汪如龍兩個人,因為從前接駕,結下冤仇,如今豈肯錯過。
便用盡心計,來讨好那乾隆皇帝。
你道那汪如龍是拿什麼來接駕呢。
原來汪如龍自從第一次接駕以後,便暗地預備第二次接駕的事體。
那雪如自從得了皇帝一寵一幸以後,汪如龍便把她安頓在藻水園内。
他的兩個肩頭,因為乾隆帝禦手扶搭過,便在小襖的兩肩上,繡着兩條小金龍。
從此汪如龍喚她做雪一娘一娘一,十分敬重她。
另外買了二十幾個女子,在園中請雪如教歌教舞。
那雪如便揀皇帝一愛一聽的曲兒,教給她們,又教她們新樣兒的跳舞。
汪如龍又請了許多名士,編了幾晌新曲文,教他們練習。
練習熟了,恰巧得了乾隆帝第二次南巡消息汪如龍便趕上一程,在清江浦地方接駕。
這清江浦是山東第一個碼頭。
皇上禦舟,從濟南兖州一帶行來,忽看見這奇異玩藝兒容易叫聖心快活。
那汪如龍帶了這一班工匠等,早在江邊,忙碌了許多日子。
待得禦舟一到,那兩岸接駕的官紳,跪在兩岸,好似長蛇陣一般。
乾隆帝在禦舟中望見,遠山含黛,近樹列屏,不一會兒禦舟靠近岸邊。
那接駕的臣民,歡呼雷動。
乾隆皇帝正含笑倚着船窗看望。
見岸上大樹上有一個大桃,那桃子很像有知覺的。
見禦舟近前,便移動起來。
原來是桃子裹了人兒,仿廣東唱戲的做香山大賀壽的法子。
桃的外面,糊得鮮紅好看。
皇帝與各官員正轉着看時,聽得桃内一聲鑼響,桃開了,裡面跳出一班女孩兒,打扮得非常嬌一豔。
一個個都拿着樂器,敲打十番兒,唱萬壽無疆的曲子。
那扮皇母的正是雪如。
皇帝見了,未免觸一動舊情,正是:桃紅柳綠分春一色争媚天下第一人要知乾隆帝見了雪如如何情形,且聽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