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回 鳥盡弓藏功臣骈戮 狐悲兔死宰相乞休

關燈
卻說年羹堯聽見王先生說這本書多好玩,把頸子一歪,說道:“俺卻不信,你且說給我聽聽怎麼的好玩法。

    ” 王先生搖着頭說道:“你老師也不拜,便說給你聽,沒有這樣容易。

    ” 年羹堯聽了,把雙眉一豎,桌子一拍,說道:“拜什麼鳥老師,俺也不希罕。

    ” 說罷,一摔手出去了。

    王先生也任他去,不去睬他。

    又過了十幾天,年羹堯實在忍耐不住了,便走進書房來,一納頭便拜。

    說道:“老師教給我吧。

    ” 先生才扶他起來,喚他坐下。

    第一部便講《水浒》給他聽,把個年羹堯聽得手舞足蹈。

    接着又講《三國志》,《嶽傳》和古今以來英雄的事迹,俠客的傳記。

    漸漸講到兵書、史書、經書,以及各種學問的專書。

    空下來,又教他下大棋、射箭、投壺,慢慢地把十八般武藝,件件一精一通,又教他出兵布陣的法子,飛檐走壁的技能。

    足足八年工夫,成就了一個文武全才。

    便叫年羹堯自己打開圍牆出去,拜見父親。

    那年遐齡八年喜見他兒子,如今見他出落得一表人才,學成文武技能,如何不喜,忙去拜謝先生。

    那先生拱一拱手,告辭去了。

    任你年遐齡父子再三挽留,也留他不住。

    他臨走的時候,隻吩咐了年羹堯急流勇退四個字,年羹堯如今富貴已極,卻時時感念他的先生。

    後來又請他來教小鮑子讀書,兼管着年家的家務。

    這王先生原是一位仁厚長者,他見年羹堯殺人太多,心中萬分不忍,無奈年羹堯一性一如烈火,也不好勸得。

    後來看看實在不對,忍不住勸說他一番。

    又說:“從來的功高震主,大将軍在此地一舉一動,難保沒有皇上的耳目在此。

    如今正該多行仁德,固結軍心。

    ” 這王先生正說着,忽然外面送一角文書來。

    年大将軍認得是京裡心腹寄來的信,打開一看,早把氣焰萬丈的年羹堯矮了半截。

    隻聽他嘴裡不住的說道:“休矣休矣。

    ” 王先生接過信來一看也不覺愁眉雙鎖。

    原來年羹堯在任上的一舉一動,都有偵探報告皇帝知道。

    接着那都禦史上奏章,狠狠地把年羹堯參奏了一本。

    内面六部九卿,外面巡撫将軍,都紛紛遞着參摺,最兇的幾條,說他僭謀不軌,草菅人命,占一婬一命婦,擅殺提督。

    年羹堯看了,知道自己一性一命不保,便連夜整理些細一軟,把小鮑子年成,托給先生帶到南方去,撫養成一人,延了年家的一支血脈。

    這裡王先生才走,北京的聖旨,已經到了,那聖旨上說道:近年來,年羹堯妄舉胡期恒為巡撫,妄參金南瑛等員,一騷一擾南坪寨番民,詞意支飾,含糊具奏。

    又将青海蒙古饑馑隐匿不報,此等事件,不可枚舉。

    年羹堯,從前不至于此,或系自恃己功,故為怠玩;或系誅戮過多,緻此昏聩。

    如此之人,安可仍居川陝總督之任。

    朕觀年羹堯于兵丁尚能一操一練,着調補浙江杭州将軍。

    總督印務,着舊威将軍甘肅提督兼理巡撫事嶽鎮琪,帶赴西安署理。

    其撫遠大将軍印,着齋送來京。

    舊威将軍印,如無用處,亦着齋送來京。

    嶽鐘琪和年羹堯交情很好,得了這個消息,忙到西安來,一面接收年羹堯的印信,一面用好話安慰,答應他上奏章,代求保全。

    又撥了一百名親兵,沿路保護着。

    年羹堯甚為感激,出了西安,直到江蘇儀徵地界。

    這地方有水旱兩條道路。

    從水道南下,便可直達杭州。

    從旱路北上,也可以直達北京年羹堯這時心還不死,暗想皇上做郡王的時候,自己曾賣過不少氣力,如今倘能進京去面求恩典,皇上追念前功,恢複原官,也未可知。

    想罷,便親自動筆寫了一本奏章。

    裡面有兩句是儀徵水陸分程,臣在此靜候綸音。

    這不過想皇上回心轉意,進京面陳的意思。

    誰知雍正皇帝看了這個奏章,越發觸一動了他的忌諱,疑心年羹堯存心反叛,要帶兵進京來一逼一。

    便将原奏交給吏部衙門公閱。

    從來說,牆倒衆人推,況且年羹堯平日威福自擅,得罪同僚的地方很多。

    那班官員,你也一本,我也一本,衆口一辭,說年羹堯受莫大之恩,狂妄至此,種種不法,罪大惡極,請皇上乾綱獨斷,立将年羹堯革職,并追回從前因賞物件接着又有許多沿路人民,紛紛控告年羹堯沿途一騷一擾,這分明是仇家指使出來的。

    皇帝十分震怒,一一夜工夫,把個赫赫有名的川陝總督撫遠大将軍年羹堯,連降了十八級,變做一個看管杭州武林門的城門官兒。

    年羹堯到了這時,也是無可奈何,隻得孤凄凄的一個人,帶了幾名老兵,到杭州做城門官去。

    做那城門官的,見有官員們進出,例須衣帽接送。

    那武林門又系熱鬧的所在,每日進進出出的官兒,不知有多少。

    恰巧這時做杭州将軍的不是别人,正是從前在年羹堯手下當過中軍官,幾乎被他殺死,後來罰他在蘆溝橋下當更夫的陸虎臣。

    那陸虎臣鑽了别人的門路,三年工夫,居然官做到提督。

    他聽得年羹堯罰落在杭州看城門,便竭力運動去做杭州将軍。

    這真是冤家路窄。

    他到任這一天,擺起全副隊伍。

    整隊進城,合城的文武官員,都在城門口迎接,獨有那位城門官兒年羹堯,若無其事,自一由自在,穿着袍褂,在廓下盤腿一兒坐着向日光。

    待到那陸虎臣走到他跟前,他依舊不理睬,陸虎臣不覺大怒,喝一聲:“年羹堯,認識俺嗎?為何不站起來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