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回 聖祖殡天變更遺诏 雍王即位殘害同胞
關燈
小
中
大
不過來,便死過去了。
胤祯這時,假裝做十分悲哀,嚎啕大哭。
外面太監,一聽得裡哭聲,忙搶進來,手忙腳亂,替皇帝沐浴包衣。
隆科多進來,把雍郡王扶了出去。
雍郡王悄悄地問道:“大事成功了嗎?” 隆科多隻是點點頭,不作聲兒。
停了一會,園門外的諸王妃嫔,聽說皇帝駕崩,便一齊進來。
這時除胤幽廢,胤胤祀監禁外,所有各皇子和六宮三院的妃嫔,都齊集禦訂閱前爬在地下放聲舉哀。
哭了多時,隆科多上來勸住。
說道:“國不可一日無君,民不可一日無主。
如今大行皇帝龍馭上殡,本大臣受先帝寄托之重,請諸位郡王快到正大光明殿去,聽本大臣宣讀遺诏。
” 諸皇子聽說父皇有遺诏,個個心中疑惑,不知道是誰繼承皇位,便急急地趕到正大光明殿去候旨。
停了一會,那滿朝文武,都已到齊,階下三千名禦林軍,排得密密層層。
隻見隆科多、鄂爾泰、張廷玉三人,走上殿去。
殿上設着香案,三人望空行過了禮,便入匾額後面,請出遺诏來。
隆科多站在當殿,高聲宣讀。
讀到傳位于四皇子一句,階下頓時起一片喧鬧聲。
值殿大臣急忙喝住,才把那遺诏讀完。
這時四皇子胤祯,也一塊兒跪在階下聽旨,便有全班侍衛下來,把胤祯迎上殿去。
把皇帝的冠服,替他全副披挂起來,擁上寶座。
殿下禦林軍,三呼萬歲,那文武百官,一個個上來朝見,禮畢,新皇帝率領諸位郡王貝子大臣等,再回到暢春園去,設靈叩奠,遵制成服。
第二日,把先皇遺休,奉迎在大内白虎殿棺殓。
新皇帝下旨,改年号為雍正,推尊大行皇帝為聖祖仁皇帝。
這位雍正皇帝,便是清史中著名辣手狠心的世宗。
當他跪在地下,聽讀遺诏的時候,誰在下面喧鬧,他都暗暗地看着。
即位之後,便下旨革去胤、胤的爵位。
說他們擾亂朝堂,犯了大不敬的罪,拿交宗人府嚴刑審問。
那胤熬刑不過,隻得招認了。
說如何和胤在外結一黨一營私,謀害胤。
後來胤得了瘋病,幽囚在宮裡知道他是不中用了,又想法要謀害胤祯,無奈他手下人多,不能傷他分毫。
而且眼看他得了後位,因此氣憤不過,禁不住在朝堂喧鬧。
宗人府錄了口供,奏明雍正皇帝。
皇帝又吩咐從牢裡把胤祀提出來審問胤祀見胤都招認了,無可诿卸,也直認不諱。
隻求皇帝開恩,饒他一性一命。
聖旨下來,把胤祀、胤兩人,打入宗人府監獄裡,叫胤祀做阿其那,是豬的意思。
叫胤做塞思黑,是狗的意思。
第二天,又提胤出來審問。
這胤卻不是尋常郡王可比,他是少林寺的嫡派弟子,學得通身本領,能飛檐走壁,銅拳鐵臂,等閑三五十人,近不得他的身。
雍正做郡王的時候也曾吃過他的虧,常常被他打倒在地。
因此含恨在心,要報這個仇恨。
誰知審問的時候,他老不開口。
那府尹惱了,吩咐用刑。
隻見他大笑一聲,一縱身飛上瓦面,去得無影無蹤。
那府尹隻得據實奏明。
皇帝也奈何他不得,忙去請喇嘛進宮,打算要用法術殺死他。
那喇嘛搖着頭說道:“這事談何容易,他身邊常常帶着達賴第一世的金符。
等閑符咒,近不得他的身。
” 皇帝便問這金符可以奪下來嗎?喇嘛說道:“平常時候,不能下手,隻有候着他和女人親近的時候,方可設法奪下來。
” 皇帝當下喚來幾個心腹太監,在外面設計擺一布他。
那胤自逃出宗人府,越法狂妄不羁。
他最一愛一吃酒,京城裡大小酒鋪子,都有他的足迹。
每到一處酒家,便拉着店小二同吃。
東華門有一家太白樓酒店,釀得好三月白。
那店小二名餘三,人甚和藹,胤和他最說得上,因此常在太白樓走動。
到了酒酣耳熱,便拉着餘三坐下對酌。
談些村言市語,餘三善伺人意,見他胸中無限憤慨,便談些花街巷的故事,陌生桑間的豔聞,替他解愁消悶。
那風一流韻事,胤原是不甚講究的。
誰知今天聽,把胤的心腸打活了。
從此越聽越聽出滋味來。
餘三又說些風一流家數,花柳秘訣,說得胤心一癢難搔。
正在這個當兒,那酒爐旁邊,忽然出現一個嬌滴滴的女孩來。
斜露香一肩,低垂粉頸,有時故意向着胤溜了一眼。
這時胤的靈魂兒,險些被她勾攝了去,忍不住喚一聲美人兒餘三看見這個情景,哈哈大笑道:“相如賣酒,文君當爐。
俺家三妹一子,今天得貴人賞識也是她三生之幸。
” 說着,便向那女孩兒招手。
說道:“三妹一子過來,陪貴客吃一杯何妨。
” 那女孩兒笑嘻嘻地走過來,在胤肩下坐着,低着頭不作一聲兒。
胤仔細端詳,見她長眉侵鬓,星眼微斜,不覺伸手去握着她的纖指,一手送過一杯酒去。
她含羞帶笑的在胤手中吃幹了一杯。
胤連連的嚷着妙。
一擡頭,見那店小二餘三,早已避開了。
他兩人便唧唧哝哝地說笑起來。
正是:佳人掩袖當爐笑座客傾心握手談欲知胤和那女孩子後來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胤祯這時,假裝做十分悲哀,嚎啕大哭。
外面太監,一聽得裡哭聲,忙搶進來,手忙腳亂,替皇帝沐浴包衣。
隆科多進來,把雍郡王扶了出去。
雍郡王悄悄地問道:“大事成功了嗎?” 隆科多隻是點點頭,不作聲兒。
停了一會,園門外的諸王妃嫔,聽說皇帝駕崩,便一齊進來。
這時除胤幽廢,胤胤祀監禁外,所有各皇子和六宮三院的妃嫔,都齊集禦訂閱前爬在地下放聲舉哀。
哭了多時,隆科多上來勸住。
說道:“國不可一日無君,民不可一日無主。
如今大行皇帝龍馭上殡,本大臣受先帝寄托之重,請諸位郡王快到正大光明殿去,聽本大臣宣讀遺诏。
” 諸皇子聽說父皇有遺诏,個個心中疑惑,不知道是誰繼承皇位,便急急地趕到正大光明殿去候旨。
停了一會,那滿朝文武,都已到齊,階下三千名禦林軍,排得密密層層。
隻見隆科多、鄂爾泰、張廷玉三人,走上殿去。
殿上設着香案,三人望空行過了禮,便入匾額後面,請出遺诏來。
隆科多站在當殿,高聲宣讀。
讀到傳位于四皇子一句,階下頓時起一片喧鬧聲。
值殿大臣急忙喝住,才把那遺诏讀完。
這時四皇子胤祯,也一塊兒跪在階下聽旨,便有全班侍衛下來,把胤祯迎上殿去。
把皇帝的冠服,替他全副披挂起來,擁上寶座。
殿下禦林軍,三呼萬歲,那文武百官,一個個上來朝見,禮畢,新皇帝率領諸位郡王貝子大臣等,再回到暢春園去,設靈叩奠,遵制成服。
第二日,把先皇遺休,奉迎在大内白虎殿棺殓。
新皇帝下旨,改年号為雍正,推尊大行皇帝為聖祖仁皇帝。
這位雍正皇帝,便是清史中著名辣手狠心的世宗。
當他跪在地下,聽讀遺诏的時候,誰在下面喧鬧,他都暗暗地看着。
即位之後,便下旨革去胤、胤的爵位。
說他們擾亂朝堂,犯了大不敬的罪,拿交宗人府嚴刑審問。
那胤熬刑不過,隻得招認了。
說如何和胤在外結一黨一營私,謀害胤。
後來胤得了瘋病,幽囚在宮裡知道他是不中用了,又想法要謀害胤祯,無奈他手下人多,不能傷他分毫。
而且眼看他得了後位,因此氣憤不過,禁不住在朝堂喧鬧。
宗人府錄了口供,奏明雍正皇帝。
皇帝又吩咐從牢裡把胤祀提出來審問胤祀見胤都招認了,無可诿卸,也直認不諱。
隻求皇帝開恩,饒他一性一命。
聖旨下來,把胤祀、胤兩人,打入宗人府監獄裡,叫胤祀做阿其那,是豬的意思。
叫胤做塞思黑,是狗的意思。
第二天,又提胤出來審問。
這胤卻不是尋常郡王可比,他是少林寺的嫡派弟子,學得通身本領,能飛檐走壁,銅拳鐵臂,等閑三五十人,近不得他的身。
雍正做郡王的時候也曾吃過他的虧,常常被他打倒在地。
因此含恨在心,要報這個仇恨。
誰知審問的時候,他老不開口。
那府尹惱了,吩咐用刑。
隻見他大笑一聲,一縱身飛上瓦面,去得無影無蹤。
那府尹隻得據實奏明。
皇帝也奈何他不得,忙去請喇嘛進宮,打算要用法術殺死他。
那喇嘛搖着頭說道:“這事談何容易,他身邊常常帶着達賴第一世的金符。
等閑符咒,近不得他的身。
” 皇帝便問這金符可以奪下來嗎?喇嘛說道:“平常時候,不能下手,隻有候着他和女人親近的時候,方可設法奪下來。
” 皇帝當下喚來幾個心腹太監,在外面設計擺一布他。
那胤自逃出宗人府,越法狂妄不羁。
他最一愛一吃酒,京城裡大小酒鋪子,都有他的足迹。
每到一處酒家,便拉着店小二同吃。
東華門有一家太白樓酒店,釀得好三月白。
那店小二名餘三,人甚和藹,胤和他最說得上,因此常在太白樓走動。
到了酒酣耳熱,便拉着餘三坐下對酌。
談些村言市語,餘三善伺人意,見他胸中無限憤慨,便談些花街巷的故事,陌生桑間的豔聞,替他解愁消悶。
那風一流韻事,胤原是不甚講究的。
誰知今天聽,把胤的心腸打活了。
從此越聽越聽出滋味來。
餘三又說些風一流家數,花柳秘訣,說得胤心一癢難搔。
正在這個當兒,那酒爐旁邊,忽然出現一個嬌滴滴的女孩來。
斜露香一肩,低垂粉頸,有時故意向着胤溜了一眼。
這時胤的靈魂兒,險些被她勾攝了去,忍不住喚一聲美人兒餘三看見這個情景,哈哈大笑道:“相如賣酒,文君當爐。
俺家三妹一子,今天得貴人賞識也是她三生之幸。
” 說着,便向那女孩兒招手。
說道:“三妹一子過來,陪貴客吃一杯何妨。
” 那女孩兒笑嘻嘻地走過來,在胤肩下坐着,低着頭不作一聲兒。
胤仔細端詳,見她長眉侵鬓,星眼微斜,不覺伸手去握着她的纖指,一手送過一杯酒去。
她含羞帶笑的在胤手中吃幹了一杯。
胤連連的嚷着妙。
一擡頭,見那店小二餘三,早已避開了。
他兩人便唧唧哝哝地說笑起來。
正是:佳人掩袖當爐笑座客傾心握手談欲知胤和那女孩子後來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