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 克敵功高松山奏績 愛才心切客館娛賓
關燈
小
中
大
卻說清軍此次大敗明兵,太宗十分高興。
便在營裡大開筵宴,犒賞兵士。
正吃得熱鬧貝勒兵托站起來自告奮勇,請領一旗兵隊,趁今夜月色皎潔,前去襲取松山城。
太宗搖着頭說道:“不可。
一來,我軍将士連日辛疲,今夜無事,便該休養;二來,你也莫小觑了這座松山城。
朕打聽得城裡明朝将士很多,有洪承疇、邱民仰、張鬥、姚恭、王士祯這班大将。
又有總兵王廷臣、曹變蛟、祖大壽帶領三萬人馬,把守城池。
就中那位洪經略,是朕心所最仰慕的。
聽說他是中原才子,又熟悉中國政治風俗。
朕欲并吞中原,先要說降這位經略大臣,才能成功。
” 太宗說着,隻見帳下走出一位大臣來。
說道:“這事容易。
臣和松山副将夏承德,頗有幾分交情,臣可以親走一趟,進松山城去勸降。
先說降了夏承德,再請他幫着臣說降這洪經略,,豈不是好。
” 太宗看時,原來是貝勒多铎,不覺大喜,當下備辦好勸降書,帶了五百名兵士,走進松山城去。
不多時,多铎回來說,夏承德頗有投降之意,洪承疇卻誓死不從。
他說城可破,頭可斷,大将經略卻不可降。
太宗皺一皺眉頭,便請範文程入帳。
再寫一封勸降書,着他自己送去。
仍是說他不動。
太宗一連送了六回勸降書,洪承疇索一性一關上城門,所有來使,一概擋駕。
太宗沒法可想,隻得把勸降的告示,綁在箭頭上,射進城去那告示上略道:餘率師至此,知汝援兵必逃,預遣兵出,圍守松山,使不得入。
自塔山南至于海,北至于山,去路俱斷。
又分兵各路截守,被斬首者一屍一積遍野,投海者海水為紅。
今汝援兵已絕,此乃天意保佑我也。
汝等早降,決不殺死,并保全汝等祿位。
爾等可自思之。
後來看看洪承疇終沒有降意。
太宗便帶領内外諸王貝勒貝子大臣們,拈香拜天,一面打發睿親王多爾衮、肅郡王豪格回守盛京,一面拔寨齊起,向松山進兵。
傳令倘然遇見洪經略,須要活捉,不可殺死。
親自押着紅衣炮隊,直攻松山。
洪承疇在城裡出死力抵敵,兩軍相持不下。
忽見一匹馬飛也似地向禦營裡跑來,守營将士上前扣住,見一位将軍,跳下馬來,手裡捧着文書,直跑進帳去。
将文書送上禦案。
太宗看了,不覺吓了一跳。
原來此人是來報喪的,太宗的元配關睢爆宸妃已死了。
太宗雖一寵一愛一文皇後,但宸妃和他是結發夫妻,自有一番恩一愛一。
不覺大哭,立刻把兵事交給諸王貝勒,自己星夜趕回盛京去。
說起這位宸妃,卻也有十分姿色,隻是趕不上文皇後那種風一流休态。
太宗念夫妻份上也時時臨幸。
這文皇後看了,心中不免起了一點醋意。
此番太宗出兵的時候,宸妃還是好好的,不曾有一點疾病。
誰知不多幾天,宸妃忽然死了。
當時大學士希福剛林,梅勒章京冷僧機,得了宸妃蒙逝的消息,急急進宮去察看。
見宸妃面貌很美,豐容盛發,也不像是害病死的。
希福剛林十分詫異,說道:“皇上遠去,宮裡大變,倘然皇上回來問俺,叫俺拿什麼話回奏呢。
” 冷僧機在旁說道:“這個容易,我們隻要把關睢爆裡的宮女捉來,審問她宸妃死的時候,有什麼人在身旁。
我們便把那人抓來一問,便可以知道了。
” 這幾句話,傳到永福宮文皇後的耳朵裡,不禁慌張起來。
忙打發一個小爆女出去,把大學士傳進宮去。
一面又請來了睿親王多爾衮,幾句話把一天大事,化為烏有。
第二天,多爾衮打發冷僧機出城迎接聖駕。
冷僧機是多爾衮的心腹。
見了太宗,自然有一番掩飾。
這裡希福剛林聽了皇後的吩咐,便潦潦草草把宸妃的一屍一首收殓起來。
太宗回來,隻看見一口棺木,也沒有什麼說的。
文皇後又怕太宗悲傷,打起全副一精一神,極力趨奉太宗有這樣一個美人陪在身旁,加意承迎,漸漸地把這一肚子悲傷,消滅得無蹤無影。
過了幾天,忽見他大兒子肅郡王豪格,笑盈盈地走進來,說道:“父皇大喜。
那松山城已經給孩兒打下來了。
” 太宗喜得心花怒放,拉住他兒子的手,問個仔細。
豪格說道:“是役松山守城副将夏承德,預先打發人來說,他把守城南,今夜豎一起雲梯,向南面爬進城下他在裡面接應。
到了夜裡,孩兒帶了大隊人馬,果然從城南打了進去。
當時捉住明朝經略洪承疇、巡撫邱民仰、總兵王廷臣、曹變蛟、祖大壽、遊擊祖大名、祖大成一班官員。
又殺死明兵三千餘人,活捉住熬女孩童千餘人。
獲得盔甲大小紅衣炮烏槍等物一萬餘件。
請父皇快快安插去。
” 太宗點頭稱是,傳令不許虐一待漢人,準了貝嶽托的奏章。
一品的漢官把諸貝勒的格格,賞他做妻子。
二品官把國裡大臣的女兒,賞他做妻子。
又特下上谕,拒共承疇送到客館去,好好地看待。
每天送筵席去請他吃,又挑選四個宮女去伺候呼喚。
那洪承疇原是明朝的忠臣,也是一位名将,如今被清軍捉住,
便在營裡大開筵宴,犒賞兵士。
正吃得熱鬧貝勒兵托站起來自告奮勇,請領一旗兵隊,趁今夜月色皎潔,前去襲取松山城。
太宗搖着頭說道:“不可。
一來,我軍将士連日辛疲,今夜無事,便該休養;二來,你也莫小觑了這座松山城。
朕打聽得城裡明朝将士很多,有洪承疇、邱民仰、張鬥、姚恭、王士祯這班大将。
又有總兵王廷臣、曹變蛟、祖大壽帶領三萬人馬,把守城池。
就中那位洪經略,是朕心所最仰慕的。
聽說他是中原才子,又熟悉中國政治風俗。
朕欲并吞中原,先要說降這位經略大臣,才能成功。
” 太宗說着,隻見帳下走出一位大臣來。
說道:“這事容易。
臣和松山副将夏承德,頗有幾分交情,臣可以親走一趟,進松山城去勸降。
先說降了夏承德,再請他幫着臣說降這洪經略,,豈不是好。
” 太宗看時,原來是貝勒多铎,不覺大喜,當下備辦好勸降書,帶了五百名兵士,走進松山城去。
不多時,多铎回來說,夏承德頗有投降之意,洪承疇卻誓死不從。
他說城可破,頭可斷,大将經略卻不可降。
太宗皺一皺眉頭,便請範文程入帳。
再寫一封勸降書,着他自己送去。
仍是說他不動。
太宗一連送了六回勸降書,洪承疇索一性一關上城門,所有來使,一概擋駕。
太宗沒法可想,隻得把勸降的告示,綁在箭頭上,射進城去那告示上略道:餘率師至此,知汝援兵必逃,預遣兵出,圍守松山,使不得入。
自塔山南至于海,北至于山,去路俱斷。
又分兵各路截守,被斬首者一屍一積遍野,投海者海水為紅。
今汝援兵已絕,此乃天意保佑我也。
汝等早降,決不殺死,并保全汝等祿位。
爾等可自思之。
後來看看洪承疇終沒有降意。
太宗便帶領内外諸王貝勒貝子大臣們,拈香拜天,一面打發睿親王多爾衮、肅郡王豪格回守盛京,一面拔寨齊起,向松山進兵。
傳令倘然遇見洪經略,須要活捉,不可殺死。
親自押着紅衣炮隊,直攻松山。
洪承疇在城裡出死力抵敵,兩軍相持不下。
忽見一匹馬飛也似地向禦營裡跑來,守營将士上前扣住,見一位将軍,跳下馬來,手裡捧着文書,直跑進帳去。
将文書送上禦案。
太宗看了,不覺吓了一跳。
原來此人是來報喪的,太宗的元配關睢爆宸妃已死了。
太宗雖一寵一愛一文皇後,但宸妃和他是結發夫妻,自有一番恩一愛一。
不覺大哭,立刻把兵事交給諸王貝勒,自己星夜趕回盛京去。
說起這位宸妃,卻也有十分姿色,隻是趕不上文皇後那種風一流休态。
太宗念夫妻份上也時時臨幸。
這文皇後看了,心中不免起了一點醋意。
此番太宗出兵的時候,宸妃還是好好的,不曾有一點疾病。
誰知不多幾天,宸妃忽然死了。
當時大學士希福剛林,梅勒章京冷僧機,得了宸妃蒙逝的消息,急急進宮去察看。
見宸妃面貌很美,豐容盛發,也不像是害病死的。
希福剛林十分詫異,說道:“皇上遠去,宮裡大變,倘然皇上回來問俺,叫俺拿什麼話回奏呢。
” 冷僧機在旁說道:“這個容易,我們隻要把關睢爆裡的宮女捉來,審問她宸妃死的時候,有什麼人在身旁。
我們便把那人抓來一問,便可以知道了。
” 這幾句話,傳到永福宮文皇後的耳朵裡,不禁慌張起來。
忙打發一個小爆女出去,把大學士傳進宮去。
一面又請來了睿親王多爾衮,幾句話把一天大事,化為烏有。
第二天,多爾衮打發冷僧機出城迎接聖駕。
冷僧機是多爾衮的心腹。
見了太宗,自然有一番掩飾。
這裡希福剛林聽了皇後的吩咐,便潦潦草草把宸妃的一屍一首收殓起來。
太宗回來,隻看見一口棺木,也沒有什麼說的。
文皇後又怕太宗悲傷,打起全副一精一神,極力趨奉太宗有這樣一個美人陪在身旁,加意承迎,漸漸地把這一肚子悲傷,消滅得無蹤無影。
過了幾天,忽見他大兒子肅郡王豪格,笑盈盈地走進來,說道:“父皇大喜。
那松山城已經給孩兒打下來了。
” 太宗喜得心花怒放,拉住他兒子的手,問個仔細。
豪格說道:“是役松山守城副将夏承德,預先打發人來說,他把守城南,今夜豎一起雲梯,向南面爬進城下他在裡面接應。
到了夜裡,孩兒帶了大隊人馬,果然從城南打了進去。
當時捉住明朝經略洪承疇、巡撫邱民仰、總兵王廷臣、曹變蛟、祖大壽、遊擊祖大名、祖大成一班官員。
又殺死明兵三千餘人,活捉住熬女孩童千餘人。
獲得盔甲大小紅衣炮烏槍等物一萬餘件。
請父皇快快安插去。
” 太宗點頭稱是,傳令不許虐一待漢人,準了貝嶽托的奏章。
一品的漢官把諸貝勒的格格,賞他做妻子。
二品官把國裡大臣的女兒,賞他做妻子。
又特下上谕,拒共承疇送到客館去,好好地看待。
每天送筵席去請他吃,又挑選四個宮女去伺候呼喚。
那洪承疇原是明朝的忠臣,也是一位名将,如今被清軍捉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