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關燈
小
中
大
統門總巢,還要重要,如果放走一個人,咱們洛陽之行就算完全勝利,也成了功虧一箦,留下的後患,就更大了,諸位千萬不可忽略了。
” 路傳廣等人看他說得如此鄭重,也就不好再說。
樊友泉把這封密柬遞交給分水獸路傳廣,一面說道:“還有,主人、夫人走後,這裡的事情暫由路兄、鐵兄、冷兄三位負責,諸位共相襄助,有勞諸位了。
”說罷,連連拱手。
路傳廣接過密柬,問道:“主人、夫人、總管,幾時要走?” 樊友泉微微一笑道:“此時差不多已快子時了,咱們現在就要動身。
” 這是一個晴朗的早晨,龍門山龍門街北首,一條通向天竺寺的石闆路上,正有兩行人朝天竺寺行來。
這兩行人中,左首一行是九名身穿青灰僧衲的和尚。
右首一行,前面是七個灰衣和尚,後面還有八個是俗家裝束的老人和老太婆。
這是一個十分奇突的隊伍。
天竺寺前面,是一片石闆鋪成的平台,就在這兩行人堪堪行近平台,天竺寺山門内,立時迎出兩名身穿乳黃僧袍的和尚,并肩走出,搶到平台前面,朝來人合十一禮,高聲道: “大師們請止步。
” 兩行人便自在平台前面停步。
隻聽左首那個穿乳黃僧袍僧人問道:“諸位是從哪裡來的?到寒刹有何貴幹?” 左首一行為首的老和尚含笑合十還禮,說道:“老衲通濟,由開封相國寺前來,拜會寶刹方丈。
” 開封相國寺,是大叢林,方丈通濟大師,出身少林,天竺寺的僧人,自然知曉。
那兩個乳黃衣僧人倒也不敢怠慢,左首一個合掌道:“原來是開封相國寺方丈佛駕遠莅,敝刹事前毫不知情,有失遠訝,大師諸位,且請稍待,容敝師弟入内通報。
” 當下兩人留下一個作為接待,右首一個轉身往裡飛報進去。
接待的乳黃衣僧人立即擡擡手道:“方丈和諸位大師請上平台。
”于是兩行人魚貫跨上平台,在寺前等候。
不多一回隻見先前那個乳黃衣僧人領着一個身材高大的黃衣僧人大步走出山門。
衆人一見此人,便知是天竺僧人了。
乳黃衣僧人朝那黃衣僧人打躬一禮,說道:“啟禀知客大師,這位就是開封相國寺方丈大師了。
” 那黃衣僧人神色倨傲,朝通濟大師看來,但他目光所及,敝見右首一行人中為首的那個灰衣老和尚,不覺臉色倏地一沉,大聲喝道:“道善,你來作甚?” 原來右首一行人中的為首老和尚,法名道善,就是本來天竺寺老方丈的師弟,他身後六個和尚,本來也是天竺寺的和尚,三年前天竺寺老方丈圓寂之後,他們都被逐出了天竺寺。
這是丐幫洛陽分舵舵主時尚廉去找來的,以此作為藉口而已! 道善法師因有相國寺撐腰,自然不會懼怕,合十一禮道:“貧衲是随相國寺方丈,一起晉見貴寺方丈來的。
” 黃衣僧人沉喝一聲道:“本寺方丈,未必見你。
” 通濟大師合掌道:“師兄幸勿争論,老衲因和此地老方丈有舊,但自從三年前老方丈西去之後,這位道善師兄不見諒于貴寺新任方丈,雙方或有誤會,因此老衲不得不親自前來,面見貴寺方丈,作個調人……” 黃衣僧人粗聲道:“本寺的事,不用外人來作調人。
” 通濟大師又道:“師兄錯了,你我俱是佛門中人,何謂外人?再說,老衲還邀請了洛陽城中的八位貴寺護法大德,他們都是貴寺的大施主,師兄應該認識吧?” 說着,伸手往後一指八名俗家裝束的人。
這八名之中,有兩位是老婆婆,其餘也都是六七十歲的老人。
隻要看他們衣着講究,氣度非凡,自然是洛陽城中的缙紳無疑。
那黃衣僧人乃是天竺寺的知客僧,照說,洛陽城裡的缙紳,這些善男信女,又是天竺寺護法大德,他應該認識。
但他擔任天竺寺知客,其實隻是挂個名而已,怎會認識這些人? 樊友泉就是利用這一弱點,才要駝龍、丁建中、謝三泰、賀德生、宮九疇、和戴珍珠、吳飛霞,以及他自己喬裝成天竺寺護法大德而來。
那黃衣僧人仗着師傅、師叔的威風,自然不會把開封相國寺方丈看在眼裡,因為相國寺隻不過是少林寺的一個下院而已,一統門連少林寺都不在乎。
但聽了通濟大師的話,對駝龍等八人,倒不敢十分怠慢。
那是因為天竺寺就在洛陽地面上,這八個人又是天竺寺的護法大德,他可得罪不起。
黃衣僧人這就朝駝龍等八人合掌一禮,說道:“小僧了因,不知諸位老施主也來了,多多失迎。
” 駝龍連忙答禮,呵呵一笑道:“老朽等人,還是在老方丈西去之時前來參拜,已經有三年沒有上山來了,大師傅從前見過老朽,大概忘了?” 了因連連合十道:“老施主是本寺大德,小僧自然認識了。
” 他說到這裡,才轉身朝通濟大師道:“師尊和敝師叔聽說方丈佛駕遠來,至為歡迎,請方丈和諸位到内殿奉茶。
” 照說,相國寺是河南出名的大叢林,方丈親自來訪,天竺寺方丈應該出寺迎接,才合禮貌,如今居然隻派一個知客僧來請,可說托大已極! 通濟大師毫不在意,口中連說“不敢”,一面擡手道:“師兄請先。
”知客了因合十道: “小僧替方丈及諸位引路。
” 說完,嘴角間不期流露出一絲陰沉的冷笑,迅快轉身,往裡行去。
天竺寺和别的寺院一樣,進入大門,是一個大天井。
兩邊走廊上,就有七八個身穿乳黃色僧衣的和尚散立着。
他們似是對随着黃衣僧人了因魚貫進入寺中的兩行人,視若無睹一般! 穿過大雄寶殿,又是一個大天井,這是第二進的大殿。
了因領着大家再由長廊進入第三進。
這第三進的氣象就不同了,兩邊廊下,分立着十六名一式黃衣,手持精鋼降魔古婁杵的大和尚,這十六個和尚,高矮不等,年齡均在五旬以上,一望即知一身武功全非弱手。
大殿正面高懸一方橫匾,上書“護法殿”三個大字。
了因一路走在前面,這時搶着趨前幾步,在階前就拜伏下去,口中朗聲道:“啟禀師尊,開封相國寺方丈通濟大師,以及本寺八位護法大德,和随行三年前逐出本寺的道善等七人,一同前來谒見師尊。
” 隻聽裡面響起一個洪亮的聲音道:“有請。
” 了因應了聲“是”,才站起身,轉過身來,合十道:“師尊請相國寺方丈,及随行諸位,入内相見。
”通濟大師面含微笑,當先舉步拾級而上,大家也魚貫跟着走入。
這“護法殿”甚為寬廣,正中間放着三座檀木雕刻的蓮台,離地五尺來高,端坐着三個紅衣僧人。
現在大家心裡都已有數,天竺寺僧人,一共分作三等,最高是紅衣,其次是黃衣,再次是乳黃色僧衣,敢情他們的武功,也是衣着來分别的了。
這三個紅衣僧人,中間一個是高瘦僧人,臉色蠟黃,雙目深凹,似睜似閉。
左首一個是矮胖和尚,肚子凸出,倒有些像彌勒佛一般。
右首一個瘦小如猴,尖臉聳顴,頸上套着一個金光燦然的大金環,幾乎有兒臂般粗。
這三個紅衣僧人高踞蓮台,他們兩邊站着四個黃衣僧人,也都年逾五十,雙手合十,目不旁觀。
右首兩個黃衣僧人下首站立着三個俗家裝束的人,兩個年在四旬以上,一個女子,生得芙蓉如臉,蛾眉淡掃,一身天藍衣裙,腰佩長劍。
這女郎,丁建中跨入大殿,就看到她了,心頭不期暗自一怔!她,正是喬扮男裝,和自己結為口盟兄弟的義兄,一統門禍魁羅八太爺的女兒——羅無雙! 衆人進入大殿之中,端坐在中間的瘦高紅衣老僧依然雙目似閉,一動未動。
由右首的瘦小紅衣僧人洪聲道:“開封相國寺方丈佛駕遠莅,貧衲師兄弟無任歡迎,不克遠迓,請大師恕罪。
” 他雖是天竺人,但一口中國話,卻說得十分流暢。
通濟大師連忙合掌道:“師兄好說,貧衲今天能得見天竺高僧,真是幸運得很。
”一面回頭朝知客僧了因合十道:“這要請師兄給貧衲引見這三位大師傅才好。
” 了因應了聲“是”,擡手一引中間的瘦高老僧說道:“這是本寺方丈,佛号摩迦尊者,也就是小僧的師尊。
” 接着又指引左首矮胖僧人道:“這是本寺監寺,敝師叔摩罕尊者。
” 又指引右首的瘦小僧人道;“這也是本寺監寺,敝師叔摩達尊者。
”說完,擡手道: “大師和諸位請坐。
” 左右兩旁,果然排着十幾個坐位,左九、右八,原來他們早就預算好來的有幾個人,設置了幾個坐位。
敢情他們沒把道善法師等七人計算在内,在他們眼中,這七個和尚是本寺逐出去的人,自然沒有資格坐了。
通濟大師在左首第一把椅子落坐之後,就朝道善法師含笑道:“師兄也請坐吧!”(師兄是和尚對和尚的稱呼,并非同門師兄也) 他落坐之後,跟随方丈來的八名相國寺護法,立即跟了過去,一字站到方丈身後。
道善法師連忙合十道:“貧僧告坐。
” 他不敢和通濟大師并坐,是以坐在左首第九把椅子上。
跟他來的六個和尚,也跟着站到了他的身後。
(這六個和尚,是少林寺達摩院精選出來的護法弟子所喬裝,用以保護他的安全)
” 路傳廣等人看他說得如此鄭重,也就不好再說。
樊友泉把這封密柬遞交給分水獸路傳廣,一面說道:“還有,主人、夫人走後,這裡的事情暫由路兄、鐵兄、冷兄三位負責,諸位共相襄助,有勞諸位了。
”說罷,連連拱手。
路傳廣接過密柬,問道:“主人、夫人、總管,幾時要走?” 樊友泉微微一笑道:“此時差不多已快子時了,咱們現在就要動身。
” 這是一個晴朗的早晨,龍門山龍門街北首,一條通向天竺寺的石闆路上,正有兩行人朝天竺寺行來。
這兩行人中,左首一行是九名身穿青灰僧衲的和尚。
右首一行,前面是七個灰衣和尚,後面還有八個是俗家裝束的老人和老太婆。
這是一個十分奇突的隊伍。
天竺寺前面,是一片石闆鋪成的平台,就在這兩行人堪堪行近平台,天竺寺山門内,立時迎出兩名身穿乳黃僧袍的和尚,并肩走出,搶到平台前面,朝來人合十一禮,高聲道: “大師們請止步。
” 兩行人便自在平台前面停步。
隻聽左首那個穿乳黃僧袍僧人問道:“諸位是從哪裡來的?到寒刹有何貴幹?” 左首一行為首的老和尚含笑合十還禮,說道:“老衲通濟,由開封相國寺前來,拜會寶刹方丈。
” 開封相國寺,是大叢林,方丈通濟大師,出身少林,天竺寺的僧人,自然知曉。
那兩個乳黃衣僧人倒也不敢怠慢,左首一個合掌道:“原來是開封相國寺方丈佛駕遠莅,敝刹事前毫不知情,有失遠訝,大師諸位,且請稍待,容敝師弟入内通報。
” 當下兩人留下一個作為接待,右首一個轉身往裡飛報進去。
接待的乳黃衣僧人立即擡擡手道:“方丈和諸位大師請上平台。
”于是兩行人魚貫跨上平台,在寺前等候。
不多一回隻見先前那個乳黃衣僧人領着一個身材高大的黃衣僧人大步走出山門。
衆人一見此人,便知是天竺僧人了。
乳黃衣僧人朝那黃衣僧人打躬一禮,說道:“啟禀知客大師,這位就是開封相國寺方丈大師了。
” 那黃衣僧人神色倨傲,朝通濟大師看來,但他目光所及,敝見右首一行人中為首的那個灰衣老和尚,不覺臉色倏地一沉,大聲喝道:“道善,你來作甚?” 原來右首一行人中的為首老和尚,法名道善,就是本來天竺寺老方丈的師弟,他身後六個和尚,本來也是天竺寺的和尚,三年前天竺寺老方丈圓寂之後,他們都被逐出了天竺寺。
這是丐幫洛陽分舵舵主時尚廉去找來的,以此作為藉口而已! 道善法師因有相國寺撐腰,自然不會懼怕,合十一禮道:“貧衲是随相國寺方丈,一起晉見貴寺方丈來的。
” 黃衣僧人沉喝一聲道:“本寺方丈,未必見你。
” 通濟大師合掌道:“師兄幸勿争論,老衲因和此地老方丈有舊,但自從三年前老方丈西去之後,這位道善師兄不見諒于貴寺新任方丈,雙方或有誤會,因此老衲不得不親自前來,面見貴寺方丈,作個調人……” 黃衣僧人粗聲道:“本寺的事,不用外人來作調人。
” 通濟大師又道:“師兄錯了,你我俱是佛門中人,何謂外人?再說,老衲還邀請了洛陽城中的八位貴寺護法大德,他們都是貴寺的大施主,師兄應該認識吧?” 說着,伸手往後一指八名俗家裝束的人。
這八名之中,有兩位是老婆婆,其餘也都是六七十歲的老人。
隻要看他們衣着講究,氣度非凡,自然是洛陽城中的缙紳無疑。
那黃衣僧人乃是天竺寺的知客僧,照說,洛陽城裡的缙紳,這些善男信女,又是天竺寺護法大德,他應該認識。
但他擔任天竺寺知客,其實隻是挂個名而已,怎會認識這些人? 樊友泉就是利用這一弱點,才要駝龍、丁建中、謝三泰、賀德生、宮九疇、和戴珍珠、吳飛霞,以及他自己喬裝成天竺寺護法大德而來。
那黃衣僧人仗着師傅、師叔的威風,自然不會把開封相國寺方丈看在眼裡,因為相國寺隻不過是少林寺的一個下院而已,一統門連少林寺都不在乎。
但聽了通濟大師的話,對駝龍等八人,倒不敢十分怠慢。
那是因為天竺寺就在洛陽地面上,這八個人又是天竺寺的護法大德,他可得罪不起。
黃衣僧人這就朝駝龍等八人合掌一禮,說道:“小僧了因,不知諸位老施主也來了,多多失迎。
” 駝龍連忙答禮,呵呵一笑道:“老朽等人,還是在老方丈西去之時前來參拜,已經有三年沒有上山來了,大師傅從前見過老朽,大概忘了?” 了因連連合十道:“老施主是本寺大德,小僧自然認識了。
” 他說到這裡,才轉身朝通濟大師道:“師尊和敝師叔聽說方丈佛駕遠來,至為歡迎,請方丈和諸位到内殿奉茶。
” 照說,相國寺是河南出名的大叢林,方丈親自來訪,天竺寺方丈應該出寺迎接,才合禮貌,如今居然隻派一個知客僧來請,可說托大已極! 通濟大師毫不在意,口中連說“不敢”,一面擡手道:“師兄請先。
”知客了因合十道: “小僧替方丈及諸位引路。
” 說完,嘴角間不期流露出一絲陰沉的冷笑,迅快轉身,往裡行去。
天竺寺和别的寺院一樣,進入大門,是一個大天井。
兩邊走廊上,就有七八個身穿乳黃色僧衣的和尚散立着。
他們似是對随着黃衣僧人了因魚貫進入寺中的兩行人,視若無睹一般! 穿過大雄寶殿,又是一個大天井,這是第二進的大殿。
了因領着大家再由長廊進入第三進。
這第三進的氣象就不同了,兩邊廊下,分立着十六名一式黃衣,手持精鋼降魔古婁杵的大和尚,這十六個和尚,高矮不等,年齡均在五旬以上,一望即知一身武功全非弱手。
大殿正面高懸一方橫匾,上書“護法殿”三個大字。
了因一路走在前面,這時搶着趨前幾步,在階前就拜伏下去,口中朗聲道:“啟禀師尊,開封相國寺方丈通濟大師,以及本寺八位護法大德,和随行三年前逐出本寺的道善等七人,一同前來谒見師尊。
” 隻聽裡面響起一個洪亮的聲音道:“有請。
” 了因應了聲“是”,才站起身,轉過身來,合十道:“師尊請相國寺方丈,及随行諸位,入内相見。
”通濟大師面含微笑,當先舉步拾級而上,大家也魚貫跟着走入。
這“護法殿”甚為寬廣,正中間放着三座檀木雕刻的蓮台,離地五尺來高,端坐着三個紅衣僧人。
現在大家心裡都已有數,天竺寺僧人,一共分作三等,最高是紅衣,其次是黃衣,再次是乳黃色僧衣,敢情他們的武功,也是衣着來分别的了。
這三個紅衣僧人,中間一個是高瘦僧人,臉色蠟黃,雙目深凹,似睜似閉。
左首一個是矮胖和尚,肚子凸出,倒有些像彌勒佛一般。
右首一個瘦小如猴,尖臉聳顴,頸上套着一個金光燦然的大金環,幾乎有兒臂般粗。
這三個紅衣僧人高踞蓮台,他們兩邊站着四個黃衣僧人,也都年逾五十,雙手合十,目不旁觀。
右首兩個黃衣僧人下首站立着三個俗家裝束的人,兩個年在四旬以上,一個女子,生得芙蓉如臉,蛾眉淡掃,一身天藍衣裙,腰佩長劍。
這女郎,丁建中跨入大殿,就看到她了,心頭不期暗自一怔!她,正是喬扮男裝,和自己結為口盟兄弟的義兄,一統門禍魁羅八太爺的女兒——羅無雙! 衆人進入大殿之中,端坐在中間的瘦高紅衣老僧依然雙目似閉,一動未動。
由右首的瘦小紅衣僧人洪聲道:“開封相國寺方丈佛駕遠莅,貧衲師兄弟無任歡迎,不克遠迓,請大師恕罪。
” 他雖是天竺人,但一口中國話,卻說得十分流暢。
通濟大師連忙合掌道:“師兄好說,貧衲今天能得見天竺高僧,真是幸運得很。
”一面回頭朝知客僧了因合十道:“這要請師兄給貧衲引見這三位大師傅才好。
” 了因應了聲“是”,擡手一引中間的瘦高老僧說道:“這是本寺方丈,佛号摩迦尊者,也就是小僧的師尊。
” 接着又指引左首矮胖僧人道:“這是本寺監寺,敝師叔摩罕尊者。
” 又指引右首的瘦小僧人道;“這也是本寺監寺,敝師叔摩達尊者。
”說完,擡手道: “大師和諸位請坐。
” 左右兩旁,果然排着十幾個坐位,左九、右八,原來他們早就預算好來的有幾個人,設置了幾個坐位。
敢情他們沒把道善法師等七人計算在内,在他們眼中,這七個和尚是本寺逐出去的人,自然沒有資格坐了。
通濟大師在左首第一把椅子落坐之後,就朝道善法師含笑道:“師兄也請坐吧!”(師兄是和尚對和尚的稱呼,并非同門師兄也) 他落坐之後,跟随方丈來的八名相國寺護法,立即跟了過去,一字站到方丈身後。
道善法師連忙合十道:“貧僧告坐。
” 他不敢和通濟大師并坐,是以坐在左首第九把椅子上。
跟他來的六個和尚,也跟着站到了他的身後。
(這六個和尚,是少林寺達摩院精選出來的護法弟子所喬裝,用以保護他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