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關燈
小
中
大
面也見識得多了,京中大員、地方督撫過境,也莫不是他們這幾個人接待的。
但今晚和丁建中夫婦這一接觸,頓覺這對年輕夫婦,有着一種奇特的豪華氣質,無形之間,英氣逼人,每個人的心裡,都有自慚形穢之感。
平日恃富而驕,恃勢而傲的氣焰,竟然一掃而空,一個個的臉上,都不自覺的流露出欽敬之色。
這十七位來賓之中,以五豐銀号中的天豐銀号老掌櫃,六十歲的趙鎮中為首,他曾屢次辦理黃河赈災有功,朝廷賞了他一個道銜,是開封城中首屈一指的紳缙。
他首先站起,含笑拱手道:“丁大俠賢伉俪以悲天憫人的菩薩心腸,不遠千裡而來,赈災濟困,老朽要代表黃河兩岸數十萬災黎,向賢伉俪緻最誠敬的謝意,老朽等人未能遠迓,已感不安,反荷寵召賜宴,真是萬分愧怍,還望賢伉俪恕罪。
” 丁建中連忙拱手道:“中老是前輩風範,德望俱尊,就是在座諸位,也都是望重中原的碩彥,愚夫婦江湖末流,遠迓二字,如何敢當?今晚能蒙中老諸位惠然光降,愚夫婦已感不勝榮幸了。
” 戴珍珠接着盈盈起立,裣衽道;“小女子叨天之福,在三個月前,無意之中,機緣巧合,獲得昔年天香仙子遺留的信物,得能順利進入傳說了百年之久的天香之宮,宮中聚積的奇珍異寶,共有六大箱之多,小女子當時對這些珍寶,不過身外之物,原無攜取之意,後因石室即将封閉,此後不知又要再過幾百年才有人得能進去,留在宮中,實是可惜,不如攜取一部分,也好作為濟世之用……” 趙鎮中捋須道:“夫人真是菩薩心腸。
” “不敢。
”戴珍珠展顔一笑,續道:“隻可惜當時人手不多,許多較為大件的珍寶,俱無法攜帶,隻能揀小件的打了幾個小包,随身攜出,最近風聞黃河泛汜成災,兩岸居民流離失所,愚夫婦遂決定把取自天香之宮的全部珍寶用以赈災,今晚奉邀諸位前來,就是素仰諸位都是開封城中的一方碩彥,希望對此次赈災一事,能獲得諸位的鼎力賜助,愚夫婦遠道而來,不熟悉地方情形,意欲把明日舉行的義賣所得款項,全部交與中老及諸位共主其事,處理赈災事項,還望中老和諸位前輩俯允所請才好。
” 趙鎮中含笑道:“赈災之事,關系數十萬流離失所的災黎,賢伉俪以天香之宮的珍寶赈災,不遠千裡趕來,老朽等人隻不過稍盡棉薄,敢不效勞?” 其餘的人也紛紛附和,贊揚了丁建中夫婦見義勇為,人溺己溺的精神,一時衆xx交譽,推崇備至。
丁建中連連抱拳,說道:“不敢當。
” 總管萬有全适時走入,朝丁建中低聲道;“酒筵可以開席了,主人好請貴賓入席了。
” 丁建中點點頭,站起身道:“中老、諸位前輩,酒萊已備,請大家入席了。
” 趙鎮中和其他十六位貴賓一起随着站起,于是由丁建中夫婦陪同,步出東廂,跨入大廳。
這一刹那,衆人但覺眼前一亮,在十六盞琉璃宮燈的映照之下,整座大廳,已被閃閃流動的珠光寶氣,互相映射,變成霞光千萬,耀目生輝,一時把大家看得不由一怔。
原來這座大廳,方才進來之時,三面雪白的粉牆上(南面是廳門),原先還隻挂着幾幅字畫(中間當然是中堂和對聯兩邊則是書畫屏條)。
但這會工夫,三面壁上,竟挂滿了各式各樣的奇珍異寶、明珠、白玉、珊瑚,瑪瑙,莫不晶瑩奪目,五彩缤紛,雕刻精細,巧奪天工,無一不是人間珍品,寶光氤氲,使人看得眼花撩亂,反而看不真切! 丁建中在大家一望之際,立即陪笑道:“這些東西,就是愚夫婦從天香之宮帶出來的珍寶了,請諸位品鑒。
” 大家這就不入席了,由丁建中夫婦陪同循着牆壁,繞行一匝,這十七位貴賓,都是一方富豪,平日對珍寶古玩,可看得多了,但今晚對這些懸挂着的珍品,每一件都要仔細浏覽,不肯輕易放過。
每個人的口中,莫不噴噴歎賞,一緻認為這些珍品,縱是大内收藏的,也不過如此了! 春、夏、秋、冬四香,明是在廳上伺候,實則她們負責戒備,同時也有監視之意,這些人雖是貴賓,雖是一方缙紳,但這些珍寶,沒有一件不是稀世珍品,防人之心不可無,莫要被人順手牽羊給牽走了。
趙鎮中輕輕歎息一聲道:“果然件件都是奇珍。
” 另外一個叫裘祖康的,是三家金号中天寶金号的老掌櫃,兩個指頭拈着胡子,點頭道: “這些珍寶,少說也可以賣個二百萬兩銀子,咱們在開封、鄭州兩地,募集了三十萬兩,再加官倉裡可以撥出二十萬石米來,目下據估計約有三十萬災黎,赈災就夠了。
” 協大祥絲綢莊的掌櫃周春福道:“據說洛陽方面已有羅老太爺出面,募集了将近五十萬兩,不知可曾和中老聯系過了沒有?” 丁建中聽得心頭不禁一動,忖道:“他說的羅老太爺,大概就是羅八太爺了。
” 趙鎮中道:“羅老派人來過,信是他大公子寫的,關于赈災之事,希望大家能夠統籌辦理,老朽當時因官家是否可以撥出二十萬石米來,還沒決定,是以也無法作肯定的答覆,隻說老朽完全同意,但要看官家的措施,才能決定。
” 丁建中乘機試探着問道:“中老和羅老太爺很熟麼?” 趙鎮中道:“也不太熟,隻是羅老一向廣行善舉,是洛陽出了名的大善人,老朽久聞其名,隻是和他從未見過面,但為了地方上的公益,曾和他通過幾次書信。
” 丁建中道:“愚夫婦此間義賣完畢,定後日前去洛陽,如得中老賜介,愚夫婦想去拜會羅老太爺,希望他多予鼎助。
” “可以。
”趙鎮中莞爾一笑道:“赈災之事,本來就該統籌辦理,羅老是大善人,賢伉俪如此熱心,遠道趕來赈災,羅老隻要聽到消息,不用賢伉俪去拜會,他也會派人前來邀請了,但老朽還是願意替賢伉俪作介。
” 說到這裡,回身一指身穿青紫團花長袍的老者說道;“康翁和洛陽羅家是親戚,賢伉俪前去洛陽,康翁有便,就陪丁大俠同去走一趟,洛陽的情形,康翁熟悉得很。
” 他指的“康翁”,正是三家糧行中一家叫做中原糧行的掌櫃鄭康和。
這人生得身材高大,八字眉、鷹鈎酒糟鼻,年在五旬左右,一直笑臉迎人,看去倒是一團和氣,隻是笑起來,他那紅紅的酒糟鷹鈎鼻,就更露得像個鈎子,使人覺得他笑裡藏刀。
丁建中聽趙鎮中一說,自然對鄭康和留下了意,一面連忙抱拳道:“還要康翁多多賜助。
” 鄭康和連連還禮,皮笑肉不笑的道:“不敢,别說是中老交代,丁大俠賢伉俪要去洛陽,兄弟也是義不容辭之事。
” 戴珍珠插口道:“那就多謝鄭掌櫃了。
”一面輕聲道:“丁郎,酒菜已上,你該請諸位貴賓入席啦!” 丁建中點點頭,就擡手肅客道:“諸位貴賓請入席了,中老、康翁,請上坐吧!” 趙鎮中連說“不敢”,大家謙讓了一陣,還是推趙鎮中坐了首位,接着又互相推讓了一陣,才各自依次入席,十七位貴賓,分坐了兩席,右首的一席,乃是主人席,由丁建中夫婦作陪。
四名青衣漢子陸續送上酒菜,春、夏、秋、冬四香手捧酒壺,殷勤替貴賓斟酒。
這一席酒菜,當然海陸俱陳,是開封城中最有名的廚子烹調出來最名貴的佳肴,每一道菜都做得色香味俱全。
十七位貴賓酒醉飯飽,賓主盡歡,才帶着醉意辭去。
丁建中夫婦一直送到大門口,直等貴賓們上了車,方行回轉,總管萬有全和四香已把挂在壁上的珍寶收拾好了。
丁建中、戴珍珠也沒停留,便自回上樓去。
時間逐漸接近子夜,丁建中夫婦多喝了幾杯,這時早已熄燈就寝,四香的房中,也都熄去了燈火。
睡夢中,丁建中夫婦睡的那張雕花大床底下,起了一陣極為輕微的聲息,像是有人輕手輕腳的打開了木闆,隻是聲音輕得使人不易發覺! 接着,床闆漸漸的往下沉去,隻是沉得極其緩慢,漸漸床闆有了輕微的移動,像是有人擡着,往下行去,但睡在床闆上的兩人。
依然睡得四平八穩,絲毫沒有傾側之感! 這樣的時間,當然不會太長,床闆終于不再往下沉,也不再移動,那是被平平穩穩的放到了地下
但今晚和丁建中夫婦這一接觸,頓覺這對年輕夫婦,有着一種奇特的豪華氣質,無形之間,英氣逼人,每個人的心裡,都有自慚形穢之感。
平日恃富而驕,恃勢而傲的氣焰,竟然一掃而空,一個個的臉上,都不自覺的流露出欽敬之色。
這十七位來賓之中,以五豐銀号中的天豐銀号老掌櫃,六十歲的趙鎮中為首,他曾屢次辦理黃河赈災有功,朝廷賞了他一個道銜,是開封城中首屈一指的紳缙。
他首先站起,含笑拱手道:“丁大俠賢伉俪以悲天憫人的菩薩心腸,不遠千裡而來,赈災濟困,老朽要代表黃河兩岸數十萬災黎,向賢伉俪緻最誠敬的謝意,老朽等人未能遠迓,已感不安,反荷寵召賜宴,真是萬分愧怍,還望賢伉俪恕罪。
” 丁建中連忙拱手道:“中老是前輩風範,德望俱尊,就是在座諸位,也都是望重中原的碩彥,愚夫婦江湖末流,遠迓二字,如何敢當?今晚能蒙中老諸位惠然光降,愚夫婦已感不勝榮幸了。
” 戴珍珠接着盈盈起立,裣衽道;“小女子叨天之福,在三個月前,無意之中,機緣巧合,獲得昔年天香仙子遺留的信物,得能順利進入傳說了百年之久的天香之宮,宮中聚積的奇珍異寶,共有六大箱之多,小女子當時對這些珍寶,不過身外之物,原無攜取之意,後因石室即将封閉,此後不知又要再過幾百年才有人得能進去,留在宮中,實是可惜,不如攜取一部分,也好作為濟世之用……” 趙鎮中捋須道:“夫人真是菩薩心腸。
” “不敢。
”戴珍珠展顔一笑,續道:“隻可惜當時人手不多,許多較為大件的珍寶,俱無法攜帶,隻能揀小件的打了幾個小包,随身攜出,最近風聞黃河泛汜成災,兩岸居民流離失所,愚夫婦遂決定把取自天香之宮的全部珍寶用以赈災,今晚奉邀諸位前來,就是素仰諸位都是開封城中的一方碩彥,希望對此次赈災一事,能獲得諸位的鼎力賜助,愚夫婦遠道而來,不熟悉地方情形,意欲把明日舉行的義賣所得款項,全部交與中老及諸位共主其事,處理赈災事項,還望中老和諸位前輩俯允所請才好。
” 趙鎮中含笑道:“赈災之事,關系數十萬流離失所的災黎,賢伉俪以天香之宮的珍寶赈災,不遠千裡趕來,老朽等人隻不過稍盡棉薄,敢不效勞?” 其餘的人也紛紛附和,贊揚了丁建中夫婦見義勇為,人溺己溺的精神,一時衆xx交譽,推崇備至。
丁建中連連抱拳,說道:“不敢當。
” 總管萬有全适時走入,朝丁建中低聲道;“酒筵可以開席了,主人好請貴賓入席了。
” 丁建中點點頭,站起身道:“中老、諸位前輩,酒萊已備,請大家入席了。
” 趙鎮中和其他十六位貴賓一起随着站起,于是由丁建中夫婦陪同,步出東廂,跨入大廳。
這一刹那,衆人但覺眼前一亮,在十六盞琉璃宮燈的映照之下,整座大廳,已被閃閃流動的珠光寶氣,互相映射,變成霞光千萬,耀目生輝,一時把大家看得不由一怔。
原來這座大廳,方才進來之時,三面雪白的粉牆上(南面是廳門),原先還隻挂着幾幅字畫(中間當然是中堂和對聯兩邊則是書畫屏條)。
但這會工夫,三面壁上,竟挂滿了各式各樣的奇珍異寶、明珠、白玉、珊瑚,瑪瑙,莫不晶瑩奪目,五彩缤紛,雕刻精細,巧奪天工,無一不是人間珍品,寶光氤氲,使人看得眼花撩亂,反而看不真切! 丁建中在大家一望之際,立即陪笑道:“這些東西,就是愚夫婦從天香之宮帶出來的珍寶了,請諸位品鑒。
” 大家這就不入席了,由丁建中夫婦陪同循着牆壁,繞行一匝,這十七位貴賓,都是一方富豪,平日對珍寶古玩,可看得多了,但今晚對這些懸挂着的珍品,每一件都要仔細浏覽,不肯輕易放過。
每個人的口中,莫不噴噴歎賞,一緻認為這些珍品,縱是大内收藏的,也不過如此了! 春、夏、秋、冬四香,明是在廳上伺候,實則她們負責戒備,同時也有監視之意,這些人雖是貴賓,雖是一方缙紳,但這些珍寶,沒有一件不是稀世珍品,防人之心不可無,莫要被人順手牽羊給牽走了。
趙鎮中輕輕歎息一聲道:“果然件件都是奇珍。
” 另外一個叫裘祖康的,是三家金号中天寶金号的老掌櫃,兩個指頭拈着胡子,點頭道: “這些珍寶,少說也可以賣個二百萬兩銀子,咱們在開封、鄭州兩地,募集了三十萬兩,再加官倉裡可以撥出二十萬石米來,目下據估計約有三十萬災黎,赈災就夠了。
” 協大祥絲綢莊的掌櫃周春福道:“據說洛陽方面已有羅老太爺出面,募集了将近五十萬兩,不知可曾和中老聯系過了沒有?” 丁建中聽得心頭不禁一動,忖道:“他說的羅老太爺,大概就是羅八太爺了。
” 趙鎮中道:“羅老派人來過,信是他大公子寫的,關于赈災之事,希望大家能夠統籌辦理,老朽當時因官家是否可以撥出二十萬石米來,還沒決定,是以也無法作肯定的答覆,隻說老朽完全同意,但要看官家的措施,才能決定。
” 丁建中乘機試探着問道:“中老和羅老太爺很熟麼?” 趙鎮中道:“也不太熟,隻是羅老一向廣行善舉,是洛陽出了名的大善人,老朽久聞其名,隻是和他從未見過面,但為了地方上的公益,曾和他通過幾次書信。
” 丁建中道:“愚夫婦此間義賣完畢,定後日前去洛陽,如得中老賜介,愚夫婦想去拜會羅老太爺,希望他多予鼎助。
” “可以。
”趙鎮中莞爾一笑道:“赈災之事,本來就該統籌辦理,羅老是大善人,賢伉俪如此熱心,遠道趕來赈災,羅老隻要聽到消息,不用賢伉俪去拜會,他也會派人前來邀請了,但老朽還是願意替賢伉俪作介。
” 說到這裡,回身一指身穿青紫團花長袍的老者說道;“康翁和洛陽羅家是親戚,賢伉俪前去洛陽,康翁有便,就陪丁大俠同去走一趟,洛陽的情形,康翁熟悉得很。
” 他指的“康翁”,正是三家糧行中一家叫做中原糧行的掌櫃鄭康和。
這人生得身材高大,八字眉、鷹鈎酒糟鼻,年在五旬左右,一直笑臉迎人,看去倒是一團和氣,隻是笑起來,他那紅紅的酒糟鷹鈎鼻,就更露得像個鈎子,使人覺得他笑裡藏刀。
丁建中聽趙鎮中一說,自然對鄭康和留下了意,一面連忙抱拳道:“還要康翁多多賜助。
” 鄭康和連連還禮,皮笑肉不笑的道:“不敢,别說是中老交代,丁大俠賢伉俪要去洛陽,兄弟也是義不容辭之事。
” 戴珍珠插口道:“那就多謝鄭掌櫃了。
”一面輕聲道:“丁郎,酒菜已上,你該請諸位貴賓入席啦!” 丁建中點點頭,就擡手肅客道:“諸位貴賓請入席了,中老、康翁,請上坐吧!” 趙鎮中連說“不敢”,大家謙讓了一陣,還是推趙鎮中坐了首位,接着又互相推讓了一陣,才各自依次入席,十七位貴賓,分坐了兩席,右首的一席,乃是主人席,由丁建中夫婦作陪。
四名青衣漢子陸續送上酒菜,春、夏、秋、冬四香手捧酒壺,殷勤替貴賓斟酒。
這一席酒菜,當然海陸俱陳,是開封城中最有名的廚子烹調出來最名貴的佳肴,每一道菜都做得色香味俱全。
十七位貴賓酒醉飯飽,賓主盡歡,才帶着醉意辭去。
丁建中夫婦一直送到大門口,直等貴賓們上了車,方行回轉,總管萬有全和四香已把挂在壁上的珍寶收拾好了。
丁建中、戴珍珠也沒停留,便自回上樓去。
時間逐漸接近子夜,丁建中夫婦多喝了幾杯,這時早已熄燈就寝,四香的房中,也都熄去了燈火。
睡夢中,丁建中夫婦睡的那張雕花大床底下,起了一陣極為輕微的聲息,像是有人輕手輕腳的打開了木闆,隻是聲音輕得使人不易發覺! 接着,床闆漸漸的往下沉去,隻是沉得極其緩慢,漸漸床闆有了輕微的移動,像是有人擡着,往下行去,但睡在床闆上的兩人。
依然睡得四平八穩,絲毫沒有傾側之感! 這樣的時間,當然不會太長,床闆終于不再往下沉,也不再移動,那是被平平穩穩的放到了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