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匮書後集卷第六十二
關燈
小
中
大
回回等萬餘先踞南、雒山中,今又益盜萬餘;其地山榖險阻,承疇率諸将共兵三千人赴潼關大峪口截其出,仍備阌鄉、靈、寶諸處。
總兵尤世威兵潰于雒南,群賊越盧氏,奔永甯。
先是,守隘諸兵露宿凡三月,皆緻疫痢,不任戰;左良玉兵自内鄉赴援盧氏,慶陽賊南下,烽火徹三原、泾陽、耀州、富平。
八月,上憂寇,诏發各鎮兵四萬五千并赴河南。
時豫賊沖突禹、許、長、葛間凡十三營,大營在永甯、盧氏;約九月向山東誘官軍東出,謀襲汴梁。
陝賊複陷隴州、中州,城決;參将賀人龍等援隴州,賊圍之。
群賊到處烏合,簡精壯為前驅;收婦女老弱,急則用之餌官軍。
故諸臣動稱斬馘報捷,賊勢不減。
總督奇瑜報降賊一萬三千有奇,斬渠十人;餘俱延安民,并令還鄉。
先是,賊為洪承疇所逐,竄漢中;川兵扼巴、西諸險,賊饑無所得食,故乞降于奇瑜,凡數萬人。
奇瑜專事招撫,受其降;檄諸軍按甲無動,遣官監護降者。
諸盜未大創,本無降意,徒以饑疲,困于地險不得逞,姑從款以纾我師;奇瑜檄所過郡邑為具糗粻,傳送之。
既度棧道,已出險,數萬衆漸不受繩束,仍事殺掠,所至罷市;賊遂盡殺監護官五十員,攻陷麟遊、永壽,勢不可遏矣。
賊先鋒高傑降于賀人龍,人龍率以襲賊,卻之。
閏八月乙酉,陝賊陷靈台;辛卯,陷崇信、白水;丙辰,陷泾州。
河南大旱。
壬寅,陳奇瑜至鳳縣。
時賊益熾,北接慶陽,西至鞏昌,西北至邠州、長安,西南則盩厔、寶雞,衆殆二十萬;始悔其見愚,分兵出禦而兵已寡矣。
九月,賊二十餘營西至函榖關、東至河陽,連屯百餘裡;别賊萬餘連營雒南、阌鄉。
癸亥,陝賊陷扶風。
庚午,命吳甡巡撫山西。
甲戌,豫賊東至于蕲水,大隊盡入黃州、廣濟。
兵部檄河南兵入同、華,湖廣兵入商、雒,四川兵入漢中、興平,山西兵入韓城、蒲州。
丁醜,陝賊分三部:一由鳳縣,攻漢中;一出略陽,由陽平關入梓橦、劍州,犯蜀;一由甯羌,犯廣元。
辛已,洪承疇遣副總兵左光先等援隴州,賀人龍圍始解。
十月甲寅,陝西巡按傅永淳上言:『漢南降盜陷城破邑,所在騷然。
皆由奇瑜耑主招降,謂盜已革心,不許道路訊诘,故郡邑不敢問;開門揖盜,剿撫兩妨,皆奇瑜之流毒也』。
山西巡撫吳甡言:『招安流盜,最宜慎重。
彼狼子野心,勢難馴服;況邊垣窮荒,無居無食,僅曰免死,遂甘心易慮乎哉』?癸已,河南盜掃地王等趨江北,自英、霍分掠潛山、太湖、宿松;别部陷陳州、靈寶。
己酉,楚賊自京山間道趨顯陵;明日,遁入山中。
時大寇仍聚秦中,老回回屯武功。
辛亥,河南賊陷盧氏。
上以秦寇猖獗,壬子逮巡撫練國事,命李喬巡撫陝西。
官軍三敗賊于華陽、南原之間,斬首千二百級。
十一月,總督奇瑜請各撫、鎮分地責成;從之。
時撫局大潰,賊氛日熾;故有是請,欲分委其過也。
壬戌,江北賊陷英山,焚霍山。
庚辰,削總督陳奇瑜職,聽勘。
十二月,進洪承疇兵部尚書,總督河南、山西、陝西、湖廣、保定、真定等處軍務,其總督三邊如故。
先是,西甯殺統領;承疇還軍定亂,賊遂分陷關、隴。
西甯既定,承疇自甘肅旋師東行。
賊聞承疇将至,悉衆東奔,分道盡入河南,集宛、雒間;左良玉軍渑池,總兵陳永福、鄧■〈王已〉軍南陽,頗有斬獲。
而山西防河之戍多潰,自靈丘、廣昌徑走五台。
陝西、鄖陽各處告警,賊遊兵東下常德。
八年正月丁已,河南賊陷荥陽、屠汜水,又陷固始。
時秦賊數十萬出關,分為三:一自陝州上平陽入晉,一自武關嚮襄陽入楚,一自盧氏東向分犯河南北。
河南北諸盜,複分為三:一走伊、汝,陷荥、汜,焚掠無遺;東剽及鄭州,複分道犯商州。
一自葉、蔡,南圍汝甯。
一自懷慶東渡河,掠歸德、睢、汝、陳、許等州。
其襄陽賊與汝甯合十五營、衆數十萬,并入襄陽境。
給事中常自裕上言:『中原天下,安危所繫。
今群盜充斥,乃僅以左良玉一旅塞新、渑,陳治邦等數營扼汝州,陳永福孤軍堵南陽;賊勢日衆,兵力日分。
賊二、三十萬大小七十二營,蜂屯伊、嵩、宛、雒之間;以數千官軍東西堵拒,賊何所謂而不長驅哉!宜更選邊兵,統以廉勇之将;特選重臣視師,庶腹心不緻決裂也』。
河南逸賊複入漢中,陷甯羌,轉入臨鞏。
庚申,江北賊陷霍丘。
兵部議調西北邊兵及南兵共七萬二千、饷九十三萬六千并發内帑銀二十萬,賫赴督臣軍前,更命尚書承疇統率大兵出關,節制諸路撫、鎮,合力剿除。
期以六月掃蕩廓清,立頒上賞;如仍留餘孽,督、撫諸臣立置重典。
其進止一聽督臣,概不中制。
承疇率軍赴河南。
陝西賊陷靈台。
河南賊分三道:一趨六安,一趨鳳陽,一趨颍、濮。
壬戌,陷颍州,知州尹夢鳌、通判趙士寬俱阖室死之。
丙寅,賊陷鳳陽。
鳳陽無城郭,賊大至,官軍無一人迎敵者,遂潰;賊焚皇陵樓殿為燼,焰松三十萬株,殺守陵太監六十餘人,縱高牆罪宗百餘人。
留守朱國巷戰,斬賊二十七人;力竭死。
渠掃地王、太平王入府治,知府顔容暄囚服雜獄中;賊縱囚獲之。
賊渠張蓋鼓吹坐堂上,杖容暄于堂下,殺之。
推官萬文英等六人、武官四十一人,俱殺。
士民被殺者數萬,剖孕婦注嬰兒于槊。
燔公私邸舍二萬二千六百五十餘間,光燭百裡。
賊渠列幟,自稱古元真龍皇帝,恣掠三日。
戊辰,太監盧九德、總兵楊禦蕃以川兵三千救鳳陽,南京兵亦至;賊奔,以筵篿蔔于神祠不利,刳神像而去。
賊拔營南下,沿途殺掠無遺;趨廬州。
丁卯,命洪承疇趣東馳剿寇。
甲戌,鳳陽賊陷巢縣。
已攻舒城,知縣章可試塞三門,開西門;諸賊入,陷于坑,奔潰死千人;因掠霍山、合肥諸縣。
是日圍六合,聚稚子百十,環木焚之;聽其哀号,以為笑樂。
又裸婦人數千,詈于城下;少有媿沮,即磔之。
攻三日而去。
出帑金二十萬助剿饷,發太僕金十萬輸西安;其湖廣饷十九萬資鎮篁等兵,鹽課十萬儲淮陽以防寇逸。
初,兵部會戶部調南北主客兵七萬、馬一萬五千,每兵日銀三分、米一昇五合,馬日草一束銀二分、豆三昇銀二分,計五閱月約十一萬金雲。
戊寅,江北賊自舒城抵廬江,邑人具币求免,僞許之;夜襲城,城陷。
己卯,陷無為州。
洪承疇抵河南,河南諸盜知承疇至,又入潼關;承疇遣副總兵來永昌以千二百人往戍西安,令總兵秦翼明、遊來朝間道向山東趨徐州,捍江北逸寇。
庚辰,江北賊滿天星、張大受等攻相城,不利;賊渠乘輿繞城呼降,守将射中其腰,夜走潛、太諸邑。
諸邑多山氓,習獵射虎豹,藥弩窩弓甚設,所在結寨殺賊;賊遂西向麻城,抵漢口。
二月癸未,江北賊陷潛山;乙酉,陷羅田。
命總兵曹文诏剿寇陳、許。
時湖廣扼賊,賊仍走太湖,攻陷之。
而河南賊迫于諸路兵,其在南陽者,過應、随,駐棗陽;在汝甯者,則入黃州。
而鳳陽賊入英、霍、蕲、黃一帶,騷擾殆遍。
其在嵩、盧、靈、陝諸寇密迩潼關、雒南者,又折入秦中,約六、七萬;西安諸縣,并遭蹂躏。
有四大營北渡渭,突剽邠、耀間。
其山西寇則在平陽、邠州諸縣并野掠,而土寇助之。
癸未,巡按鳳陽禦史吳振纓始以皇陵之變疏聞。
是日,上當禦經筵,特傳免;素服避殿,親祭告太廟。
命百官修省,俱素服從事。
逮巡撫鳳陽都禦史楊一鵬并振纓下獄,一鵬論死,棄西市;振纓遣戍。
乙未,命侍郎朱大典總督漕運、巡撫鳳陽,同洪承疇協剿。
承疇請四川撫鎮俱移夔門、達州,進援襄、漢;湖廣撫、鎮分駐承天、襄陽,鄖撫移駐鄖、襄;漕督移駐颍、亳,進援汝甯、歸德;山東撫臣移鎮曹、濮,進援江北、江南;山西撫臣移□州,進援靈、陝;陝西撫臣移商州,調度興安、漢中;河南撫臣移汝南、南陽間,保定撫、鎮移駐邯鄲、磁州,可南北策應。
從之。
三月癸醜,湖廣賊陷麻城。
丙辰,省臣乞蠲陝西八年以上逋租;不許。
庚申,蕲、黃大盜爬天王擁衆八百餘人,村民擒之;身長八尺,自言「天亡我,非我罪也」!倡亂十二年,陷十州縣;其子日啖人心,髮、雙目俱赤。
先是,鳳陽賊奔蕲、黃;洪承疇次汝甯,慮其再入江北,令鄧■〈王巳〉扼之,令曹文诏邀之應、随間。
又總兵賀人龍、劉成功率兵分駐信陽、沁陽,恐其入豫也。
壬戌,漢中賊陷甯羌。
丙子,總兵鄧■〈王巳〉為叛卒殺于樊城。
■〈王巳〉無紀律,所将蜀兵好淫掠。
俄騎營叛,■〈王巳〉避樓墜火死,舉營北竄;惟步卒未動,洪承疇命副總兵賈一選、周繼元分領之。
是月,給事中常自裕言:『皇上赫然振怒,調兵七萬;其實不過五萬,且分之各處,未足遏賊。
鳳陽焚劫四日而馬爌至,歸德圍解三日而鄧■〈王巳〉來;颍、亳、安、廬之賊返旆而北,尤世威等信尚杳然。
至賀人龍等,各處淫掠:所謂「賊梳」而「軍栉」也。
唯皇上嚴饬之,以信軍法』!四月乙酉,承疇次汝州;以各寇之複入秦也,率諸将自汝入秦,檄曹文诏以師會。
丙午,承疇次靈寶,文诏自南陽至。
以商、雒為賊薮,漢中、興平其寄境也,令文诏出阌鄉,直搗商、雒;自馳興安,遏其奔轶。
五月甲寅,曹文诏夜至五峪;寇伏險以誘文诏,擊敗之。
張全昌自鹹陽出興平之東,老回回等拒官軍營五十裡。
賀人龍南入子午榖,奪其南徑;劉成功及遊擊王永祥往東南,遏其北走。
夜渡河走郿縣,承疇亦渡河追之。
丙辰,至王渠鎮;寇方下南山恣掠,賀人龍遽擊,走之。
追至大泥峪,寇舍騎登山。
丁巳,官兵至郿縣之秦王嶺值寇,張全昌,擊敗之。
自是,商、雒之寇逃終南山,餘俱西奔興平。
蓋冬春之寇,奔豫、奔楚、奔江北,其勢多而且散;至是,寇又悉萃于秦矣。
六月壬午,下河南巡撫玄默于獄。
丁酉,免陝西巡撫李喬官,議罪;以庸懦玩寇也。
以甘學闊巡撫陝西。
乙酉,秦賊搖天動襲陷西和。
丙午,總兵曹文诏至娑羅;秦寇大至,力竭自刎。
文诏敢鬥,前後殺賊數萬計,為賊所畏;官軍聞之奪氣。
秦賊在晉者,巡撫吳甡會兵逐之,走河南;惟顯道神、活地草、鄉裡人三營留晉。
甡方謀合兵剿滅,會西人入塞,斂兵防河;賊複熾。
七月癸亥,秦賊陷澄城;八月壬午,陷鹹陽。
丁酉,商、雒寇複入河南,犯盧氏。
癸卯,命湖廣巡撫盧象昇總理直隸、河南、山東、四川等處軍務,統關、遼兵,賜尚方劍便宜行事,耑制中原;洪承疇剿寇西北、象昇剿寇東南,如寇入秦,象昇進兵合擊。
十月壬辰,老回回襲陷陝州。
乙巳,上下诏罪己,避居武英殿,減膳撤樂;除典禮外,惟以青衣從事,以示與行間文武士卒甘苦相同之意。
先是,賊翻山鹞降于承疇,賊首闖王退屯幹州;承疇令降賊翻山鹞說之不聽,南走武功。
承疇追擊,敗之;闖王率大隊自盩厔、武功分道渡河。
十一月辛酉,河南賊焚關廂而西,老回回犯南、鄧。
秦賊一字王等部衆二十萬、撞天王統十七萬自潼關出犯阌鄉、靈寶,大隊東行,塵埃漲天,闊四十裡,絡繹百裡,老弱居中,精騎居外;左良玉與總兵祖寬兩軍相隔東、西七十裡,遙望山頭,不敢邀擊。
賊抄掠諸路,截燒糧草,諸軍乏食;秦賊屯于鄜州,綿亘百裡。
己未,祖寬破賊整齊王于九嵩;賊潰而為二,東走偃、鞏,南走汝州。
丙辰,群賊大會于龍門白沙,連營六十裡;祖寬分兵襲擊之,斬首千餘級。
群賊敗衄,東南奔光、固,入霍丘,進逼鳳陽;淮督朱大典率兵馳壽州。
十二月乙酉,賊闖王曹操數十萬圍光州,舁大砲二十座攻城;然二砲,城拉然崩頹,城中頃刻火作,賊乘而入,官吏士民屠戮無遺。
漢中群賊會于漢南;戊戌,雅黎參将羅于萃連擊敗之,窮追賊于子午榖,奪其所掠子女二千口,賊奔饒風關。
庚子,江北賊陷巢縣、含山,遂襲陷和州。
九年正月丁未,總理盧象昇師次于鳳陽,諸道兵畢會。
壬子,闖王、闖塌天、八大王、搖天動七賊連營數十萬攻滁州,環山為營,包絡原隰百餘裡;行太僕寺卿李覺斯、知州劉太鞏督率士民固守。
賊雲梯沖輣、穴地填壕,百道環攻;城頭火輪巨砲相續發,訇轟毀諸山。
出賊不意,縱将士奪其雲梯,燔之;賊衄者衆,斂兵稍退。
夜複進攻,掘為支河,洩濠以涸之;賊騎黑牛渡河,城上連砲擊之,賊死益衆。
癸醜,賊退,掠村落山榖婦女數百人,裸而沓淫之;已,盡斫其頭,孕者則刳其腹,環嚮堞植其跗而倒埋之,露其下私,血穢淋漓,以厭諸砲;守城兵多掩面,不忍視。
賊噪呼向城,城上燃砲,砲皆迸裂或喑不鳴;城中惶懼。
覺斯立命取民間圊牏亦數百枚,如其數懸堞外嚮,以厭勝之;燃砲皆發,賊複大創。
賊怒,攻益急。
甲寅,盧象昇合諸道兵馳援滁州;祖寬以關、遼勁卒為前鋒,象昇以火攻三為後勁,躬率麾下三百騎居中督戰。
昧爽,至城下。
賊以雲梯魚麗,肉薄攻城,已堕西、北兩關羊馬牆,賊多空營出掠,塵起;大兵至,賊不虞也。
祖寬躍馬而進,賊群起接戰;諸将并至,戰于城東五裡橋:官軍踴躍争奮,賊大潰。
象昇麾諸軍進之,逐北五十裡;積屍相撐枕,獲其器械甚衆,斬級一千二百。
朱大典遣副将楊世思複截之于定遠,斬六百餘級。
其東奔者,劉良佐扼之于廣武,賊遂西突池、河。
乙卯,賊自池、河别道竄東岡。
守禦劉光輝等以五百人守東岡,賊萬衆并至,孤軍格鬥;光輝等力竭赴水死,一軍皆沒。
賊襲其甲裳旗幟渡河,守者不覺也;既畢渡,賊乃奪路而走。
江浦提督總兵杜弘域自浦口馳追之,不及。
丙辰,滁州潰奔諸賊西向鳳陽,犯園陵。
漕撫朱大典、總兵楊禦蕃列營陵牆,守甚嚴;賊不敢攻,遂西渡河,焚掠懷遠。
丁巳,棗陽土賊廖三、袁世儒、李玉石以牛酒迎河南大賊,張樂高讌,連夥入營。
癸亥,江北賊紫微星陷懷遠;甲子,朱大典兵至懷遠,賊焚廬舍北渡。
己醜,陷靈璧,進逼泗州。
副将祖大樂敗賊于永城,斬賊首混天王,奪驢馬萬頭。
鄖、襄賊焚榖城,士民空城走。
戊辰,江北賊陷蕭縣。
己巳,陝西賊陷麟遊。
滁陽敗北之賊,祖大樂再破之于永城,精銳散亡大半;東奔宿州,突入沛縣,焚戮婦豎不遺,盡掠丁壯入營中。
壬申,河南别賊陷阌鄉。
給事中常自裕上言:『流寇數十萬,最強無過闖王;彼多番、漢降丁,堅甲鐵騎。
洪承疇、盧象昇即日報斬獲,不過别營小隊耳,于闖勢曾無損也。
今秦賊在宜居、鄜州不過闖将,當責成秦撫;豫賊在河南、汝州者止老回回數賊,當專責豫撫。
而督、理兩臣,宜令端圖闖王:在承疇以王承恩、孫顯祖等邊兵、川兵二萬出關,由汝、魯疾趨光、固,遏其後;在象昇以祖大樂、祖寬等關兵、篁兵二萬由息、颍奔英、六,截其前。
淮撫朱大典、提督楊禦蕃等屯于廬、霍,防其東突;應撫張國維以許自強等屯于潛、太,防其入安慶;楚撫王夢尹以秦翼明等屯于麻、黃,防其南沖;唐、鄧、随、棗之間,則責鄖撫宋祖舜。
若獵獸合圍,則賊自無所逃,賊渠殲而餘賊自成破竹矣』。
闖王合掃地王、紫金梁等二十四營攻徐州,不克;遂西陷虞城,入河南。
一字王曹操、掃地王五營由歸德趨開封,至石家樓;辛未,祖大樂潛師歸德截其前,分兵設伏,而以輕兵誘之,遇賊于雪園。
既戰,官軍佯敗,賊争先馳逐;大樂鳴鼓、舉麾,東西兩翼突出攻賊;賊驚
總兵尤世威兵潰于雒南,群賊越盧氏,奔永甯。
先是,守隘諸兵露宿凡三月,皆緻疫痢,不任戰;左良玉兵自内鄉赴援盧氏,慶陽賊南下,烽火徹三原、泾陽、耀州、富平。
八月,上憂寇,诏發各鎮兵四萬五千并赴河南。
時豫賊沖突禹、許、長、葛間凡十三營,大營在永甯、盧氏;約九月向山東誘官軍東出,謀襲汴梁。
陝賊複陷隴州、中州,城決;參将賀人龍等援隴州,賊圍之。
群賊到處烏合,簡精壯為前驅;收婦女老弱,急則用之餌官軍。
故諸臣動稱斬馘報捷,賊勢不減。
總督奇瑜報降賊一萬三千有奇,斬渠十人;餘俱延安民,并令還鄉。
先是,賊為洪承疇所逐,竄漢中;川兵扼巴、西諸險,賊饑無所得食,故乞降于奇瑜,凡數萬人。
奇瑜專事招撫,受其降;檄諸軍按甲無動,遣官監護降者。
諸盜未大創,本無降意,徒以饑疲,困于地險不得逞,姑從款以纾我師;奇瑜檄所過郡邑為具糗粻,傳送之。
既度棧道,已出險,數萬衆漸不受繩束,仍事殺掠,所至罷市;賊遂盡殺監護官五十員,攻陷麟遊、永壽,勢不可遏矣。
賊先鋒高傑降于賀人龍,人龍率以襲賊,卻之。
閏八月乙酉,陝賊陷靈台;辛卯,陷崇信、白水;丙辰,陷泾州。
河南大旱。
壬寅,陳奇瑜至鳳縣。
時賊益熾,北接慶陽,西至鞏昌,西北至邠州、長安,西南則盩厔、寶雞,衆殆二十萬;始悔其見愚,分兵出禦而兵已寡矣。
九月,賊二十餘營西至函榖關、東至河陽,連屯百餘裡;别賊萬餘連營雒南、阌鄉。
癸亥,陝賊陷扶風。
庚午,命吳甡巡撫山西。
甲戌,豫賊東至于蕲水,大隊盡入黃州、廣濟。
兵部檄河南兵入同、華,湖廣兵入商、雒,四川兵入漢中、興平,山西兵入韓城、蒲州。
丁醜,陝賊分三部:一由鳳縣,攻漢中;一出略陽,由陽平關入梓橦、劍州,犯蜀;一由甯羌,犯廣元。
辛已,洪承疇遣副總兵左光先等援隴州,賀人龍圍始解。
十月甲寅,陝西巡按傅永淳上言:『漢南降盜陷城破邑,所在騷然。
皆由奇瑜耑主招降,謂盜已革心,不許道路訊诘,故郡邑不敢問;開門揖盜,剿撫兩妨,皆奇瑜之流毒也』。
山西巡撫吳甡言:『招安流盜,最宜慎重。
彼狼子野心,勢難馴服;況邊垣窮荒,無居無食,僅曰免死,遂甘心易慮乎哉』?癸已,河南盜掃地王等趨江北,自英、霍分掠潛山、太湖、宿松;别部陷陳州、靈寶。
己酉,楚賊自京山間道趨顯陵;明日,遁入山中。
時大寇仍聚秦中,老回回屯武功。
辛亥,河南賊陷盧氏。
上以秦寇猖獗,壬子逮巡撫練國事,命李喬巡撫陝西。
官軍三敗賊于華陽、南原之間,斬首千二百級。
十一月,總督奇瑜請各撫、鎮分地責成;從之。
時撫局大潰,賊氛日熾;故有是請,欲分委其過也。
壬戌,江北賊陷英山,焚霍山。
庚辰,削總督陳奇瑜職,聽勘。
十二月,進洪承疇兵部尚書,總督河南、山西、陝西、湖廣、保定、真定等處軍務,其總督三邊如故。
先是,西甯殺統領;承疇還軍定亂,賊遂分陷關、隴。
西甯既定,承疇自甘肅旋師東行。
賊聞承疇将至,悉衆東奔,分道盡入河南,集宛、雒間;左良玉軍渑池,總兵陳永福、鄧■〈王已〉軍南陽,頗有斬獲。
而山西防河之戍多潰,自靈丘、廣昌徑走五台。
陝西、鄖陽各處告警,賊遊兵東下常德。
八年正月丁已,河南賊陷荥陽、屠汜水,又陷固始。
時秦賊數十萬出關,分為三:一自陝州上平陽入晉,一自武關嚮襄陽入楚,一自盧氏東向分犯河南北。
河南北諸盜,複分為三:一走伊、汝,陷荥、汜,焚掠無遺;東剽及鄭州,複分道犯商州。
一自葉、蔡,南圍汝甯。
一自懷慶東渡河,掠歸德、睢、汝、陳、許等州。
其襄陽賊與汝甯合十五營、衆數十萬,并入襄陽境。
給事中常自裕上言:『中原天下,安危所繫。
今群盜充斥,乃僅以左良玉一旅塞新、渑,陳治邦等數營扼汝州,陳永福孤軍堵南陽;賊勢日衆,兵力日分。
賊二、三十萬大小七十二營,蜂屯伊、嵩、宛、雒之間;以數千官軍東西堵拒,賊何所謂而不長驅哉!宜更選邊兵,統以廉勇之将;特選重臣視師,庶腹心不緻決裂也』。
河南逸賊複入漢中,陷甯羌,轉入臨鞏。
庚申,江北賊陷霍丘。
兵部議調西北邊兵及南兵共七萬二千、饷九十三萬六千并發内帑銀二十萬,賫赴督臣軍前,更命尚書承疇統率大兵出關,節制諸路撫、鎮,合力剿除。
期以六月掃蕩廓清,立頒上賞;如仍留餘孽,督、撫諸臣立置重典。
其進止一聽督臣,概不中制。
承疇率軍赴河南。
陝西賊陷靈台。
河南賊分三道:一趨六安,一趨鳳陽,一趨颍、濮。
壬戌,陷颍州,知州尹夢鳌、通判趙士寬俱阖室死之。
丙寅,賊陷鳳陽。
鳳陽無城郭,賊大至,官軍無一人迎敵者,遂潰;賊焚皇陵樓殿為燼,焰松三十萬株,殺守陵太監六十餘人,縱高牆罪宗百餘人。
留守朱國巷戰,斬賊二十七人;力竭死。
渠掃地王、太平王入府治,知府顔容暄囚服雜獄中;賊縱囚獲之。
賊渠張蓋鼓吹坐堂上,杖容暄于堂下,殺之。
推官萬文英等六人、武官四十一人,俱殺。
士民被殺者數萬,剖孕婦注嬰兒于槊。
燔公私邸舍二萬二千六百五十餘間,光燭百裡。
賊渠列幟,自稱古元真龍皇帝,恣掠三日。
戊辰,太監盧九德、總兵楊禦蕃以川兵三千救鳳陽,南京兵亦至;賊奔,以筵篿蔔于神祠不利,刳神像而去。
賊拔營南下,沿途殺掠無遺;趨廬州。
丁卯,命洪承疇趣東馳剿寇。
甲戌,鳳陽賊陷巢縣。
已攻舒城,知縣章可試塞三門,開西門;諸賊入,陷于坑,奔潰死千人;因掠霍山、合肥諸縣。
是日圍六合,聚稚子百十,環木焚之;聽其哀号,以為笑樂。
又裸婦人數千,詈于城下;少有媿沮,即磔之。
攻三日而去。
出帑金二十萬助剿饷,發太僕金十萬輸西安;其湖廣饷十九萬資鎮篁等兵,鹽課十萬儲淮陽以防寇逸。
初,兵部會戶部調南北主客兵七萬、馬一萬五千,每兵日銀三分、米一昇五合,馬日草一束銀二分、豆三昇銀二分,計五閱月約十一萬金雲。
戊寅,江北賊自舒城抵廬江,邑人具币求免,僞許之;夜襲城,城陷。
己卯,陷無為州。
洪承疇抵河南,河南諸盜知承疇至,又入潼關;承疇遣副總兵來永昌以千二百人往戍西安,令總兵秦翼明、遊來朝間道向山東趨徐州,捍江北逸寇。
庚辰,江北賊滿天星、張大受等攻相城,不利;賊渠乘輿繞城呼降,守将射中其腰,夜走潛、太諸邑。
諸邑多山氓,習獵射虎豹,藥弩窩弓甚設,所在結寨殺賊;賊遂西向麻城,抵漢口。
二月癸未,江北賊陷潛山;乙酉,陷羅田。
命總兵曹文诏剿寇陳、許。
時湖廣扼賊,賊仍走太湖,攻陷之。
而河南賊迫于諸路兵,其在南陽者,過應、随,駐棗陽;在汝甯者,則入黃州。
而鳳陽賊入英、霍、蕲、黃一帶,騷擾殆遍。
其在嵩、盧、靈、陝諸寇密迩潼關、雒南者,又折入秦中,約六、七萬;西安諸縣,并遭蹂躏。
有四大營北渡渭,突剽邠、耀間。
其山西寇則在平陽、邠州諸縣并野掠,而土寇助之。
癸未,巡按鳳陽禦史吳振纓始以皇陵之變疏聞。
是日,上當禦經筵,特傳免;素服避殿,親祭告太廟。
命百官修省,俱素服從事。
逮巡撫鳳陽都禦史楊一鵬并振纓下獄,一鵬論死,棄西市;振纓遣戍。
乙未,命侍郎朱大典總督漕運、巡撫鳳陽,同洪承疇協剿。
承疇請四川撫鎮俱移夔門、達州,進援襄、漢;湖廣撫、鎮分駐承天、襄陽,鄖撫移駐鄖、襄;漕督移駐颍、亳,進援汝甯、歸德;山東撫臣移鎮曹、濮,進援江北、江南;山西撫臣移□州,進援靈、陝;陝西撫臣移商州,調度興安、漢中;河南撫臣移汝南、南陽間,保定撫、鎮移駐邯鄲、磁州,可南北策應。
從之。
三月癸醜,湖廣賊陷麻城。
丙辰,省臣乞蠲陝西八年以上逋租;不許。
庚申,蕲、黃大盜爬天王擁衆八百餘人,村民擒之;身長八尺,自言「天亡我,非我罪也」!倡亂十二年,陷十州縣;其子日啖人心,髮、雙目俱赤。
先是,鳳陽賊奔蕲、黃;洪承疇次汝甯,慮其再入江北,令鄧■〈王巳〉扼之,令曹文诏邀之應、随間。
又總兵賀人龍、劉成功率兵分駐信陽、沁陽,恐其入豫也。
壬戌,漢中賊陷甯羌。
丙子,總兵鄧■〈王巳〉為叛卒殺于樊城。
■〈王巳〉無紀律,所将蜀兵好淫掠。
俄騎營叛,■〈王巳〉避樓墜火死,舉營北竄;惟步卒未動,洪承疇命副總兵賈一選、周繼元分領之。
是月,給事中常自裕言:『皇上赫然振怒,調兵七萬;其實不過五萬,且分之各處,未足遏賊。
鳳陽焚劫四日而馬爌至,歸德圍解三日而鄧■〈王巳〉來;颍、亳、安、廬之賊返旆而北,尤世威等信尚杳然。
至賀人龍等,各處淫掠:所謂「賊梳」而「軍栉」也。
唯皇上嚴饬之,以信軍法』!四月乙酉,承疇次汝州;以各寇之複入秦也,率諸将自汝入秦,檄曹文诏以師會。
丙午,承疇次靈寶,文诏自南陽至。
以商、雒為賊薮,漢中、興平其寄境也,令文诏出阌鄉,直搗商、雒;自馳興安,遏其奔轶。
五月甲寅,曹文诏夜至五峪;寇伏險以誘文诏,擊敗之。
張全昌自鹹陽出興平之東,老回回等拒官軍營五十裡。
賀人龍南入子午榖,奪其南徑;劉成功及遊擊王永祥往東南,遏其北走。
夜渡河走郿縣,承疇亦渡河追之。
丙辰,至王渠鎮;寇方下南山恣掠,賀人龍遽擊,走之。
追至大泥峪,寇舍騎登山。
丁巳,官兵至郿縣之秦王嶺值寇,張全昌,擊敗之。
自是,商、雒之寇逃終南山,餘俱西奔興平。
蓋冬春之寇,奔豫、奔楚、奔江北,其勢多而且散;至是,寇又悉萃于秦矣。
六月壬午,下河南巡撫玄默于獄。
丁酉,免陝西巡撫李喬官,議罪;以庸懦玩寇也。
以甘學闊巡撫陝西。
乙酉,秦賊搖天動襲陷西和。
丙午,總兵曹文诏至娑羅;秦寇大至,力竭自刎。
文诏敢鬥,前後殺賊數萬計,為賊所畏;官軍聞之奪氣。
秦賊在晉者,巡撫吳甡會兵逐之,走河南;惟顯道神、活地草、鄉裡人三營留晉。
甡方謀合兵剿滅,會西人入塞,斂兵防河;賊複熾。
七月癸亥,秦賊陷澄城;八月壬午,陷鹹陽。
丁酉,商、雒寇複入河南,犯盧氏。
癸卯,命湖廣巡撫盧象昇總理直隸、河南、山東、四川等處軍務,統關、遼兵,賜尚方劍便宜行事,耑制中原;洪承疇剿寇西北、象昇剿寇東南,如寇入秦,象昇進兵合擊。
十月壬辰,老回回襲陷陝州。
乙巳,上下诏罪己,避居武英殿,減膳撤樂;除典禮外,惟以青衣從事,以示與行間文武士卒甘苦相同之意。
先是,賊翻山鹞降于承疇,賊首闖王退屯幹州;承疇令降賊翻山鹞說之不聽,南走武功。
承疇追擊,敗之;闖王率大隊自盩厔、武功分道渡河。
十一月辛酉,河南賊焚關廂而西,老回回犯南、鄧。
秦賊一字王等部衆二十萬、撞天王統十七萬自潼關出犯阌鄉、靈寶,大隊東行,塵埃漲天,闊四十裡,絡繹百裡,老弱居中,精騎居外;左良玉與總兵祖寬兩軍相隔東、西七十裡,遙望山頭,不敢邀擊。
賊抄掠諸路,截燒糧草,諸軍乏食;秦賊屯于鄜州,綿亘百裡。
己未,祖寬破賊整齊王于九嵩;賊潰而為二,東走偃、鞏,南走汝州。
丙辰,群賊大會于龍門白沙,連營六十裡;祖寬分兵襲擊之,斬首千餘級。
群賊敗衄,東南奔光、固,入霍丘,進逼鳳陽;淮督朱大典率兵馳壽州。
十二月乙酉,賊闖王曹操數十萬圍光州,舁大砲二十座攻城;然二砲,城拉然崩頹,城中頃刻火作,賊乘而入,官吏士民屠戮無遺。
漢中群賊會于漢南;戊戌,雅黎參将羅于萃連擊敗之,窮追賊于子午榖,奪其所掠子女二千口,賊奔饒風關。
庚子,江北賊陷巢縣、含山,遂襲陷和州。
九年正月丁未,總理盧象昇師次于鳳陽,諸道兵畢會。
壬子,闖王、闖塌天、八大王、搖天動七賊連營數十萬攻滁州,環山為營,包絡原隰百餘裡;行太僕寺卿李覺斯、知州劉太鞏督率士民固守。
賊雲梯沖輣、穴地填壕,百道環攻;城頭火輪巨砲相續發,訇轟毀諸山。
出賊不意,縱将士奪其雲梯,燔之;賊衄者衆,斂兵稍退。
夜複進攻,掘為支河,洩濠以涸之;賊騎黑牛渡河,城上連砲擊之,賊死益衆。
癸醜,賊退,掠村落山榖婦女數百人,裸而沓淫之;已,盡斫其頭,孕者則刳其腹,環嚮堞植其跗而倒埋之,露其下私,血穢淋漓,以厭諸砲;守城兵多掩面,不忍視。
賊噪呼向城,城上燃砲,砲皆迸裂或喑不鳴;城中惶懼。
覺斯立命取民間圊牏亦數百枚,如其數懸堞外嚮,以厭勝之;燃砲皆發,賊複大創。
賊怒,攻益急。
甲寅,盧象昇合諸道兵馳援滁州;祖寬以關、遼勁卒為前鋒,象昇以火攻三為後勁,躬率麾下三百騎居中督戰。
昧爽,至城下。
賊以雲梯魚麗,肉薄攻城,已堕西、北兩關羊馬牆,賊多空營出掠,塵起;大兵至,賊不虞也。
祖寬躍馬而進,賊群起接戰;諸将并至,戰于城東五裡橋:官軍踴躍争奮,賊大潰。
象昇麾諸軍進之,逐北五十裡;積屍相撐枕,獲其器械甚衆,斬級一千二百。
朱大典遣副将楊世思複截之于定遠,斬六百餘級。
其東奔者,劉良佐扼之于廣武,賊遂西突池、河。
乙卯,賊自池、河别道竄東岡。
守禦劉光輝等以五百人守東岡,賊萬衆并至,孤軍格鬥;光輝等力竭赴水死,一軍皆沒。
賊襲其甲裳旗幟渡河,守者不覺也;既畢渡,賊乃奪路而走。
江浦提督總兵杜弘域自浦口馳追之,不及。
丙辰,滁州潰奔諸賊西向鳳陽,犯園陵。
漕撫朱大典、總兵楊禦蕃列營陵牆,守甚嚴;賊不敢攻,遂西渡河,焚掠懷遠。
丁巳,棗陽土賊廖三、袁世儒、李玉石以牛酒迎河南大賊,張樂高讌,連夥入營。
癸亥,江北賊紫微星陷懷遠;甲子,朱大典兵至懷遠,賊焚廬舍北渡。
己醜,陷靈璧,進逼泗州。
副将祖大樂敗賊于永城,斬賊首混天王,奪驢馬萬頭。
鄖、襄賊焚榖城,士民空城走。
戊辰,江北賊陷蕭縣。
己巳,陝西賊陷麟遊。
滁陽敗北之賊,祖大樂再破之于永城,精銳散亡大半;東奔宿州,突入沛縣,焚戮婦豎不遺,盡掠丁壯入營中。
壬申,河南别賊陷阌鄉。
給事中常自裕上言:『流寇數十萬,最強無過闖王;彼多番、漢降丁,堅甲鐵騎。
洪承疇、盧象昇即日報斬獲,不過别營小隊耳,于闖勢曾無損也。
今秦賊在宜居、鄜州不過闖将,當責成秦撫;豫賊在河南、汝州者止老回回數賊,當專責豫撫。
而督、理兩臣,宜令端圖闖王:在承疇以王承恩、孫顯祖等邊兵、川兵二萬出關,由汝、魯疾趨光、固,遏其後;在象昇以祖大樂、祖寬等關兵、篁兵二萬由息、颍奔英、六,截其前。
淮撫朱大典、提督楊禦蕃等屯于廬、霍,防其東突;應撫張國維以許自強等屯于潛、太,防其入安慶;楚撫王夢尹以秦翼明等屯于麻、黃,防其南沖;唐、鄧、随、棗之間,則責鄖撫宋祖舜。
若獵獸合圍,則賊自無所逃,賊渠殲而餘賊自成破竹矣』。
闖王合掃地王、紫金梁等二十四營攻徐州,不克;遂西陷虞城,入河南。
一字王曹操、掃地王五營由歸德趨開封,至石家樓;辛未,祖大樂潛師歸德截其前,分兵設伏,而以輕兵誘之,遇賊于雪園。
既戰,官軍佯敗,賊争先馳逐;大樂鳴鼓、舉麾,東西兩翼突出攻賊;賊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