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匮書後集卷第六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宦者列傳
王之俊
王德化
高時明
李鳳翔
史賓
褚憲章
方正化
崔承奉
宦者列傳附後
·王之俊,北直隸人,為内官監太監。
崇祯十六年五月,奉命提督京城巡捕練兵。
甲申三月十九日,闖賊破京城,烈皇帝潛走煤山紅閣自缢;獨之俊扈從,跪帝膝前,引帶扼脰,同死帝側。
逆賊義之,附葬陵址。
·王德化,大同人,京師稱為二王公。
崇祯末,為司禮監太監。
甲申三月,闖賊入京城,文武百官囚服立午門外,上箋勸進。
德化從大内哭出,見百官憤甚,大罵曰:『誤國賊,天子何在?汝輩來此何幹』!見人即奮拳毆之,都人稱快。
·高時明,北直永清人,司禮太監。
賊信急,預懸一棺于中堂,左右前後共繞十缳,與名下十人同誓必死。
賊入,自投棺中,十人各投缳内,舉火焚之。
自題其壁雲:『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巳時,司禮監掌印太監高時明率名下李繼善等十人合家死節』。
其十人:惜薪司總理李繼善,新城人;禦馬監貼場賈彜倫,固安人;禦前近侍馬文科,文安人;司禮監監官郝純仁,陝西人;禦馬監貼場徐養民,寶坻人;幹清宮近侍宋輔震,任丘人;禦馬監太監馬鲸,容城人;内官監管理張行素,寶坻人;近侍李廷弼,文安人;惜薪司王家棟,容城人』。
·李鳳翔,北直人,司禮監太監。
自刎城頭。
·史賓,清苑人;司禮監太監,年九十餘。
城破,被執,罵不絕口;賊立夾死。
·褚憲章,北直人,司禮監太監。
城頭親自放砲擊賊;砲炸,被焚死。
名下朱紫貴、傅永興、徐胤彜,同焚死。
·方正化,北直人;司禮監太監高時明名下,為保定總監。
宿城頭者數月,軍民憚之。
城破,賊斷其首擲城外,遺骸于城上,狼籍淋漓;見者哀之。
·崔承奉,失其名裡;為福王太監,職承奉。
辛巳,賊李自成陷河南,執福王;承奉獨随行。
道語王:『王以神宗爺愛子,雖失國,不可屈節』!及王至賊所,自成南面立,王且欲屈膝;承奉據掖之,正色大言:『自古無千歲下人者;即否,宜為神宗皇帝留一薄面』!王曰:『奈何』?曰:『殿下至此,惟有一死;明無屈膝王者』!王于是以正及難;而承奉乃入,屈膝。
賊闖曰:『初何以教王傲而自犯之』!承奉曰:『此為王屈膝也;願收王屍,厚葬之』!賊猶怒,不許。
賊黨牛金星、來儀勸自成曰:『此義氣,當成其志』;遂許諾。
葬事,承奉入,請死;賊竟殺之。
石匮書曰:先帝股肱心腹之臣滿天下,而攀髯鼎湖者止王之俊一人,何其寥寥也!迨聞有高時明輩十餘人泣弓正命,
崇祯十六年五月,奉命提督京城巡捕練兵。
甲申三月十九日,闖賊破京城,烈皇帝潛走煤山紅閣自缢;獨之俊扈從,跪帝膝前,引帶扼脰,同死帝側。
逆賊義之,附葬陵址。
·王德化,大同人,京師稱為二王公。
崇祯末,為司禮監太監。
甲申三月,闖賊入京城,文武百官囚服立午門外,上箋勸進。
德化從大内哭出,見百官憤甚,大罵曰:『誤國賊,天子何在?汝輩來此何幹』!見人即奮拳毆之,都人稱快。
·高時明,北直永清人,司禮太監。
賊信急,預懸一棺于中堂,左右前後共繞十缳,與名下十人同誓必死。
賊入,自投棺中,十人各投缳内,舉火焚之。
自題其壁雲:『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巳時,司禮監掌印太監高時明率名下李繼善等十人合家死節』。
其十人:惜薪司總理李繼善,新城人;禦馬監貼場賈彜倫,固安人;禦前近侍馬文科,文安人;司禮監監官郝純仁,陝西人;禦馬監貼場徐養民,寶坻人;幹清宮近侍宋輔震,任丘人;禦馬監太監馬鲸,容城人;内官監管理張行素,寶坻人;近侍李廷弼,文安人;惜薪司王家棟,容城人』。
·李鳳翔,北直人,司禮監太監。
自刎城頭。
·史賓,清苑人;司禮監太監,年九十餘。
城破,被執,罵不絕口;賊立夾死。
·褚憲章,北直人,司禮監太監。
城頭親自放砲擊賊;砲炸,被焚死。
名下朱紫貴、傅永興、徐胤彜,同焚死。
·方正化,北直人;司禮監太監高時明名下,為保定總監。
宿城頭者數月,軍民憚之。
城破,賊斷其首擲城外,遺骸于城上,狼籍淋漓;見者哀之。
·崔承奉,失其名裡;為福王太監,職承奉。
辛巳,賊李自成陷河南,執福王;承奉獨随行。
道語王:『王以神宗爺愛子,雖失國,不可屈節』!及王至賊所,自成南面立,王且欲屈膝;承奉據掖之,正色大言:『自古無千歲下人者;即否,宜為神宗皇帝留一薄面』!王曰:『奈何』?曰:『殿下至此,惟有一死;明無屈膝王者』!王于是以正及難;而承奉乃入,屈膝。
賊闖曰:『初何以教王傲而自犯之』!承奉曰:『此為王屈膝也;願收王屍,厚葬之』!賊猶怒,不許。
賊黨牛金星、來儀勸自成曰:『此義氣,當成其志』;遂許諾。
葬事,承奉入,請死;賊竟殺之。
石匮書曰:先帝股肱心腹之臣滿天下,而攀髯鼎湖者止王之俊一人,何其寥寥也!迨聞有高時明輩十餘人泣弓正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