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匮書後集卷第二十三

關燈
鄉紳死義列傳(有總論) 聞之君臣大節,惟在緻身;忠孝大綱,難于死義。

    以故須漕碎體、弘演納肝、蕩陰被矢、侍中濺血,如此忠烈,其來尚矣。

    間嘗論之,弘演以使旋複命、侍中以護駕蒙塵,主辱臣死,固其分也。

    若夫罷職歸田、優遊林下,苟能以義衛志、以智衛身,託方外之棄迹,上可以見故主、下不辱先人,未為不可。

    乃氣激傾辀、志堅化碧,不惜一死,追附攀髯:袁景倩之父子,并殲石頭;江萬裡之夫妻,同沈止水。

    甚者一門仗劍,阖室自焚。

    雖祖宗豢養之深恩,亦思宗感格之明效也。

    與彼反躬事仇、回面改嚮,速若反掌者,不幾天壤相去哉!嗚呼,石窌西河,盡有吾君之痛!風車雲馬,猶聞殺賊之聲。

    予蓋輯鄉紳死義之傳,而益歎吾思廟君臣成仁取義之正也;雖與日月争光可也! 胡守恆 馬如蛟 張羅彥 劉會昌 尹洗 韓東明 高泾 徐複儀 焦源溥 王徵 沈迅 楊卓然 宋玫 張瑤 李夢辰 戚勳 王與胤 陳士章 畢拱辰 葛凝秀 楊進 韓子宣 王征俊 樊邦正 相希尹 張夢鯉 陳寓策、李開先 李若葵 ·胡守恆,号吉雲,舒城人。

    崇祯戊辰進士,考選庶吉士,授編修。

    守制家居。

     壬午三月,張獻忠合回、革諸賊攻舒城。

    時舒城無縣令,參将孔廷訓以兵千人,同編修胡守恆率士兵共守。

    七閱月,廷訓降賊,勾賊攻城;守恆誓以死守。

    賊怒,以洞車穴城,穿者數處;守恆督軍民補塞之。

    賊射書脅降,守恆燔其書于城上。

    越三日,城陷,賊執守恆,刃其腹,被數十創以死。

    舒人見者,無不流涕。

     ·馬如蛟,字騰仲,号讷齊,和州人;天啟壬戌進士。

    除山陰知縣,正靡俗,革吏弊:所食米,悉自和辇緻。

    戊辰考最,入為福建道禦史。

    己巳,巡按四川。

    辛未,巡漕,以武闱事累落職。

    歸,佐其父為德于鄉赈貧乏,歲施槥至數百。

    人貸其錢者,多不責償,前後焚券至數百。

     乙亥春,賊寇全椒陳家市;如蛟率士民請于知州黎弘業,抽丁守城。

    如蛟自招兵二百餘人,操練聽用;運各鄉榖入城并瀋陽右衛倉糧,足支數年。

    購工鑄大小铳砲百餘,弓弩器械具備。

    十二月二十六日,賊犯和州,如蛟撄城固守。

    二十八日,賊用梯攻城,城上發砲,擊殺百餘人。

    賊複頂方桌掘城,城上擲薪燃之。

    已而風雪漸急,城上人不能支,多散走。

    如蛟出家中大銀,募人出城殺賊。

    賊已蟻附而登,如蛟奔回家,壘其居室,舉火焚之;如蛟妻妾、兄運尹如虬、生員如虹及奴婢,死者十有四人。

    如蛟持戈,走匿江上蘆圍中,為賊所殺;棄屍江面,狀貌如生。

    事聞,贈太僕寺卿,廕一子人監。

     ·張羅彥,北直清苑人;羅俊、羅善、羅輔等兄弟六人。

    羅彥崇祯戊辰進士,授行人,曆吏部文選司郎中,昇光祿少卿。

    癸未,兄羅俊成進士;而最幼弟羅輔是年亦登武進士。

    羅彥曰:『餘先人以戮力邀大爵,乃複蒙恩如許,顧何以答隆遇』! 明年甲申,逆賊李自成以其衆陷山西,遂由居庸入犯阙;令别将劉宗亮等寇畿南數郡,敗燕京之援,期日會。

    時真定營卒恨巡撫徐标不從賊,誘殺之以應賊,反為賊守保定,勢益孤。

    間有稱賊「仁義吊伐之師」者,羅俊兄弟大言誓衆:『誰非明太祖衣食至今日,何忍緩急去之!且保定為神京前蔽,必鞏此門戶以通呼吸』。

    顧城守甚難,久無保督、新守未至,鎮帥且盡以兵去,人心惑亂;羅俊、羅彥以忠義相激發。

    顧其弟羅輔負殊力,善射,挽強弓驟發百矢弗難,而頗多命中,衆持為先登。

    于是約同知邵宗玄合官紳士民遙拜阙,盟于北城之上,計鄉丁及門夫可二千人。

    而賊可數萬,既破河間,僞牌數至;羅彥等不為動。

    已而新守何複及太監方正化次第至,協力守;則閣部李建泰衆散,但以親兵百人護其饷入城也。

    建泰軍中有孔甲者,為賊說降,羅俊辄斬之以徇。

    三月,賊圍城急,羅彥懸重賞一砲賊(?)。

    建泰恐傷賊,止勿發。

    邵宗玄憤争之不得,至欲堕城以死;羅彥馳解之,建泰赧而下。

    時賊聞光祿欲死城,令卒環仰面而罵,一舟(?)射書勸降;羅彥城上碎其書,擲還之。

    乙未,都城陷,羅彥一号欲絕。

    羅俊曰:『此城又當北門矣,甯辛苦無失,以待天下勤王』!誓死不去。

    壬子,攻西北益急,則傾赀賞士,至出其佩帶褕翟、珥服之屬且盡:中一賊者,立與數金;為賊所中者,立與數金。

    賊砲矢齊發,雲梯繼進,鷹钁數千且穴城而入。

    城上砲火矢石迸下,賊死,拉去堆燒者無算。

    賊宗亮不得志,自殺其僞将數人,令日午不克,撤圍去;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