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回 小将軍獻平遼論 瞞天計貞觀過海

關燈
什麼?”無可奈何,挨到船頭。

    水手挽住一隻船,爬上龍船說:“元帥傳末将有何将令?”敬德說:“如此大風浪,今已危急,快去與本帥平靜風浪,是你大功。

    ”張環道:“元帥又來了,海内風浪,年年慣常,叫末将怎生平法?”元帥道:“你若不平風浪,叫兩旁将士把你張環綁了,丢在海中祭了海神,或者平得風浪亦未可知。

    ”張環說:“元帥,這個使不得,待末将去平複風浪便了。

    ”士貴走至前船,進入内艙,就傳薛禮。

    哪曉得仁貴在船内翻了兩跤,也着了忙,就拜天書,上邊字字明白。

    藏好了天書,正值大老爺來傳。

    仁貴明知此事,到張環船内說:“大老爺傳小人有何将令?”士貴說:“你可有平浪之計麼?”薛禮笑道:“大老爺,有五湖四海龍王到此朝參,故此這等大風。

    隻要萬歲禦筆親書‘免朝’二字,扔在海内,風浪就平了。

    ”張環大悅,道:“果有此事?應驗了,你之大功。

    依你行事,平了風浪,你這大罪一定就赦去。

    ” 不表仁貴退出回前營内。

    單講張環來到龍船,照薛禮這番言語,對元帥說了。

    尉遲恭大悅說:“妙,妙,如果應其言,就記你功勞。

    ”說罷,來到禦營,進入艙内,叫聲:“陛下,海内五湖四海龍王前來朝參,故起風浪。

    隻消陛下親書‘免朝’二字,扔入海中,風浪就息了。

    ”朝廷說:“果有此事?待朕就寫起來。

    ”元帥擺好龍案,朝廷親書“免朝”二字,遞與敬德接在手中,走出船頭,兩邊有水軍扶定。

    敬德說:“聖上有旨,今去征東,諸位龍王免朝,各回龍駕。

    ”把“免朝”二字丢入海中,猶如有人在底下接了去的一般,頃刻不見了皇旨牌。

    不一刻,風浪頓息。

     朝廷說:“徐先生降朕旨意,把戰船回轉山東,不去征東,情願待他起兵殺過來再處。

    ”茂功說:“陛下又來了。

    如今風浪平息,正好行船,怎麼反要回山東?倘東遼起兵殺至中原,怎生抵敵?”咬金道:“陛下不要聽這牛鼻子道人。

    此去大海,風浪還大,乃是險路,性命要緊。

    趁此風息浪靜,回到登州,安享長安。

    若是東遼興兵過海侵犯疆界,不是我誇口,就是老程年紀雖老,還敵得他過。

    包在臣身上,殺退番人,決不驚駕。

    眼前避禍要緊。

    ”敬德說:“老呆子,什麼說話,自古道:‘食君之祿,當報君之德。

    ’趁此風平浪息,仗陛下洪恩,此去征東,有甚險處?你敢駕前亂道!”朝廷說:“不必埋怨。

    寡人願死長安,決不征東入海。

    ”徐茂功心下一想,說:“既然陛下不去征東,臣也難以逆旨,且回登州。

    ”尉遲恭見軍師說了,隻得即忙傳令,吩咐三軍,回轉登州,待風浪平息過海征東。

    元帥一聲令下,隻聽齊聲答應:“嗄!”這一千五百戰船盡皆回轉。

    行了三日三夜,到了登州海灘,把船泊住。

    朝廷與公爺下船進城,城内紮營。

     天子說:“先生,我們明日回長安去罷。

    ”茂功說:“陛下有了這樣應夢賢臣保駕平東,此乃國家的大事,怎麼萬歲要回長安起來?”天子叫聲:“先生,海上風浪極大,怎生行船?不如回長安去罷。

    ”茂功說:“陛下放心。

    有幾日風大,自然有幾日風小的。

    就在這裡等幾天,待風息浪靜,就可以過得海,平得東了。

    ”朝廷說:“既如此說,就等幾天便了。

    ” 再言徐茂功來到帥營,尉遲恭連忙接住,說:“軍師大人連夜到此,有何事見谕?”茂功道:“元帥,海内風浪太大,聖上不肯征東,怎麼處?”敬德叫聲:“大人又來了。

    朝廷雖不肯征東,難道本帥回轉長安不成?真若聖上駕回長安,待本帥同軍師領兵過海,前去征東罷。

    ”茂功道:“不是這等講的,那東遼人馬邪法多端,必要禦駕親征的。

    若元帥統兵前去,料難平複得來。

    ”元帥道:“如今陛下不肯去,也沒法奈何他。

    ”茂功道:“我想也容易的,設一個瞞天過海之計,瞞了天子過海,到東遼就可征東了。

    ”敬德道:“大人,何謂瞞天過海之計呢?”茂功說:“元帥不要慌,隻消去傳令這張士貴,要他獻這瞞天過海之計,如有就罷,若沒有,就掘下三個泥潭,對他說辰時沒計,就埋一尺;午時沒計,就埋二尺;戌時沒計,将他埋三尺。

    這一天總不使計,将他連頭都埋在泥裡。

    他自然着忙,就有瞞天過海之計獻出來了。

    ”尉遲恭大喜說:“軍師大人,當真麼?待本帥明日要他獻計便了。

    ”徐茂功道,“是。

    ”回轉禦營,其夜不表。

     到了明日,敬德傳令,一面掘坑,一面傳張士貴進中營。

    士貴說:“元帥傳末将有何将令?”敬德說:“朝廷懼怕海内風浪,不肯下船過海,故此本帥傳你進營,要獻個瞞天過海之計,使聖上眼不見水,穩穩的竟到海東,是你之功。

    如若沒有此計,本帥掘下泥坑三個,你辰刻沒有,埋你一尺;午時沒有,埋你二尺;晚來沒有,埋你三尺。

    如若再無妙計,将你活埋在泥裡